我國細胞治療獲得重大突破,腦卒中患者的希望來了

2020-12-05 健康界

今年9月,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神經修復學研究所開展的 「嗅鞘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後遺症」臨床試驗正式結題,結果顯示嗅鞘細胞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安全,患者生存質量有顯著改善。這是迄今世界上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卒中的臨床細胞治療中循證醫學證據最高等級研究的第一個陽性結果報告。這是我國腦卒中後遺症研究獲得的重大突破。也代表著腦卒中治療的最新前沿進展。


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個世界腦卒中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醫體融合,預防卒中」,提倡運動和醫學防治相結合,以更好的防治卒中。在「世界腦卒中日」來臨之際,本文為大家介紹腦卒中的臨床治療現狀以及未來醫學趨勢,幫助更多的人了解腦卒中這種疾病。

腦卒中:全球第二大常見死因

腦卒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常見死因,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近年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世界各國的缺血性卒中發病率在近幾十年來增加了約40%[1]。

這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於出血性卒中,佔腦卒中總數的60%~70%。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腦卒中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2]。

在中國,腦卒中的患病率仍然高於缺血性心臟病,但與其他疾病相比,卒中治療的社會和醫療投資仍不足。卒中發病率和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而且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和人口老齡化,卒中人數和死亡人數的絕對數量預計會穩步增加,進一步增加衛生系統的壓力。

臨床現狀:尚缺乏根本治療的方法

目前臨床上針對腦卒中的治療方法包括三種:藥物治療,機械栓拉和預防。不同類型的腦卒中,其治療方式不同。阿替普酶溶解血栓,適用於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但臨床反響較差;機械栓拉只可以用於輔助治療,並且對年齡較大的患者不適用。

腦卒中的死亡率隨年齡的增長有上升的趨勢,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發生腦卒中後的前6個小時是搶救的最佳時期,前3-4.5小時內是『黃金時間』,及時就醫,查明腦卒中類型,抑制出血狀況或進行溶栓治療,都有利於病人的存活。


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高血壓是導致腦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險因素,因此,適當降壓治療對預防卒中發病和復發有一定效果。總而言之,針對腦卒中目前臨床上尚缺乏根本治療的方法[3]。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者發現,幹細胞可以通過抑制炎症和凋亡發揮神經保護作用,釋放營養因子和生長因子等增強內源性修復機制,而且移植後的幹細胞在宿主體內分化、替代和整合,進而替代腦損傷細胞,發揮治療腦卒中的作用。研究發現,幹細胞缺乏MHC-Ⅱ分子,而腦又屬於相對免疫豁免組織,有利於幹細胞在宿主腦內長期存活,因此幹細胞有望成為細胞移植治療腦卒中的良好細胞來源[4]。

新趨勢:幹細胞有望成新腦卒中的有效療法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工程的推進,發現幹細胞對改善腦卒中預後的作用主要包括:改善腦血循環、促進腦代謝、修復受損的腦組織、恢復神經功能。

幹細胞療法已成為改善腦卒中預後的新途徑,目前國內外相關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卒中的臨床治療已取得了一些進展。

2016年報導的案例顯示,國外團隊從379名病人中選取了平均年齡為61歲的18名患者參加臨床試驗,這些患者都曾遭遇缺血性中風,致使大腦供血不足。當在患者受損大腦的病灶部位注射間充質幹細胞後,多項運動機能指標在一個月內顯著改善,且保持6個月至一年[5]。


此外,對已發表的23項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共涉及1279名患者)臨床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顯示: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後,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總體狀況顯著改善;與單獨使用傳統藥物治療相比,同時接受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者擁有更好的效果。對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而言,間充質幹細胞療法是一種具有前景的治療方案[6]。

