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醫院治療再障,為何不選骨髓移植?

2020-11-23 騰訊網

再生障礙性疾病的治療在過去的時間裡取得了極大的改善和進步,比如骨髓移植就是常見的一種。但是,藥物治療再障還是作為該病的主導治療方式。聽說骨髓移植可以「根治」再障,為何我們治療「再障」不選擇骨髓移植治療呢?

骨髓移植雖好,但是它有其局限性,比如患者的年齡問題,病情現狀是否適合移植治療,移植手術成功機率,復發排異反應,費用問題,感染的風險……這些都是準備移植的再障患者需要面對的難題!大部分再障病人都是通過藥物控制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情的,為什麼呢?

其實,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與改善,用於治療再障的藥品被越來越多的研發出來,用於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完全可以針對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而不用盲目承擔骨髓移植帶來的風險。那麼藥物治療該疾病有什麼方法呢?

一種方法是利用藥物刺激骨髓造血細胞的恢復,這種方式可以改善骨髓造血的微環境,多用於慢性再障的治療。但是,診療時間長容易出現發熱、皮疹、骨痛、噁心等副作用。

另一治療方法就是綜合性的治療:

一是聯合用藥:選擇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協同用藥,這樣可以相對減少一些藥物的應用劑量,減輕毒副作用, 提高用藥療效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常見的聯合方法有ALG/ATG(通常合併使用常規劑量甲潑尼龍)加環孢素A加雄激素,或ALG/ATG加環孢素A加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二是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西醫相結合血液病,對症下藥,中醫辨證而治,同時結合西醫診療手段,逐步改善骨髓造血微環境,恢復正常的造血功能,中醫藥方鞏固治療成果,讓患者儘快康復!

