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2020-12-03 豪瑞生物

近幾年,以幹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技術發展迅速,在現代醫學領域掀起一陣巨浪。幹細胞這一具有無限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為諸多目前醫學領域無法根治的疑難病症帶來了新的選擇。

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和脊髓是各種反射弧的中樞部分),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系列不同的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紊亂,以及中樞神經組織退行性變性而產生的疾病。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中風和脊髓損傷等。

中樞神經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組織,因此,與其他治療領域相比,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面比較受限。但是,幹細胞療法的出現,給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帶來了新的契機。幹細胞在中樞神經性疾病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成為當下研究的熱門方向之一。有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200項應用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幹細胞療法臨床研究被註冊。

而近年來的多項研究結果也表明,幹細胞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對受損神經進行修復:

1、移植的幹細胞可以遷移到損傷的神經部位,通過分化再生為神經元或膠質細胞,實現細胞替代,替換原有衰亡或損傷的神經細胞,從而修復受損的神經網絡;

2、幹細胞在移植入人體後,會分泌大量神經細胞活性生長因子和營養因子,這些細胞因子會直接參與神經組織修復以及神經血管再生,促進病變部位損傷的修復;

3、免疫調節,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它可以通過細胞因子的相互作用,調節神經損傷部位的免疫微環境,降低免疫反應,從而減少因免疫反應給神經帶來的傷害。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的多項研究成果,證實了幹細胞療法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的有效性,有望成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的潛在療法。但是,實現幹細胞療法幹預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臨床轉化,仍然還有一段距離。

首先,幹細胞的擴增存在著細胞繁殖不受控制的風險,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到底是由哪些因素精確調控的,目前研究的並不是很透徹。這種不可控性有可能會導致腫瘤或者其他副作用的發生。

其次,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臨床應用的安全性,也還需要漫長和充分的論證。在目前的臨床試驗中,通常是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來評判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這一差異使得研究成果之間的比較變得困難。因此,需要大量的臨床試驗數據去比對與證實。

總結與展望

儘管目前還不能實現臨床普及,但是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方面的有效性是被證實了的,其作為一種幹預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療法被大眾所期待著。而隨著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幹細胞療法正逐漸向著臨床轉化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幹細胞終將為未來健康事業帶來重大影響。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轉發與留言!

