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過敏藥物「越用越過敏」怎麼辦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編者按:上周,石藥師為讀者介紹了孕婦在服用抗過敏藥物時的相關注意事項。本周,石藥師將繼續為您介紹不同類型抗過敏藥物的適應症、副作用,及出現耐藥性等問題時的應對方式。

  上周我們已經介紹過,出現過敏症狀時,臨床上往往會選用抗過敏藥物來進行治療。抗過敏藥物主要有抗組胺藥物、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鈣劑、免疫抑制劑、激素等,此外,一些中藥如柴胡、黃連、甘草等也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

幾類抗過敏藥的不良反應

  抗組胺藥物是最為常用的抗過敏藥物,適用於Ⅰ型過敏反應,目前已發展到第三代。一代抗組胺藥物有氯苯那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異丙嗪等。其鎮靜作用與中樞神經不良反應較為明顯,服用後會出現嗜睡、乏力、反應遲鈍等情況。此類藥物還有抗膽鹼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腎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應當慎用。二代抗組胺藥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叮、阿斯咪唑、特非那丁等,此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小。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咪唑、特非那丁有罕見的嚴重心臟毒性反應,可引起致命性心率失常。三代抗組胺藥物有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不良反應更輕,抗過敏作用更強。

  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又稱肥大細胞穩定劑,主要有酮替芬、色甘酸鈉、色羥丙鈉等,常用於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此類藥物毒性甚微,較為安全,但起效較慢,一般在連續服藥1~2周後才會生效,故需耐心、規律地服藥,不應隨意間斷。

  鈣劑可增加毛細血管的緻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從而減少滲出,很好地緩解過敏症狀。一般用於皮膚瘙癢、溼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常用藥物有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

  免疫抑制劑可抑制機體異常的免疫反應,目前廣泛應用於頑固性、外源性過敏反應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激素類藥物具有抗過敏和抗炎作用,可用於過敏反應引起的慢性皮膚炎症、慢性或中度花粉症(特別是有鼻塞者)、中度及慢性哮喘,常用藥物如地塞米松等。

  中藥類製劑則是通過穩定肥大細胞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等作用來達到抗過敏的目的。

為何會「越用藥越過敏」?

  對於過敏患者而言,抗過敏藥物可謂「救命稻草」,然而有時卻會出現服用抗過敏藥物後症狀未緩解,反而加重、遷延的情況。患者服用藥物症狀未改善或加重時,不應私自加大劑量、延長療程,而應當及時就醫,以免因過量、長期服藥而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具體來說,導致「越用藥越過敏」情況出現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相應的應對方式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所選用的抗過敏藥物不恰當。在臨床上,即使患者出現相同的過敏症狀,引起過敏的原因與發病機制仍可能不同,所需藥物也各異,所以應進行個體化給藥。

  ●第二大原因是患者長期服用抗過敏藥物而導致藥物的敏感性下降,或出現耐藥性。當最初所選的藥物不合適或長期用藥而產生耐藥性時,應更換其他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單種抗過敏藥物無法明顯改善症狀時,也可考慮採用聯合用藥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聯合用藥並非臨床首選。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患者自身對所服用的抗過敏藥產生了過敏,從而加重或出現新的過敏症狀。這種情況以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一代抗組胺藥物最為常見,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休克。因此,在服用抗過敏藥物後,如出現病情遷延、新的過敏症狀或過敏症狀加重,一定要考慮到抗過敏藥物引發新過敏的可能。

  對抗過敏藥物過敏的患者需要立即停藥,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恰當的藥物,最好不要選用化學結構相似或同類型的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

  其過敏症狀也可通過不同的治療方式來加以改善。例如,對於確定了過敏原的患者,可以進行標準化脫敏治療,即讓患者不斷地接觸劑量、濃度由低到高的過敏原,並採用適當的給藥途徑如注射、舌下含服、貼劑等反覆接觸以提高患者對於過敏原的耐受性,從而減輕過敏症狀或使過敏不再發生,這種方法多應用於特定過敏原所致的Ⅰ型超敏反應。

