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2021-01-18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面的髓鞘損壞或脫失,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一組疾病,多發性硬化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是典型的疾病模型。

1.多發性硬化症:自身免疫相關性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使信號通道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導受阻,臨床表現多樣性,肢體無力是首發症狀,可發生神經系統運動障礙,可影響生活自理能力。

2.視神經脊髓炎:一種主要累及脊髓和視神經的炎性脫髓鞘疾病,其病程較多發性硬化進展更快,致殘率更高,好發於青年女性。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症狀的反覆性與病變部位的多樣性,雖然兩類疾病都歸類於罕見病,但患病人數卻並不少,但臨床上仍無法有效防治該病,為開發新的臨床方法,科研人員試圖探索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幹細胞移植是將健康的幹細胞(如間充質幹細胞、神經幹細胞、脂肪幹細胞等)移植至人體內,或局部注射到大腦病灶處,從而發揮幹細胞修復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的功能。研究發現,幹細胞移植可有效緩解疾病的進展。

臨床案例1:DAHBOUR等人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中,本次試驗共納入了10名受試者(8例為繼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2例為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參與幹細胞移植。研究團隊採用鞘內注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移植方法,並在移植後的第3,6,12個月對患者進行評估。

結果發現,患者的臨床症狀較之前均有改善,2例繼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患者的擴展殘疾狀況量表評分下降,其餘8例患者的擴展殘疾狀況量表評分無明顯變化,驗證幹細胞移植能有效緩解疾病的功能,甚至可逆轉受損的神經功能。

【註:擴展殘疾狀況量表評分是評估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估由功能系統及行動能力和日常生活限制2部分組成,功能系統評價部分中每個系統的分值從正常(0分)~最嚴重缺損(5~6分)不等】

臨床案例2:LU等人評估了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幹預5例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患者的效果,在移植後每隔6個月進行1次評估,共進行4次評估。研究結果:患者脊髓MRI上的病灶數明顯降低,復發率較移植前均下降;4例患者擴展殘疾狀況量表評分改善(4.9分降低到4.0分),其中2例患者的視力得到改善。

以上兩項臨床試驗,所有患者在隨訪期間未出現與移植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初步認為幹細胞移植改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是安全的臨床技術手段。在今後的研究中需開展更多的臨床試驗,為幹細胞移植修復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有效性提供更具有說服力的依據。