相關焦點

  • 幹細胞療法在部分中樞神經性疾病的進展和挑戰
    適應症涉及神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和癌症等多個不同領域。截止目前,CDE已受理14項幹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申請,10項已通過默示。全球已上市16種幹細胞治療產品。表1全球已上市幹細胞產品數據來源:藥渡諮詢整理分析3、幹細胞治療在中樞神經性疾病上的進展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一系列不同的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紊亂,它們的治療選擇範圍有限,與其他治療領域相比,改進治療的藥物批准率仍然較低
  • 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症狀的反覆性與病變部位的多樣性,雖然兩類疾病都歸類於罕見病,但患病人數卻並不少,但臨床上仍無法有效防治該病,為開發新的臨床方法,科研人員試圖探索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 神經系統疾病生物療法研究進展
    受限於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認知,發展新的治療策略對抗神經系統疾病仍是巨大挑戰。然而,廣泛的研究提高了我們對神經疾病發病機制的認識,為一些成功的治療幹預鋪平了道路。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仍迫切需要開發能夠治療疾病或提高目前使用的CNS藥物療效的治療藥物。為此,生物藥被視為極具前景的藥物。
  • 幹細胞治療研究進展和產業分析
    幹細胞在疾病治療、組織修復和抗衰美容等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臨床應用價值,近年來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全球範圍的廣泛關注。在基礎研究領域,幹細胞治療主要目的是揭示疾病機理,對特定疾病類型進行分析和鑑定,對藥劑進行驗證及應用,最終實現對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治療的目的,提高疾病預防和診治的效益。1.發病機制。幹細胞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發生機制和發展過程。
  •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希望?
    從Tony Cole的Yumanity到氯胺酮的抗抑鬱研究,從抗癲癇新藥Sage-547到諾華的顛覆性幹細胞技術,Herper試圖描述一個充滿活力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研發格局。但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傳統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多數來自臨床的偶然觀察,而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類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苯並氮卓完,全是一個意外。
  • 近期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2019年1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幹細胞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DOI: 10.1016/j.stem.2018.11.01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幹細胞技術與實驗醫學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將人血細胞直接重新編程為一種以前未知的神經幹細胞。這些誘導性幹細胞類似於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早期胚胎發育期間形成的幹細胞。它們能夠在實驗室中進行修飾和無限期地增殖,並且代表著一種用於再生療法開發的候選對象。
  • 超聲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
    由於CNS疾病的病因和發病尚不明確,出現症狀前不易確診;且血腦屏障的存在導致能進入患者腦組織的藥量很低,給預防和治療CNS疾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目前臨床上已經開展應用經顱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transcranial MR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tcMRgFUS)治療震顫、運動障礙等。近年來出現的超聲神經調控新技術也開始了臨床前研究。
  • 攻關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八一腦科醫院等籤署三方...
    7月15日下午,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以下簡稱「八一腦科醫院」),成都朗博醫療共同籤署了三方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幹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新生命幹細胞公司吳昊林董事長、肖肖總經理,八一腦科醫院院長徐如祥教授,成都朗博醫療湯宇院長等出席了籤約儀式。
  • 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幹細胞有利於修復病變或受損的器官和組織,用於神經肌肉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人員亦將其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研究。 臍帶資源豐富,UC-MSCs採集方便,具有安全性高、倫理爭議少等優勢;不表達MHC-Ⅱ類分子,無配型、排異相關問題產生,非常適合精神疾病的臨床研究和應用。
  • 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未來可期!
    幹細胞由於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形成各種組織細胞的特性,在細胞替代治療和組織器官修復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能,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健康挑戰提供了新的解決策略,近年來已成為新醫學革命的核心之一。但由於幹細胞臨床研究涉及安全、倫理、科學等一系列難題,國家相關部門相繼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範性文件引導、規範相關臨床研究,只有臨床和科研具有較高水平和實力並符合條件的機構和部門才有資質開展相關研究。
  • 不同幹細胞來源外泌體在牙周再生領域的研究進展
    此外,牙周炎還與全身多種疾病具有相關性,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牙周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牙周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其關鍵在於使牙周膜纖維一端嵌入牙骨質,一端埋入牙槽骨,形成功能性軟硬組織複合結構。
  • 魏於全院士:中美兩國在幹細胞治療監管上面臨相同挑戰
    因此,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針對這一亂象,於2017年12月制定了更細緻和嚴格的幹細胞產品監管的規範性文件,明確將幹細胞產品納入「生物類」藥品進行監管和審批,從而增加了幹細胞產業準入門檻,而該文章的作者也支持FDA的做法。幹細胞具有自我複製、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等特性,給免疫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希望,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曾春雨:幹細胞療法未來發展機遇大於挑戰
    編者按:幹細胞治療是當前研究者的熱門研究方向,衛生部等部門對幹細胞臨床研究也相當重視,三月份出臺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但由於幹細胞治療存在諸多基礎性問題尚未解決,因而給研究者帶來一些挑戰和難題。
  • 可以重建車王舒馬赫中樞神經系統的幹細胞,中國媽媽早已備下
    這不是舒馬赫第一次接受幹細胞移植,去年就有媒體報導,菲利普·美納斯切通過注入幹細胞幫助舒馬赫的身體重新獲得了系統性的免疫能力。此後車王「恢復了意識」,能在家看電視,還接待了前法拉利老闆讓託德長達45分鐘的探訪。
  • 蟲草資訊_蟲草素在幹細胞治療領域又有了新的研究進展
    前不久,由中國臺灣的中國醫藥大學和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聯合報導了一篇名為《蟲草素在維持幹細胞多能性和提高iPS細胞生成效率方面的新應用》研究論文,其中描述了蟲草素新的研究進展,我們看看具體展現了哪些重要發現。
  • 幹細胞科技對抗婦科疾病有新招
    這種免疫殺傷T細胞源自於iPS細胞,與外周血的殺傷T細胞相比,這種源自於幹細胞技術的免疫殺傷系統T細胞在人體內強有力抑制宮腔癌的擴散。這一研究結果有望為開發針對這種疾病的免疫療法鋪平道路。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這一研究讓人們看到了幹細胞技術在婦科領域的巨大的潛力。
  • 快訊|我國幹細胞研究取得大成果 提供了疾病治療的新手段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類疾病出現的新的嚴峻形勢,健康面臨著新的挑戰幹細胞在細胞替代、組織修復、疾病治療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正在引領醫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在人類疾病的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幹細胞技術的應用領域,美國、歐盟、日本以及韓國等發展較為領先,這些地區均有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並且目前正在大力支持新療法的臨床發展。
  • 勃林格殷格翰與Autifony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型治療途徑展開合作
    協議包含領先化合物AUT00206,該新型口服小分子目前正處於Ib期研究的評估中,其中包括一項用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 勃林格殷格翰將支付Autifony 2500萬歐元的預付費,未來在有效期內還將根據短期階段性成果進一步支付高達1750萬歐元的費用。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前列腺炎研究進展
    諸如不規則用藥和細菌耐藥性等因素使該疾病易於復發。目前,傳統的臨床幹預方法包括藥物幹預,物理幹預和手術幹預,效果均不理想。幹細胞移植可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幹細胞移植具有快速增殖,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免疫抑制和組織修復的能力。它的免疫調節功能已成為臨床醫學中的熱點,並且目前被認為非常有希望幹預各種疾病細胞。
  • 全球環境與健康領域的研究熱點,以及我國環境與健康研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理論和方法創新是我國環境與健康研究的挑戰和機遇,需要不斷聚集和吸引優秀科學家形成集群優勢持續攻關,探尋環境致病的原因和機理,為我國區域高發疾病環境汙染尋因,以及為相關健康保障技術的研發奠定理論與方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