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領跑國際幹細胞治療藥物研究

2021-01-07 中國科學院

2004年12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趙春華領銜的課題組申報的全國第一個幹細胞創新藥物——「骨髓原始間充質幹細胞」正式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臨床批件進入臨床試驗,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研究的幹細胞治療藥物。在其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課題組與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合作,通過嚴密的設計、組織和實施,按照SFDA要求日前圓滿完成了該新藥的Ⅰ期臨床試驗,成為目前世界上臨床研究進度最領先的幹細胞治療藥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醫學期刊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上(2006 Jun;15(3):349-57)。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最根本有效的方法,但是由於缺乏合適的幹細胞供者,供體配型不合適,使很多本來可以治癒的患者不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近年來大量的醫學研究發現,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細胞,國內外的研究均表明這種細胞可以抑制T細胞增殖和活化,使用該藥可大幅降低器官移植對供體配型的限制,為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從1999年起課題組就與國際同步率先開始了我國的成體幹細胞研究,提出並制定了成體幹細胞基礎和應用研究計劃。課題組於2000年獲得國家「攀登」計劃資助開展「間充質幹細胞可塑性機制研究」,2002年又獲得了國家「863」計劃第一個「組織器官工程」重大專項的資助,開始了我國「863」計劃第一個面向幹細胞技術應用的重大研究課題。2003年成立的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組織工程研究中心,使幹細胞研究進一步向專業化、系列化、標準化邁進。

