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幹細胞再生技術已能造角膜血管和肌腱組織
東方網6月29日消息:用幹細胞再生技術修復人體組織器官缺損即將變成現實。昨天,記者從南京組織工程再生醫療技術論壇暨南京瑞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業典禮上獲悉,目前,採用幹細胞再生技術,我國已經能夠做出可以臨床使用的皮膚、脂肪、軟骨、肌腱等人體結構性組織,眼角膜、血管、膀胱等的產品研發也進入可行性階段。
-
幹細胞治療研究進展和產業分析
幹細胞提供了新藥物的藥理藥效、毒理和藥物代謝等研究的細胞水平的研究手段,可大幅減少藥物實驗所需實驗動物的數量,ES細胞、iPS細胞和其他成體幹細胞還可用於研究動物或人類疾病的發生機制及發展過程,以便找到有效和持久的治療方法,有望成為一種新的藥物篩選模式。3.用於組織或器官的修復、移植。幹細胞是組織工程理想的種子細胞,幹細胞培養可以實現組織、器官的修復和再生,並可克服免疫排斥反應。
-
回顧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進展,2021年幹細胞技術走向如何?
回顧2020年的幹細胞研究進展,如果讓小編用一個關鍵詞形容,那麼用「穩定推進」最為合適。2015年之前我國幹細胞經歷了一股「幹細胞熱潮」,2016起,我國的幹細胞研究便在國家的監督調整之下逐步開放,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有序開展並穩定推進!
-
我國科學家領跑國際幹細胞治療藥物研究
2004年12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趙春華領銜的課題組申報的全國第一個幹細胞創新藥物——「骨髓原始間充質幹細胞」正式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臨床批件進入臨床試驗,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研究的幹細胞治療藥物。
-
幹細胞療法對耳聾的最新研究進展
耳聾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致殘性感官缺陷,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超過5.3%的世界人口(約3.6億人)患有致殘性聽力障礙;2016年全國聽力障礙與耳病調查顯示,我國中度以上聽障人口達7106萬,耳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目前,我國的腎損傷患病率已趨於接近美國,在此報告之前,美國被認為是慢性腎臟病的最高患病率,這預示著我國將出現腎損傷的公共衛生問題。當腎損傷碰到糖尿病(我國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糖尿病腎損傷便成為了我國的重視對象。糖尿病腎損傷臨床上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尿蛋白及血壓血脂等延緩腎損傷進程。
-
2016年山東省人體組織工程技術高級研修班正式開課
,第四軍醫大學組織工程研發中心張勇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周廣東教授等國內在組織工程技術研究領域知名專家授課。周廣東教授講解《組織工程臨床轉化規範及軟骨再生技術進展》分別介紹了組織工程人耳再生技術從裸鼠到人的發展歷程;骨組織工程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思考;組織工程皮膚、角膜的研發與產業化;組織工程臨床轉化規範及軟骨再生技術進展等內容
-
王福生院士: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
在最早期的臨床研究結果中,王福生指出,他與團隊主要回答了三個問題:「第一揭示患者肺部有典型的ARDS 病理特徵;第二揭示了這些損傷屬於異常免疫損傷,並促進了疾病的進展;第三,我們提出應用低劑量的激素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可以提高臨床的療效。」在世衛組織專家考察中國武漢等疫情後所寫的考察報告中,就大段引用了王福生團隊的上述研究結果。
-
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如果這個藥物可以像在實驗室小鼠身上那樣發揮作用的話,也許將使幹細胞療法更接近現實。UBC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於使用幹細胞輔助肌肉組織再生治療肌肉萎縮症很感興趣,肌肉萎縮症是一種遺傳疾病,病人肌肉會隨時間而受損變弱。幹細胞具有分化產生組成人體特定組織的新細胞,因此具有治癒這類疾病的潛力。理論上,幹細胞可以產生新組織替代受損的組織。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胚胎幹細胞,是一種具有持久更新能力的細胞,它能夠或發育成幾乎所有人類的各種組織或器官,故其在醫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應用前景。人胚胎幹細胞是在人胚胎發育早期——囊胚(受精後約5—7天)中未分化的細胞。囊胚含有約140個細胞,外表是一層扁平細胞,稱滋養層,可發育成胚胎的支持組織如胎盤等。
-
人體組織3D生物列印技術六項研究進展
近年來,3D生物列印技術在實現列印可移植器官目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儘管目前仍然遙遙無期,但我們仍在繼續研究和完善該治療方法,這些研究進展可以為脊髓損傷、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腦癌等疾病帶來創新性改善療法。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我國科學家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陳愛平 攝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戴欣)我國科學家在愛滋病合併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建立了基於CRISPR在人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CCR5基因編輯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經基因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人體內長期穩定的造血系統重建,為後續基因編輯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奠定了基礎。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
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幹細胞有利於修復病變或受損的器官和組織,用於神經肌肉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人員亦將其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研究。 1 幹細胞來源的選取 與神經系統關係較密切,且可用於神經細胞再生技術的間充質幹細胞主要包括臍帶間充質幹細胞(UC-MSCs)和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MSCs)。
-
前沿|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通常人胚胎幹細胞的來源有四種:選擇性流產的人類胚胎組織;治療不孕症夫婦不需要的由體外受精產生的人類胚胎;由捐獻者專門為研究所捐獻的配子由體外受精產生的人類胚胎;由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將人體細胞核移植入人或動物的卵泡內產生人類胚胎或嵌合體胚胎。
-
近期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2019年1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幹細胞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DOI: 10.1016/j.stem.2018.11.01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幹細胞技術與實驗醫學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將人血細胞直接重新編程為一種以前未知的神經幹細胞。這些誘導性幹細胞類似於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早期胚胎發育期間形成的幹細胞。它們能夠在實驗室中進行修飾和無限期地增殖,並且代表著一種用於再生療法開發的候選對象。
-
《科學進展》:具有再生能力的幹細胞將問世,可用於組織修復
《科學進展》:具有再生能力的幹細胞將問世,可用於組織修復 CHEN • 2021-01-15 16:38:09 來源:前瞻網 E2365G0
-
國外幹細胞研究造假,對我國幹細胞研究影響到底有多大!
幹細胞移植治療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同時在國內外有很多科學團隊都在不斷的進行專業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幹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疾病和各種疑難雜症的臨床研究眾多,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造假事件,那國外的幹細胞研究造假,對我國幹細胞研究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關注的熱點方向與欄目設置
組織工程研究中幹細胞的培養與移植關注熱點:外泌體,表觀遺傳調控,類器官構建,幹細胞與新材料, 大動物模型,自動化和規模化培養欄目設置:1 研究與報告1.1 骨髓幹細胞1.2 造血幹細胞1.3 脂肪幹細胞
-
國家承認幹細胞研究合法性 揭秘幹細胞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2015年9月10日訊,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近日聯合發布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這是我國第一個對幹細胞臨床研究進行管理的規範性文件,目的是規範幹細胞臨床研究行為,保障參與群眾的健康權益。 雖然政策並未對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完全放開,但總算是以官方的身份承認了幹細胞研究的合法性,這讓科研人員看到了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