展望

作為一種新的醫學趨勢,幹細胞治療腦卒中得到醫學界廣泛關注,目前多個相關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未來仍需開展更大規模、為期更長的臨床研究來進行更深入的驗證。隨著臨床試驗不斷獲得積極結果,安全性及療效相關問題不斷得到解決,幹細胞有望改變腦卒中的治療局面。隨著幹細胞的逐漸成熟,新的階段性的成果也會給患者帶來慰藉。

參考文獻:

1.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a Registry-Based Large Cross-Sectional Diabetic Cohort in a Country Facing a Diabetes Epidemic. J Diabetes Res. 2016; 2016: 413258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71899/pdf/JDR2016-4132589.pdf

2. Risk Factors for Post-Stroke Cognitive Decline: the REGARDS study. Stroke.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19 Apr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419761/pdf/nihms944213.pdf

3. Reperfusion therap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dawn of a new era? BMC Neurol. 2018; 18: 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771207/pdf/12883_2017_Article_1007.pdf

4. Using Dental Pulp Stem Cells for Stroke Therapy. Front Neurol. 2019; 10: 42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501465/pdf/fneur-10-00422.pdf

5. Adult Stem Cell Therapy for Stroke: Challenges and Progress. J Stroke. 2016 Sep; 18(3): 256–26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66440/pdf/jos-2016-01263.pdf

6.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ischemic stroke in Asia: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 Ther Clin Risk Manag

. 2018 May 14;14:909-928.


