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臨床試驗表明造血幹細胞移植可逆轉視神經脊髓炎

2021-01-18 生物谷

2019年10月15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費恩柏格醫學院和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報導造血

幹細胞

移植可逆轉一種使人衰弱的神經系統疾病,這種稱為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的疾病導致一半的患者在確診後5年內失明和失去行走的能力。大多數患者在接受造血

幹細胞

移植5年後保持良好,並且能夠避免每年花費高達50萬美元的藥物治療。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eur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utologous 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neuromyelitis optica」。

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視神經脊髓炎,以前被歸類為多發性硬化症(MS)的一種罕見亞型,但如今被認為是另一種疾病。與多發性硬化症和大多數其他

自身免疫

疾病不同的是,視神經脊髓炎具有

生物標誌物

AQP4,它與疾病活動度相關。在造血

幹細胞

移植後,患者的血液中不再具有可識別的AQP4。

論文第一作者、西北大學費恩柏格醫學院醫學教授、免疫療法與

自身免疫

疾病負責人Richard Burt博士說,「之前的治療方法均未導致AQP4持續消失,或者讓患者免於治療。」

Burt說,「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藥物治療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造血

幹細胞

移植改善了患者的神經功能障礙和生活質量。他們的病情好轉,而且這種疾病標誌物在移植後長達五年的時間裡消失了。」

梅奧診所擁有生物標誌物AQP4的專利,並且與Burt和西北大學合作進行了這種

生物標誌物

分析。

在這項臨床研究中,12名視神經脊髓炎患者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在移植5年後,在這12名患者中,僅有2人發生疾病復發,不得不重新接受藥物治療。這似乎是造血

幹細胞

移植可以逆轉的第四種慢性疾病。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目標是讓有缺陷的免疫系統正常運轉。造血幹細胞取自患者的骨髓或血液,然後他們的免疫系統被化療徹底摧毀。接下來,將他們的造血

幹細胞

重新引入患者體內,然後它們在體內遷移到骨髓中,從而讓他們的免疫系統重置。

Burt開拓了這一領域。他是在醫學出版物中第一個提出利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人,是第一個在臨床前動物模型中這樣做的人,也是在美國第一個利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人。Burt還針對系統性硬化症和多發性硬化症進行了首批隨機造血

幹細胞

移植

臨床試驗

,並且取得了非常積極的結果。

2019年1月,Burt在JAMA上發表了一項隨機臨床研究,它表明在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患者中,造血

幹細胞

移植可逆轉神經功能障礙,在5年多的時間裡,大多數患者延緩或阻止了進一步的進行性功能障礙,或者出現新的疾病活動的跡象。

根據Burt發表的研究,造血

幹細胞

移植逆轉的其他疾病是全身性硬化症和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Richard K. Burt et al. Autologous 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neuromyelitis optica. Neurology, 2019,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8394.

2.Richard K. Burt et al. Effect of 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vs Continued Disease-Modifying Therapy on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JAMA, 2019, doi:10.1001/jama.2018.18743.

3.Stem cell transplant reverses disabling MS-like diseas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10-stem-cell-transplant-reverses-disabling.html

