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2020-12-05 環京津網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吳英豔)6月18日,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3歲6個月的小雪終於順利出倉了。記者從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海南省兒童醫院)了解到,她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院的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小雪,她正在安靜的看著動畫片,狀態恢復得不錯。來自瓊海的小雪有2年多的脊髓膠質瘤病史,病情反覆。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卻要遭受疾病的折磨。去年底,聽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這種疾病有很大優勢,小雪的父母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2017年小雪滿1周歲後,身體就出現了不適,剛開始是頭暈嘔吐症狀,狀態很不好,有一次卻突然昏迷了,把我們都急死了。」小雪的父親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已經經歷過2次手術,現在經過醫院的精心治療,女兒正一步步地恢復健康,心裡很是安慰。

4月27日,小雪住進了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海南省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的病房,接受移植前檢查及病情評估。此後,血液腫瘤科的學術主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血液科的錢曉文教授對小雪的情況進行了遠程會診,與中心醫療團隊討論移植適應證、移植時機、移植預處理方案設計、相關併發症管理等技術流程問題。中心醫療團隊連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召開多學科論證會,討論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5月19日,小雪進入移植室。第二天,醫療團隊正式對小雪實施移植預處理。在30天的無菌隔離過程中基本順利,小雪的造血重建,移植成功。

該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董秀娟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作為血液腫瘤科的重要治療方式,是多種疾病的有效乃至根治性的治療方式,移植適應症包括血液病及非血液病,疾病診斷不同,移植方式不同,移植的幹細胞來源不同,適應症選擇也有不同。董秀娟表示,相較於成人一般用於血液惡性疾病的治療,對於兒童來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症比較廣,適用於血液疾病、實體腫瘤、遺傳代謝病、罕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療。

「兒童血液腫瘤年發病率為每年100/100萬—130/100萬,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兒童期主要死亡原因,其對化療敏感性優於成人,近期耐受性優於成人,多種形式的治療組成個體化的兒童腫瘤治療模式,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董秀娟說。

董秀娟介紹,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高風險的治療過程,患者需要在全環境保護的背景下,接受有足夠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支持的超大劑量的化療和(或)放療,即預處理,儘可能清除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重建造血及免疫。「這種治療方法即使存在重症感染、嚴重出血、疾病復發等風險,也較常規治療可望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在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及醫學經濟學上具有較大優勢。」董秀娟說。

董秀娟主任表示,此次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順利開展,幾乎涉及了醫院所有相關部門及科室,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輸血科、檢驗科、重症科、麻醉科、信息科、後勤保障部等多部門通力協作。「我們同時也得到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總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等同道的幫助。」董秀娟表示,此次治療的成功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未來,省婦兒中心血液腫瘤科還將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讓更多患兒看病不出島。

