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我國幹細胞研究取得大成果 提供了疾病治療的新手段

2020-11-06 知識科普君

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五年來,我國在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幹細胞是一種戰略資源,是生命科學與健康產業的重要保障。幹細胞解答了生命科學的一些基本問題,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11月3日召開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幹細胞藥物/治療技術被列入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成果展示列表中:幹細胞藥物和治療技術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全部治癒出院。科研攻關團隊分別在北京、武漢等地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完成226例患者救治(含198例危重/重型患者),無一例死亡,全部治癒出現。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類疾病出現的新的嚴峻形勢,健康面臨著新的挑戰。幹細胞在細胞替代、組織修復、疾病治療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正在引領醫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在人類疾病的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幹細胞關乎人民健康和社會發展

在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胡寶洋強調,幹細胞作為戰略資源具有戰略性、公益性和支持性,其中戰略性是面向國家安全和未來競爭,公益性是面向人口健康與社會發展,支持性是面向科技、產業和經濟發展。實現幹細胞戰略資源的收集、儲存、開發、利用和共享,推進臨床轉化,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舉措。

全國政協委員陳海佳在《2018兩會直播間》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幹細胞庫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命資源,誰擁有資源誰就擁有未來。「幹細胞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如何安全有效保存我國特殊、唯一、稀有的人類生物資源,對促進我國人口健康、維護生命資源安全、治療重大疾病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幹細胞已經被列為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議題。國際上開展幹細胞科技的國家日益增多。在幹細胞技術的應用領域,美國、歐盟、日本以及韓國等發展較為領先,這些地區均有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並且目前正在大力支持新療法的臨床發展。

美國採取措施加速已經獲得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明的幹細胞臨床研究的發展,2019年年初,美國FDA宣布了對未來細胞治療的發展計劃,FDA預測到2025年這一領域每年將有10-20款新藥獲得批准。

日本政府將再生醫療等尖端醫療技術作為「新經濟成長戰略」的重要支柱,致力於在2030年實現幹細胞再生醫療的普及。

幹細胞提供了治療疾病的新手段

幹細胞的重要價值體現之一是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Thomas C. Sudhof教授曾表示, 「我們可以把疾病進行控制,幹細胞是一個非常好的治療方法」。在傳統醫學治療無法解決的問題上,幹細胞研究將帶來新的希望。

幹細胞是具有再生功能的一類細胞,是研發創新新藥的理想來源。幹細胞治療不僅僅是細胞輸出,還可以生成組織器官,還能與材料結合成為組織功能產品。

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價值正在諸如卵巢早衰、新冠肺炎、免疫炎症性肺部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領域的臨床研究中得到證實。除了具有臨床移植治療疾病的潛力,對於新藥、靶向藥物等的開發也有著重要的價值。

例如,利用源自於幹細胞的疾病模型,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發生機制,找到更精準的治療藥物;利用幹細胞分泌的因子,人們擁有了開發全新藥物的機會……這些價值能夠給人類突破傳統方法無法攻克疾病的防線帶來重要的意義。

