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腎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任務是清除體內的多餘水分、代謝產物和有毒物質,維持機體電解質的穩定及酸鹼平衡。但腎臟也是非常脆弱的,據2012年數據統計,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CKD)患病率高達10.8%、近1.3億患者,居全球首位,西南地區CKD發病率高達18.3%,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患腎臟病。這其中,近3000萬患者將發展成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症,但公眾對CKD的知曉率僅為12.5%左右,防治形勢嚴峻。
慢性腎臟病是「沉默的殺手」
重慶市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腎科主任趙洪雯教授指出,慢性腎臟病跟很多腫瘤很相似,是「沉默的殺手」,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視,直到病情逐漸加重,或者因為感冒等誘因才快速出現明顯症狀,以致於許多病人開始就醫時就已經發展為腎臟病的終末期,甚至尿毒症。
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趙洪雯教授表示,我國慢性腎臟病或引起腎功能衰竭的人群裡,最常見病因是慢性腎炎,佔到一半患者以上,還有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炎、多囊腎等發病率也很高。慢性腎臟病發展到尿毒症後,就需要透析維持生命,給患者個人、家庭、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讓一個家庭可能「因病返貧」。據悉,截止至2016年,我國正在進行血液透析患者579381人,腹膜透析患者94896人,仍有相當部分尿毒症患者因各種原因放棄治療。
腎移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尿毒症主要有三種替代腎臟的治療方式: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還有腎移植。但是透析只能替代我們腎臟的一部分功能,而腎移植是最完全的替代方法。」重慶市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腎科周強主治醫師說:「與透析患者相比,移植受者具有明顯更好的長期生存和生活質量,是尿毒症三種療法中療效最好、長期費用最低、也是目前公認最好的治療手段。」
周強醫生表示,以往研究數據顯示,腎移植後患者的存活時間大約7-10年,但最近國內幾個大的臨床移植中心數據顯示,腎移植十年存活率為86%-87%,兒童和年輕患者建議首選腎移植,尤其是兒童尿毒症患者,因為尿毒症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如今,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器官移植大國,其中腎移植數量最多,每年實施10000餘例次,居亞洲之首,最長腎臟健康存活達40餘年。目前,國內已有126餘家醫院可以開展臨床腎移植手術。
一體化精細管理讓更多患者獲益
據周強醫生介紹,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腎科從1995年第一例腎移植成功後,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811例腎移植。
在趙洪雯教授看來,腎移植水平的提高,不僅包括手術技術的改進與提升,如將原有15~25釐米的切口,縮小到5~10釐米小切口、超小切口,還有配型技術的提高,以及精細化的術後隨訪和管理。重慶市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科腎移植亞專業最大特色就是腎臟內科、血液淨化(血液和腹膜透析)、移植、康復一體化精細管理。
趙洪雯教授進一步解釋說:「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沒有達到腎衰竭透析階段時,會在科室的內科亞專業組醫生團隊治療和隨訪,由專門的內科醫生負責;當他們的腎功能進展到腎衰竭需要透析階段,患者會轉入腎內科血液淨化中心由血液淨化亞專業團隊的醫生負責。我們門診和住院部每天都有大量病人做透析,在這裡醫生會告訴患者除了透析,還可以選擇做腎移植,有些患者經過慎重考慮後會決定做親體腎移植還是等待捐獻的腎臟做移植。如果很幸運,有適合的腎臟,等待移植的患者就會接到通知,轉入到移植亞專業組醫生手中進行腎移植。移植後我們有專業的移植術後管理和隨訪。」
談到重慶市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腎科的未來規劃,作為學科帶頭人的趙洪雯教授胸有成竹地說:「我們的團隊中周強和徐小松醫生在腎移植術後加速康複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甚至是世界前列。我們的患者最快只需要六到七天就能夠出院,減少了病人痛苦,降低了醫療費用,還節約了醫院資源。如今,我們的成功經驗已向全國同行做總結和推廣。除了臨床工作,我們正在夯實基礎科研和臨床科研,加強青年醫生的人才培養,努力造福更多腎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