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腎臟併發症(下)

2020-11-23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期,來自華盛頓大學的Hingorani S博士對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腎臟併發症進行了系統性綜述,該研究於6月9日發表於《NEJM》期刊。有關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腎臟併發症的定義和病理機制小編已在「NEJM: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腎臟併發症(上)」中進行了介紹,本資訊整理了相關併發症的治療和評估,具體內容如下:


高血壓


血壓升高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常見症狀。年齡小於60歲的成年患者的治療目標血壓為低於140/90 mmHg。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或舒張壓高於同年齡,性別,身高人群的第95百分位數。移植後第80天,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有助於患者的治療,因其對血壓(包括夜間血壓)的評估比其他評估方法更為精確。


高達70%的兒童和成年人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後2年內出現高血壓。高血壓的獨立預測因素包括:環孢素治療,急性腎損傷,全身照射,自體移植(主要是神經母細胞瘤患者),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壓與慢性腎病發病率增加(比值比 4.03;95%CI 1.04-13.06)和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發展相關。


有效治療高血壓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和慢性腎臟病進展的重要方法。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應作為該類患者的一線治療。其他輔助治療方法包括飲食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


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


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後1年內因非原發疾病復發死亡的風險高於其他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臨床診斷依據為:出現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紅細胞碎片),乳酸脫氫酶水平升高,腎功能障礙(基線血肌酐水平升高或肌酐清除率下降50%),非其他原因導致的神經系統疾病,直接、間接庫姆氏試驗陰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嚴重程度的評估主要依據血肌酐水平,是否需要透析以及是否出現腦病。但是,合併腎臟和神經功能障礙以及外周血塗片裂片細胞計數≥4%並不能發現潛在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因此,有研究建議合併腎功能和神經功能障礙以及裂片細胞計數不作為診斷標準。另外,有研究表明,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組織學證據與血肌酐水平升高無關。因此,應進行腎活檢進一步確診。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治療選擇有限。對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大多數臨床醫師常停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改為黴酚酸酯,西羅莫司以預防GVHD。然而,有些患者在使用大劑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治療GVHD時,可治療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他治療方法包括血漿置換,利妥昔單抗聯合血漿置換。最新研究表明:補體因子基因變異與血栓性微血管病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C5b-9血漿水平升高,腎活檢可見C4d。上述研究結果致使臨床上採用依庫珠單抗治療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但治療效果好壞參半。目前,還缺乏有關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最佳治療方案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


腎病症候群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腎病症候群患者應進行腎活檢檢查。通常在給予高劑量潑尼松後治癒,恢復期可給予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或同時給予潑尼松和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利妥昔單抗已成功用於腎病症候群患者的治療,尤其是膜性腎病。


病毒感染


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常見併發症,常由BK病毒或腺病毒所致。臨床症狀表現不一,包括鏡下或肉眼血尿,排尿困難和腰痛伴或不伴腎功能不全。出血性膀胱炎的風險因素有:接受兔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治療,BK病毒水平增加,臍帶血或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患者,急性GVHD(2-4級),年齡≥7歲,合併其他病毒感染。


血漿BK病毒水平預測BK腎病的腎臟受累和腎損傷能力高於尿BK病毒水平。研究表明,移植後第1年血漿BK病毒載量≥10000份/百萬—而非尿BK病毒載量—的兒童,其腎臟病嚴重程度(70%需透析治療),出血性膀胱炎嚴重程度(可導致泌尿系統併發症,需手術治療)高於血漿BK病毒載量10000份/百萬者,1年內存活率低於血漿BK病毒載量10000份/百萬者。


BK病毒血症或BK腎病患者的一線治療是使用西多福韋或其他抗病毒藥(包括來氟米特)前,降低免疫抑制。西多福韋可用於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療,但治療效果有好有壞。Brincidofovir可用於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後BK腎病。BK病毒血症以及血肌酐水平增加的患者在使用西多福韋治療前應進行腎活檢,以確診BK腎病。腎活檢未確診BK腎病者,不建議使用西多福韋治療。腺病毒—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急性腎損傷的原因—可採用西多福韋和Brincidofovir治療。


終末期腎病和腎移植


目前,有關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終末期腎病危險因素的研究數據較少;據研究報導,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終末期腎病的發生率高達4%。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終末期腎病兒童和成人均有腎移植成功案例報導。


