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2021-01-15 美通社

北京2021年1月13日 /美通社/ --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本次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者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 ,王院長在致辭中說到:「這是國家把幹細胞作為藥物監管以來,第一個按照新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進行的幹細胞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試驗,這次試驗對於幹細胞進入腦血管疾病領域的臨床應用和幹細胞應用整個管理體系的改變都非常重要。」

這是一項評估向缺血性卒中患者單次注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it-hMSC)的多中心、盲法、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的Ⅰ/Ⅱa期研究(ASSIST),試驗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劑量爬坡的開放性研究,第二階段為雙盲對照研究。接下來,將按計劃招募約60名缺血性卒中患者參與臨床試驗。

九芝堂美科的此項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於2020年2月19日獲得了CDE默示許可。因在美科IND之前,獲批的前5項IND使用的幹細胞均為國產,細胞來源包括臍帶、脂肪等,涉及的適應症有膝骨關節炎、糖尿病足潰瘍、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九芝堂美科獲批的本項臨床試驗是按照藥品申報方式開展的國內首個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大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因此從PreIND溝通會到最終獲得默示許可,受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密切監管和支持。本項臨床試驗已經經過組長單位倫理委員會審核批准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最終正式啟動。

本次臨床試驗所用缺血耐受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it-hMSC)產品由美國Stemedica Cell Technologies, Inc.(以下簡稱「Stemedica」)生產。Stemedica公司成立於2005年,2010年獲得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頒發的生產許可證,至今已經在GMP條件下運行了10餘年時間,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在cGMP條件下生產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和神經幹細胞產品的企業。Stemedica公司生產的it-hMSC產品全程在模擬人體真實生理環境 -- 低氧條件下培養,性能優於常氧條件下培養的幹細胞,其生產工藝和質量體系符合美國FDA 和cGMP 要求。該產品在美國已經獲得8項臨床試驗,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已完成I/IIa期臨床試驗,該試驗順利達到主要終點,即治療是安全的,同時達到所有次要終點,即受試者運動、神經功能持續改善12個月(僅評估至治療後12個月),研究數據支持開展進一步的隨機安慰劑對照的研究。初步證明了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結果於2019年9月在國際卒中領域專業期刊《Stroke》發表。

據clinicaltrials網站數據,截止到2021年1月8日,全球開展幹細胞治療卒中的I、II、III期臨床試驗共計75項,其中美國25項、中國18項 (臺灣地區7項)、歐洲11項、韓國3項、日本1項,其他國家17項。九芝堂旗下雍和啟航基金參與投資的Stemedica公司的臨床試驗包含在其中。

