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幹細胞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帶血移植。

1、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應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骨髓重建已被各種原因摧毀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也就是說用超大劑量的的化學藥物和放射照射,徹底摧毀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的骨髓,使它創造血細胞的能力等於零,然後輸入其他人的健康骨髓、重建造血的過程。
2、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應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重建患者已被各種原因摧毀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也就是說用超大劑量的化學藥物和放射照射,徹底摧毀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的骨髓,使它創造血細胞的能力等於零,然後輸入其他健康人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重建造血的過程。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因供者容易接受,目前在各移植中心移植病人當中佔大部分。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原理是這樣的,人體造血在胚胎時期先是在卵黃囊,然後轉移到肝脾,並逐漸過渡到骨髓,出生後,骨髓成為主要的造血組織、血細胞的生成經歷一個比較長的細胞增殖、分化、成熟和釋放的過程。白細胞的發育是連續的,由造血幹細胞發育成為具有特定功能的終末細胞,即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骨髓移植時,也就是重建骨髓時,造血幹細胞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並植入成功,即供者的造血幹細胞在受者體內生長發育,才能夠保證骨髓移植成功。20世紀60年代初期,有人發現人的外周循環血液中也存在造血幹細胞,其特點與骨髓造血幹細胞一樣,也有增殖、分化能力,但在正常生理條下數量很少,而且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起伏升降,變化很大,表現較強的機動性,因此使用藥物可以把循環血中的幹細胞動員起來,達到一定數量後分離、移植。
3、 臍帶血移植
臍血或稱臍帶血是嬰兒分娩出斷臍後殘留在臍帶和盈盤血管內的血液。研究表明,臍血中含有較豐富的造血幹細胞,由於其來源豐富,臍血可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又一重要來源。臍帶血移植是小兒出生時把母親和胎兒連接的臍帶中的血液保存到臍帶血庫,如果該小兒患有血液病,給予大劑量的放化療後,再輸給此保存的臍帶血,保存的臍帶血也可以給其他的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