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0-12-05 中國網

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採訪對象提供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

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作為HIV感染者,手術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血透中心具備愛滋病血透條件,近幾年,李明頻繁地前往公衛中心血透治療,長期的舟車勞頓和不規律的血透治療,使他的血肌酐指標一直居高不下,身體也逐漸出現了因體內毒素的蓄積產生的毒副反應,生活質量每況愈下。

偶遇專家覓轉機 妻子大愛願捐腎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教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腎移植專家,治癒了大量伴發特殊疾病的尿毒症患者,抱著一絲希望掛了朱同玉的專家門診。針對李明的病情,朱同玉表示:愛滋病患者存在機體免疫功能缺陷,而腎移植術後患者需長期服用的抗排異藥物,可能會更加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和增加術後感染風險。雖然當前國內外愛滋病合併尿毒症患者行腎移植手術的病例甚少,但是目前治療愛滋病及抗排異的藥物、病原學及各種藥物濃度檢測方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完全可以滿足臨床的需要。最關鍵的問題是獲得匹配的供腎和通過醫學倫理審批等事宜。聽了朱同玉的介紹,家人非常支持腎移植手術,李明的妻子毅然決定把自己的一隻腎捐給丈夫。

準備充分預案足 一波三折除惡疾

經過一番檢測後,李明與妻子的組織配型成功,移植相關指標檢測也符合手術要求。9月底,公衛中心接到了上級部門準許為李明實施親屬腎移植術的批覆。隨即,公衛中心成立了醫療組,開展多學科的會診討論,制定了嚴格的治療方案及充分術前準備,2020年10月23日,手術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妻子作為供腎者,術後身體狀況穩定,一周後出院。

術中,李明移植腎動脈吻合開放後,久違的尿液立即從移植腎中排出。血肌酐指標術後第一天由1000μmol/L以上降到300μmol/L,第三天就接近正常值。

腎移植手術順利,但是李明術後病情依舊一波三折。術前,病原學痰細菌培養提示有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定植。雖然接受了噬菌體霧化治療,肺炎克雷伯菌消失了,但術後一周還是出現了間斷髮熱,行胸部CT檢查示肺部新發感染灶,經行支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液二代測序,提示肺部軍團菌感染,經多學科會診,調整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使用,患者胸部CT示肺部感染灶吸收,體溫正常,腎功能維持正常,最終符合出院標準。

據了解,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順應現代醫學發展特點,解決愛滋病患者在就醫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在愛滋病診療領域率先建立了愛滋病「一站式」綜合診治服務模式,整合臨床各科的優勢,發揮各學科專長,建立醫院內外聯動和協作機制,為愛滋病患者提供內科診治、外科手術、心理諮詢和保健等綜合服務;為女性愛滋病患者提供孕期保健、母嬰阻斷、產後關懷等特色服務。繼全國首個HIV重病患接受心臟外科手術並獲成功後,本次HIV感染者腎移植手術的成功,進一步彰顯了公衛中心感染外科綜合診療水平。

