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完成100例骨髓移植手術

2021-01-09 網易體育

王季石教授為骨髓移植患者進行檢查。

    本報記者羅歡 攝影報導

    近日,記者從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獲悉,貴州省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醫院血液科)2017年成功完成了親緣、非親緣、半相合等造血幹細胞移植突破100例,移植成功率達到了98%以上,移植患者3年生存率及移植成功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親哥哥捐獻造血幹細胞 第100例白血病患者成功移植

    記者採訪了解到,省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2017年第100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吳女士今年57歲,是一位老師。自2016年底被檢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後,已經進行了多次化療,效果並不理想,造血幹細胞移植成了吳女士唯一的希望。

    2017年11月,吳女士的親哥哥為她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並成功進行了移植。移植後經過醫生的檢查,吳女士恢復得不錯。「這就好比將土地上的雜草和害蟲清除掉,再種上外來的種子。種子和土壤越匹配,移植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則容易導致排異,甚至造成不可逆損壞。」貴醫大附院血液科主任、貴州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長、貴州省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王季石教授介紹。

    據了解,年齡超過60歲老年患者的心臟、肝臟、腎臟、肺功能都逐年減退,較難耐受異基因移植大劑量化療及術後感染排異的併發症,移植失敗率高,所以國內的移植中心大都挑選60歲以下的患者。而省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團隊克服了年齡極限、疾病、臟器功能損害等移植難度,成功進行了多例高齡患者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提高了移植適應症中年齡的上限,對於今後老年患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實施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移植成功率達98%以上 3年生存率達國內先進水平

    據悉,貴州省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為基礎設立,是我省首家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療機構,也是我省唯一,西南地區規模較大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血液病實驗室檢測及科研基地,被國家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授予為無關供者幹細胞採集、移植合作單位。

    據記者了解,該中心近年來發展迅速,現在已經具備了自體、異基因、半相合、臍血等各類骨髓移植能力。成立以來,先後獲得了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貴州省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研發平臺建設項目、省血液病診療質控中心稱號以及貴州省衛計委批准成立貴州省血液病研究所等等「成績」。

    2017年,該中心更是曬出了骨髓移植突破100例的優秀「成績單」,移植成功率達到了98%以上,移植患者3年生存率及移植成功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2017西南地區醫院專科排名第三 「家門口」享國內優質診療服務

    「2017年完成骨髓移植突破100例,這意味著更多的患者選擇在『家門口』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而不是長途跋涉到省外求醫,花費巨大不說,求醫感受也很差。」王季石教授告訴記者。

    該中心近5年已完成親緣、非親緣、半相合、臍血等各類造血幹細胞移植近400例,移植成功率及3年生存率達國內先進水平,填補了我省血液病治療領域的多項空白。

    記者了解到,貴醫血液科還獲得了2017年西南地區醫院專科排名第三的殊榮,成立了「貴州省多發性骨髓瘤協作組」、「貴州省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白血病淋巴瘤學組」並獲得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科研創新及臨床診治水平已經處於西南先進水平。近四年已經發表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基礎與臨床相關研究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41篇。

    從2016年的70多例到2017年成功突破百例,一年的時間內,貴醫血液科獲得更多貴州患者的信任,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國內優質的血液疾病診療資源,這無疑是貴州血液病患者的福音。

