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綦江區人民醫院成功出倉

2020-11-25 上遊新聞

7月26日,綦江區「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該項技術是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重慶(渝)貴州(黔)邊界區縣醫院首例,也是綦江區人民醫院實施「健康扶貧」計劃中的一次重大實踐。

綦江區人民醫院「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

面對高額費用,貧困患者一度放棄治療

去年4月,47歲的張梅(化名)因「牙齦出血,全身多處皮膚瘀斑、瘀點」於綦江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經過化療很快達到緩解。「根據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並相關治療指南,為追求更好的、長期的治療效果,我們建議患者常規化療達到緩解後可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她及家人明確拒絕了,並且在化療3療程後因自身原因終止了後繼治療」綦江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李雲龍回想起前期為患者診治的情況時說到。

上天沒有眷顧張梅,今年1月病情復發,她選擇到重慶某大型三甲教學醫院進行諮詢,結果是應行異基因骨髓移植等治療,花費不少於30-50萬,面對高額的費用,張梅心中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一方面是入不敷出的家庭收入,一方面是巨額的手術費用,不願拖累家庭的張梅最後選擇了放棄治療。

「當她曉得病情復發和高額治療費用後,自己都選擇了放棄治療。家庭的經濟來源就是靠種地為主,老公也患病,父母年邁經常身體不適,家裡還有一個正在讀書的小孩,的確是沒有經濟能力再做相關治療。」張梅的家屬說到。

醫院高度重視,成立臨床聯合治療小組

回到家中的張梅深受病痛的折磨,整日寢食難安,家人十分著急。最後在家屬的勸說下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再次前往綦江區人民醫院尋求治療。

李雲龍得知患者的情況後,根據張梅的病情和專科治療指南要求,在反覆徵詢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後,制定了行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案,目前這一技術在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渝黔邊界區縣醫院從未實施過,這無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驗,這給李雲龍及其團隊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李雲龍告訴記者,自己在新橋醫院工作期間實施過多次此類技術,團隊成員也到新橋醫院、重醫附一院進行了相關培訓,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對多學科、多部門合作性要求較高,考驗著實施醫院的綜合救治能力,是一家醫院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重慶市區級醫院從未實施過,當然綦江醫院未沒有做過類似治療措施,自己心裡還是有些擔憂。為此,李雲龍組織科室同事多次討論,針對移植前後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研究並制定相關預案,並且成立了以血液內科李雲龍牽頭,多科室(輸血科、藥劑科、院感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消化內科等)一同協助的臨床治療小組;不僅如此,為增強臨床治療小組人員信心,還邀請了新橋醫院血液病中心副主任高蕾教授進行指導,力求保證患者移植成功。

血液內科主任李雲龍對患者進行檢查

「患者手術期間,我們的心理壓力十分巨大,一方面是患者的期盼,一方面是對移植風險、特別是不可預知風險的擔憂。李主任時常在下班後召集我們『開小灶』,傳授我們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方面的知識,查漏補缺。」血液內科主治醫師楊嫄說。

血液內科的護士也在行動,在積極完成繁重護理任務的同時, 在生活等方面給予極大關心。「我們科室都知道患者家庭情況,會經常和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憂慮和需求,舉科室的力量幫助她」血液內科護士長鄔超群說。

                醫護人員與患者合影

今年5月4日,患者再次入院,期間醫院對患者進行了外周血幹細胞動員,隨後與新橋醫院合作於5月26日進行幹細胞採集及凍存。6月20日患者進入綦江區人民醫院層流病房,一周後患者順利完成自體造血幹細胞回輸,移植過程相對順利, 出現的發熱、感染、出血、皰疹等併發症都迅速得到有效控制,7月25日順利出倉。

深化健康扶貧政策,綦江區人民醫院伸出援手

針對張梅的情況,綦江區人民醫院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在享受重大疾病報銷後患者應只支付10%,最後需支付6000多元,但6000多元的醫療費用對張梅來說還是有些「困難」,醫院領導非常關心和重視,經醫院研究決定再次減免費用,讓患者在綦江醫院真正享受到看得起病也看得好病,免除後顧之憂。

在病房中,張梅的丈夫激動說到,「我都沒有想到 ,我的愛人現在能在我面前這樣跟我說話。」戴著口罩的張梅則說:「我特別感謝醫院關懷,感謝李雲龍主任及其團隊,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患者與家屬深情擁抱

近年來,綦江區人民醫院承擔了轄區內主要健康扶貧任務。截止4月為止,綦江區建卡貧困戶20734人,佔區域內總人口的2.16%,此類患者在該院住院常年為23人次左右,佔住院病員比例近2%。2018年全年共實施醫療救助1376人次,實施醫療救助1099人次。

綦江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江表示:「我們的扶貧工作絕不會止步於此,在扶貧路上,我們絕不會落下任何一名貧困患者。請大家相信,公立醫院姓公、全心為民,我們會不斷提高技術及服務能力,未來,我們還將繼續為每一名包括貧困的患者提供更優的醫療服務,切實履行大病不出區的承諾」。

