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2021-01-12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這標誌著該公司幹細胞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九芝堂美科將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合作開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率先使用進口骨髓來源間充質幹細胞進行臨床試驗 

  截止2月19日,CDE共受理了12家企業申報的13項幹細胞研究型新藥(IND)申請,共批准6項。在美科IND之前,獲批的前5項IND使用幹細胞均為國產,細胞來源包括臍帶、自體脂肪等,涉及的適應症有膝骨關節炎、糖尿病足潰瘍、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此次美科IND獲批,是CDE批准的第一項使用進口乾細胞進行的臨床試驗,第一項使用骨髓來源間充質幹細胞進行的臨床試驗,也是第一項使用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大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對我國幹細胞產業的發展具有標誌性意義。

  據了解,本次臨床試驗所用幹細胞產品為美國Stemedica Cell Technologies,  Inc.(以下簡稱Stemedica)生產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ithMSC)。Stemedica公司成立於2005年, 2010年獲得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頒發的生產許可證,至今已經在GMP條件下運行了近10年時間,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在cGMP條件下生產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和神經幹細胞產品的企業。Stemedica公司在全程低氧條件下生產的缺血耐受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ithMSC)產品,其生產工藝和質量體系符合美國FDA 和cGMP 要求。在美國已經獲得6項IND,被Life Technology公司(已被賽默飛收購)評為「同類最佳」產品。自2012年以來,Stemedica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5篇,獲得專利7項。Stemedica已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展多個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其中ithMSC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已在哈薩克斯坦完成III期臨床試驗,獲哈薩克斯坦衛生部批准上市。 

  九芝堂重舉布局再生醫學領域 

  2017年,九芝堂發起設立了珠海橫琴九芝堂雍和啟航基金(以下簡稱雍和啟航基金)。2018年,雍和啟航基金投資了Stemedica公司。 同時在北京投資成立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作為Stemedica幹細胞技術在中國的唯一承接方。美科已經在有「中國藥谷」之稱的北京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建成了同時符合中國和美國cGMP標準的生產研發基地,未來將會在北京的大興基地生產與 Stemedica工藝和質量完全一致的骨髓間充質和神經幹細胞產品。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斯坦ALACO公司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共同建設九芝堂-ALTACO 國際醫療中心,作為國際幹細胞科研與臨床轉化的創新合作平臺。國際醫療中心於2019年9月開業,圍繞Stemedica生產的缺血耐受間充質幹細胞開展科研工作和臨床轉化研究。

(責任編輯:劉朋)