【責任編輯:林思冰】

【內容審核:曾 琪】

版權聲明:國際旅遊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但非經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於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海南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
  •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本報6月19日訊(記者趙汶)18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經過30天的無菌隔離,海南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瓊海女童小雪順利出倉,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 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海南分院血液科主任黃文榮告訴記者,經過對患者骨髓瘤病情的全面評估發現,骨髓瘤細胞已經充滿患者的整個骨髓,超過90%的骨髓細胞為腫瘤細胞,而且是來源於兩種腫瘤的雙克隆骨髓瘤癌細胞,「正常的骨髓造血完全被癌細胞侵蝕了,普通化療方案已經很難控制住病情。」
  • 自體臍帶血移植成為成為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有效選擇
    自體臍帶血,讓「兒童腫瘤之王」神經母細胞瘤不再可怕早在1997年,一名14個月的巴西女童,用自體臍帶血成功治癒了神經母細胞瘤,成為世界首例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案例。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帶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2015年,來自天津的2歲的山山(化名)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最終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值得慶幸的是,在山山出生時父母就為他保存了臍血。
  • 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9月23日上午,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順利出院。出院患者樊女士:「我在移植過程中一切順利,我再次向蚌埠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生和其他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正在說話的這位就是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她告訴記者, 2019年7月份,她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
  • ...我院血液內科完成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治療惡性淋巴瘤
    回顧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全過程為了預防復發,血液內科依據國內外最新指南,為他定製了維持兩個療程單抗,再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佳治療方案,這樣才有完全治癒把握。為此,去年10月,科室朱斌醫生、陳林霞護師為他採集了足夠量的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 ...醫院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綦江區人民醫院成功出倉
    7月26日,綦江區「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該項技術是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重慶(渝)貴州(黔)邊界區縣醫院首例,也是綦江區人民醫院實施「健康扶貧」計劃中的一次重大實踐。
  • 等待三星期後……奉賢區內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艙!
    近日,奉賢區中心醫院血液科成功開展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填補了奉賢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上的空白。經過3個星期的治療後,該患者在9月9日上午已經順利出艙,並轉入普通病區。今年45歲的賈先生,在去年7月因為身體不適來到區中心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多惡性淋巴瘤。然而,經過8個療程的免疫化療後,病情仍沒有治癒的跡象。
  • 滿血重生 綿陽首例自體幹細胞移植在綿陽市中心醫院順利完成
    近日,綿陽市中心醫院血液內科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實現了綿陽地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
  • 江西省腫瘤醫院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零發熱、零感染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鄧偉玲報導: 2020年4月30日,患者黃某和湯某成功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醫生護士及病友家屬一起在門口迎接,幾人相擁而泣,慶祝兩位患者的新生。  患者黃某於2015年7月底發現左鎖骨上數枚無痛性腫塊,了解一些醫學知識的黃某感覺不太對勁,便開始尋醫治療。
  • 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
    11月24日,兒童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落成揭幕,中山一院黨委書記駱騰和副院長陳旻湖代表醫院對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的落成表示熱烈祝賀,並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兒童血液腫瘤專業不斷開拓進取,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精做細,為更多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患兒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 一文讀懂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前世今生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取患者自身骨髓或外周血中的造血幹細胞,經體外淨化後再回輸給患者,通過移植物中的多能幹細胞在體內定居、增殖、分化,使患者機體恢復造血功能、形成免疫力的一種治療方法。經過半個世紀的高強度臨床研究,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使很多腫瘤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獲得了長期無病生存和治癒。今天,小編帶大家深入地了解一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發展歷程。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孫媛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 血液科主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國內首例XIAP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開展同胞全相合、非血緣外周血幹細胞、非血緣臍帶血、親緣半相合及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高危、難治及復發白血病、淋巴瘤及各種血液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結果顯示累計長期生存率可達70%以上。
  •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 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癌症(圖)
    該院血液科的醫護人員正在操作機器將「生命種子」從林老伯的血液中分離出來,再注入他體內,用於治療他的惡性淋巴腫瘤。這是我省首批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手術的其中一位患者正在接受治療的場景。正在接受治療的林老伯  頻繁化療老伯不堪折磨  「超過50歲就不能做幹細胞移植手術了。」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惡性腫瘤並非絕症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也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目前患者停藥已經4年多,生活質量很高。
  • 甘肅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原標題: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劉曉芳)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實現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新...
    本報12月1日訊 (記者 張文強)11月30日,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療團隊的精心救治下,罹患腦淋巴瘤患者王先生順利出院,這也是該院血液科採用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科惡性腫瘤、實現技術新突破的又一成功案例。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1988年,美國科學家布洛克斯梅爾和法國醫生格拉克曼合作,在巴黎成功地為一位患有範可尼貧血的6歲美國小男孩完成了世界首例臍帶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至此,拉開了世界臍帶血應用的序幕。王憬惺教授「目前,臍帶血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但隨著科研的深入,其外延不斷被拓寬。」
  • 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
    原標題: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目前,幹細胞治療已在國內外得到大範圍的研究與推廣,而造血幹細胞是目前幹細胞家族中唯一獲得臨床準入的幹細胞資源。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以及遺傳代謝性等上百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