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的幹細胞研究進展,如果讓小編用一個關鍵詞形容,那麼用「穩定推進」最為合適。2015年之前我國幹細胞經歷了一股「幹細胞熱潮」,2016起,我國的幹細胞研究便在國家的監督調整之下逐步開放,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有序開展並穩定推進!
01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
2020年3月19日,我國批准5家幹細胞備案機構、5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這是在特殊社會背景下批准的項目,首次以積極樂觀的幹細胞研究成果展現在人民大眾前面,在疫情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2020年11月23日,我國繼而批准3家幹細胞備案機構、13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本次批准的疾病研究對象偏向於疑難雜症,至此我國的幹細胞備案機構增至111家,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增至87個。
02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
2020年,國撥總經費 2.3 億元,優先支持9個研究方向,其中幹細胞臨床研究主要支持消化系統或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罕見病/單基因遺傳病三大方向。本年度入圍的項目共有15個,涉及幹細胞的基礎研究、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階段,項目實施周期為5年。
03幹細胞新藥申報受理與獲批
2020年我國單位提交的幹細胞新藥申報共有2項,申報的幹細胞種類均為「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另外,藥品審評中心共批准了7項幹細胞新藥申報,採用默認許可制度同意項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包括了慢性牙周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潰瘍性結腸炎、呼吸系統疾病、缺血性腦卒中和類風溼關節炎。
另外,2020年9月22日,北京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在京成立,是由北京市和中科院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依託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院建設。該院的發展將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瞄準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深耕再生醫學領域,促進研究成果轉化,為參與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做好準備,作出不負時代的貢獻。
2021年初到,幹細胞研究有了更大的發展動力與空間,前幾年的緩慢發展像是卯足了勁,幹細胞的成果終究會在某個階段爆發。那麼2021年幹細胞技術的走向如何?小編總結了3點,僅供參考。
第一點、國家對幹細胞的態度
2021年我國對幹細胞研究的支持還是會沿著之前的政策方向:對幹細胞研究持支持肯定的態度,但需在監管和有序中進行。
其中涉及幹細胞政策解讀方面可參考往期文案:2020年我國幹細胞療法研究的政策匯總,釋放哪些利好信息?
第二點、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方面,我國藥品審評中心將在幹細胞新藥申報方面加強臨床試驗的技術規範。2020年7月28日,藥品審評中心推出了首個技術指南《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隨後又發布《人源性幹細胞及其衍生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足以見得,幹細胞藥品將成為未來幹細胞臨床應用的形式,嚴格規範的臨床試驗技術可確保了幹細胞的安全有效性。
第三點、幹細胞科研方面
幹細胞臨床研究是最核心的一個方向。現階段有專家認為尚有部分幹細胞技術難點需要深入開展研究,臨床研究便是2021年需繼續攻克的領域,望科學家能在新的一年掌握更多的幹細胞關鍵技術,早日使用幹細胞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另一個新方向便是幹細胞外泌體。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認為幹細胞的移植至人體中主要是幹細胞的內分泌可溶性因子在發揮作用,因此,有科研人員將幹細胞的外泌體用於臨床研究並取得了初步的良好效果。2020年對於幹細胞外泌體的研究文獻增多,預測2021年幹細胞外泌體也是科研的重要目標。
全球幹細胞科研成果可閱讀:盤點2020年幹細胞療法的8項研究成果
總結
祝願2021年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幹細胞技術更上一層樓,儘快實現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普及,解除更多患者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