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

2020-11-30 浙江在線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

www.zjol.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49:4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新年前夕,浦江縣13歲的小女孩陳文嫣在腎移植後終於迎來生命的曙光,成為浙醫一院第2000例換腎人。為小女孩主刀的該院腎臟病中心主任陳江華教授說,給腎功能衰竭患者帶來生命希望的,是不斷發展的腎移植技術。據了解,目前我省腎移植技術已走在全國前列,換腎手術也越來越安全。

  陳文嫣是一名小學6年級學生,家住浦江農村,一年前出現尿毒症狀。前段時間經過腎移植後,目前已能正常排尿,各項生命體徵穩定,精神狀態很好。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腎移植的醫院之一,浙醫一院於1977年完成浙江省首例腎移植。近年來,該院在腎移植治療的許多關鍵領域取得突破,並獲得了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如開展與腎移植相關的多項先進的檢查;開展腎、骨髓聯合移植治療腎功能衰竭;在國內首創移植內外科結合、中西醫結合的腎臟病一體化治療等。

  近年來,浙醫一院腎臟病中心每年開展腎移植手術都在200例以上,在國內同行中名列前茅。

  據介紹,我國每年新增的尿毒症病人在10萬~13萬之間,而根據我國器官移植協會的統計,每年腎移植量為8000例左右。目前在浙醫一院,患者從腎移植手術至出院,一般只需花4萬元,而血液透析一年需要7萬至10萬元。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作者:王其玲 秦軍 編輯:周若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_B2/21.93.1.161

