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芝堂美科與天壇醫院籤署協議 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將啟

2020-12-01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7日訊 7月6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該臨床試驗是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新藥治療缺血性卒中的臨床試驗。

  該試驗是一個評估向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單次注射缺血耐受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多中心、盲法、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的Ⅰ/Ⅱa期研究。主要研究者為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神經系統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王擁軍教授。受試人群主要為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超過6個月,需要他人協助才能行走,或不能獨立完成一般日常生活活動的患者。

  本次合作協議的正式籤署,為積極推動雙方幹細胞臨床研究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也是九芝堂美科2020年的新藥開發計劃中的重要裡程碑。

  本次臨床試驗所用缺血耐受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it-hMSC)產品由美國Stemedica Cell Technologies, Inc.(以下簡稱Stemedica)生產。該產品源自健康年輕成人供者骨髓,全程在模擬人體真實生理環境——低氧條件下培養,性能優於常氧條件下培養的幹細胞,被Life technology評價「同類最佳」。

  該幹細胞產品增殖能力強,可減少缺氧對組織的損傷,減少細胞凋亡並抑制炎症,另外該產品對缺血組織的耐受能力強,可促進缺血性紋狀體中的神經前體細胞向神經元分化、持續招募增殖細胞並改善神經血管重構,治療缺血性卒中前景廣闊。

  中美均擁有良好的臨床基礎

  2019年,九芝堂旗下雍和啟航基金參與投資的美國Stemedica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使用該產品在美國完成了使用it-hMSC治療缺血性卒中的I/IIa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it-hMSC治療安全性良好,經it-hMSC治療的患者在精神狀態、抑鬱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等均取得顯著性改善,初步證明了幹細胞治療的有效性。試驗結果於2019年9月在國際卒中領域專業期刊《Stroke》發表。

  2019年,九芝堂美科使用該產品進行的「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急性腦卒中的臨床前研究」獲得北京市科技重大專項資助。

  2020年2月19日,九芝堂美科使用該產品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申報的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獲得批准。是CDE批准的第六項幹細胞研究型新藥的臨床試驗申請(簡稱IND)。在美科IND之前,獲批的前5項IND使用幹細胞均為國產,細胞來源包括臍帶、自體脂肪等,涉及的適應症有膝骨關節炎,糖尿病足潰瘍,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用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大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這還是第一次。

  it-hMSC有望為腦卒中患者帶來新希望

  缺血性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最新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顯示,我國總體卒中終生發病風險為39.9% ,位居全球首位,這意味著中國人一生中每5個人約有2個人會罹患卒中。此外,卒中也是我國疾病所致壽命損失年的第一位病因。《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提要》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20%,這意味著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卒中。

  此外,在腦卒中患者中,僅有30%—40%能夠完全康復或輕微功能障礙,50%—70%會失明、失語、遺留肢體癱瘓等重度殘疾,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的生活負擔,造成身心的巨大痛苦。

  作為腦卒中的特殊治療手段,幹細胞顯示出良好治療效果,據clinicaltrials網站數據,截至目前,全球共開展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I、II、III期臨床試驗59項,其中包括Stemedica公司的臨床試驗。

  雖然全球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已達16種,但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幹細胞藥物還是零。此次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I/IIa期臨床試驗是在美國順利完成並取得良好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索it-hMSC對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作用,以期為飽受腦卒中困擾的廣大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致力於推出中國第一款幹細胞藥物

  2018年,九芝堂發起設立了珠海橫琴九芝堂雍和投資了Stemedica公司,同時投資成立了九芝堂美科,作為Stemedica幹細胞技術在中國的唯一承接方。

  九芝堂美科通過技術轉移獲得了國際一流的幹細胞分離純化、體外穩定擴增培養等生產技術以及豐富、完整的缺血耐受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it-hMSC)和缺血耐受人神經幹細胞(it-hNSC)藥物的臨床轉化經驗,致力於推出中國第一款幹細胞藥物,並真正實現國產幹細胞的產業化、規模化。

  九芝堂美科已在北京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建成北京市首個符合中國、美國和歐盟cGMP標準的大規模同種異體幹細胞研發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也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幹細胞生產研發基地,辦公生產面積約4500 m2,生產平臺設有4個獨立B+A潔淨區,可生產符合中、美藥品申報要求的臨床級幹細胞。