2018年,九芝堂發起設立的珠海橫琴九芝堂雍和啟航基金投資了Stemedica公司,同時在北京投資成立九芝堂美科,作為Stemedica在中國的唯一承接方。九芝堂美科已經在有「中國藥谷」之稱的北京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建成了同時符合中國和美國cGMP標準的生產研發基地。未來,九芝堂美科將與Stemedica攜手,共同開發治療腦卒中的幹細胞藥物,為飽受腦卒中後遺症困擾的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美通社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
  • 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中國網財經1月13日訊(記者 杜丁)昨日,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線上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本次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者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王擁軍表示,這是國家把幹細胞作為藥物監管以來,第一個按照新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進行的幹細胞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試驗,「這次試驗對於幹細胞進入腦血管疾病領域的臨床應用和幹細胞應用整個管理體系的改變都非常重要。」
  • 國內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九芝堂開拓千億市場又進一步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李慧敏)九芝堂(000989)7月6日公告, 公司接併購基金通知,2020 年 7 月 6 日北京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方恩(北京)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恩醫藥」)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 中國開展全球首個人類受精胚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在接下來的數月中,來自中國鄭州的外科醫生會小心翼翼地在帕金森病人的頭骨上鑽孔,然後在大腦中注入大約400萬個由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出的未成熟神經元(註:即神經前體細胞,可成為多巴胺神經元)。」5月31日,《自然》雜誌的一篇報導描繪了這樣的場景。
  • 幹細胞治療心衰技術在中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
    「幹細胞再生醫學對於心血管病的治療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8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 「缺血性心力衰竭幹細胞治療國際高峰論壇」上,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周玉傑如是表示。健康界在會上獲悉,由美國梅奧診所發明的一項利用幹細胞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c-cure技術國際多中心中國區三期臨床試驗在北京啟動,北京安貞醫院、上海東方醫院將率先進行這一創新性臨床研究。
  • 九芝堂美科與天壇醫院籤署協議 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將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7日訊 7月6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該臨床試驗是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新藥治療缺血性卒中的臨床試驗。
  • 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正式發布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26日,由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的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在北京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正式發布。  據悉,該標準由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籌)、北京幹細胞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建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是幹細胞領域的基本共識。
  • 九芝堂(000989.SZ):子公司藥品研發啟動臨床試驗
    近日,上述研究項目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天壇醫院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北京美科與天壇醫院認為已經具備啟動臨床試驗的條件,於2021年1月12日召開臨床試驗啟動會。臨床試驗項目基本情況:1、本項臨床試驗用藥品為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其按照進口藥品申請註冊,藥品註冊分類屬於治療用生物製品。
  • 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在烏茲別克斯坦正式啟動
    中國日報12月22日電(記者 張之豪)2020年12月10下午,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在烏茲別克斯坦正式啟動。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姜巖在線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衛生部副部長尤蘇帕裡耶夫、中國科學院國際交流合作局副局長王振宇、ANSO執行主任曹京華、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長錢韋、副所長向華、黨委副書記楊永峰、高福院士、戴連攀研究員、重慶智飛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蔣仁生等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參加了啟動儀式
  • 中國研發愛滋病疫苗臨床試驗已正式啟動
    中國研發愛滋病疫苗臨床試驗啟動  發現愛滋病31年後,首個用於未受感染人群預防的藥物在今年7月16日被美國FDA批准上市。  記者昨天從北京佑安醫院獲悉,我國科技重大專項愛滋病疫苗期臨床試驗已於上周在該院啟動,首批31名受試者已接受第一針注射。  進展  防艾疫苗將驗證有效性  與費用高昂的愛滋病治療藥物相比,打幾針之後就不需再打的愛滋病疫苗更經濟有效。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 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邁進一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記者 朱國旺)1月12日,九芝堂子公司北京美科與北京天壇醫院、昆翎醫藥聯合開展的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九芝堂前期在幹細胞領域的前瞻布局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也意味著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治療又邁進了一步。
  • 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啟動
    本報北京4月11日電(記者趙永新)今天是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中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今天上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
  • 國內首個自主研發CTC檢測產品進入臨床試驗
    今(28)日,記者從重慶點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點檢」)獲悉,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直接用於CTC檢測的產品——CytoTert CTC檢測試劑盒,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目前,這一技術率先運用在了早期肺癌鑑別診斷環節,預計在2020年底正式面市。
  • 國內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正式發布,落地應用加快,這兩家深度...
    據新華社26日報導,由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的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在北京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正式發布。近年來,我國幹細胞研究的臨床轉化取得了重要進展,已備案開展了4批35個臨床項目。
  • 中國首個治療地貧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
  • 「凡是收錢的,都是國家沒有批准的」 幹細胞臨床試驗破局
    在叫停亂象叢生的幹細胞臨床多年後,中國正重啟這一項目。新政策明確只能在授權醫院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並禁止向移植接受者收費或打廣告。政策規定幹細胞製品今後可以按照藥品申報,這就意味著,每一項臨床試驗最終得到大規模應用,則需做出有針對性的藥品。號稱以「植物幹細胞提煉技術」製成的睡眠面膜。
  • 今日:我國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
    4月11日是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今天上午,我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
  • 中國疫苗在烏茲別克斯坦啟動國際臨床Ⅲ期試驗
    中新社努爾蘇丹12月11日電 塔什幹消息:據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消息,中國研製的新冠肺炎疫苗國際臨床Ⅲ期試驗烏茲別克斯坦啟動儀式10日舉行,中國駐烏大使姜巖、烏副總理穆薩耶夫、烏創新發展部部長等出席活動,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發表視頻致辭。
  • 全球首個完成臨床試驗的人造生物工程角膜上市 中國團隊攻關10年
    報導是這樣的: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今日(5月23日)正式投入生產,這將改變傳統的角膜移植手術中角膜供體來源奇缺的困境,為無數角膜盲患者帶來光明 目前,國際國內進行人工角膜研發的機構不少,但大多止步於臨床試驗階段。此次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艾欣瞳」主要由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與第四軍醫大學組織工程研發中心聯合開發,歷時10年,受到國家「863計劃」支持,是我國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高科技角膜產品,完全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已經在國內申請了相關專利,同時已經建成了產業化的規模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