相關焦點

  •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中胼胝體的神經影像學改變
    本研究回顧了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中人類胼胝體最可靠的神經影像學數據,以促進對不同胼胝體病理學實體的認識,及其在可能的預後結果的評估作用。在對胼胝體的正常解剖和功能進行簡要描述後,本綜述審查了使用常規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獲得的最有價值的發現;還闡述了胼胝體特徵如何影響脫髓鞘疾病預後因素的最有序的發現,這對於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大的價值。
  • 心理所等通過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評估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臨床較常見的類型是一種病因不明的T細胞主導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
  • 幹細胞有望實現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治療的突破
    近期,國家發布了「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擬立項項目公示,共15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入圍,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引起領域醫學者的關注。
  • 最新中樞神經系統瘤樣脫髓鞘病變診療指南發布!_中樞神經系統瘤樣...
    由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免疫學組、中國免疫學會神經免疫學分會、全軍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神經免疫學組專家及部分影像學、病理學專家共同討論並經多次修訂,在查閱國內外大量相關參考文獻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中樞神經系統瘤樣脫髓鞘病變診療指南
  • 腦白質脫髓鞘德勝門劉泉鵬:脫髓鞘疾病的危害有哪些?都有什麼表現?
    脫髓鞘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容易出現在中老年患者身上,雖然腦白質脫髓鞘的發病率非常高,但是它的危害性不是特別大,只要病人注意治療,一般都不會減少病人的壽命,質脫髓鞘經常會造成病人頭痛,還可能使病人的記憶力出現下降。
  • Neurology:臨床試驗表明造血幹細胞移植可逆轉視神經脊髓炎
    2019年10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費恩柏格醫學院和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報導造血幹細胞移植可逆轉一種使人衰弱的神經系統疾病,這種稱為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的疾病導致一半的患者在確診後5年內失明和失去行走的能力。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中風和脊髓損傷等。 中樞神經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組織,因此,與其他治療領域相比,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面比較受限。但是,幹細胞療法的出現,給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帶來了新的契機。幹細胞在中樞神經性疾病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成為當下研究的熱門方向之一。
  • 得了「脫髓鞘」幾年內就會癱瘓?這究竟是種什麼病?
    「脫髓鞘」,只有三個字,看起來很簡單,可真正的要診斷一個脫髓鞘疾病,需要排除許多非脫髓鞘的疾病,疾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涉及的很多疾病估計很多非本專業人士也聞所未聞,今天,我就帶您大開眼界,見識一下您三生三世也見不全的疾病,我可不是吹牛,咱們一起看!
  • 幹細胞治療能夠緩解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痛苦!
    在為期1年的隨訪中,40%接受靜脈注射幹細胞的患者和60%中樞神經系統接受幹細胞治療的病例「凍結」了病情發展,而安慰劑組僅為10%。 該研究負責人之一,哈達薩大學教授Karussis說:「有些病人停止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而另一些病人則增加了步行距離。」
  • 幹細胞移植:改善帕金森的新思路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DN)漸進性變性缺失,導致紋狀體多巴胺(DA)含量缺乏從而引起運動障礙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狀包括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姿勢不穩與運動遲緩。此外,還可伴隨焦慮、嗅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情感和記憶障礙等非運動症狀。
  • 線上講座預告:劍橋大學教授解讀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再生
    講座題目: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再生,扭轉時間的流逝!主講人:富蘭克林教授 (Professor Robin Franklin),英國劍橋大學講座時間:本周四(2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8點,倫敦時間中午12點羅賓·富蘭克林(Robin Franklin)是Wellcome Trust-MRC劍橋幹細胞研究所的幹細胞醫學教授。
  • 攻關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八一腦科醫院等籤署三方...
    7月15日下午,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以下簡稱「八一腦科醫院」),成都朗博醫療共同籤署了三方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幹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新生命幹細胞公司吳昊林董事長、肖肖總經理,八一腦科醫院院長徐如祥教授,成都朗博醫療湯宇院長等出席了籤約儀式。
  • 可以重建車王舒馬赫中樞神經系統的幹細胞,中國媽媽早已備下
    這不是舒馬赫第一次接受幹細胞移植,去年就有媒體報導,菲利普·美納斯切通過注入幹細胞幫助舒馬赫的身體重新獲得了系統性的免疫能力。此後車王「恢復了意識」,能在家看電視,還接待了前法拉利老闆讓託德長達45分鐘的探訪。
  • PNAS:果皮中的天然小分子可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髓鞘損傷
    人類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多灶性脫髓鞘疾病,其病理特徵為中樞神經系統炎性浸潤、局部脫髓鞘和軸突破壞。目前MS臨床標準治療可在早期降低炎性反應以延緩疾病的進展,但對已經損傷的髓鞘尚無針對性治療措施。因此,研發兼具免疫調節和神經保護作用的多效藥物,是提高MS等炎性脫髓鞘疾病治療效果的有效策略。
  • 評價幹細胞移植對肝硬化臨床療效的Mate分析
    幹細胞被譽為「萬能細胞」,可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替代受損或丟失的細胞。因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強、易於體外純化及培養等優勢,使幹細胞移植成為研究人員備受關注的新興技術,用於諸多疾病的臨床研究,其中,肝硬化就是幹細胞移植的研究範疇內。
  • 神經科有一種名字超長的病——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
    於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僅如此,這裡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的本源的地方。《小竹醫記》,聚焦神經內科眾多病例,從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後的故事。一起走進今天的故事——「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年初的上海,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陰霾的籠罩下,每個人都宅在家裡,不敢出門,怕沾染到這恐怖的病毒。
  • 神經系統疾病生物療法研究進展
    受限於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認知,發展新的治療策略對抗神經系統疾病仍是巨大挑戰。然而,廣泛的研究提高了我們對神經疾病發病機制的認識,為一些成功的治療幹預鋪平了道路。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仍迫切需要開發能夠治療疾病或提高目前使用的CNS藥物療效的治療藥物。為此,生物藥被視為極具前景的藥物。
  • 幹細胞移植在系統性硬化症中的臨床應用前景
    自幹細胞被發現以來,因其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及維持免疫平衡等作用,在自身免疫疾病的臨床應用中備受關注,如系統性硬化症,幹細胞移植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移植外源性的幹細胞可調節免疫反應,對系統性硬化症具有抗纖維化、緩解炎症和減輕血管病變的作用。幹細胞可促進皮膚創面的修復,明顯減輕上皮及肺間質的纖維化,對系統性硬化症動物模型產生了良好的抗炎及免疫重建效果。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9 月 8 日,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主辦的「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國內外領域內專家學者及臨床工作者齊聚於此,共同助力推動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研究深度和普及廣度。(與會人員合影)本次論壇由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中心主任孫媛教授,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吳敏媛教授任大會主席。
  • 幹細胞療法在部分中樞神經性疾病的進展和挑戰
    適應症涉及神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和癌症等多個不同領域。截止目前,CDE已受理14項幹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申請,10項已通過默示。全球已上市16種幹細胞治療產品。幹細胞療法給神經性疾病治療提供了希望,迄今為止,已有超過200項應用各種幹細胞方法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被註冊,主要為多發性硬化症、中風、帕金森和脊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