  九芝堂集團響應「一帶一路」號召,與哈薩克斯坦ALTACO公司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共同建設九芝堂-ALTACO 國際醫療中心,作為國際幹細胞科研與臨床轉化的創新合作平臺。國際醫療中心於2019年9月開業,圍繞Stemedica生產的缺血耐受間充質幹細胞開展科研工作和臨床轉化研究。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九芝堂開拓千億市場又進一步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李慧敏)九芝堂(000989)7月6日公告, 公司接併購基金通知,2020 年 7 月 6 日北京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方恩(北京)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恩醫藥」)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研發獲新進展,將與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1月12日晚,九芝堂(000989.SZ)發布公告稱,子公司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下稱「天壇醫院」)、昆翎(北京)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翎醫藥」)聯合開展的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項目取得重要進展,於1月12日啟動臨床試驗。
  • 九芝堂:「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將與天壇醫院...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杜丁)昨天,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藥物審評中心(簡稱「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該公司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將與北京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通知書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據介紹,截止2020年2月19日,CDE共受理了12家企業申報的13項幹細胞研究型新藥(簡稱IND)申請,共批准6項。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 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邁進一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記者 朱國旺)1月12日,九芝堂子公司北京美科與北京天壇醫院、昆翎醫藥聯合開展的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九芝堂前期在幹細胞領域的前瞻布局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也意味著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治療又邁進了一步。
  • 九芝堂:公司在國內的幹細胞項目主要通過合併範圍內子公司北京美科...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九芝堂(000989)提問, 公司對幹細胞領域有哪些新的布局,目前是否有最新進展?在國內幹細胞公司當中有什麼競爭優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國內的幹細胞項目主要通過合併範圍內子公司北京美科開展。北京美科先後獲得了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第九批金種子企業」稱號、大興區促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託單位資格等。 北京美科向國家藥品評審中心(CDE)提交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獲得批准。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北京2021年1月13日 /美通社/ --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 九芝堂(000989.SZ):子公司藥品研發啟動臨床試驗
    格隆匯 1 月 12日丨九芝堂(000989.SZ)公布,2020年7月6日,公司合併範圍內子公司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天壇醫院」)、昆翎(北京)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昆翎醫藥」,即原方恩(北京)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名稱已變更為昆翎
  • 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中國網財經1月13日訊(記者 杜丁)昨日,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線上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今日,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九芝堂」)發布公告稱,上述研究項目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天壇醫院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美通社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
  • 幹細胞行業:開啟第三次醫學革命 國內研發加快望填補空白
    上遊發展最為成熟,中下遊業務多處於臨床試驗或市場試驗階段。 幹細胞下遊應用中,再生醫學市場前景最為廣闊,幹細胞美容與抗衰市場關注度最高,臨床研究與試驗多集中在藥物研發與治療領域。再生醫學被譽為繼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後 的第三次醫學革命。
  • 沉寂一年多的細胞治療能否迎來新突破
    根據藥審中心的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共有15個細胞治療項目獲得臨床批件或臨床試驗許可,加上2019年之前獲批的8個品種,總數達到23個。經查詢「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有9個項目在臨床試驗中。平臺上的信息不一定與實際同步,實際在進行臨床試驗的項目可能多於9個。如銀河生物等的合作項目,2019年3月4日公示已在試驗進行中,但統計信息中未顯示。
  • 自體幹細胞製劑REGEND001新藥臨床獲CFDA受理,吉美瑞生開啟新藥...
    REGEND001細胞製劑是全球首個針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自體幹細胞產品,是幫助呼吸系統再生的幹細胞產品,也是中國首個受理的自體幹細胞產品。吉美瑞生於2015年7月成立,公司首席科學家由左為教授擔任,是一家專注於人體器官再生醫學業務的高科技公司。
  • 從存儲、增殖、新藥研發到治療,這份報告釐清了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
    近年來,國家幹細胞產業支持政策不斷升級,幹細胞臨床應用將步入高速規範發展期,具體政策見下表。在監管模式上採用「雙軌制」,即根據產品的屬性以「第三類醫療技術」或者「新藥」的名義申報進入臨床試驗。「第三類醫療技術」主要針對自體成體幹細胞、供受者一對一的異體成體幹細胞,由衛健委負責管理;「新藥」主要針對一供體對應兩個以上受體的成體幹細胞,由NMPA負責管理。
  •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廣州成立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成立。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0日電 (記者 索有為)以「健康灣區創新引領」為主題的2019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5月20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大會上正式成立。
  • 回眸2019:國內幹細胞藥物研發落地
    而2019年,獲準臨床試驗的細胞產品總數為13個:其中1個為肺基底層上皮細胞,5個是間充質幹/祖細胞。非免疫細胞(主要是幹細胞)受理的數量仍是6個,和去年持平,但在所有受理的細胞產品中的比例大幅增加,今年基本上和免疫細胞(主要是CAR-T)持平。
  • Erdafitinib治療腦膠質瘤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將在天壇醫院啟動...
    據悉,北京天壇醫院即將開展一項在患有晚期實體瘤且具有 FGFR基因變異的受試者中進行的 Erdafitinib II期研究,本研究由揚森公司申辦,屬於一項國際多中心的臨床試驗,由於 Erdafitinib 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良好效果,於2019年在美國獲批治療尿道癌。
  • 中國首個幹細胞藥物有多遠?
    前段時間,全球首個獲批的幹細胞藥物Hearticellgram-AMI就面臨這樣的考驗,而輿論並不看好,目前官方審批結果並未公布。全球首例幹細胞治療藥物Hearticellgram-AMI拋開審批方式和療效不談,即使對於已經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部分的市場前景並不光明。
  • 一份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幹細胞|產業鏈|疾病|治療|...
    在監管模式上採用「雙軌制」,即根據產品的屬性以「第三類醫療技術」或者「新藥」的名義申報進入臨床試驗。「第三類醫療技術」主要針對自體成體幹細胞、供受者一對一的異體成體幹細胞,由衛健委負責管理;「新藥」主要針對一供體對應兩個以上受體的成體幹細胞,由NMPA負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