(文 黃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滿血重生 綿陽首例自體幹細胞移植在綿陽市中心醫院順利完成
    近日,綿陽市中心醫院血液內科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實現了綿陽地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
  • 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9月23日上午,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順利出院。出院患者樊女士:「我在移植過程中一切順利,我再次向蚌埠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生和其他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正在說話的這位就是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她告訴記者, 2019年7月份,她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
  • 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實現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新...
    本報12月1日訊 (記者 張文強)11月30日,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療團隊的精心救治下,罹患腦淋巴瘤患者王先生順利出院,這也是該院血液科採用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科惡性腫瘤、實現技術新突破的又一成功案例。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淑惠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人民醫院兒內科三病區傳出喜訊,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出倉,其白血病得到有效治療,患兒重獲新生。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我院血液內科完成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治療惡性淋巴瘤
    回顧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全過程為了預防復發,血液內科依據國內外最新指南,為他定製了維持兩個療程單抗,再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佳治療方案,這樣才有完全治癒把握。為此,去年10月,科室朱斌醫生、陳林霞護師為他採集了足夠量的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 巴基斯坦患者在上海接受外周血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5)
    新華社照片,上海,2018年4月25日巴基斯坦患者在上海接受外周血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4月25日,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緩緩注入無菌層流艙內的塔信身體中,塔信的妻子和孩子在探視走廊和他通話。當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南院血液科的無菌層流艙內,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患者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使用來自他兄長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外,患者還同時注入了一份來自中國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 浦東可以採集造血幹細胞了!仁濟醫院完成浦東首例
    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這次接到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的通知後,史女士迅速完成體檢,並安排好工作和家庭,於6月28日入住仁濟醫院血液科,移植組沈莉菁等醫生進行了相關治療,護理組進行了全方位的精心護理。7日2日上午,仁濟東院血液科病房按時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採集。
  • 江西省腫瘤醫院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零發熱、零感染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鄧偉玲報導: 2020年4月30日,患者黃某和湯某成功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醫生護士及病友家屬一起在門口迎接,幾人相擁而泣,慶祝兩位患者的新生。  患者黃某於2015年7月底發現左鎖骨上數枚無痛性腫塊,了解一些醫學知識的黃某感覺不太對勁,便開始尋醫治療。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我國首例非血緣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和移植...
    圖說:謝毅教授和小高合照1996年,一名26歲的上海年輕人與一位11歲的杭州小患者配型成功。同年8月,在中國第一家紅十字醫院——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施行了我國第一例非血緣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術。20多年來,累計已有265萬人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實現捐獻8000餘例。
  • 等待三星期後……奉賢區內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艙!
    近日,奉賢區中心醫院血液科成功開展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填補了奉賢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上的空白。經過3個星期的治療後,該患者在9月9日上午已經順利出艙,並轉入普通病區。今年45歲的賈先生,在去年7月因為身體不適來到區中心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多惡性淋巴瘤。然而,經過8個療程的免疫化療後,病情仍沒有治癒的跡象。
  • 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此後,林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京、上海多家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而聞名的大醫院走上了艱難的求醫問藥之路。在北京,醫生告知林某的家屬,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無法治癒,且多次病情進展後,治療難度很;只有通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獲得更好的療效和更長的生存時間。但由於林某年歲已高,進行移植風險太大,北京、上海多家醫院均拒絕為林某進行血幹細胞移植。高額的醫藥費用,壓得林某一家人喘不過氣。
  •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 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癌症(圖)
    自體幹細胞移植手術意味著,醫護人員將把從林老伯體內分離出的幹細胞經過淨化處理後回輸到他自己體內。當護士熟練地把造血幹細胞緩緩地注入林老伯體內時,全家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造血幹細胞上,看著「生命種子」完全進入他體內,站在一旁的家人百感交集,他們期望著這些種子能「生根發芽」。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去年底,聽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這種疾病有很大優勢,小雪的父母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2017年小雪滿1周歲後,身體就出現了不適,剛開始是頭暈嘔吐症狀,狀態很不好,有一次卻突然昏迷了,把我們都急死了。」小雪的父親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已經經歷過2次手術,現在經過醫院的精心治療,女兒正一步步地恢復健康,心裡很是安慰。
  • 運城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市第三醫院獲得成功
    所謂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供者受者(患者)有一半及以上染色體抗原相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於匹配度要求降低,使得幾乎所有病人都能找到血緣關係很近的供體,比如患者的父母、子女,甚至患者的表親兄弟姐妹都可能成為供體,這就大大提升了患者能夠接受移植治療的可能性,從而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治癒的希望。
  • 骨髓造血幹細胞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_鄭大中科博生
    1978年Thomas報導,100例白血病患者中有13例長期生存下來。1972年國際骨髓移植登記處(IBMTR)成立,目前庫存450萬例;1975年歐洲骨髓移植小組(EBMTG)正式成立,目前庫存370萬例。中科博生。
  • 自體臍帶血移植成為成為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有效選擇
    自體臍帶血,讓「兒童腫瘤之王」神經母細胞瘤不再可怕早在1997年,一名14個月的巴西女童,用自體臍帶血成功治癒了神經母細胞瘤,成為世界首例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案例。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帶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2015年,來自天津的2歲的山山(化名)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最終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值得慶幸的是,在山山出生時父母就為他保存了臍血。
  • 滬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將開建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8點,上海宣告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成功,上海臍血庫因此成為國內首家臨床移植破千的幹細胞專業機構。  在位於松江的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一直監測著病人移植後情況的王椿主任表示,接受臍帶血移植的女性患者今年50歲,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聯合半相合骨髓移植,患者將得到有效救治,預後情況十分樂觀。王椿教授表示,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熟應用於各類病患群體的治療,對於有移植指徵的患者都有臨床效果。  這是上海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
  • 海南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去年底,王先生了解到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該腫瘤有很大優勢,於是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兒童血液腫瘤年發病率為每年100/100萬—130/100萬,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將自體或異基因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造血幹細胞輸入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過程,稱之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能治療惡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部分遺傳性疾病等嚴重的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急性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多發性骨髓瘤、急性放射病、骨髓纖維化、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實體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