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2020-11-30 澎湃新聞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6-06-25 21:38 來源:澎湃新聞

6月25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召開腎友聯誼會。圖為一名腎移植患者接受採訪。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展腎移植技術以來,上海腎移植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為35歲,位居全國之最,而曾於2002年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開展腎移植手術的「世界首例換腎夫妻」,他們的孩子健康活潑,如今已經就讀小學四年級。

6月25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召開腎友聯誼會。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院方獲悉,當前我國普遍存在腎源匱乏,每年約有50萬人需要進行腎移植手術,但全國可供移植的腎源僅有5000多例,多數只能通過親屬捐腎來完成移植。

腎移植患者最長健康存活35年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是國內最早開展腎移植的單位之一,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完成各類腎移植手術4500餘例。參加本次腎友會的,有一位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長徵醫院腎移植的腎友,目前仍保持良好腎功能,移植腎已存活35年,成為全國之最。

「當我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妻子在三個月內成功減肥30斤,毅然捐腎救我,讓我活了過來,我感謝妻子,更感謝長徵醫院,移植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澎湃新聞獲悉,參加此次活動的腎移植患者中還有「世界首例換腎夫妻」,也創下腎移植夫妻生育的首例世界紀錄,如今孩子已就讀小學四年級。

2002年2月,在上海一家大型企業打工的26歲小夥子辛勤被查出患了中晚期尿毒症,要根治惟一的辦法是腎移植,於是他來到長徵醫院。同年,還在上海某大學求學21歲的倪曄,因晚期尿毒症也住進了長徵醫院,和辛勤同一樓。

兩人家庭及遭遇竟然極其相似,高昂的換腎手術費成了無法逾越的高門檻。在長徵醫院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下,他們得以湊足了手術所需的費用,兩人成功接受了腎移植手術。

相同的命運將兩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年的了解和戀愛,這對絕處逢生歷經磨難患難與共的「戰友」,終於走進了婚姻殿堂。4年後,在長徵醫院婦產科、腎移植科等科室專家的全力保駕下,他們有了愛情結晶。而如今,他們的女兒活潑健康,已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

親屬活體供腎移植成普遍現象

院方透露,目前,我國尿毒症患者約有100萬人,並以每年新增12萬人的速度遞增,其中每年約有50萬人需要進行腎移植手術,而全國可供移植的腎源僅有5000多例。由於腎源匱乏,在腎移植病人中,目前多數供腎都是親屬捐腎。

長徵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王立明教授介紹,腎移植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排斥反應,親屬間血源最近,往往組織配型好,移植後排斥發生率低,這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排斥問題,術後移植腎近期和遠期存活率都高。

長徵醫院自1983年成功實施第一例親屬活體腎移植術以來,已成功完成親屬間活體腎移植300餘例,其中包括世界罕見同卵雙胞胎、國內首例藏族同胞兄弟等特殊親屬間活體腎移植,無一失敗。無論是移植數量還是質量均為全國前列。此外,由該院研製的器官保存液已在國內98%的醫院使用,推動了我國器官移植事業的發展。

此外,該院還開展了肝腎、胰腎聯合移植、胰島細胞移植等新項目,術後一年腎存活率達到95%左右,五年與十年腎存活率分別為78%及56%。統計數據顯示,該院最小移植受者4歲,最大移植受者73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腎友會 上海長徵醫院 移植腎 世界首例換腎夫妻

相關推薦

評論(72)

