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最小WAS症候群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2020-12-04 半島晨報

「變樣了,胖了!」「寶貝,還認識爸爸媽媽嗎?」17日上午9時40分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學中心淨化倉門口,時隔26天,薛先生和愛人終於可以擁抱兒子茁茁了。出倉,意味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這名5個月大的嬰兒,終於擺脫了罕見的家族遺傳病。

厄運:家族男性多因遺傳病早夭

上午9時40分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淨化倉內,醫護人員將4根輸液管分別從茁茁的兩隻胳膊上取下,完成出倉前的最後工作。對於即將轉入普通病房,一直陪著孫子的劉女士高興得不得了,「剛來的時候反覆便血,手都耷拉著,現在有勁兒了,精神頭也好了。」茁茁也很配合,全程沒有哭鬧,小腳丫一直在動,看著很有活力。

5個月來,困擾著茁茁的是一種名為Wiskott-Aldrich (WAS)症候群(溼疹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症候群)的罕見病,發病率為100萬分之一,是先天遺傳病的一種。該疾病主要臨床特徵為血小板計數減少伴頑固性溼疹、反覆感染,易患惡性腫瘤性疾病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預後較差,大多數患兒於嬰兒期因重要臟器出血而死亡,個別可存活至成人。

這種病之所以罕見,還在於此病女性攜帶但不發病,男性發病極易死亡,因此茁茁母親的家族中多以女性存活,男性多幼年夭折。茁茁母親的表弟也被確診為WAS綜合症。

茁茁的父親薛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和妻子以前對遺傳病沒有概念,大女兒今年四歲,很健康,所以就想再生一個。去年10月,茁茁出生,還沉浸在喜悅中的一家人卻發現茁茁反覆血便,並逐漸加重,在多個醫院檢查均未確診。

3個月時,茁茁又出現呼吸困難,在北京確診為卡式肺孢子肺炎,該種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多見,在北京經過長達1個月的抗感染治療後,茁茁才脫離危險,治療期間,再次複查骨髓穿刺及先天性遺傳病基因篩查,發現茁茁WAS基因有1個半合子突變,經家系分析,來源於其母親。

得知茁茁患有WAS症候群,夫妻倆如遭晴天霹靂,不敢想像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看著懷裡軟糯可愛的孩子,他們不忍心就此放棄,下定決心要竭盡全力讓他活下去。

希望: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治癒該病

針對WAS症候群,移植是唯一的治癒方法。茁茁的父母了解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血液科對於多種兒童先天性遺傳病的移植富有經驗,父母帶著病歷來到大醫二院找到了閆金松主任。此時,茁茁僅有5個月,年齡小,且發育遲緩,體重只有5.5kg,移植治療難度及風險較大,對於醫生和護理團隊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茁茁反覆合併出血、感染,隨時都可能因為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只有儘快移植才能救這個孩子。

3月23日,茁茁在奶奶的陪同下順利進入淨化倉,啟動了母供子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茁茁也成了省內最小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預處理過程中,茁茁的化療劑量是普通化療的幾十倍,由於既往合併肺內感染,心肺功能耐受性欠佳,且反覆血便,腸道黏膜比較脆弱,預處理過程中出現了黏膜炎反應,治療組制定了嚴密的治療方案,幫助茁茁渡過難關。一切準備就緒,媽媽的骨髓和外周幹細胞順利的回輸到了茁茁的體內。

重生:最快一周左右就可出院

在回輸母親細胞的第13天,進倉的第26天,茁茁的各項指標都在逐漸恢復正常,沒有明顯的感染和出血症狀,體重也從11斤長到了13斤,茁茁終於可以轉入普通病房觀察了。

出倉的時候,薛先生和愛人迫不及待地迎接兒子,摸著茁茁的小手和臉蛋。薛先生說,過去20多天,他的心總是懸著的,「沒有消息,還想知道孩子在裡面怎麼樣,我媽一來電話,又特別害怕傳來壞消息。」

據了解,薛先生為給兒子治病已經欠下7萬元外債,但他卻很樂觀,他說,人是最重要的,錢沒有可以再賺,他會好好守護兒子,如今女兒也在盼著弟弟回家呢。

茁茁的主治醫生,大醫二院血液內科主治醫師高貝貝介紹,如果細胞植入穩定,沒有出現移植後的併發症和排異,一周左右茁茁就可以出院了。但預防感染是個長期過程,茁茁需要精心的照顧和定期複查。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黃鳳桐 攝影記者張騰飛