醫脈通編譯自:Renal Complications of Hematopoietic-Cell Transplantation.N Engl J Med.2016 Jun 9;374(23):2256-226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獲進展
    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nterferon-gamma and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signaling between donor dendritic cells and T cells regulates graft versus host and graft versus leukemia activity」的文章,利用小鼠移植模型
  • 骨髓造血幹細胞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簡稱骨髓移植(BMT),它是在造血幹細胞移植術中,最早用於臨床,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移植技術。20世紀70年代以後,HLA抗原的發現是骨髓移植第二個劃時代的裡程碑。
  • 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此後,林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京、上海多家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而聞名的大醫院走上了艱難的求醫問藥之路。在北京,醫生告知林某的家屬,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無法治癒,且多次病情進展後,治療難度很;只有通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獲得更好的療效和更長的生存時間。但由於林某年歲已高,進行移植風險太大,北京、上海多家醫院均拒絕為林某進行血幹細胞移植。高額的醫藥費用,壓得林某一家人喘不過氣。
  • 巴基斯坦小夥來滬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個星期後,患者有望重新恢復正常造血功能,不再需要用輸血來維持生命。此次移植的成功,不僅寓意著中巴友誼的延續,更開創了外國人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先例。  2018年3月初,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接收了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患者。
  • 造血幹細胞移植存活率高於歐洲
    他說,這次生命接力掀開了骨髓移植的神秘面紗,促進了江蘇省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蓬勃發展,迅速推動了中華骨髓庫的擴容建設,給無數白血病患者帶來希望。 白血病患者往往將最後的希望放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上,但移植後復發率高達30%,對患者和家屬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即中華骨髓庫)為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提供了尋找HLA配型相合的供者的平臺。造血幹細胞採集的三個途徑根據造血幹細胞採集途徑不同可分為三種: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只需6步 輕鬆get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
    臍帶血又雙叒叕用一個個真實案例證明了自己,拯救無數人的生命,胸口的紅領巾更鮮豔了~臍帶血是新生兒娩出臍帶結紮後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其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作為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之一。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對患者進行預處理(就是將患者體內有問題的細胞全部消滅)後,將來源骨髓、外周血或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使患者體內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等等,靜脈輸注??這是不是過於簡單粗暴?
  • 省內最小WAS症候群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17日上午9時40分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學中心淨化倉門口,時隔26天,薛先生和愛人終於可以擁抱兒子茁茁了。出倉,意味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這名5個月大的嬰兒,終於擺脫了罕見的家族遺傳病。
  • 泰安市中心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實現再突破
    泰安市中心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實現再突破 2021-01-07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去年底,聽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這種疾病有很大優勢,小雪的父母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2017年小雪滿1周歲後,身體就出現了不適,剛開始是頭暈嘔吐症狀,狀態很不好,有一次卻突然昏迷了,把我們都急死了。」小雪的父親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已經經歷過2次手術,現在經過醫院的精心治療,女兒正一步步地恢復健康,心裡很是安慰。
  • 陸道培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2019年突破千例
    近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發文指出,陸道培醫療集團(含燕大陸道培醫院和北京陸道培醫院)在2019年登記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總例數為1081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植單位。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拓者。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王憬惺介紹,臍帶血是新生兒娩出,臍帶與母體斷離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裡的血液,以前作為醫療廢物被扔棄掉。1988年,美國科學家布洛克斯梅爾和法國醫生格拉克曼合作,在巴黎成功地為一位患有範可尼貧血的6歲美國小男孩完成了世界首例臍帶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至此,拉開了世界臍帶血應用的序幕。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應用
    因此,探索新的免疫及基因治療技術,進一步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降低併發症及復發率是今後研究的熱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是一種通過T細胞基因改造實現腫瘤靶向殺傷的免疫治療技術。Davila等治療16例B-ALL患者,其中7例在分子學緩解期間橋接移植,移植後觀察2~24個月,除2例在緩解狀態下因移植併發症而死亡以外,均未出現復發;其餘患者因未達到分子學緩解或拒絕移植或原本存在的移植禁忌證而未能橋接移植,未出現因CAR-T治療相關毒性反應而無法橋接移植的情況。
  • ...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兒童|-健康界
    到目前為止已經在IBD上使用的幹細胞,包括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以及自體腸幹細胞等等。1993年首次報導了一例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合併CD的41歲女性患者,接受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隨訪6個月發現CD的臨床表現得到緩解。
  • 【健康教育】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流程
    檢驗後,中華骨髓庫將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等待配型、配型成功:等待有配型完全相同的患者,此間要經常與省級分庫經常保持聯繫。這一段時間應該是幾年至幾十年,其中很少人能實現捐獻的願望。對志願者進行再動員: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會在中華骨髓庫申請造血幹細胞配型檢索。如果志願者與患者配型合適,中華骨髓庫將對志願者進行再動員工作。
  • 運城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市第三醫院獲得成功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的終極手段所謂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供者受者(患者)有一半及以上染色體抗原相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於匹配度要求降低,使得幾乎所有病人都能找到血緣關係很近的供體,比如患者的父母、子女,甚至患者的表親兄弟姐妹都可能成為供體,這就大大提升了患者能夠接受移植治療的可能性,從而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治癒的希望。
  • 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現和應用
    骨髓移植技術的發現 生命科學是二十世紀發展最為迅猛的學科之一,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的領域。1957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多納爾·託瑪斯發現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這一技術的發現,使多納爾·託瑪斯本人榮獲了諾貝爾獎。 這一技術很快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並已成為根治白血病等病的主要手段。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現和應用為人類戰勝疾病帶來新的希望。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
  • ...T緩解後橋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
    博仁團隊取得的成就,在以下三個方面尤為突出:1.減低毒性預處理,GVHD風險預測與分層管理顯著提高了移植的安全性在本研究中所有CAR-T緩解後接受Allo-HSCT患者均接受減低毒性的預處理方案,移植後進行GVHD
  • 造血幹細胞移植三大方式:骨髓、外周血、臍帶血
    臍帶血是造血幹細胞三大來源之一  如今,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據悉,目前我國每年約有4萬人患白血病。據劉芳介紹,白血病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無可救藥,目前治療白血病等疾病,低危型的可以通過化療治癒,高危型的主要可以採取造血幹細胞移植,而造血幹細胞主要有三種來源:骨髓、外周血、臍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