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小再障患兒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年僅15個月

2020-11-30 華龍網

  華龍網6月16日21時訊(記者 黃宇)今(16)日,年僅15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據悉,這也是全國最小年齡接受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目前她造血系統已重建,而這份飽含父愛的「生命種子」也在患兒體內生根發芽。

  今年4月30日,家住重慶巴南區的10個月大的小魚(化名)因持續高燒不退被送入新橋醫院血液科,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由於該病通過常規藥物治療治癒率非常低,且發病緊急,如若不及時輸血小板,患者會出現出血、感染等急症,對於嬰幼兒其兇險程度更高,甚至隨時會危及生命。」主治醫生血液科高蕾副主任告訴記者,「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法才是治療該病的最佳方案,會使其治癒率從10%提高到80%以上。」

  為此,醫院開始著手在中華骨髓庫中為小魚尋找相匹配的供者,並同時對父母雙方進行基因檢測,最終確定魚妹兒患病並非遺傳因素導致。後來又對其父母也進行了HLA配型,經檢驗魚妹兒的父親與她6/10位點相合。

  5月13日,醫生從父親身上採集了40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將這些「生命種子」輸入到小魚體內,等待它生根發芽。

  該科張曦主任介紹,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其供體造血幹細胞更容易對受體造成免疫損害,供體輸入患者體內的細胞也更容易被排斥,而小魚才15個月大,這麼小的患者進行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國內可以參考的經驗幾乎沒有。移植方案、預防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移植艙內護理等都沒有現成的經驗,需要醫護人員自己摸索嘗試。

  經過1個月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終於在小魚體內植入成功並重建了她的造血系統。6月16日早上10點30,在血液科層流病房門口,小魚妹被護士阿姨抱出倉門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爸爸媽媽的懷抱中。