相關焦點

  • 新突破,遵醫附院完成省內最小地貧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1月14日,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收到了這樣一面錦旗。當天,3歲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出院了,這是我省成功施行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年齡最小患兒,也是遵醫附院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標誌著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患兒及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患兒來自鳳岡縣農村,屬於精準貧困戶。
  • 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nbsp&nbsp&nbsp&nbsp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nbsp&nbsp&nbsp&nbsp6月16日,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一名1歲3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
  • 甘肅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原標題: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劉曉芳)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遺傳性疾病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提到「造血幹細胞移植」,人們往往想起的是白血病等,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證已經擴大到一些因遺傳問題發生的先天性罕見病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完成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9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樂樂卻已經是一名懂事的「資深」患者。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成功接受父親移植 順利出倉
    據悉,這也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她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法才是治療該病的最佳方案,會使其治癒率從10%提高到80%以上。」魚妹兒的主治醫生血液科高蕾副主任告訴記者。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成功
    樂樂於上海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多年來,堅強的樂樂和家人一直在與病魔鬥爭著,卻一直未能查出病因。直到2017年12月,樂樂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高IgE症候群。
  • |白血病前期|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
    血液內科主任郭樹霞告訴小編:「張悅教授在血液內科坐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每周二上午她會定期在我院坐診、查房,有就診需求的患者可以前來諮詢。張悅教授主攻骨髓增殖性疾病,師從於血研所副院所長、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診療中心主任肖志堅教授,具體豐富的經驗。現在李大爺已經在我院接受治療,目前效果還不錯。」
  • 兒科醫院今完成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 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
  • 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
    原標題: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目前,幹細胞治療已在國內外得到大範圍的研究與推廣,而造血幹細胞是目前幹細胞家族中唯一獲得臨床準入的幹細胞資源。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以及遺傳代謝性等上百種疾病。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1988年,美國科學家布洛克斯梅爾和法國醫生格拉克曼合作,在巴黎成功地為一位患有範可尼貧血的6歲美國小男孩完成了世界首例臍帶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至此,拉開了世界臍帶血應用的序幕。王憬惺教授「目前,臍帶血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但隨著科研的深入,其外延不斷被拓寬。」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年僅15個月
    華龍網6月16日21時訊(記者 黃宇)今(16)日,年僅15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據悉,這也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她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
  • 渡過重重難關,湖北最小造血幹細胞移植寶寶迎來生機
    為幫9個月大的小女娃贏取生機,武漢專家果斷選擇做造血幹細胞移植。5日,孩子度過生死關卡,平安出院回家。這是目前湖北省最小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案例。小女嬰患罕見病骨髓「罷工」,得移植幹細胞女娃名叫貝貝,家住漢口。
  • 河南幹細胞_新生兒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發現_鄭大中科博生
    1984年Boyee等發現人臍帶血中含有造血幹細胞,並預言臍帶血將是臨床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個新來源。1988年10月,法國巴黎聖路易醫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合作,首次進行白細胞抗原( HLA)相合的同胞間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CBSCT),成功地救治了一名Fancomi貧血患兒,開創了人類造血幹細胞移植的(HSCT)的又一新紀元。
  •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本報6月19日訊(記者趙汶)18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經過30天的無菌隔離,海南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瓊海女童小雪順利出倉,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 白血病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今天順利出倉
    年初,曲濤的小兒子真真(化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11年前,他在北京市臍血庫給真真的姐姐儲存了一份臍帶血。醫生就是用這份與真真HLA配型全相合的臍帶血聯合姐姐的外周血,為真真進行了移植治療。今天,經醫生診斷,姐姐的造血幹細胞已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真真終於可以順利出倉。今年2月,一歲的真真突然臉色發白並伴隨發燒症狀。
  • 掙扎在「噬血」生死邊緣,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唯一希望嗎?
    噬血細胞症候群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給兒童患者帶來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對部分患兒來說,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唯一有可能治癒這種疾病的方法,且聽孫媛教授詳細解答!
  • 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首批骨髓移植患者順利出倉
    9月23日下午,2名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出院,該院醫護人員為患者送上鮮花,患者感激不已。據了解,這2位出院患者也是該院象湖院區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的首批幹細胞移植患者。「2名患者都是男性,分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多發性骨髓瘤,需要進行異基因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讓病情更好地得到控制。」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成功圖說:「休眠」了8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經復甦後將輸入樂樂體內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今天對於9歲的樂樂(化名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樂樂於上海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由此,該集團也成為了全國首家完成3500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專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