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以幹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技術發展迅速,在現代醫學領域掀起一陣巨浪。幹細胞這一具有無限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為諸多目前醫學領域無法根治的疑難病症帶來了新的選擇。
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和脊髓是各種反射弧的中樞部分),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系列不同的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紊亂,以及中樞神經組織退行性變性而產生的疾病。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中風和脊髓損傷等。
中樞神經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組織,因此,與其他治療領域相比,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面比較受限。但是,幹細胞療法的出現,給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帶來了新的契機。幹細胞在中樞神經性疾病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成為當下研究的熱門方向之一。有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200項應用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幹細胞療法臨床研究被註冊。
而近年來的多項研究結果也表明,幹細胞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對受損神經進行修復:
1、移植的幹細胞可以遷移到損傷的神經部位,通過分化再生為神經元或膠質細胞,實現細胞替代,替換原有衰亡或損傷的神經細胞,從而修復受損的神經網絡;
2、幹細胞在移植入人體後,會分泌大量神經細胞活性生長因子和營養因子,這些細胞因子會直接參與神經組織修復以及神經血管再生,促進病變部位損傷的修復;
3、免疫調節,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它可以通過細胞因子的相互作用,調節神經損傷部位的免疫微環境,降低免疫反應,從而減少因免疫反應給神經帶來的傷害。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的多項研究成果,證實了幹細胞療法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的有效性,有望成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的潛在療法。但是,實現幹細胞療法幹預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臨床轉化,仍然還有一段距離。
首先,幹細胞的擴增存在著細胞繁殖不受控制的風險,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到底是由哪些因素精確調控的,目前研究的並不是很透徹。這種不可控性有可能會導致腫瘤或者其他副作用的發生。
其次,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臨床應用的安全性,也還需要漫長和充分的論證。在目前的臨床試驗中,通常是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來評判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這一差異使得研究成果之間的比較變得困難。因此,需要大量的臨床試驗數據去比對與證實。
總結與展望
儘管目前還不能實現臨床普及,但是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方面的有效性是被證實了的,其作為一種幹預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療法被大眾所期待著。而隨著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幹細胞療法正逐漸向著臨床轉化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幹細胞終將為未來健康事業帶來重大影響。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轉發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