  總結一下:在過敏發生時,應根據症狀選用合適的抗過敏藥物,有時也可以採用聯合用藥的方法加以治療。在使用抗過敏藥物時,避免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以免產生耐藥性,一般服用同種藥物不宜超過1個月。在服用抗過敏藥物後,症狀未改善或症狀加重時,不宜自行加大劑量用藥,事實上抗過敏藥物本身可能就具備一定的致敏性,如苯海拉明可致藥疹、潑尼松可致溼疹型皮炎等,此時應停藥並及時就醫,在醫生、藥師的指導下,進行對症治療或更換其他類型的藥物。

相關焦點

  • 過敏了怎麼辦最快方法
    1.遠離過敏源 過敏了首先需要弄清楚過敏的原因,之後遠離過敏源即可,如果過敏了沒有消除病因,那麼還是可能會反覆的,還有可能導致過敏情況越加嚴重。此外,還應該保持室內的環境衛生,出門前一定要戴口罩,儘量穿長袖長褲,避免過敏物質的接觸。
  • 抗過敏用吃的!過敏天然救星:薑黃素、槲皮素
    常見的植化素有類胡蘿蔔素、類黃酮素、薑黃素、葉綠素、白藜蘆醇、蒜類有機硫化物等,其中對減緩過敏反應最有效的是薑黃素及槲皮素,就來認識一下這兩類過敏救星吧!薑黃素(Curcumin)來自薑黃塊莖中的色素部分,也是我們常吃的咖喱主要成分。薑黃性味苦辛,入脾與肝經。
  • 運動也會誘發食物過敏?專家告訴你如何對付過敏
    因而應學習閱讀食品標籤,甄別過敏食品的多個別稱,如牛奶可能被稱為「酪蛋白」,小麥是「麩質」,雞蛋是「白蛋白」,花生是「水解植物蛋白」。在外進食時,應詢問進食的食物成分、名稱。過敏反應的藥物治療腎上腺素是唯一可以逆轉嚴重過敏反應的藥物。
  • 染髮,你注意過自己會過敏嗎?過敏怎麼辦呢?
    但從近年來的各種投訴來看,染髮最易導致的其實是皮膚過敏。  那麼,如何預防染髮過敏?染髮後皮膚過敏怎麼辦呢?  有些人染髮  還會出現臉部過敏  家住越城區水溝營的小謝是一名大三學生,近日花了500元在美髮店將頭髮染成棕色。染髮過程中,她感覺頭皮有輕微刺痛,又感到有點發熱,當時並沒在意。當天晚上,小謝感到頭皮奇癢、頸部發熱。
  • 打噴嚏,起痘痘,瘙癢,流淚……7種天然抗過敏方法,了解一下?
    對很多人來說,僅需要從藥店購買藥物即可獲得緩解,有各種各樣的傳統藥物可以幫助他們。研究顯示,很多純天然療法可能會提供幫助,通常不伴有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最近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一組瑞士研究人員表明,在控制花粉熱症狀方面,服用蜂鬥菜提取物(Ze339)像抗組胺藥一樣有效,而且還不會令人犯困。在第60屆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會年會上,一組英國研究人員對蜂鬥菜在抑制草過敏症狀方面的效果表示認可。
  • IgE是導致過敏的罪魁禍首,使用抗過敏益生菌,從源頭杜絕過敏
    過敏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主要是由於患者自身免疫機制異常所致,因此想要杜絕過敏以及類似的反覆發作,就必須要調節自身免疫功能,改善過敏體質。那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過敏應如何緩解?lgE是如何形成的?過敏性體質患者腸道內缺乏抗過敏益生菌有關研究當中得到證實,免疫耐受lgE分泌過多所引起的過敏問題,和腸道內菌群的數量以及活性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一般健康兒童體內的乳桿菌和雙歧桿菌佔比明顯較高,而過敏體質的兒童體內只有極少數的乳桿菌。
  • 過敏季來了怎麼破?是迴避過敏原還是脫敏治療
