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2020-11-30 騰訊網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隨著神經系統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長,中國已有1.73億成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4300萬被登記為嚴重心理健康問題。基於現有的我國人口總數,大約平均每8個人就有1人有精神疾病的問題。

現行列為嚴重精神障礙的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和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

幹細胞有利於修復病變或受損的器官和組織,用於神經肌肉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人員亦將其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研究。

1

幹細胞來源的選取

與神經系統關係較密切,且可用於神經細胞再生技術的間充質幹細胞主要包括臍帶間充質幹細胞(UC-MSCs)和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MSCs)。UC-MSCs在增殖能力、成纖維細胞集落形成能力、CD106免疫調節能力、神經誘導分化能力等方面優於BMMSCs。

臍帶資源豐富,UC-MSCs採集方便,具有安全性高、倫理爭議少等優勢;不表達MHC-Ⅱ類分子,無配型、排異相關問題產生,非常適合精神疾病的臨床研究和應用。

另外,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多用於精神疾病的建模,利用iPSCs細胞模型進行疾病研究,在細胞水平上反映精神疾病的臨床診斷異質性,為探尋精神疾病病理機制和臨床治療提供更有力的證據。

2

幹細胞治療作用

幹細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定向分化為神經元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分泌多種細胞活性因子,通過免疫調節、抑制炎性反應、減少細胞凋亡、細胞替代等機制實現對神經系統功能的修復作用。

幹細胞的4種可能機制:

替代治療,促進神經幹細胞再生;

組組修復,重建大腦神經網絡;

免疫調節,改善腦組織微環境;

神經保護,提供神經營養支持。

3

幹細胞實驗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改善了神經疾病動物模型中的行為缺陷。在Yoshiyasu等人對難治性抑鬱症模型大鼠的研究中發現,可在大鼠腦中檢測到幹細胞,並實現了受損的GABA能神經元迴路的再生,顯著改善杏仁核和海馬區的小白蛋白(PV)中間神經元的密度,突觸後密度蛋白95(PSD-95)水平上調,從分子水平表明幹細胞治療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鬱情況。

並且研究人員認為,將幹細胞實質性注射到誘發的腦損傷中並不是解決精神疾病的適當方法,靜脈輸注可能是更佳選擇。

4

幹細胞臨床案例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精神發育障礙的疾病,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社會交往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刻板重複行為。採用幹細胞移植治療自閉症患兒,靜脈+鞘內注射4例,靜脈+鞘內注射+腦室內注射5例。細胞計數9~50×109/L,細胞存活率97%~98%,每位患兒平均治療3次。

結果發現,所有患兒的自閉症情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例如,2名患兒能夠熟練完成吃飯、穿衣、洗漱和如廁四個方面,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精細動作;1名患兒日常生活能力及理解能力均有明顯提高。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綜合症,以持續心境低落、行為及認知異常等為主要病症。對30例抑鬱症患者進行UC-MSCs治療,8周後隨訪。

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D)評分顯著下降,平均分數為7.01±1.03(痊癒:HAMD<8分),抑鬱症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生化指標評估,血清TNF-α、IL-1β和IL-6顯著降低,5-HT、NE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均增高。說明幹細胞治療抑鬱症效果良好!

關於深圳市一五零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一五零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最新生命科學與技術的研發,專業從事幹細胞及免疫細胞(NK細胞)的研究及儲存,公司以「做細胞更專業」為宗旨,應用最新生物技術解決防癌、抗癌、亞健康和抗衰美容,構建難治性疾病細胞療法及臨床研究的轉化平臺。