本文來源:貴州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464醫院完成一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
    1日,解放軍464醫院成功完成了天津市首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手術。  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可以採集肝硬化患者自身的骨髓將其分離出具有「再生」功能的幹細胞,將其輸入到患者肝臟內分化成新的肝細胞,新生的肝細胞會承擔起病肝不能勝任的工作,使患者肝臟功能逐漸恢復。
  • 1964年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
    1964年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2017-02-0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64年2月5日,我國成功地為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進行了第一例同卵孿生姐妹骨髓移植手術。一般來說骨髓移植根據其骨髓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HLA相合的同胞或非親屬骨髓)、同基因骨髓移植(遺傳上完全相同的單卵孿生子骨髓)及自體骨髓移植等三種。日常生活中採用最多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即異基因骨髓移植,雖然對治癒再障、白血病有較好的療效,但是由於缺乏適合的供髓者以及昂貴的移植費用,所以對於病人來說有很大的限制。
  • 一例「完成度」比較高的陰莖移植 | 手術圖解
    迄今為止,僅有4例陰莖移植成功的報導。病例簡介患者是一名退伍軍人,在一次行動中因爆炸裝置導致雙膝以上截肢,下腹壁大片組織、雙側睪丸、陰囊以及大部分陰莖缺失。患者癒合後,僅殘留長1.5cm的陰莖組織,斷端有尿道開口(圖1)。
  •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www.zjol.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49:4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新年前夕,浦江縣13歲的小女孩陳文嫣在腎移植後終於迎來生命的曙光,成為浙醫一院第2000例換腎人
  • 昊宇即將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感謝大連好心人幫助
    小昊宇將帶著大連人的祝福,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昨日記者獲悉,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下,好心人為他捐款近30萬元,湊夠了骨髓移植手術的費用。明日,小昊宇將在北京進行手術前的預處理,預計20日進行骨髓移植。  大連好心人捐款近30萬  在過去的十幾天時間內,大連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為小昊宇捐款的熱潮。
  • 骨髓移植還可治療肝硬化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一提到骨髓移植,大家可能知道它是白血病常見的治療方式,但其實骨髓移植還可治療肝硬化。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消化內科王芬教授團隊採用超聲內鏡技術,將患者自體骨髓經門靜脈成功移植到一例B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肝臟內,僅半個月即獲得良好療效,白蛋白水平快速提升,1個月後腹水完全消退。 患者是一名50歲中年男性,B肝病史20餘年,近年來逐漸出現B肝肝硬化失代償期症狀:肝功能明顯減退、脾功能亢進、大量腹水,多次嘔血、黑便,需頻繁出入醫院。
  • 大馬3歲華裔兒童骨髓移植手術成功 家人謝捐獻者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報導,馬來西亞去年7月患上罕見血液病的楊簾蒽,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  楊簾蒽於兩天前剛過生日,他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後,身體機能恢復情況良好,目前已經從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
  • 重型地貧患兒急需做骨髓移植手術
    排鐵更是一個可怕又漫長的工程,一年365天,必須有280天是在打排鐵針的,每次打都是8-13個小時, 03 尋找骨髓 配型成功 治療地貧兒童的唯一方法就是骨髓移植。春明媽媽在2019年生下一個小女孩,想讓妹妹給哥哥春明做骨髓移植的供體,可做了配型卻不吻合,一家人心如刀割。
  • 出生後被送養的雲南白血病少女完成骨髓移植,是二哥捐獻的
    雲南普洱「出生後被送養」的18歲白血病女孩李仁德近期完成了骨髓移植,目前仍在等待術後恢復。此前養育李仁德的家人通過媒體急尋其血親,希望進行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今年10月,李仁德找到了親生家庭。11月24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3日,醫院給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是她二哥捐獻的。手術一切順利,她二哥的身體狀況也很好,沒有任何不適反應。李女士表示,目前還要繼續等待,大概10天後看孩子的各項身體指標是否有好轉。