相關焦點

  • 對於再障患者來說,免疫抑制治療和骨髓移植如何選擇?
    免疫抑制劑治療和骨髓移植治療是針對重型再障患者的兩種主要治療手段,但多數患者及病屬在治療前往往會猶豫不定:到底選哪個比較好? 對重型再障患者或者是家屬而言,選擇治療方案之前,應該明確: 第一:免疫抑制治療和骨髓移植的區別 免疫抑制治療在於及早截斷或控制異常免疫,患者需要在治療之前保留足夠殘存造血功能,通過用藥,讓自身造血功能逐漸恢復正常
  • 移植費用太高無法承受,治療再障還有什麼辦法?
    關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很多患者會考慮骨髓移植治療,甚至認為骨髓移植是治癒再障唯一的選擇,然而,再障做骨髓移植配型很困難,成功率也不高,並且移植的相關費用也很昂貴,一般家庭無法承受。 那麼,再障患者不能骨髓移植,還能怎麼辦呢?
  • 再障骨髓移植成功率有多高?
    再障應視為內科急症,尤其是重型再障,必須立即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治療重型再障的兩種有明確療效的治療方法,應儘早採用。臨床常見由於醫師和患者對採用上述兩種措施的猶豫不決而喪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患者合併嚴重感染,危及生命。
  • 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白血病移植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當今治療白血病、再障等嚴重血液病的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一旦骨髓移植不成功,患者幾乎失去了其他的治療機會。下面來看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如果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他們又能夠活多久。
  • 1964年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
    1964年2月5日,我國成功地為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進行了第一例同卵孿生姐妹骨髓移植手術。再生障礙性貧血(AA,簡稱再障)是一組由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不同因素所導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減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身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特徵。骨髓移植是對其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骨髓移植是指將供者的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患者),以期望能夠恢復患者正常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手段,這一方法的出現為再障、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治癒帶來了希望。
  • 有什麼病不能做骨髓移植?什麼情況能做骨髓移植?謝別錄工作室
    導讀: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那麼有什麼病不能做骨髓移植? 一、有什麼病不能做骨髓移植?
  • 再障是不是要做移植手術才能徹底恢復?
    針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骨髓移植是治療再障的一種有效有段,甚至,很多人覺得只有做移植手術才能讓再障患者徹底恢復!那麼,骨髓移植能治好再障嗎?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再障是不是要做移植手術才能徹底恢復?
  • 骨髓移植能讓再生障礙性貧血不復發嗎?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危險性非常高,尤其是重型再障,需要立即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控制緩解疾病的病症表現,避免進一步發展惡化。但經過各種方法的治療,很多患者還是病情反覆,多年遷延不愈。也因此,很多患者寄希望於骨髓移植。 那麼,骨髓移植能治好再障嗎?骨髓移植能讓再障不復發嗎?
  • 【關注】骨髓移植的13個實用問題,骨髓移植到底能治療哪些疾病?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鬆骨質間的網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 人出生時,紅骨髓充滿全身骨髓腔,隨著年齡增大,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
  • 第十一期:再生障礙性貧血移植專場
    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是一種非惡性血液病,骨髓象檢查可見造血細胞減少,目前重型再障的治療一線方案為免疫抑制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7月22日,「移路有你」血液移植系列課程第十一期課程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許蘭平教授擔任主席,攜手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文賓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楊巖教授,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引領我們深入探討再障性貧血診療現狀,造血幹細胞移植多方位分享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旨在為更多臨床醫生提供最新、最實用的數據報告,為臨床醫生提供參考數據,輔以更明確的治療方案。
  • 滬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將開建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8點,上海宣告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成功,上海臍血庫因此成為國內首家臨床移植破千的幹細胞專業機構。  在位於松江的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一直監測著病人移植後情況的王椿主任表示,接受臍帶血移植的女性患者今年50歲,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聯合半相合骨髓移植,患者將得到有效救治,預後情況十分樂觀。王椿教授表示,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熟應用於各類病患群體的治療,對於有移植指徵的患者都有臨床效果。  這是上海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
  • 陸道培,亞洲骨髓移植第一人
    對中國血液病學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開創了中國異基因骨髓移植事業的先河,並促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在中國的迅速發展。被譽為「亞洲骨髓移植第一人」。歷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血液病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現為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等國內外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重大獎勵。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過去的醫療水平不高,惡性腫瘤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被大眾看作是不治之症,而現在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這些「不治之症」通過科學的治療都是有機會治癒的。以目前兒童高發的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例,使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有著極高的治癒機率。
  • 一年完成100例骨髓移植手術
    2017年11月,吳女士的親哥哥為她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並成功進行了移植。移植後經過醫生的檢查,吳女士恢復得不錯。「這就好比將土地上的雜草和害蟲清除掉,再種上外來的種子。種子和土壤越匹配,移植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則容易導致排異,甚至造成不可逆損壞。」貴醫大附院血液科主任、貴州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長、貴州省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王季石教授介紹。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然而2015年4月中旬,喬喬突然出現反覆發燒、食慾減退、不停哭鬧、走路不穩的情況,爸爸王瀟(化名)立即帶喬喬去日照市人民醫院,醫生建議喬喬去北京進行詳細檢查,不幸的是小喬喬在北京兒童醫院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必須立即住院治療。  小喬喬先後經歷了化療、手術治療,2016年年初複查時發現病情復發,轉院至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主治大夫孫媛主任建議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救治喬喬的生命。
  • 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頒發陸道培院士2016年傑出服務貢獻獎
    其早在1964年率先在亞洲開展骨髓移植,採用雙胞胎姐妹的骨髓成功救治了一位22歲身患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成功完成了亞洲第一例骨髓移植,患者至今健在,是國際上骨髓移植後生存最長的病例之一。1981年陸道培成功完成中國首例異基因骨髓移植,骨髓持久植活,患者無病生存至今,並於同年創建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
  • 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1964年2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一位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成功施行移植手術,採用的是這位患者的同卵雙胞胎姊妹的骨髓,這是第一次在亞洲成功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很多病人對骨髓移植,現在叫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太了解,還可能存在一種恐懼心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主任醫師姜爾烈說,實際上,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無論從供者還是受者來講,安全性都已經大大提高。
  • 骨髓移植55年: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1964年2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一位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成功施行移植手術,採用的是這位患者的同卵雙胞胎姊妹的骨髓,這是第一次在亞洲成功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很多病人對骨髓移植,現在叫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太了解,還可能存在一種恐懼心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主任醫師姜爾烈說,實際上,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無論從供者還是受者來講,安全性都已經大大提高。
  • PT-Cy方案-- 多中心巢式對照研究評估再障貧血最佳單倍型移植方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畢業後醫學教育辦公室主任湖南省醫師協會血液科醫師分會委員湖南省骨髓衰竭性疾病協作組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學分會青年委員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兒科醫師協會血液學分會幹細胞應用學組顧問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個案管理分會第一節常務理事
  • 臍帶血存不存?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高燒不退一查是再障貧血去年4月,2歲的多多(化名)突然開始一直生病,咳嗽、高燒不退,在鎮醫院當感冒看了一周,沒有好轉;後來發現多多身上有出血點,一檢查血常規,發現大問題,隨後證實是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症,這正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