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2020-11-30 央視網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4: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德裡2月5日電(記者 方長平)西班牙醫生近日成功地為一名67歲男性患者實施了世界首例將間質細胞移植給心臟的手術。目前病人已經出院,情況良好。

  據西班牙媒體報導,這一手術是1月30日在馬德裡的格雷戈裡奧·馬拉尼奧醫院進行的,由這家醫院心臟科主任費爾南德斯和一名美國心臟外科專家共同主持完成。費爾南德斯5日對媒體介紹說,接受治療的患者患有嚴重心絞痛和冠狀動脈損傷,搭橋和支架等療法都對他無效,因此醫生決定採取新療法。具體做法是從患者腹部提取300克脂肪,並從中獲得間質細胞,再通過導管將其植入心臟。

  據該院專家介紹,從脂肪中獲得的間質細胞轉化為心肌、血管和動脈細胞的能力很強,能夠改善心臟功能和病人生活質量。這種療法的優點在於間質細胞不像骨髓幹細胞那樣需要培養3周時間,只要經過2小時的處理就可以使用。2006年9月,這家醫院曾做過一次類似的手術,但當時提取的是病人骨髓幹細胞。

  費爾南德斯說,目前這種療法尚處於研究階段,治療對象僅限於個案病人,至少還需3年至5年才可能用於臨床。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日本稱完成世界首例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
    新華社東京1月27日電 日本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27日宣布,已完成了世界首例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將由iPS細胞培養而來的心肌薄膜移植給了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據日本媒體報導,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本月實施了這項手術,研究小組27日在大阪召開記者會公布了最新成果。研究人員利用來自他人的iPS細胞培養出心肌細胞,並製作成薄膜狀,移植到一名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臟,患者術後狀態良好。研究小組沒有公布詳細的手術日期和患者信息。
  • 文獻告訴你:間充質幹細胞對實體器官移植的重要貢獻
    間充質幹細胞是治療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的希望間充質幹細胞被認為是一種寶貴的細胞類型,因為它們具有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這使得它們在免疫系統高度激活的移植環境中很有應用價值,正越來越引起研究者的關注。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2017年的我國動物實驗顯示出了間充質幹細胞對肝移植的保護作用[4]。實驗選用35隻雄性Lewis供體大鼠和BN受體大鼠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同時從10隻同系雄性BN大鼠股骨和脛骨中分離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術後立即經背部淺靜脈注射HO-1重組腺病毒介導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進一步分析移植的肝臟情況。
  • 史上今日 1967年12月2日 進行世界上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1967年12月2日,南非開普敦赫魯特斯庫爾醫院的心臟外科醫生克裡斯蒂安·巴納德為一名53歲的病人進行了全球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 世界首例頭部移植手術在中國進行 成功率90%
    「中國也許是進行世界首例頭移植手術的最佳場地選擇。」26日,受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院士邀請前來哈爾濱醫科大學參加國際生物醫學前沿學術交流會議的義大利都靈神經外科醫生塞爾吉奧·卡納維洛再次語出驚人。他第一次語出驚人是在2013年7月,當時他第一次對外宣布要為一名來自俄羅斯的志願者做頭部移植手術,引起業界醫學專家的高度質疑。
  • 全球首例使用他人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移植手術完成
    is first to receive 'reprogrammed' stem cells from another person為標題發布在2017年3月28日的《自然》新聞上原文作者:David Cyranoski| 全球首例用來自他人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治療黃斑病變的移植手術完成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這是日本國內首次使用胚胎幹細胞治療人體疾病,也是世界首例使用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的移植手術。這名患兒在出生第二天就查出天生缺少肝酵素,導致無法分解體內有毒物質——氨,患上了一種叫做 「尿氨酸血症1型」的尿素循環異常症。這種病非常危險,如果患兒血液中的氨濃度上升,會給腦部造成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會威脅生命。
  • 跟移植免疫抑制劑說再見!世界首例間充質幹細胞助力活體腎移植獲成功
    1   世界首例免疫耐受誘導成功不久前,來自義大利的研究者報導了一例活體腎臟移植受者用自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s)輸注誘導免疫耐受獲得成功的案例。在沒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可完全耐受新器官18個月。
  • 南京鼓樓醫院完成世界首例iPS幹細胞心臟病治療,重啟心臟
    王東進說道,他的目標是評估細胞注射的安全性,當病人的心臟功能在手術後顯著改善時,他受到了鼓舞。並且他補充說,這兩名患者都沒有腫瘤發生,這是使用多能幹細胞的可能風險之一。今年1月,日本一名心臟外科醫生Yoshiki Sawa將用於治療心臟病的iPS衍生心肌細胞注射入病人體內,這在當時是世界首例。除此之外,法國和美國等也計劃進行其他幾項研究。Zimmermann也計劃在德國進行類似的研究。
  •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基於iPSC幹細胞的終末心衰治療