相關焦點

  • 前沿:幹細胞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進展|內源性幹細胞|幹細胞...
    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全球疾病死亡率的第三大原因",其現行治療方案旨在緩解症狀,避免急性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不能阻止其進展或修復受損肺組織及功能,無法降低該疾病的死亡率。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針對COPD新的治療方法以解決此難題。肺是由40多種不同的分化類型細胞組成的複雜器官,不同的祖細胞群位於成年人類肺的不同解剖區域(例如肺上皮幹細胞)。通過動物模型實驗及臨床試驗發現,組織特異性幹細胞和骨髓來源幹細胞能夠促進受損傷的肺再生新的肺組織。這提示我們,通過給予外源性幹/祖細胞或激活內源性幹/祖細胞來達到治療COPD的目的,是一種新的可行的治療方案。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前列腺炎研究進展
    諸如不規則用藥和細菌耐藥性等因素使該疾病易於復發。目前,傳統的臨床幹預方法包括藥物幹預,物理幹預和手術幹預,效果均不理想。幹細胞移植可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幹細胞移植具有快速增殖,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免疫抑制和組織修復的能力。它的免疫調節功能已成為臨床醫學中的熱點,並且目前被認為非常有希望幹預各種疾病細胞。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幹細胞這一具有無限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為諸多目前醫學領域無法根治的疑難病症帶來了新的選擇。 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幹細胞治療研究進展和產業分析
    一、幹細胞基礎研究幹細胞是一類尚未完全分化、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分化潛能的細胞。根據分化潛能的大小,幹細胞可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三類;根據所處的發育階段,幹細胞可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幹細胞治療是指應用人自體或異體來源的幹細胞經體外操作後輸入(植入)人體,並作用於疾病治療的過程。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幹細胞療法在部分中樞神經性疾病的進展和挑戰
    適應症涉及神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和癌症等多個不同領域。截止目前,CDE已受理14項幹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申請,10項已通過默示。全球已上市16種幹細胞治療產品。表1全球已上市幹細胞產品數據來源:藥渡諮詢整理分析3、幹細胞治療在中樞神經性疾病上的進展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一系列不同的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紊亂,它們的治療選擇範圍有限,與其他治療領域相比,改進治療的藥物批准率仍然較低
  • 烏克蘭幹細胞治療中心可治療疾病簡介
    如果水腫位於神經上皮之後,患者的視力將不會下降如此快。 目前沒有能有效治癒貝斯特氏症的方法。生物刺激能穩定該病症。如果患者有出血或滲出物的表現,醫生通常用脫水和非特定抗萎縮症的治療。患者需要防止病灶感染。 5、 愛滋病 愛滋病治療方案應意在解決兩個基本任務:一是控制愛滋病的發展,二是恢復免疫力及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近
  • 前沿:幹細胞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研究進展
    近年來,幹細胞移植已在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幹預中得到廣泛研究,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目前利用幹細胞幹預神經病理性疼痛也受到研究者特別關注。抑制氧化應激反應:幹細胞通過降低脊髓后角中活性氧成分(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表達,可減輕神經病理性疼痛嚴重程度。6. 改善微循環:幹細胞通過增加毛細血管密度來改善局部血流量及緩解熱痛覺過敏現象。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進展_鄭大中科博生
    幹細胞治療作為新型的「抗疫治疫」技術,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將幹細胞應用到了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研究中,也有多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批。中科博生。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原因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它是免疫過激導致的細胞因子風暴的常見臨床表現1。
  • 王福生院士: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
    早期臨床研究解答三疑問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體後,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其中重型和危重型屬於致死型。此外還包括無症狀感染者,這部分人群佔整體病例的30%。新冠肺炎患者的發展過程包括潛伏期、進展期和恢復期。王福生指出,傳染性最強為潛伏期和進展期,截至目前所有感染者都沒有出現慢性感染的情況。
  • 蟲草資訊_蟲草素在幹細胞治療領域又有了新的研究進展
    前不久,由中國臺灣的中國醫藥大學和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聯合報導了一篇名為《蟲草素在維持幹細胞多能性和提高iPS細胞生成效率方面的新應用》研究論文,其中描述了蟲草素新的研究進展,我們看看具體展現了哪些重要發現。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臨床研究進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被應用到了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當中,在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國已經啟動了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已發表的數據證實了這種療法的初步療效。在國際上,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以及以色列等國家也紛紛批准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幹細胞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抗疫創新療法。
  • 幹細胞治療椎間盤退變研究進展
    椎間盤退變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但兩者均不能逆轉椎間盤退變的病理狀態。近年,幹細胞再生療法為治療椎間盤退變提供了新選擇,其具有以下特點:通過產生細胞外基質重新填充椎間盤,恢復受損組織;不引起額外的椎間盤損傷;可分泌生長因子調節炎症反應,加強組織再生。
  • 治療多種疾病的新藥研究進展
    很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尋找治療疾病的新藥,而在新藥尋找的路上,科學家們也經過了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失敗,最終有些研究人員很幸運找到了治療疾病的良方,而很多研究者一直在追逐新藥的路上不斷努力Nature子刊發現治療瘧疾的新藥DOI: 10.1038/NCOMMS14193來自海德堡大學醫院德國感染研究中心(DZIF)的科學家開發出的一種新型化合物可以治療人源化小鼠身上的重症瘧疾。重症瘧疾由惡性瘧原蟲引起,會導致危險的循環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系統併發症。如果感染者未得到及時治療,就可能死亡。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進展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再生醫學的核心,幹細胞幹預有望成為繼藥物幹預和手術幹預之後的另一種有效的疾病幹預方法,為未來醫學發展提供新的方向。由於其具有收集方便,排斥率低,安全可靠等優點,已成為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及消化系統疾病,其中包括肝硬化疾病的研究的熱點。肝硬化傳統幹預方法效果欠佳B型肝炎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由長期或反覆的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的瀰漫性肝損害引起,且肝臟逐漸變形並變硬以發展為肝硬化。
  • 超聲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
    由於CNS疾病的病因和發病尚不明確,出現症狀前不易確診;且血腦屏障的存在導致能進入患者腦組織的藥量很低,給預防和治療CNS疾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目前臨床上已經開展應用經顱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transcranial MR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tcMRgFUS)治療震顫、運動障礙等。近年來出現的超聲神經調控新技術也開始了臨床前研究。
  • 神經系統疾病生物療法研究進展
    受限於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認知,發展新的治療策略對抗神經系統疾病仍是巨大挑戰。然而,廣泛的研究提高了我們對神經疾病發病機制的認識,為一些成功的治療幹預鋪平了道路。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仍迫切需要開發能夠治療疾病或提高目前使用的CNS藥物療效的治療藥物。為此,生物藥被視為極具前景的藥物。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為了比較非清髓性自體HSCT與DMT對疾病進展的影響,來自美國、瑞典、英國和巴西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登記號:NCT00273364)。結果發現,與DMT治療相比,非清髓性自體HSCT治療顯著延長了病情進展時間。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當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時,由於疾病的性質,進展可能更快,並且可能更嚴重,因此在治療中不會引起併發症。 因此,糖尿病的治療不是旨在根治的治療,而是以防禦為主的治療,不惡化,不引起併發症。由於這種情況,使用幹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不能根治糖尿病的想法已經存在了。
  • 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未來可期!
    幹細胞治療,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幹細胞治療是把健康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使其修復或替換受損的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由於幹細胞臨床研究涉及安全、倫理、科學等一系列難題,國家相關部門相繼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範性文件引導、規範相關臨床研究,只有臨床和科研具有較高水平和實力並符合條件的機構和部門才有資質開展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