  • 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本報記者 張佳星  2月22日,有媒體報導6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女孩琪琪正在天津尋求骨髓移植救治,由於中華骨髓庫的供者體檢出現問題,臺灣骨髓庫的供者悔捐,她仍在等待。  通過骨髓移植手術救治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在我國已經有55年的歷史。
  • 骨髓移植55年: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原標題: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2月22日,有媒體報導6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女孩琪琪正在天津尋求骨髓移植救治,由於中華骨髓庫的供者體檢出現問題,臺灣骨髓庫的供者悔捐,她仍在等待。 通過骨髓移植手術救治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在我國已經有55年的歷史。
  • 骨髓移植15例9死 死者家屬向珠江醫院索賠700萬
    骨髓移植15例9死 死者家屬向珠江醫院索賠700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4日 10:44 來源: 南方都市報
  • 骨髓移植的應用和誤區
    所以早期是採用抽取骨髓的辦法來獲取造血幹細胞。為了採集600毫升骨髓,必須給供者做局部麻醉,在全麻或者腰麻狀態下用骨穿針直接從供著髂後上棘抽取骨髓液,再通過中心靜脈導管輸送給病人,這種方式要經過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過程中,供者流失的帶氧紅細胞比較多,所以手術後會感到頭暈、乏力。 這種通過抽取骨髓這條"路"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
  • 他的肉體正被捐贈者的DNA「佔領」:骨髓移植後,你還是你嗎?
    出乎意料的結果2014 年,Chris Long 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隨後的 2015 年,他完成了骨髓移植手術。手術使得他的生命得以延續,但他的身體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圖丨 Chris Long(來源: New York Times)作為一名警察,Chris Long 的骨髓移植手術引起了同事們的極大興趣:這類幹細胞替換手術,會讓他同時擁有兩套 DNA,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呢?接受過移植的受體,組織或細胞會被 「取代」 麼?
  • 出生3天被抱養的18歲普洱少女已完成骨髓移植!
    雲南普洱「出生後被送養」的18歲白血病女孩李仁德近期完成了骨髓移植,目前仍在等待術後恢復。此前養育李仁德的家人通過媒體急尋其血親,希望進行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今年10月,李仁德找到了親生家庭。11月24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告訴記者,23日,醫院給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是她二哥捐獻的。手術一切順利,她二哥的身體狀況也很好,沒有任何不適反應。
  • 德國科學家用骨髓細胞阻止器官移植排異反應
    德國科學家用骨髓細胞阻止器官移植排異反應,德國科學家成功地阻止了實驗鼠心臟移植手術後可能出現的排異反應。  用胚胎幹細胞可以誘導培育出多種不產生排異反應的移植器官,這已被許多實驗所證實。但胚胎幹細胞來源有限,其應用也必須面對倫理爭論和法規限制,因此科學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成體細胞上。  進行研究的基爾大學附屬醫院弗雷德·范德裡希教授等科學家,首先從一隻實驗鼠身上提取骨髓細胞,在實驗室中以特殊方式培養一段時間後,再植入另外一隻實驗鼠體內。
  • 報導回音:小霖霖進無菌艙準備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小霖霖昨日進艙準備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昨日下午,這個讓人牽掛的孩子在外婆的陪伴下進入無菌艙,開始接受為期一個月的骨髓移植手術。         據了解,4歲的杜昱霖和他哥哥是一對雙胞胎,他哥哥出生不久就被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小霖霖的父母為大兒子做了手術後,今年4月,小霖霖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許多網友和愛心市民通過洛陽網獲知小霖霖的病情後,紛紛解囊相助,為小霖霖捐款捐物。
  • 國際慣例骨髓移植的捐贈者和接受者一年內不能見面,為什麼?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國際慣例骨髓移植的捐贈者和接受者一年內不能見面,為什麼?
  • 周口7歲女孩骨髓移植失敗 二次手術需近50萬
    然而更不幸的是,郭慧敏第一次骨髓移植手術失敗。目前,在骨髓移植倉中的郭慧敏,需要再做一次骨髓移植手術。今年7歲的郭慧敏家住商水縣白寺鎮郭小寨村。去年1月,在學前班上學的郭慧敏突然出現感冒、發燒、流鼻血等症狀。經檢查,郭慧敏被確診患了再生障礙性貧血病。郭慧敏在北京治療時,專家建議其做骨髓移植手術。
  •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4: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德裡2月5日電(記者 方長平)西班牙醫生近日成功地為一名67歲男性患者實施了世界首例將間質細胞移植給心臟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