  張曦表示,目前低齡的血液疾病患兒增多,其原因有先天遺傳性因素和後天或有性因素,而後天或有性因素主要有如室內汙染主要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質這四種汙染物。目前多種人造板材、膠粘劑、牆紙等都含有甲醛和苯,甲醛是世界上公認的潛在致癌物,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等,最終造成免疫功能異常、肝損傷、肺損傷及神經中樞系統受到影響,而且還能致使胎兒畸形。醫學研究證明,環境汙染已經成為誘發血液疾病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成功接受父親移植 順利出倉
    ,父母迫不及待的送上了祝福的親吻16日,距離父親節還有3天,年僅15個月大女童「魚妹兒」的父親收到了一份最大的父親節禮物——他罹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女兒順利接受了他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於今日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層流病房順利出倉。
  • 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
    &nbsp&nbsp&nbsp&nbsp中國最小再障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順利出倉&nbsp&nbsp&nbsp&nbsp6月16日,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重慶一名1歲3個月大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接受其父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順利出倉
  • 省內最小WAS症候群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17日上午9時40分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學中心淨化倉門口,時隔26天,薛先生和愛人終於可以擁抱兒子茁茁了。出倉,意味著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這名5個月大的嬰兒,終於擺脫了罕見的家族遺傳病。
  • 甘肅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原標題: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劉曉芳)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新突破,遵醫附院完成省內最小地貧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1月14日,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收到了這樣一面錦旗。當天,3歲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出院了,這是我省成功施行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年齡最小患兒,也是遵醫附院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標誌著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患兒及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患兒來自鳳岡縣農村,屬於精準貧困戶。
  • 渡過重重難關,湖北最小造血幹細胞移植寶寶迎來生機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6日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高琛琛 )還是個嬰兒,就患上罕見血液病。為幫9個月大的小女娃贏取生機,武漢專家果斷選擇做造血幹細胞移植。5日,孩子度過生死關卡,平安出院回家。這是目前湖北省最小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案例。
  • 方建培:大膽進行臍帶血移植破除患兒死亡魔咒
    移植倉內的患兒當然,除了常見兒童血液病以外,也總少不了一些難治病如重型地貧患兒和難治性白血病患兒,這兩種病只有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得以根治。筆者發現,方主任有一本專門記錄做過幹細胞移植病人的小本子,每次有病人過來複診,他都會翻開那本小本子,仔細查看病人做手術的時間、病史,以及現狀,再給出治療方案。
  • 再障骨髓移植成功率有多高?
    再障應視為內科急症,尤其是重型再障,必須立即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治療重型再障的兩種有明確療效的治療方法,應儘早採用。臨床常見由於醫師和患者對採用上述兩種措施的猶豫不決而喪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患者合併嚴重感染,危及生命。
  • 白血病患兒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今天順利出倉
    年初,曲濤的小兒子真真(化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11年前,他在北京市臍血庫給真真的姐姐儲存了一份臍帶血。醫生就是用這份與真真HLA配型全相合的臍帶血聯合姐姐的外周血,為真真進行了移植治療。今天,經醫生診斷,姐姐的造血幹細胞已在真真體內健康生長,真真終於可以順利出倉。今年2月,一歲的真真突然臉色發白並伴隨發燒症狀。
  • 再障是不是要做移植手術才能徹底恢復?
    針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骨髓移植是治療再障的一種有效有段,甚至,很多人覺得只有做移植手術才能讓再障患者徹底恢復!那麼,骨髓移植能治好再障嗎?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再障是不是要做移植手術才能徹底恢復?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國內首例XIAP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開展同胞全相合、非血緣外周血幹細胞、非血緣臍帶血、親緣半相合及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高危、難治及復發白血病、淋巴瘤及各種血液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結果顯示累計長期生存率可達70%以上。
  • 血液病醫院治療再障,為何不選骨髓移植?
    再生障礙性疾病的治療在過去的時間裡取得了極大的改善和進步,比如骨髓移植就是常見的一種。但是,藥物治療再障還是作為該病的主導治療方式。聽說骨髓移植可以「根治」再障,為何我們治療「再障」不選擇骨髓移植治療呢?
  • 第十一期:再生障礙性貧血移植專場
    7月22日,「移路有你」血液移植系列課程第十一期課程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許蘭平教授擔任主席,攜手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文賓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楊巖教授,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引領我們深入探討再障性貧血診療現狀,造血幹細胞移植多方位分享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旨在為更多臨床醫生提供最新、最實用的數據報告,為臨床醫生提供參考數據,輔以更明確的治療方案。
  • 1964年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
    1964年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2017-02-0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64年2月5日,我國成功地為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進行了第一例同卵孿生姐妹骨髓移植手術。再生障礙性貧血(AA,簡稱再障)是一組由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不同因素所導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減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身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特徵。骨髓移植是對其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骨髓移植是指將供者的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患者),以期望能夠恢復患者正常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手段,這一方法的出現為再障、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治癒帶來了希望。
  •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本報6月19日訊(記者趙汶)18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經過30天的無菌隔離,海南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瓊海女童小雪順利出倉,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楊淑惠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人民醫院兒內科三病區傳出喜訊,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出倉,其白血病得到有效治療,患兒重獲新生。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骨髓移植後劉曉今天出倉啦!女大學生感恩全社會的幫助
    骨髓移植後劉曉今天出倉啦!6月29日,劉曉同學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表達了感恩之情。7月6日,從醫院傳來好消息,劉曉骨髓移植手術成功,各項指標正常,於7月6日中午正式出倉!恢復良好劉曉出倉7月6日清晨,河北省廊坊市一家醫院的移植倉內,劉德琰醫生在全面檢查了劉曉的身體狀況之後告訴她:「你現在恢復很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馬上就可以出倉了!接下來,你還需要繼續加油!」
  • 移植費用太高無法承受,治療再障還有什麼辦法?
    關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很多患者會考慮骨髓移植治療,甚至認為骨髓移植是治癒再障唯一的選擇,然而,再障做骨髓移植配型很困難,成功率也不高,並且移植的相關費用也很昂貴,一般家庭無法承受。 那麼,再障患者不能骨髓移植,還能怎麼辦呢?
  • ...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
    遺傳性疾病患兒新福音,2018兒童遺傳性疾病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提到「造血幹細胞移植」,人們往往想起的是白血病等,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適應證已經擴大到一些因遺傳問題發生的先天性罕見病
  • 對於再障患者來說,免疫抑制治療和骨髓移植如何選擇?
    免疫抑制劑治療和骨髓移植治療是針對重型再障患者的兩種主要治療手段,但多數患者及病屬在治療前往往會猶豫不定:到底選哪個比較好? 對重型再障患者或者是家屬而言,選擇治療方案之前,應該明確: 第一:免疫抑制治療和骨髓移植的區別 免疫抑制治療在於及早截斷或控制異常免疫,患者需要在治療之前保留足夠殘存造血功能,通過用藥,讓自身造血功能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