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五大類腎移植抗排斥藥物

2020-12-05 39健康網

  腎移植的抗排異治療就是免疫抑制治療。適用於除同卵孿生者外的任何腎移植病人;常見藥物有:

  (1)、硫唑嘌呤

  是應用最廣的抑制器官移植排異反應的藥物。用法為:術前晚口服200mg,術日晨繼服100mg,術後1—2天禁食,故不用硫唑嘌呤,術後第三日起每日口服50mg,維持直至停用環孢黴素A,然後逐步改為每天每千克體重2mg。肝功能減退或移植腎功能減退時應減量,最低維持劑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0.5—1.0mg。

  (2)、腎上腺皮質激素

  常用強的松。一般主張在移植當天開始給藥。通常是先用較大劑量,約每日每千克體重1~2mg,以後逐漸減少,直至每日10~20mg的維持量。必要時可採用甲醛強的松龍衝擊療法。

  (3)、環磷醯胺

  治療急性排異反應可採用環磷醯胺衝擊療法,每天200~400mg靜脈點滴,持續2~3天。小劑量時可預防慢性排斥反應,每日50~75mg口服。

  (4)、環孢黴素A

  80年代初,由於環孢素A的問世,使腎移植的存活率出現了劃時代的進展。由於環孢黴素A免疫抑制作用強且副作用比強的松、硫唑嘌嶺少,因此已成為腎移植術後首選的抗排異藥物。美國Kahan教授提出聯合用藥方案,即硫唑嘌呤每天每千克體重2mg,強的松每天10mg,環孢黴素A每天每千克體重2-3.5mg。

  我國對環孢黴素A的用法有2種:

  ①、手術日服環孢黴素A每天每千克體重10~14mg,術後2~3天靜點每天每千克體重4~5mg,再改口服每天每千克體重10~14mg。兩周後開始減量,每月每千克體重減2mg,至3月後改維持量,每天每千克體重3—5mg;

  ②、對供腎質量好,且配型滿意者,從術後第3天開始用環孢黴素A,劑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8—10mg;逐漸減量直至每日每千克體重4mg作維持治療。

  由於環孢黴素A具有腎毒性,它可以導致:1、移植腎少尿期延長,腎功能恢復延緩。2、急性腎中毒,表現為移植腎功能恢復後又出現尿量減少,血肌酐升高,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3、慢性腎中毒,長期應用環孢黴素A後,腎功能逐漸減退,嚴重者可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常伴有重度高血壓,腎穿刺活檢可見血管硬化、腎小管空泡形成和腎間質纖維化。

  此外,該藥可引起多毛及肝中毒等副作用。因此,在用藥過程中應定期監測血藥濃度,根據血藥濃度使用環孢黴素A有利於提高療效,減少毒性反應。

  (5)、其他抗排異反應的藥物

  有抗淋巴細胞球蛋白、單克隆抗T細胞抗體、FK506等。價格昂貴,適用於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及高危的腎移植患者。持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移植腎長期存活的必要條件。腎移植病人千萬不可擅自停藥,並應定期到醫院複診檢查,向醫生匯報病情及服藥情況。

(實習編輯:陳衍)