國際上美國、韓國、日本、歐盟等均已有經批准的幹細胞治療產品上市,截止目前,國內已有12款幹細胞新藥獲得臨床批件,幹細胞治療疾病正成為更為廣泛的現實。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我國幹細胞取得重大原創成果,專家認定幹細胞屬於戰略資源!
    新冠危機之下,幹細胞這個「生物資源」搖身一變成為了阻擊新冠肺炎的「戰略資源」。幹細胞不僅是生命科學與健康產業的重要保障,更是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策略、新手段的前沿科技。在國內多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幹細胞戰功顯赫,臨床治癒率交出了完美答卷,更成為國際爭相效仿的新技術。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前列腺炎研究進展
    諸如不規則用藥和細菌耐藥性等因素使該疾病易於復發。目前,傳統的臨床幹預方法包括藥物幹預,物理幹預和手術幹預,效果均不理想。幹細胞移植可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幹細胞移植具有快速增殖,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免疫抑制和組織修復的能力。它的免疫調節功能已成為臨床醫學中的熱點,並且目前被認為非常有希望幹預各種疾病細胞。
  • 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隨著神經系統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長,中國已有1.73億成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4300萬被登記為嚴重心理健康問題。基於現有的我國人口總數,大約平均每8個人就有1人有精神疾病的問題。 現行列為嚴重精神障礙的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和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
  • 案例分享:幹細胞治療在八大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二、免疫系統疾病幹細胞治療銀屑病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團隊合作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臨床研究的開展,意味著被稱為「不死癌症」的銀屑病(又名牛皮癬)迎來了治療的新希望。目前已有5人進入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療程,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有患者已能見到皮損明顯好轉的積極療效。
  • 快訊: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批國家重點項目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人 GLP-1 和 FGF21 雙因子高表達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輸入治療 2 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於10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
  • 快訊:幹細胞療法在運動神經元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原始細胞群,至今已鑑定幹細胞可分化為多種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骨細胞、神經元、肝細胞、心肌細胞等。幹細胞療法在運動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諸如運動神經元病)等多個系統疾病已有深入的臨床研究與實踐。
  • 我國科學家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陳愛平 攝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戴欣)我國科學家在愛滋病合併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建立了基於CRISPR在人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CCR5基因編輯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經基因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人體內長期穩定的造血系統重建,為後續基因編輯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奠定了基礎。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 幹細胞治療研究進展和產業分析
    幹細胞在疾病治療、組織修復和抗衰美容等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臨床應用價值,近年來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全球範圍的廣泛關注。在基礎研究領域,幹細胞治療主要目的是揭示疾病機理,對特定疾病類型進行分析和鑑定,對藥劑進行驗證及應用,最終實現對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治療的目的,提高疾病預防和診治的效益。1.發病機制。幹細胞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發生機制和發展過程。
  • ...報導膠原生物材料聯合幹細胞引導心肌再生取得的臨床研究原創成果
    中國日報9月11日電(記者 張之豪)心肌梗死是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心臟疾病,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心肌梗死至少250萬人,每年死於心肌梗死及其併發症的人數已超過100多萬。儘管及時藥物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治療方法可以挽救部分心梗患者生命,但是對於嚴重的陳舊性心肌損傷,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2020年9月11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雜誌在線發表了相關內容,報導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再生醫學團隊與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教授團隊合作的重要研究成果。
  • 最新發布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指導原則!免疫細胞有望取得突破
    細胞治療是將人體自身或供者來源的細胞經體外改造、純化、培養或活化,再回輸到人體中起到修復組織、治療疾病的過程。常用的細胞有幹細胞、免疫細胞(NK細胞、DC細胞、CIK細胞)或基因改造的細胞等。為什麼要發展細胞治療?1.
  • 新研究助力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新聞—科學網
    > 我國科學家在受損神經環路修復和功能重塑領域取得新突破
  • 幹細胞研究迅猛發展
    國家醫療、藥品管理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涉及幹細胞技術、產品研發和臨床研究相關的管理規範,極力促進幹細胞技術的研究進展及臨床轉化。而我國的幹細胞研究也在國家多項政策的支持下,迅猛發展,並逐漸向臨床轉化過渡。我國的幹細胞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1、幹細胞幹預糖尿我國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幹細胞降糖因子+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Ⅱ型糖尿病方案,大大提高了Ⅱ型糖尿病的治療預期,具有療效顯著、效果持久和安全性高等特點
  • 盤點:我國2019年幹細胞領域的10項重要研究成果
    2019年,我國幹細胞科學研究碩果纍纍,取得了諸多重大突破,下面為讀者列舉2019年我國幹細胞科學研究較為突出的10項重要成果(排序不代表重要程度):1.2.幹細胞在抗衰老方面的研究成果2019年3月,我國科學家劉光慧團隊和曲靜團隊公布,研究團隊率先發現了間充質幹細胞「年輕因子」CBX4、「年輕通路」YAP-FOXD1和「年輕蛋白」DGCR8,揭示了間充質幹細胞年輕化的原理,為調理衰老相關疾病(例如膝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抗衰等)提供了新的方向,在老年醫學和再生醫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勇於擔當 敢為人先|重點實驗室巡禮
    幹細胞等先進技術與傳統生殖生物學的交叉融合,為實驗室生殖學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生殖生物學研究方向產出了多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創新成果,如利用四倍體補償技術證明iPS細胞的全能性、同性生殖、人工配子、表觀遺傳新機制、非人靈長類胚胎超長時間培養等,使傳統學科煥發了新的生機。到2015年,實驗室已成長為我國幹細胞和生殖生物學領域領先的研究實體。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進展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再生醫學的核心,幹細胞幹預有望成為繼藥物幹預和手術幹預之後的另一種有效的疾病幹預方法,為未來醫學發展提供新的方向。由於其具有收集方便,排斥率低,安全可靠等優點,已成為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及消化系統疾病,其中包括肝硬化疾病的研究的熱點。肝硬化傳統幹預方法效果欠佳B型肝炎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由長期或反覆的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的瀰漫性肝損害引起,且肝臟逐漸變形並變硬以發展為肝硬化。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由於其具有再生、多分化、易於分離,來源廣泛、免疫原性低等優點,因此幹細胞是再生醫學和組織工程學中最常用的幹細胞。由於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能幹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在體內發揮重要的組織修復與再生作用,且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旁分泌特性,近年來研究證明,幹細胞移植技術在2型糖尿病幹預方面有著積極的效果,為有效幹預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
    幹細胞移植為幹預肝硬化帶來新途徑由於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分化潛能、自我更新能力、免疫調節和靶向幹預功能,可作為理想的種子細胞用於修復衰老和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害。幹細胞移植為有效幹預終期肝硬化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此病具有不可逆的腎損傷,疾病發展至一定程度後需要做透析,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降低生活質量。糖尿病腎損傷的發展現狀據北京大學腎臟疾病研究所曾做過一項慢性腎損傷患病率調查,其患病率為10.8%,這部分人群中有36.4%患者糖尿病。基於糖尿病的患病基數大,糖尿病腎損傷的患病人數也隨著急劇上升;據WHO數據統計,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腎損傷約有1.2億。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案例盤點丨幹細胞治療各系統疾病案例分享
    所以,幹細胞被逐漸研究用於治療各個系統的疾病。讓我們來看下幹細胞治療各系統疾病的案例:幹細胞與中風據新華社雪梨報導,澳大利亞等國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發現,為中風患者注射人體羊膜細胞(胎盤羊膜幹細胞的一種)可有效減少腦部損傷,同時有助於患者恢復。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中風》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