相關焦點

  • 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1.多發性硬化症:自身免疫相關性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使信號通道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導受阻,臨床表現多樣性,肢體無力是首發症狀,可發生神經系統運動障礙,可影響生活自理能力。2.視神經脊髓炎:一種主要累及脊髓和視神經的炎性脫髓鞘疾病,其病程較多發性硬化進展更快,致殘率更高,好發於青年女性。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2.JAMA:臨床試驗表明非清髓性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有望治療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doi:10.1001/jama.2018.18743非清髓性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非清髓性自體HSCT)代表著一種減緩或預防的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
  • NEJM: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腎臟併發症(下)
    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後1年內因非原發疾病復發死亡的風險高於其他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另外,有研究表明,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組織學證據與血肌酐水平升高無關。因此,應進行腎活檢進一步確診。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治療選擇有限。對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大多數臨床醫師常停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改為黴酚酸酯,西羅莫司以預防GVHD。然而,有些患者在使用大劑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治療GVHD時,可治療血栓性微血管病。
  • 骨髓造血幹細胞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簡稱骨髓移植(BMT),它是在造血幹細胞移植術中,最早用於臨床,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移植技術。20世紀70年代以後,HLA抗原的發現是骨髓移植第二個劃時代的裡程碑。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1988年,美國科學家布洛克斯梅爾和法國醫生格拉克曼合作,在巴黎成功地為一位患有範可尼貧血的6歲美國小男孩完成了世界首例臍帶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至此,拉開了世界臍帶血應用的序幕。王憬惺教授「目前,臍帶血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但隨著科研的深入,其外延不斷被拓寬。」
  • 幹細胞有望實現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治療的突破
    近期,國家發布了「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擬立項項目公示,共15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入圍,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引起領域醫學者的關注。
  • 優品薈生物造血幹細胞移植臨床應用醫學知識
    造血幹細胞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帶血移植。2、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應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重建患者已被各種原因摧毀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也就是說用超大劑量的化學藥物和放射照射,徹底摧毀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的骨髓,使它創造血細胞的能力等於零,然後輸入其他健康人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重建造血的過程。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因供者容易接受,目前在各移植中心移植病人當中佔大部分。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1956年,託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幹細胞移植手術。託馬斯也由此成為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奠基人。日前,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高三男生張文馳,犧牲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前往北京為一名福建籍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疼不疼?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 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
    11月24日,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揭幕,中山一院黨委書記駱騰和副院長陳旻湖代表醫院對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的落成表示熱烈祝賀,並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兒童血液腫瘤專業不斷開拓進取,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精做細,為更多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患兒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 新發現有望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率
    作者:陳莫伊來源:生物探索白血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治癒這類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本周,頂級期刊《科學》子刊上發表了一項重要成果,有望顯著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兒童|-健康界
    有科研團隊利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克羅恩病例12例,治療結果顯示均取得了臨床症狀明顯緩解,臨床活動指數得到明顯的改善,患者的活動指數下降。同期有別的科研團隊對5例克羅恩病合併有瘻管的患者進行間充質幹細胞移植試驗。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應用
    然而,CAR-T療法仍有需要克服的難題,就目前所開展的臨床試驗來看,CAR-T細胞在體內的存續時間不如移植中完全嵌合的供者細胞持久,一旦失去CAR-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原發病就有可能捲土重來。綜合造血幹細胞移植與CAR-T治療各自的優勢與缺點來看,將二者進行聯合或可揚長避短。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人體造血幹細胞成功移植
    患者與「柏林病人」同患血液腫瘤兼愛滋病,治療方案同是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同的是,前者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獲得CCR5基因突變的造血幹細胞,而後者的突變天然擁有。9月12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我國學者這項「以基因編輯技術之長,補『柏林病人』之短」的探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宏魁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佑安醫院吳昊教授等團隊合作,利用基因編輯手段在人體造血幹細胞中失活CCR5基因,並將編輯後的幹細胞移植到HIV(愛滋病病毒)感染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體內產生效果,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 名詞解釋: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帶血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上個世紀開始應用於惡性血液病、實體瘤以及免疫缺陷等疾病的有效臨床治療手段。造血幹細胞來源於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三個部位,均可用於臨床移植,其中臍帶血是由新生兒臍帶扎斷後所採集的胎盤血。國外對於臍帶血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早,國內對臍帶血的研究興起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建設臍血庫的目的,就是進行臍帶血的採集、處理和保存,供臨床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 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
    原標題: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目前,幹細胞治療已在國內外得到大範圍的研究與推廣,而造血幹細胞是目前幹細胞家族中唯一獲得臨床準入的幹細胞資源。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以及遺傳代謝性等上百種疾病。
  • 巴基斯坦小夥來滬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經多方了解,他獲悉由王椿教授帶領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團隊在血液腫瘤疑難病例的診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是MDS治療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其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因此慕名來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治療。
  •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獲進展
    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nterferon-gamma and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signaling between donor dendritic cells and T cells regulates graft versus host and graft versus leukemia activity」的文章,利用小鼠移植模型
  • 直播|最安全的移植——TCRαβ⁺T細胞清除造血幹細胞移植
    南方春富血液病研究所李春富教授於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完成了一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這是國內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治療地貧首次成功。臨床上,地中海貧血分為α、β兩大類。TCRαβ⁺T細胞清除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通過有選擇的剔除不利細胞,保留有益細胞,提升移植效果。
  • 造血幹細胞移植存活率高於歐洲
    「我當時吃住在醫院,24小時隨叫隨到,對每個骨髓移植病人病程、治療方法都認真記錄在案,並對法國先進的科室管理也格外關注。」吳德沛回憶說。 20個月後,吳德沛自信滿滿回國,他的行李箱大半都是複印資料和筆記本。嚴格規範的學術訓練、科學有序的臨床工作實踐,為他今後的醫學之路打下紮實的醫研基礎。
  • 只需6步 輕鬆get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對患者進行預處理(就是將患者體內有問題的細胞全部消滅)後,將來源骨髓、外周血或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使患者體內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等等,靜脈輸注??這是不是過於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