相關焦點

  •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圖為一名腎移植患者接受採訪。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展腎移植技術以來,上海腎移植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為35歲,位居全國之最,而曾於2002年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開展腎移植手術的「世界首例換腎夫妻」,他們的孩子健康活潑,如今已經就讀小學四年級。6月25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召開腎友聯誼會。
  • "換腎"手術其實是"加腎"
    腎臟移植手術作為尿毒症根治的唯一方法,可以挽救許多生命垂危的患者,在所有的器官移植手術中,腎移植的預後效果和安全性都是最高的。
  • 關於腎移植,這14條小常識,您必須要了解!
    而在這兩類療法中,腎移植能夠完全代替自體腎臟的工作,毒素清除徹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生活質量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它。1.腎移植就是換腎,是將健康者的腎臟通過手術方法移植入雙腎病變的尿毒症患者體內,以代替其失去功能的腎臟。
  • 女大學生做過腎移植手術 求職被告知體檢不合格
    二院打電話通知的工作人員告訴胡格格,這次招聘體檢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胡格格在14歲那年因為尿毒症晚期做過腎移植手術,十年前的這個手術正是她體檢不合格的原因。  換腎女孩 好心人幫助完成腎移植,填報護理專業只想回報社會  昨天下午,記者和胡格格約在鼓樓見面。留一頭齊腰長發的她跟絕大多數女孩一樣,青春洋溢。
  • 這類腎移植該怎麼做? | 手術圖解
    這類腎移植該怎麼做?一般認為,腎移植是治療終末期腎病(ESRD)的最佳方法。重複輸尿管是泌尿外科較常見的一種先天畸形。據國外統計,在125人中可發現1例重複輸尿管(0.8%)。但是,有關重複輸尿管腎移植的報導卻很少。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這標誌著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國外同行的高度認可;也表明在嬰幼兒血管瘤的治療方面,吉毅教授團隊走在世界前列。⊙ 重醫附一院:牽頭髮布《輸液導管相關靜脈血栓形成中國專家共識》近日,以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部和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周圍血管疾病管理分會為主體組織單位的《輸液導管相關靜脈血栓形成中國專家共識(第一版)》發布,重醫附一院是該版共識的牽頭單位。
  • 世界公認的最好方法,我國腎移植十年存活率已近90%!
    周強醫生表示,以往研究數據顯示,腎移植後患者的存活時間大約7-10年,但最近國內幾個大的臨床移植中心數據顯示,腎移植十年存活率為86%-87%,兒童和年輕患者建議首選腎移植,尤其是兒童尿毒症患者,因為尿毒症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如今,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器官移植大國,其中腎移植數量最多,每年實施10000餘例次,居亞洲之首,最長腎臟健康存活達40餘年。
  • 武大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專家周江橋教授做客《名醫來了》,腎移植讓...
    8月5日下午4時,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腎移植學組副組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橋教授,該科副主任醫師邱濤、主治醫師陳忠寶一同做客《名醫來了》,為廣大網友解密腎移植的相關「硬核」知識,數萬網友通過楚天都市報官方微博、楚天都市報頭條號及看楚天APP旁聽了這堂「視頻公開課」。
  • 6月6日全國愛眼日 重醫附一院眼科正式邁入飛秒雷射矯正視力新時代
    6月6日,為迎接第24個全國愛眼日,重醫附一院眼科在該院門診廣場隆重舉行大型義診暨重醫附一院眼科屈光中心全飛秒雷射開機儀式。重醫附一院呂富榮副院長、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副院長、重醫附一院門診辦公室陳輝主任出席參加本次大型愛眼日活動,重醫附一院眼科楊培增主任
  • 這位腎移植醫生60歲生日,收到這樣一份讓人淚目的特殊禮物
    又一臺腎移植手術順利完成,又一名患者從此刻開始重獲新生。這是今年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腎移植科第201例腎移植手術。從醫近40年,王洪偉陪伴數以千計的腎友們迎來了第二人生。3日一早,剛從凌晨的手術室出來沒幾個小時,王洪偉又趕到醫院病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王洪偉,沒想到一份特別的驚喜正在悄悄籌備中。
  • ...全球近3000萬臺手術被取消!浙大一院與美國麻省總醫院共商對策
    器官移植技術全球享有盛譽浙大一院:多例高難度手術創造奇蹟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教授,本人就是國內著名的器官移植專家,尤其擅長疑難複雜肝膽胰腫瘤的診治和肝臟移植,在該領域有很深的造詣。還成功開展了兩例備受全球關注的老年新冠肺移植手術,使70歲和66歲的新冠肺炎患者重獲新生。緊接著,浙大一院肺移植科主任韓威力主任醫師分享了全球外科醫生關注焦點中的焦點——浙大一院完成的兩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術,詳細分析了手術過程,診療與用藥經驗,及患者康復情況,為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開闢了新的思路。
  • 換腎手術順利進行
    昨日換腎手術進行。主治醫生介紹,手術非常順利,目前母女二人情況良好。    昨日,記者來到了湘雅三醫院的移植科,張海霞的媽媽石清雲正躺在病床上昏睡著,她的身上插了幾根管子,旁邊則放著一臺心電監護儀。據張海霞的爸爸張智文介紹,兩人大約早上7點半進的手術室,11點兩人手術完畢,張海霞現在暫時只能呆在重症監護室,以免感染。
  • 昆醫大附一院有了3D「透視眼」 為患者精準實施肝臟手術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2日,一臺滿載現代科技手段的「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一院)進行直播。「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在昆醫大附一院直播 醫院供圖  該院肝膽外科主任羅丁介紹
  • 得了尿毒症到底要選擇腎透析還是選擇腎移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種治療方式將體內的血液引流到體外,經過透析器的透析,通過超濾、吸附和物理交換,代替腎臟完成代謝、清除廢物、維持電解質等功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血液透析一周要進行兩次,經濟負擔是比較重的。這種治療效果相對於其他的治療效果來說會比較好,但是不穩定,有的尿毒症患者通過血液透析存活十幾年,有的患者做血液透析就不會有特別好的結果,是因人而異的。
  • 最新達文西機器人入駐浙大一院總部一期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浙大一院的達文西機器人共完成了6450臺手術,數全球最忙、最勤勞的手術機器人。相比於全國社區都在推崇的全科醫生,達文西機器人就像手術室的「全能」外科醫生一樣,忙碌在肝膽胰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普胸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婦科等科室的手術室。達文西機器人作為目前世界範圍應用廣泛的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它的出現將外科手術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高度。「2020年泌尿外科完成了904例達文西手術。」
  • 血型不相合父子腎移植手術成功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臟移植科在外科樓B座手術室成功完成1例ABO血型不相合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供者為父親、血型AB型,受者為其兒子、血型B型),這是該院首次開展ABO血型不相合的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
  • 浙醫二院:尿液裡提取幹細胞,有助於白內障診治
    這幾天,王寧利、謝立信、趙堪興、黎曉新、趙家良等全國各地的眼科大咖,受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委、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之邀,難得地齊聚在了西湖邊。與會的還有來自美、日、韓的專家們,有的是上周剛參加完蘇州全國眼科年會就馬不停蹄趕來杭州。這麼多專家,都是為祝賀浙二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而來。同時,他們也帶來了國內外最前沿的資訊。
  • 非法腎移植手術窩點:買腎人花55萬 賣腎人只得4.5萬
    費用方面,每名未體檢的供體,中介費數千元;完成體檢併合格的供體,中介費1.5萬元。肖平曾對警方表示,僅2018年10月、11月,自己就向新河縣的地下腎臟買賣團夥輸送供體4名。其中兩名供體體檢合格,肖平因此獲利2.1萬元。
  • 健康周刊 | 海醫二院「創紀錄」:40小時完成10臺大器官移植術
    海醫二院「創紀錄」:  40小時完成10臺大器官移植術  海南日報訊(記者馬珂 通訊員譚瑩)「這是一場刻不容緩的大考,也是驚心動魄的40小時!」10月25日12時至27日4時,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剛組建兩年的器官移植團隊,一口氣順利完成了6臺腎移植手術、3臺肝移植手術和1臺小兒肺移植手術,其中小兒肺移植手術為海南省首例。  10月24日和25日,海醫二院器官移植科接連接到通知,出現三例愛心捐獻者,其中有兩例是省外捐獻者。25日,在進行本省三臺器官移植手術的同時,醫院又派出醫護人員到省外獲取移植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