相關焦點

  • 依達拉奉右莰醇(先必新)在中國獲批上市,給腦卒中患者帶來治療信心
    腦卒中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經濟負擔重的特點。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共計腦卒中患者約1100萬,每年新增240萬,每年有110萬人死於腦卒中,是國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2]。
  • 幹細胞與腦中風|腦卒中患者的福音!幹細胞療法不斷取得進展!
    基於幹細胞的再生醫學技術有望成為緩解全世界數百萬中風患者終生殘疾的最佳希望。 除了連續獲得國家經費的支持以外,在我國臺灣地區,《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了自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的臨床應用。
  • ...巨大潛力|腦卒中|幹細胞|治療|功能|移植|研究|分析|神經|-健康界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全球每五秒鐘就會發生1 例腦卒中,我國每年發生腦卒中人數超過200萬,且逐年上升。腦卒中患者腦組織在短時間內缺血缺氧並壞死(或內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導致神經元減少,軸突連接中斷,局部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影響腦組織損傷的自我修復,喪失局部腦功能和神經組織。
  • 九芝堂:「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將與天壇醫院...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杜丁)昨天,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藥物審評中心(簡稱「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該公司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Stemedica公司成立於2005年, 2010年獲得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頒發的生產許可證,至今已經在GMP條件下運行了近10年時間,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在cGMP條件下生產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和神經幹細胞產品的企業。資料顯示,缺血性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是我國國民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
  • 對付腦卒中 醫學界正探索幹細胞療法
    延長救治時間窗口 是腦卒中防治面臨的最大難題在腦卒中患者中僅有30%—40%能夠完全康復或輕微功能障礙,50%—70%會失明、失語、遺留肢體癱瘓等重度殘疾,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生活負擔,造成身心的巨大痛苦。腦卒中是我國成年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在世界各國均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則顯示,腦卒中是造成我國減壽年數的第一位病因。
  • 案例分享:幹細胞治療在八大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二、免疫系統疾病幹細胞治療銀屑病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團隊合作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臨床研究的開展,意味著被稱為「不死癌症」的銀屑病(又名牛皮癬)迎來了治療的新希望。目前已有5人進入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療程,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有患者已能見到皮損明顯好轉的積極療效。
  • 幹細胞潛力無限,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最有希望的療法
    臨床前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是神經系統疾病潛在的治療方法。這項研究評估了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鞘內注射基因間充質幹細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鞘內注射具有獨特的特徵,能夠使幹細胞直接遷移到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病變部位。
  • 腦卒中患者福音!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批上市
    2020年7月30日,1類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20200007」,用於治療缺血性卒中,為我國腦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
  • 67歲腦中風患者幹細胞治療後效果明顯!
    2018年8月,我國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科研團隊在《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發表了為期4年涉及18名患者的新研究結果,證明了實驗室擴增的自體內皮祖細胞治療缺血性中風的長期安全性,支持了這類療法的可行性,為進行更大規模的II期試驗提供了科學依據。
  • 我國每年腦病新發病人約1000萬例,幹細胞技術為患者帶來希望!
    在腦健康月之際,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幹細胞是如何助力腦部疾病的治療,幫助更多的人了解腦部疾病治療的最新前沿進展。我國每年腦病新發病人約1000萬例,其中致死致殘率約佔75%,國家和患者家庭花在腦病治療上的醫療費用達上百億元[1]。
  •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早期康復不可忽視!
    如果在患病後六個月進行腦梗塞後的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將提高到97% 。與之相對比的,如果只接受標準治療,生存率只有89%。來霽達康復支持的SIMC康復醫學科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中,近8成都是發病後0-6個月內來到這裡的,說明大家的早期康復意識都是比較強的。
  • 2020年治癌重大突破-北聯生物nk免疫細胞
    2020年治癌重大突破?癌症的發生對於患者而言威脅很大,早期發現是提高癌症治療率的關鍵。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通過北聯生物nk免疫細胞治療,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與治療率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癌症的治療現狀?
  • 腦卒中患者必做的康復治療方法——OT作業治療,你知道嗎?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腦血管方面的意外,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兩大類,無論中外,無論男女,無論職業,中風是整個人類面臨的巨大健康威脅。中國每年新發中風病人數百萬,死亡率非常高,在所有疾病中排第 2 位,大多數患者都會留下偏癱、說話障礙等後遺症,給其身心帶來了雙重傷害。
  • 超千億的腦卒中用藥市場 先聲藥業(02096)先必新?或開創新格局
    據統計顯示,我國腦卒中用藥市場規模已超千億。目前市場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策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以改善供血為目的,包括靜脈溶栓、血管內介入治療、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療等;二是以保護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為目的。以國際上常用的溶栓治療為例,到目前為止,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僅僅批准了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tPA)用於腦卒中的治療。
  • 醫療健康網報導: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後遺症
    雖然這些治療方法有助於恢復部分患者的功能,但仍有70%的患者在腦卒中發生半年後留下了後遺症,如存在語言、運動、感覺等功能障礙,並伴隨一生。這不僅影響其生活質量,也給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如何改善這些患者的功能障礙-即解決後遺症問題,已成為當前的重大研究課題。 近年來,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成為了國際研究熱點,並獲得醫學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 沉寂一年多的細胞治療能否迎來新突破
    沉寂一年多的細胞治療能否迎來新突破】看醫藥研報,至少2019年下半年以來,研究員們推薦來推薦去的也就那麼20來只醫藥股。這些被反覆推薦的醫藥股大多表現不俗,但有些估值已很貴了,是否值得繼續投資有了分岐。於是,投資者們開始尋找新的標的或細分行業。那些細分行業是否會在2020年取得突破呢?沉寂了一年多的細胞治療是否有可能?
  • 長海醫院利用CAR-T技術治療白血病獲得突破
    日前召開的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上,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楊建民告訴記者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在長海醫院血液科,CAR-T技術在難治復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中,已治療的14例患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其中12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達到完全緩解,2例淋巴瘤患者症狀穩定,至今無一例病人因嚴重併發症而死亡。
  • 九芝堂美科與天壇醫院籤署協議 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將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7日訊 7月6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該臨床試驗是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新藥治療缺血性卒中的臨床試驗。
  • 新橋醫院招募腫瘤患者參與細胞基因治療(組圖)
    免疫治療被認為是目前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方法之一。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新橋醫院腫瘤科獲悉,即日起,新橋醫院面向社會招募20名腫瘤患者,參與細胞基因研究,接受免費治療。同時,腫瘤科相關專家就什麼是細胞基因治療進行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