相關焦點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出院
    昨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他也成為了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6-06-25 21:38 來源
  •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www.zjol.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49:4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新年前夕,浦江縣13歲的小女孩陳文嫣在腎移植後終於迎來生命的曙光,成為浙醫一院第
  • 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9月23日上午,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順利出院。出院患者樊女士:「我在移植過程中一切順利,我再次向蚌埠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醫生和其他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正在說話的這位就是皖北地區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她告訴記者, 2019年7月份,她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
  • 得了尿毒症到底要選擇腎透析還是選擇腎移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說起尿毒症很多人都非常的恐懼,畢竟這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症候群,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能夠累及多個系統的健康,死亡的風險很大。得了尿毒症以後,很多尿毒症患者都是茫然是錯的,不知道該怎麼治療,不知道該選擇腎臟透析還是腎移植。 什麼是血液透析?
  • 全省首例!血型不相合父子腎移植手術成功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臟移植科在外科樓B座手術室成功完成1例ABO血型不相合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供者為父親、血型AB型,受者為其兒子、血型B型),這是該院首次開展ABO血型不相合的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
  • 安徽首例!跨血型腎移植患者雙重濾過血漿置換治療實施
    近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科聯合腎移植科,完成了我省首例跨血型腎移植患者雙重濾過血漿置換(英文縮寫DFPP)手術。通過該技術,可有效清除腎移植患者產生的抗體。
  • 北京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原標題: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HIV抗體檢測為常見的愛滋病篩查手段,陽性一般意味著感染,陰性則代表未感染。這一判斷是絕大多數人對愛滋病檢測的「常識」。該論文公布了我國首例HIV抗體檢測為陰性,但經HIV「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愛滋病患者,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論文通信作者、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介紹,該案例揭示了HIV核酸檢測在愛滋病診斷中的重要價值,但該檢測方式主要用於三類特定人群,並不建議作為愛滋病常規篩查診斷手段。
  • 「腎移植後,我獲得新生27年…」今天,這些「腎友」歡聚感恩
    ,我獲得新生27年了……」12月27日上午,在鄞州二院6號樓報告廳,100多名腎移植患者歡聚一堂,共慶新生。 老陸是鄞州二院腎移植團隊施行腎移植手術的第一例患者,給他主刀的就是姚許平醫生。 說起當年的手術,老陸感慨萬千。早年,老陸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從此,他便開始三天兩頭跑往上海醫院做檢查和治療,那時,寧波到上海交通不便,來回一趟光路上就得花3天時間。受盡了折磨的老陸決定回到寧波施行腎移植手術。
  • 世界公認的最好方法,我國腎移植十年存活率已近90%!
    據悉,截止至2016年,我國正在進行血液透析患者579381人,腹膜透析患者94896人,仍有相當部分尿毒症患者因各種原因放棄治療。腎移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尿毒症主要有三種替代腎臟的治療方式: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還有腎移植。但是透析只能替代我們腎臟的一部分功能,而腎移植是最完全的替代方法。」
  • 武大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專家周江橋教授做客《名醫來了》,腎移植讓...
    周江橋主任做客《名醫來了》直播間腎移植是終末期腎病最佳治療手段「說起腎移植,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遙遠的話題,其實不然。」直播現場,周江橋主任介紹一組數據:我國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約300萬人,而這一數字正以每年12-15萬人的速度遞增。
  • 「領跑者」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5年治療出院2692例患者
    「2019年,我們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出院828例,創開業以來的新高,單日治療患者數、單月治療出院患者數等,均創開業以來的新紀錄,並超越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醫院院長郭小毛表示。醫院建立了治療隨呼吸運動腫瘤的控制技術,藉助自主研發的旋轉治療床,完成質子重離子治療早期肺癌攻關,成為全球率先報導採用筆形掃描、重離子技術治療早期肺癌成果的粒子中心,實現國際粒子放療「零的突破」。應用自主研發的質子束限光筒成功開展我國首例質子治療溼性眼底黃斑變性臨床研究,已治療53例眼底黃斑變性病例,患者視力改善明顯。
  • 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出現?
    ,也或將是全球首例口服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該研究成果由來自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Ricard Diaz研究團隊完成。在強化治療48周後,5位患者恢復了常規的三藥治療方案,並在3年後即2019年3月停止了所有治療,其中,4位患者HIV病毒迅速復發,僅「聖保羅病人」堅持了66周且目前仍然沒有在血液中檢測到任何HIV病毒,血液抗體濃度也處於極低水平,表明該患者有可能已經實現愛滋病的治癒。
  • 1985年6月在北京協和醫院發現中國首例愛滋病患者
    關於愛滋病,我們從聽到這個名字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了。但是在做這期訪談之前,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很多人並不了解愛滋病和愛滋病預防,多數人是談艾色變。所以我們在世界愛滋病日即將到來之際,特別請到第三屆衛生部愛滋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政策組副組長劉康邁和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研究與信息室主任呂繁兩位專家,和大家談談愛滋病預防以及控制等方面的有關情況。
  • 關於腎移植,這14條小常識,您必須要了解!
    關於腎移植,這14條小常識,您必須要了解!我們知道,當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尿毒症期,就只能通過腎臟替代治療——透析和腎移植來代替損壞的腎臟功能、維持身體的健康。而在這兩類療法中,腎移植能夠完全代替自體腎臟的工作,毒素清除徹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生活質量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它。1.腎移植就是換腎,是將健康者的腎臟通過手術方法移植入雙腎病變的尿毒症患者體內,以代替其失去功能的腎臟。
  • 中國科學家完成首例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9月1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研究組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研究組合作在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患有愛滋病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CRISPR-Edited
  • 這位腎移植醫生60歲生日,收到這樣一份讓人淚目的特殊禮物
    又一臺腎移植手術順利完成,又一名患者從此刻開始重獲新生。這是今年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腎移植科第201例腎移植手術。從醫近40年,王洪偉陪伴數以千計的腎友們迎來了第二人生。3日一早,剛從凌晨的手術室出來沒幾個小時,王洪偉又趕到醫院病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王洪偉,沒想到一份特別的驚喜正在悄悄籌備中。
  • 世界首例: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
    北大教授鄧宏魁把基因編輯變成了可以治療愛滋病的工具。從實驗到臨床、從原理到實踐,數年的努力後,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初步報導。在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過程中,鄧老師和同事們經歷了怎樣的求索?這項技術的原理和前景又如何?閒言少敘,快來文中找到答案!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安徽首例被確診的患者治癒出院:「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安徽首例確診患者出院,接受採訪2月3號上午,經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醫務人員精心診治和護理,安徽省第一例被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今天上午,接受了2周時間治療的汪某某,手捧鮮花、走出了病房,他激動地說,「感謝政府,感謝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醫生護士這麼多天給我的關心和照顧,也同時提醒一些患者朋友們堅定信念相信科學,相信我們的醫生,能共同戰勝這次疫情。」據了解,患者汪某某為30歲男性,安徽和縣人,長期在武漢從事冷凍肉類工作,1月17日回到和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