相關焦點

  •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www.zjol.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49:4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2000例換腎人。為小女孩主刀的該院腎臟病中心主任陳江華教授說,給腎功能衰竭患者帶來生命希望的,是不斷發展的腎移植技術。據了解,目前我省腎移植技術已走在全國前列,換腎手術也越來越安全。  陳文嫣是一名小學6年級學生,家住浦江農村,一年前出現尿毒症狀。前段時間經過腎移植後,目前已能正常排尿,各項生命體徵穩定,精神狀態很好。
  • 關於腎移植,這14條小常識,您必須要了解!
    關於腎移植,這14條小常識,您必須要了解!我們知道,當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尿毒症期,就只能通過腎臟替代治療——透析和腎移植來代替損壞的腎臟功能、維持身體的健康。而在這兩類療法中,腎移植能夠完全代替自體腎臟的工作,毒素清除徹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生活質量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它。1.腎移植就是換腎,是將健康者的腎臟通過手術方法移植入雙腎病變的尿毒症患者體內,以代替其失去功能的腎臟。
  • 得了尿毒症到底要選擇腎透析還是選擇腎移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能夠累及多個系統的健康,死亡的風險很大。得了尿毒症以後,很多尿毒症患者都是茫然是錯的,不知道該怎麼治療,不知道該選擇腎臟透析還是腎移植。 什麼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可以把它稱之為「人工腎」,是腎衰竭患者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
  • 世界公認的最好方法,我國腎移植十年存活率已近90%!
    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趙洪雯教授表示,我國慢性腎臟病或引起腎功能衰竭的人群裡,最常見病因是慢性腎炎,佔到一半患者以上,還有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炎、多囊腎等發病率也很高。慢性腎臟病發展到尿毒症後,就需要透析維持生命,給患者個人、家庭、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讓一個家庭可能「因病返貧」。
  • "換腎"手術其實是"加腎"
    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腎移植也是第一例成功的器官移植手術,是由美國外科醫生默裡於1954年完成的,這是一次同卵雙胞胎之間的腎移植。默裡醫生也因此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到如今,全球每年大約要進行3萬多臺腎移植手術,手術可以為患者延長15~20年的壽命。
  • 患者和醫生都說:這是治療尿毒症最好的方法!但這真是一個謊言!
    這張所謂的「底牌」就是腎移植。有時候經常看到患者朋友圈或者給我的留言當中說到:腎源等待中,美好的生活即將到來!而且還會問我術後注意事項。抱著安慰患者、負責任的態度,我每次盡最大努力給那些患者都會講很多內容,可是腎友們這種「換個腎,一切問題就解決」的想法,真的就對嗎?
  • 腎移植術後40年再「慶生」 我國腎移植存活時間最長者:心態好最重要
    2017年10月20日訊,腎移植術後40年,老楊身體健康,酷愛自駕。說快板,玩攝影,他樂享生活。1972年,北京友誼醫院完成了我國第一例腎移植手術。1977年10月19日,因為腎病終末期,不甘心在藥罐子度過一生的老楊下定決心要做腎移植手術。那時,腎移植手術圍手術期的死亡率在60%左右。10個人就有6個過不了手術這一關。那天,北京友誼醫院泌尿外科於惠元教授、侯宗昌教授領導的腎臟移植團隊在制訂了詳盡的診療計劃後,決心用手術來延長他的生命。
  • 武大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專家周江橋教授做客《名醫來了》,腎移植讓...
    楚天都市報8月6日訊(記者 劉迅 通訊員 孫小婷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我國現有尿毒症患者300萬人, 每年以12-15萬人的速度遞增,想要高質量存活下去的希望只有腎臟移植。周江橋主任、副主任醫師邱濤、主治醫師陳忠寶一同與網友分享腎移植硬核知識腎移植一般不切除「舊腎」器官是關乎生死的稀缺資源,等一個合適的供體不容易。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器官移植國家,其中腎移植數量最多,每年約1萬餘例次。
  • 中國規範器官移植技術 腎移植者十年存活率超60%
    現狀  我國腎移植患者十年存活率超過60%  記者從昨日的會議上獲悉,過去十年來,中國的器官移植取得了矚目的進展,無論是腎移植、肝移植、心肺移植還是骨髓移植的數量和技術都已接近甚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換腎30年沒感冒過一次 老人感悟每活一天都是賺的
    30年前的4月,他作為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首批尿毒症患者,接受了腎臟移植治療。手術很成功,當年37歲的劉武陵得以重獲新生。「這30年來我連一次感冒都沒得過,更沒因為腎臟問題住過院。」劉武陵對「劫後餘生」四個字特別有感悟:「每一天都是賺的。」為了不虛度這多賺的「每一天」,當年他出院兩三個月就回到廠裡上班,一直幹到52歲退休。
  • 「腎移植後,我獲得新生27年…」今天,這些「腎友」歡聚感恩
    ,我獲得新生27年了……」12月27日上午,在鄞州二院6號樓報告廳,100多名腎移植患者歡聚一堂,共慶新生。 老陸是鄞州二院腎移植團隊施行腎移植手術的第一例患者,給他主刀的就是姚許平醫生。 說起當年的手術,老陸感慨萬千。早年,老陸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從此,他便開始三天兩頭跑往上海醫院做檢查和治療,那時,寧波到上海交通不便,來回一趟光路上就得花3天時間。受盡了折磨的老陸決定回到寧波施行腎移植手術。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出院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他也成為了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大猩猩「威利」去世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威利」走了。12月21日,山東濟南動物園服務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濟南動物園」發布消息稱,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於12月19日晚因突發性腦部出血,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
  • 這些換腎的誤區,可別再中招了!
    我們知道,為了保證腎移植的遠期療效,術後康復至關重要。但不少腎友在此期間由於對腎移植缺乏正確的認識,容易走進認知誤區,耽誤康復的效果。別擔心,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關於換腎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希望腎友們都能提高警惕,避免中招。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採訪對象提供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腎移植知識大盤點,您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編給腎友們歸納了一些腎移植的基本要點,奈何篇幅有限,沒法兒一次講完,沒看過癮的腎友別擔心,咱們今天來繼續盤點盤點腎移植的那些事兒,爭取給您把明白的、不明白的都給搞通了,一起往下看吧!腎移植術前要注意什麼?
  • 發病後活了10年 中國存活時間最長愛滋病患者去世
    中新網10月17日電據中廣網消息,10月12日晚9:05,重慶市第一位愛滋病患者聯東(化名)在醫院去世,終年44歲。從發現身患愛滋病到去世,聯東活了整整10年,成為中國愛滋病患者發病後存活時間最長的人。  據了解,聯東1989年到雲南做生意,1990年代初染上毒癮。
  • 換腎手術後,他夥同他人倒賣醫保藥品,僅獲利6000餘元卻賠了17萬
    陳某,江蘇省張家港市人,今年34歲,曾經生活幸福、美滿,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1年年初,正在工廠上班的陳某突然毫無徵兆地暈倒 2012年初,陳某等到了合適的腎源,並且在上海某醫院順利進行了換腎手術。
  • 女大學生做過腎移植手術 求職被告知體檢不合格
    二院打電話通知的工作人員告訴胡格格,這次招聘體檢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胡格格在14歲那年因為尿毒症晚期做過腎移植手術,十年前的這個手術正是她體檢不合格的原因。  換腎女孩 好心人幫助完成腎移植,填報護理專業只想回報社會  昨天下午,記者和胡格格約在鼓樓見面。留一頭齊腰長發的她跟絕大多數女孩一樣,青春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