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綦江區「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該項技術是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重慶(渝)貴州(黔)邊界區縣醫院首例,也是綦江區人民醫院實施「健康扶貧」計劃中的一次重大實踐。
綦江區人民醫院「首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倉
面對高額費用,貧困患者一度放棄治療
去年4月,47歲的張梅(化名)因「牙齦出血,全身多處皮膚瘀斑、瘀點」於綦江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經過化療很快達到緩解。「根據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並相關治療指南,為追求更好的、長期的治療效果,我們建議患者常規化療達到緩解後可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她及家人明確拒絕了,並且在化療3療程後因自身原因終止了後繼治療」綦江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李雲龍回想起前期為患者診治的情況時說到。
上天沒有眷顧張梅,今年1月病情復發,她選擇到重慶某大型三甲教學醫院進行諮詢,結果是應行異基因骨髓移植等治療,花費不少於30-50萬,面對高額的費用,張梅心中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一方面是入不敷出的家庭收入,一方面是巨額的手術費用,不願拖累家庭的張梅最後選擇了放棄治療。
「當她曉得病情復發和高額治療費用後,自己都選擇了放棄治療。家庭的經濟來源就是靠種地為主,老公也患病,父母年邁經常身體不適,家裡還有一個正在讀書的小孩,的確是沒有經濟能力再做相關治療。」張梅的家屬說到。
醫院高度重視,成立臨床聯合治療小組
回到家中的張梅深受病痛的折磨,整日寢食難安,家人十分著急。最後在家屬的勸說下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再次前往綦江區人民醫院尋求治療。
李雲龍得知患者的情況後,根據張梅的病情和專科治療指南要求,在反覆徵詢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後,制定了行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案,目前這一技術在重慶市區級三甲醫院以及渝黔邊界區縣醫院從未實施過,這無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驗,這給李雲龍及其團隊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李雲龍告訴記者,自己在新橋醫院工作期間實施過多次此類技術,團隊成員也到新橋醫院、重醫附一院進行了相關培訓,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對多學科、多部門合作性要求較高,考驗著實施醫院的綜合救治能力,是一家醫院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重慶市區級醫院從未實施過,當然綦江醫院未沒有做過類似治療措施,自己心裡還是有些擔憂。為此,李雲龍組織科室同事多次討論,針對移植前後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研究並制定相關預案,並且成立了以血液內科李雲龍牽頭,多科室(輸血科、藥劑科、院感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消化內科等)一同協助的臨床治療小組;不僅如此,為增強臨床治療小組人員信心,還邀請了新橋醫院血液病中心副主任高蕾教授進行指導,力求保證患者移植成功。
血液內科主任李雲龍對患者進行檢查
「患者手術期間,我們的心理壓力十分巨大,一方面是患者的期盼,一方面是對移植風險、特別是不可預知風險的擔憂。李主任時常在下班後召集我們『開小灶』,傳授我們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方面的知識,查漏補缺。」血液內科主治醫師楊嫄說。
血液內科的護士也在行動,在積極完成繁重護理任務的同時, 在生活等方面給予極大關心。「我們科室都知道患者家庭情況,會經常和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憂慮和需求,舉科室的力量幫助她」血液內科護士長鄔超群說。
醫護人員與患者合影
今年5月4日,患者再次入院,期間醫院對患者進行了外周血幹細胞動員,隨後與新橋醫院合作於5月26日進行幹細胞採集及凍存。6月20日患者進入綦江區人民醫院層流病房,一周後患者順利完成自體造血幹細胞回輸,移植過程相對順利, 出現的發熱、感染、出血、皰疹等併發症都迅速得到有效控制,7月25日順利出倉。
深化健康扶貧政策,綦江區人民醫院伸出援手
針對張梅的情況,綦江區人民醫院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在享受重大疾病報銷後患者應只支付10%,最後需支付6000多元,但6000多元的醫療費用對張梅來說還是有些「困難」,醫院領導非常關心和重視,經醫院研究決定再次減免費用,讓患者在綦江醫院真正享受到看得起病也看得好病,免除後顧之憂。
在病房中,張梅的丈夫激動說到,「我都沒有想到 ,我的愛人現在能在我面前這樣跟我說話。」戴著口罩的張梅則說:「我特別感謝醫院關懷,感謝李雲龍主任及其團隊,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患者與家屬深情擁抱
近年來,綦江區人民醫院承擔了轄區內主要健康扶貧任務。截止4月為止,綦江區建卡貧困戶20734人,佔區域內總人口的2.16%,此類患者在該院住院常年為23人次左右,佔住院病員比例近2%。2018年全年共實施醫療救助1376人次,實施醫療救助1099人次。
綦江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江表示:「我們的扶貧工作絕不會止步於此,在扶貧路上,我們絕不會落下任何一名貧困患者。請大家相信,公立醫院姓公、全心為民,我們會不斷提高技術及服務能力,未來,我們還將繼續為每一名包括貧困的患者提供更優的醫療服務,切實履行大病不出區的承諾」。
(文 黃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