相關焦點

  • 抗排斥藥物有哪些?
    核心提示:腎移植是將健康者的腎臟移植給有腎臟病變並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項有效手段。腎移植因其供腎來源不同分為自體腎移植、同種腎移植和異種腎移植習慣把同種腎移植簡稱為腎移植。其他兩種腎移置則冠以「自體」或「異種」腎移植以資區別。
  • 中國規範器官移植技術 腎移植者十年存活率超60%
    南京軍區總醫院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指出,成功的同種腎移植不僅需要高超的外科手術技巧,而且要有科學的圍手術期處理、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療、抗排異反應及抗感染措施、準確的組織配型及良好的供體器官保存技術等。
  • 全球首例|幹細胞助力腎移植獲成功,免疫耐受長達18個月!
    但不幸的是,器官移植後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來避免移植物排斥反應,而這些免疫抑制藥物具有極大的副作用,會大幅增加患者感染、惡性腫瘤、心血管和代謝併發症的風險。 截止到研究人員在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雜誌發表論文時,患者已經18 個月沒有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
  • 河北參保人員腎移植後第一年醫療費最多報4.8萬
    從2005年1月1日起,省會參保人員在進行腎移植手術後,需要進行抗排斥反應治療的,其醫療費用將按照《石家莊市市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細則》規定的報銷比例實行月限額報銷、單獨管理的辦法。超出限額標準的醫療費用,統籌基金(大額保險)將不予支付。
  • Cell Metabol:抗排斥藥物雷帕黴素或能有效治療某些肝癌
    2019年2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動物模型和患者組織進行研究鑑別出了肝臟中的一條新型的分子通路,研究者指出,一種常用的抗排斥藥物或能被重新定向來治療特定類型的肝癌。
  • 武漢:女子腎移植6年後成功分娩
    新華社武漢7月5日電(記者 黎昌政)6年前在武漢同濟醫院接受腎移植的陳女士,日前順利產下一名嬰兒。她是在同濟醫院接受腎移植後第2位成功孕育新生命的媽媽,這讓更多腎移植女性對新生命有了期待。  專家提醒,腎移植手術適齡女性須在醫生充分評估,滿足生育條件的基礎上才可以備孕,妊娠後也需定期監測保證母嬰安全。
  • 武大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專家周江橋教授做客《名醫來了》,腎移植讓...
    直播中很多網友留言,好奇腎移植手術與其他器官移植有何不同。對此周江橋教授打了個通俗的比喻,「大家常稱腎移植為『換腎』,實際上並不是『換』,而是『加』。」他說,人體腎臟的代償功能很強,正常人只需一個健康的腎臟,即可滿足正常的生理需要。所以腎移植手術只移植一個新腎臟給患者。
  • 他克莫司,一款土壤真菌培養的器官移植抗排斥藥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藥學部 馬利雲、周瑩 他克莫司(又叫FK506)是一種從土壤真菌的培養液中提取出來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很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常用於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移植的排異反應,也可用於一些難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 最新《科學》找到防止器官移植慢性排斥的免疫新機制
    以尿毒症為例,腎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自1954年第一例腎移植手術成功以來,已有近百萬名尿毒症患者通過腎移植獲得新生。 在接受了珍貴的器官後,患者面臨一個不可避免的挑戰——排斥,也就是免疫系統會攻擊移植的器官組織。
  • 那些新型唑類抗真菌藥物的事兒
    在抗真菌藥物中,唑類藥物是一個大家族。自從20世紀60年代末咪康唑問世以來,唑類藥物便成為臨床治療真菌感染的主要藥物。隨著耐藥的出現,需要不斷研製新型抗真菌藥,其中唑類便是一大研究熱點。
  • 關於腎移植,這14條小常識,您必須要了解!
    關於腎移植,這14條小常識,您必須要了解!我們知道,當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尿毒症期,就只能通過腎臟替代治療——透析和腎移植來代替損壞的腎臟功能、維持身體的健康。而在這兩類療法中,腎移植能夠完全代替自體腎臟的工作,毒素清除徹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生活質量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它。1.腎移植就是換腎,是將健康者的腎臟通過手術方法移植入雙腎病變的尿毒症患者體內,以代替其失去功能的腎臟。
  • 創藥故事 | 世界首例MSCs助力活體腎移植獲成功
    為了防止移植排斥,受者必須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雖在短期內可有效預防排斥反應,但長期使用易感染甚至患癌。如果誘導產生供體特異性免疫耐受,就能克服這個問題,也可以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不久前,來自義大利的研究者報導了一例活體腎臟移植受者用自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s)輸注誘導免疫耐受獲得成功的案例。
  • Am J Transplant:抗排斥新藥可降體重 預防肝移植併發症
    2017年5月3日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種新的抗排斥藥物會導致肝移植病人出現體重增加幅度減小,體重增加在術後比較常見並且會導致病人出現嚴重併發症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Everolimus和Tacrolimus這兩種藥物,前一種新型藥物對病人腎臟的影響更加溫和,而後一種是常規使用的抗排斥藥物。研究人員發現服用Everolimus的移植病人體重增加更少,並且會在服用藥物之後的一到兩年裡出現體重下降。肝臟移植之後出現體重增加會導致嚴重併發症並增加移植後代謝症候群、心血管事件和腎衰竭風險。
  • 細數我們身邊那些堪比毒品的藥物!
    然而,很多人卻並不知道,有一種可怕的成癮現象也正在我們身邊悄悄蔓延,如毒品一樣侵害著我們的健康,它,就是藥物成癮。一.什麼是藥物成癮藥物成癮(Drug Addiction):是濫用藥物的後果,指習慣於攝入某種藥物而產生的一種依賴狀態,撤去藥物後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狀即戒斷症狀。又稱藥物依賴性(drug dependence)。
  • 抗腫瘤藥物現狀及其趨勢
    靶向治療藥物的研究從1990年便開始了,最早的此類藥物在1997年就通過了美國FDA的批准上市。免疫療法提出時間很早,以輔助性治療為主,20世紀90年代末此類療法藥物的研發成為熱點。傳統化療藥物可分為烷化劑類、抗代謝類、抗癌抗生素類、植物類、激素類及鉑類藥物。它們大多數藥物都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於腫瘤細胞的DNA合成及複製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 抗過敏藥物「越用越過敏」怎麼辦
    上周我們已經介紹過,出現過敏症狀時,臨床上往往會選用抗過敏藥物來進行治療。抗過敏藥物主要有抗組胺藥物、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鈣劑、免疫抑制劑、激素等,此外,一些中藥如柴胡、黃連、甘草等也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
  • 主任提問:抗心律失常藥物分幾類?答 4 類你就錯了!
    抗心律失常藥物(ADD)種類繁多,且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臨床常按藥物對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影響及其與心律失常相關的作用機制,把抗心律失常藥物分為 4 大類: 圖片來源
  • 女大學生做過腎移植手術 求職被告知體檢不合格
    二院打電話通知的工作人員告訴胡格格,這次招聘體檢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胡格格在14歲那年因為尿毒症晚期做過腎移植手術,十年前的這個手術正是她體檢不合格的原因。  換腎女孩 好心人幫助完成腎移植,填報護理專業只想回報社會  昨天下午,記者和胡格格約在鼓樓見面。留一頭齊腰長發的她跟絕大多數女孩一樣,青春洋溢。
  •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圖為一名腎移植患者接受採訪。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展腎移植技術以來,上海腎移植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為35歲,位居全國之最,而曾於2002年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開展腎移植手術的「世界首例換腎夫妻」,他們的孩子健康活潑,如今已經就讀小學四年級。6月25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召開腎友聯誼會。
  • 腎移植知識大盤點,您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編給腎友們歸納了一些腎移植的基本要點,奈何篇幅有限,沒法兒一次講完,沒看過癮的腎友別擔心,咱們今天來繼續盤點盤點腎移植的那些事兒,爭取給您把明白的、不明白的都給搞通了,一起往下看吧!腎移植術前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