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經了解,她是海南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海南省在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6月18日上午,小雪順利出倉,家人都十分開心。記者 王洪旭 攝
寶寶嘔吐消化不良 一查竟是脊髓膠質瘤
「寶寶剛滿1歲,出現嘔吐、消化不良的情況。」小雪的父親王先生說,他們是瓊海人,2017年帶孩子去檢查,診斷腦積水,打止吐針後孩子出現昏迷,緊急送到海口救治,後面查出是脊髓膠質瘤。治療後病情反覆,孩子受盡折磨。去年底,王先生了解到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該腫瘤有很大優勢,於是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兒童血液腫瘤年發病率為每年100/100萬—130/100萬,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董秀娟主任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高風險的治療過程,患者需要在全環境保護的背景下,接受有足夠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支持的超大劑量的化療和(或)放療,即預處理,儘可能清除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以重建造血及免疫。
隨後,經過化療以確保造血幹細胞採集質量、外周造血幹細胞採集和凍存及多次溝通,小雪的父母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讓孩子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接受治療。
6月18日上午,小雪順利出倉,醫生查看其康復情況。記者 王洪旭 攝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3歲女童獲新生
4月27日,3歲的小雪住進了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的病房,接受移植前檢查及病情評估。此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血液科的錢曉文教授對小雪的情況進行了遠程會診,討論治療方案。
到了5月19日,一切準備就緒後,患兒小雪進入移植倉,第二天進行了預處理,對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進行清除,9天後正式輸入此前採集好的自體造血幹細胞。輸完後一直到現在,病人經歷了很多。輸入造血幹細胞10天後,小雪的造血幹細胞就長出來了,說明當時採集幹細胞的質量和數量是很好的,小孩的身體開始漸漸恢復,這也說明此次自體幹細胞移植是成功的。
經過一個月的移植治療,6月18日小雪順利出倉,精神狀態好了很多,家人都十分開心。小孩父親王先生說:「感謝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照顧,這一個月以來,他們辛苦了!」
董秀娟表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需要一個過程,目前來看患兒的身高、體重、活動能力都有進步,接下來將繼續觀察患兒的康復情況,移植後20天進行綜合評估,決定是否達到出院標準,今後醫生也會繼續跟蹤隨訪患兒的情況。
董秀娟表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存在重症感染、嚴重出血、疾病復發等風險,相比常規治療來說,可望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在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具有較大優勢。對於兒童來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症比較廣,適用於血液疾病、實體腫瘤、遺傳代謝病、罕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療。
據了解,未來該醫院還將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讓更多患兒看病不出島。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