據了解,目前該新藥已經正式獲得國家SFDA的Ⅱ期臨床試驗批件。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13位從事血液學研究、血液病臨床診療、臨床試驗設計以及生物醫學統計分析等相關學科的權威院士、專家,對Ⅱ期臨床試驗方案進行了論證,已經最終確定了Ⅱ期臨床總體試驗方案。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將「基於幹細胞的人體組織工程技術」作為生物技術領域的五大創新前沿技術之一寫入了《綱要》。21世紀將成為幹細胞研究發展的「盛世」,其臨床應用價值將會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十五」期間孕育了中國幹細胞研究的起點,「十一五」規劃的5年,對於中國成體幹細胞研究能否贏得世界領先尤其關鍵。充分發揮我國優勢,搶佔國際制高點,大力促進我國幹細胞再生醫學發展,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艱苦不懈地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為啥國際組織又對我國幹細胞治療「指手畫腳」?《自然》雜誌更是盯...
    報導提到,根據衛健委《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草案,患者可以在未經監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購買一些幹細胞療法。說起來,自2009年起,《自然》雜誌持續關注我國幹細胞治療,2012年的一篇報導直接導致我國叫停幹細胞療法。這次的報導同樣引起了反響。
  • 幹細胞治療研究進展和產業分析
    研究發育過程的細胞分化是病理研究的基礎。通過了解正常細胞的分化發育過程,了解調控幹細胞分化的基因,將有助於洞悉疾病的形成原因,並研發治療策略。2.發現新型藥物,構建疾病模型。幹細胞提供了新藥物的藥理藥效、毒理和藥物代謝等研究的細胞水平的研究手段,可大幅減少藥物實驗所需實驗動物的數量,ES細胞、iPS細胞和其他成體幹細胞還可用於研究動物或人類疾病的發生機制及發展過程,以便找到有效和持久的治療方法,有望成為一種新的藥物篩選模式。3.用於組織或器官的修復、移植。幹細胞是組織工程理想的種子細胞,幹細胞培養可以實現組織、器官的修復和再生,並可克服免疫排斥反應。
  • 中國生物技術三領域尋求全球「領跑」力量
    技術與產業:正在進入發展轉折點   2018年伊始,中國科學院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猴)的體細胞克隆。生物學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稱,該成果標誌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該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首次製造出能躲避免疫系統的人類胰島素分泌胰腺細胞簇。這些「免疫保護」細胞簇一旦移植到體內,無需免疫抑制藥物就能控制血糖。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8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mmune-evasive human islet-like organoids ameliorate diabetes」。
  • 快訊|我國幹細胞研究取得大成果 提供了疾病治療的新手段
    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五年來,我國在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幹細胞是一種戰略資源,是生命科學與健康產業的重要保障。幹細胞解答了生命科學的一些基本問題,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
  • 科學家如何靶向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通過靶向作用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與大家一起學習!研究者表示,這種新方法能幫助我們對複雜器官的特性進行分析,研究人員重點對小鼠的骨髓進行研究,其骨髓中含有產生畢生血液的造血幹細胞,由於會影響幹細胞和維持血液產生的能力,如今科學家們非常有興趣利用骨髓環境來作為靶向治療白血病的新型靶點。
  • 幹細胞治療重啟 哪些相關概念股或將受益?
    7月18日,天士力公告,與全球領先幹細胞研發公司MesoblastLimited籤署《投資協議》、《產品開發商業化協議》等相關協議,天士力認購其2000萬美元的普通股,並引進其兩款分別處於三期和二期臨床試驗的幹細胞產品。這兩款產品分別用於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
  • 6年了,中國的幹細胞藥物亂象為什麼仍然存在
    幹細胞的研究與應用是生命科學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療中,一些傳統方法可能沒辦法攻克疾病的防線,幹細胞或許可以提供一個治療的新方向。我國開展幹細胞治療的研究比較早,真正做到了與國際同步。宣傳中的美容療程是這樣的:先從自己身上抽取幹細胞,隨後送至專業機構加工處理,剔除了無用成分的幹細胞再重新打回臉上。這個過程花費不菲,低者五六萬,高者數十萬。而回報則是目前沒有任何幹細胞研究科學家敢承諾的事情:返老還童、恢復青春(據中鍾掌握的資料,一些影星當年就在北京一家部隊醫院打幹細胞)。
  • 未來5年,胚胎幹細胞將會為人類醫學領域引來一場顛覆性革命
    網上流傳了很多關於幹細胞的新聞,大家對於一些正面新聞與負面新聞,無法做出自己的判斷,也不知道這項技術是否可信。之前有一場幹細胞研究探討會,原同濟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裴鋼是這樣說的:「幹細胞這一塊,不做,上海就落後。」作為國內幹細胞領域帶頭人,他還一次次強調,「要拿出傳教的精神來宣傳幹細胞。」
  • 10萬元一針的騙局:中國幹細胞治療亂象叢生
    早在二三十年前,我國已開展造血 幹細胞移植(又稱骨髓移植),配合化 療,治療腫瘤等疾病。幹細胞療法是除 上述療法外,有望治療腦癱、糖尿病、慢 性退行性疾病等的療法。 羅榮城表示,從科學角度 看,幹細胞療法是未來醫學重要 的研究和應用方向之一,將用於 治療帕金森、糖尿病等傳統醫學 不能治癒的疾病,對克隆動物、 新藥物開發等也有重要影響,但 現階段大部分處於實驗室摸索階段。
  • 2020年幹細胞治療研究推動人類醫學進入新紀元
    幹細胞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中最複雜、最先進的療法之一,在很多傳統手段無法攻克的疾病面前,幹細胞療法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幹細胞治療技術和產業化快速發展,各國家密集發布支持性政策,產品正加快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的轉變,幹細胞產業即將翻開新的篇章。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王福生院士: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
    比如通過轉化研究系統地揭示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體內的免疫紊亂、免疫損傷和相關的機制,為臨床方案的制定和疫苗研發也提供了科學依據。」間充質幹細胞「臨危受命」截至目前,針對新冠肺炎在臨床上仍然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因此臨床的治療特別關注免疫調節治療、抗炎免疫治療、康復期血漿治療,激素治療及阻斷抗體的治療等。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目前,我國的腎損傷患病率已趨於接近美國,在此報告之前,美國被認為是慢性腎臟病的最高患病率,這預示著我國將出現腎損傷的公共衛生問題。當腎損傷碰到糖尿病(我國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糖尿病腎損傷便成為了我國的重視對象。糖尿病腎損傷臨床上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尿蛋白及血壓血脂等延緩腎損傷進程。
  • 我國科學家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陳愛平 攝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戴欣)我國科學家在愛滋病合併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建立了基於CRISPR在人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CCR5基因編輯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經基因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人體內長期穩定的造血系統重建,為後續基因編輯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奠定了基礎。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 綜述:各國爭相領跑iPS細胞研究
    由於觸及倫理道德等問題,曾被普遍看好的胚胎幹細胞研究一直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2007年,iPS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的誕生令科學家們將注意力投向這一爭議性小的幹細胞研究領域,一些國家的政府更是以極大的熱情,或加大投入,或制訂鼓勵政策,推動這一新興的幹細胞研究。
  • 國外幹細胞研究造假,對我國幹細胞研究影響到底有多大!
    幹細胞移植治療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同時在國內外有很多科學團隊都在不斷的進行專業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幹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疾病和各種疑難雜症的臨床研究眾多,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造假事件,那國外的幹細胞研究造假,對我國幹細胞研究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科學家利用異體造血幹細胞來治療阿爾茲海默氏症新聞來源:First U.S. clinical trial using adult allogeneic stem cells to treat Alzheimer's disease近日,來自艾默裡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進行研究評估了異體造血幹細胞治療因阿爾茲海默氏症導致的輕度至中度痴呆症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期效果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 2020年全球幹細胞治療三大發展動向
    若通過審評上市,全球幹細胞新藥排行榜上將增加新的一員。在我國,2020年新增了7個間充質幹細胞新藥獲得臨床批件,截止目前我國已經有11款間充質幹細胞新藥申請獲得臨床批件,適應症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牙周炎、炎症性腸病、類風溼關節炎、缺血性腦卒中、膝骨關節炎、糖尿病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