    中國網訊 日前,Nature新聞報導的一則消息——南京鼓樓醫院完成世界首例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來源心臟細胞,治療慢性終末心力衰竭的成功案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兩位接受心臟細胞治療的慢性終末心衰患者,在完成為期一年的臨床隨訪觀察後,近日康復出院。此案例證明,中國已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基於iPSC幹細胞的終末心衰治療。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當同樣的命運即將降臨在右肢上時,一種來自新生兒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使他免於再次截肢。 為了保住吳秀華的右肢,醫院大膽調整了治療方案,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到吳秀華身上,因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可明顯促進新生血管的形成,醫生說術後吳大爺的右肢有望保住。
  • 世界首例遺體頭顱移植手術追蹤:業內人士仍然質疑
    世界首例遺體頭顱移植手術追蹤——  「換頭術」被更正,業內人士仍然質疑  本報記者 李麗雲 李 穎 房琳琳  11月21日上午,因「換頭術」備受質疑和關注的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任曉平,在哈爾濱醫科大學主樓會議室就相關信息向多家媒體進行了現場回應。
  • 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
    2019年1月9日,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目前,臨床上對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急性期主要為長腿石膏託固定,慢性期主要為膝關節鏡下手術和半月板切除。因為半月板的血供不足等因素,半月板的自我修復能力較差,從而影響手術療效。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近年來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 南非陰莖移植手術算全球首例嗎?其實首例在中國
    這是世界上首例獲得成功且取得長期效果的陰莖移植手術。他們自豪的宣布,他們完成世界首例「成功」的陰莖移植手術。他們挽救了許多人的生活,因為他們捐贈包括心臟,肺,腎,肝,皮膚,角膜以及陰莖。誠然,南非的這例手術從成功的程度和時間長度來講,確屬世界首例。而單純從時間的早晚來講,我國早在10年前的2005年即開始了這一手術的實施並取得了短期的成功經驗。
  • 全球首次:日本用他人iPS細胞完成視網膜移植手術
    據日媒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組成的團隊近日透露,關於使用他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製成的視網膜細胞移植給患有嚴重眼疾患者的全球首次臨床研究,至今為止已實施原定目標的5例移植手術。據該團隊介紹稱,3月對一名居住在日本兵庫縣的男性實施了首例移植手術,目前所有病例都在術後約一年內的觀察期中,無法公開患者情況及手術經過。
  • 世界首例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完成;美稱新冠病毒離開中國後未變異...
    圖片來源:中新網純科技圖片來源:日本時報●日本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27日宣布,已完成了世界首例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將由iPS細胞培養而來的心肌薄膜移植給了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研究小組將跟蹤觀察這一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計劃今後再為10名患者進行移植手術。
  • 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實施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2日訊(記者 李丹)12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患者術後生命體徵平穩。
  • Science Advances: 間充質幹細胞心臟補片,可加強心梗後心臟修復
    正文   最新研究表明,基於間充質幹細胞的   心臟修復補片,可作為一種加強心梗心臟修復的有效手段。  撰文: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常用的提高間充質幹細胞(MSCs)對心梗的治療效果的途徑有兩種:第一條途徑:通過對 MSCs 進行基因修飾,使其改善心梗誘導心臟中的心臟功能和心肌血管生成;第二條途徑
  • 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對異種小鼠間皮膚移植的免疫調節作用
    皮膚移植動物模型:通過外科手術方法將一種動物的皮膚移植到另一種不同種系動物的身上,可快速有效建立皮膚移植免疫排斥動物模型。背景:皮膚移植是治療大面積燒燙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何有效抑制異體皮膚移植後的免疫排斥反應,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盛事 亞洲心臟搭橋、移植、三心手術第一人朱樹勳教授受聘遠東
    7月1日,亞洲心臟醫療技術領域泰鬥、臺灣徐元智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副董事長朱樹勳抵達龍江首家臺灣合資三級心腦血管專科醫院--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竟無需配型,這是為何?
    提到移植,大家就會想到器官移植,骨髓移植,但是移植之前都會要配型。都知道,配型猶如大海撈針,異常困難,不然那些白血病病人也不會在家裡苦苦的等待,成功率一般在幾萬到幾十萬分之一不等。現如今,醫學界又提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使用無需配型的說法,這所謂的「配型」,究竟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