相關焦點

  • 九芝堂:「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將與天壇醫院...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杜丁)昨天,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藥物審評中心(簡稱「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該公司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在九芝堂美科IND之前,獲批的前5項IND使用幹細胞均為國產,細胞來源包括臍帶、自體脂肪等,涉及的適應症有膝骨關節炎,糖尿病足潰瘍,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九芝堂美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公司IND獲批,是CDE批准的第一項使用進口乾細胞進行的臨床試驗,第一項使用骨髓來源間充質幹細胞進行的臨床試驗,也是第一項使用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大適應症的臨床試驗。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北京2021年1月13日 /美通社/ --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九芝堂美科與天壇醫院籤署協議 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將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7日訊 7月6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該臨床試驗是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新藥治療缺血性卒中的臨床試驗。
  • 國內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九芝堂開拓千億市場又進一步
    幹細胞治療有突破2020年7月6日,九芝堂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下稱「天壇醫院」)正式籤署臨床試驗合作協議,標誌著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適應症為「缺血性卒中」。受試人群主要為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超過6個月,需要他人協助才能行走,或不能獨立完成一般日常生活活動的患者。公開信息顯示,缺血性腦卒中是我國國民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民間俗稱「中風」或「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則顯示,腦卒中是造成我國減壽年數的第一位病因。
  • 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中國網財經1月13日訊(記者 杜丁)昨日,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線上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本次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者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王擁軍表示,這是國家把幹細胞作為藥物監管以來,第一個按照新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進行的幹細胞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試驗,「這次試驗對於幹細胞進入腦血管疾病領域的臨床應用和幹細胞應用整個管理體系的改變都非常重要。」
  • 中國首個原創幹細胞新藥IND獲批,用於治療肺纖維化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公布消息,江西省仙荷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仙荷醫學)旗下的REGEND001細胞自體回輸製劑,於2020年7月15日獲得藥監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批件號:CXSL1900019),用於治療早、中期特發性肺纖維化。
  • 2020年首個幹細胞新藥已獲批上市,重症下肢缺血治療迎來新選擇!
    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於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個上市的幹細胞新藥產品。但是,一直以來,因為一些因素的存在重症下肢缺血(CLI)的臨床治療卻無法滿足長期的結果預期。而該款間充質幹細胞療法的上市,為重症下肢缺血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 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邁進一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記者 朱國旺)1月12日,九芝堂子公司北京美科與北京天壇醫院、昆翎醫藥聯合開展的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試驗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九芝堂前期在幹細胞領域的前瞻布局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也意味著幹細胞作為藥物用於臨床治療又邁進了一步。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美通社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研發獲新進展,將與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1、針對國人減壽第一病因,幹細胞新藥研發新進展公告顯示,該研究全稱為「評估向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單次注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多中心、盲法、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的Ⅰ/Ⅱa期研究」,目前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天壇醫院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是一款C肝病毒非結構蛋白5A(NS5A)蛋白抑制劑,聯合索磷布韋片治療C肝,這是該公司首款獲批的1類新藥;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屬於PARP抑制劑,可特異性殺傷BRCA突變的腫瘤細胞,這是該公司獲批的第7款1類新藥;海思科的環泊酚注射液(HSK3486乳狀注射液)為短效GABAA受體調節劑,是該公司歷時八年研發的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靜脈麻醉藥物,也是該公司首個獲批的1類新藥;
  • 對付腦卒中 醫學界正探索幹細胞療法
    而就在不久前,一則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最新進展的消息同樣吸引眼球。美國Stemedica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完成了使用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I/IIa期臨床試驗,該試驗順利達到主要終點,即治療是安全的,同時達到所有次要終點,即受試者運動、神經功能持續改善12個月(僅評估至治療後12個月)。
  • 快訊: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批國家重點項目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人 GLP-1 和 FGF21 雙因子高表達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輸入治療 2 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於10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
  • 又一幹細胞新藥獲國家臨床默示許可!幹細胞研究迅猛發展
    據悉,該款幹細胞藥物歷經8年研發,填補了國內專項藥物空白,是山東省首款獲批臨床的幹細胞創新藥物。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現狀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結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腸病。其治癒率低、復發性高,且病因不明,機制複雜,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為難治性疾病之一。
  • 回顧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進展,2021年幹細胞技術走向如何?
    2020年11月23日,我國繼而批准3家幹細胞備案機構、13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本次批准的疾病研究對象偏向於疑難雜症,至此我國的幹細胞備案機構增至111家,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增至87個。本年度入圍的項目共有15個,涉及幹細胞的基礎研究、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階段,項目實施周期為5年。
  • 2020年全球幹細胞治療三大發展動向
    動向1:幹細胞新藥上市數量增加幹細胞及其衍生的產品作為重要的再生醫學產品,已經被應用於解決許多醫學難題,在細胞替代、組織修復及疾病治療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在十多年前,國際上就已經有幹細胞新藥獲批上市。2020年,幹細胞新藥上市有了新的進展。
  • 中國首個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創立於2015年的生物醫藥公司博雅輯因(EdiGene)在官網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受理其產品ET-01的臨床試驗申請。這個產品簡單而言是一種基於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造血幹細胞注射液,針對治療重症β地中海貧血症(下簡稱「地貧」)。這也是中國首個申報IND(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的基因編輯藥物。
  • 人類醫療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幹細胞治療技術
    迄今為止,各種幹細胞都有它們應用於治療的成功案例。例如,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2014年,日本完成首個iPS幹細胞眼部移植實驗,成功治療了一例視網膜黃斑變性;2016 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聯合博雅幹細胞成功應用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例早衰症,效果顯著;2017 年,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報導了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案例等。
  • 2020年有望上市的幹細胞療法
    事實上,這款幹細胞療法已經是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此前名為Prochymal,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治療產品,於2009年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移植抗宿主病和克羅恩病。2012年加拿大宣布批准Prochymal上市用於治療兒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隨後擴大適應症為成年人GVHD,並在紐西蘭、瑞士等國同時上市。
  • i-Family | 中國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批,博雅輯因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1月18日,博雅輯因公司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批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的臨床試驗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