    孫勁旅說,和上世紀80年代相比,北京地區柏樹花粉已增長了多倍,因此,對柏樹花粉過敏的人群也顯著增多。花粉過敏該怎麼辦?孫勁旅給出的首個建議是異地治療。「惹不起,躲得起」,避開過敏原。如果沒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逃離」,在家可以安裝新風系統,在外則要戴上花粉口罩。若採取這些方法後症狀仍得不到緩解,就需要進行對症治療,比如口服藥;也可採取局部用藥,如噴鼻劑,滴眼液。
  • 染髮過敏怎麼辦 染髮會導致過敏嗎
    有的人因為皮膚過敏,染髮劑劣質等等原因都會導致過敏,那染髮過敏應該怎麼辦呢?其是在選擇染髮劑方面就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選擇好的染髮劑也會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的。  儘量少用永久性染髮劑  如要使用,最好考慮換用顏色較淺的.同時,不要用不同的染髮劑同時染髮,因染髮劑之間有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
  • 花粉過敏很煩惱?醫生:別慌,記住這4點,讓你擺脫過敏,重新享受生活
    說實話,就算花粉過敏引起的這些令人痛苦不堪的症狀不會讓人幾近崩潰,但一些抗過敏藥物卻可能讓人飽受折磨。 一些傳統的抗過敏藥物確實可以緩解症狀,但也會讓人感覺遲鈍、睏倦,或在工作和學習時無法集中精力。 那麼,區區花粉這樣微不足道的東西為什麼會讓人感覺異常難受呢?
  • 過敏竟和腸道菌群有關?抗過敏益生菌,幫你從根源緩解過敏
    過敏人群都知道患有過敏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為了減少痛苦,只能遠離變應原,但生活當中的變應原無處不在,各種各樣,花粉,蟎蟲,灰塵,毛髮,都有可能會引發過敏,在生活當中不但要小心翼翼,還要遠離很多美好的東西,十分痛苦。
  • 口罩早戴上了,為什麼難逃春季過敏?
    另外,即便你是花粉過敏,口罩對其的防護作用也不是百分百的。花粉會隨著空氣進入室內,在取下口罩的間隙,可能還會吸入花粉。另外,除了通過呼吸道傳播,花粉還可以通過侵入面部、頸部、手部等皮膚引起過敏反應。   不慎過敏怎麼辦?這4類藥物能幫你   如果發生了過敏,就可能需要服用藥物進行治療。那麼,常見的抗過敏藥有哪些呢?
  • 頭孢引起的過敏反應,首選藥物如何使用?很多人還不清楚!
    但是很多人對腎上腺素認識得不夠全面,可能大家覺得只有心跳驟停的時候才會用。其實,腎上腺素才是搶救嚴重過敏的首選藥物,而激素和抗組胺藥都是輔助治療。抗過敏治療:  (1) 糖皮質激素:應早期靜脈輸入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選用氫化可的松200 mg或高劑量甲潑尼龍(可用至30 mg/kg);緩慢滴注;或靜脈推注地塞米松5~10 mg;然後根據病情酌情給予糖皮質激素維持治療;  (2) 抗組胺藥物:通常肌注異丙嗪25~50 mg。
  • 過敏怎麼辦?聊聊染髮的那些事兒
    染髮劑中對苯二胺就是比較常見的接觸性致敏物,易引發過敏症狀。染髮皮炎屬於接觸性皮炎,初次染髮者經2-3周致敏期後發病,再次染髮者可在接觸染髮劑後1-2天內出現症狀,輕者表現為接觸部位紅腫、丘疹、刺痛、瘙癢等,嚴重者可能出現水皰、糜爛、滲出,甚至泛發全身。哪些情況容易引發染髮皮炎呢?第一,使用了不合格的染髮劑;第二,頻繁更換染髮劑;第三,易過敏體質人群。
  • 連IgE都不知道,還想治過敏?
    去查過過敏原的寶寶們應該都知道IgE,它是造成過敏體質的罪魁禍首,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IgE到底是何方神聖。IgE是免疫球蛋白E的簡稱,免疫球蛋白有M、G、A、D、E五類,而IgE是其中含量最少的,在肥大細胞或嗜鹼性粒細胞表面有IgE的Fc受體,IgE的Fc段與肥大細胞或嗜鹼性粒細胞表面IgE的Fc受體結合,就會引起I型過敏反應。
  • 過敏原檢查有異常,就一定是過敏嗎?
    項目中有總IgE和各項過敏原(例如牛奶、雞蛋等食物,蟎蟲、花粉等吸入過敏原)的特異性IgE的數值。如果發現了有某項或者某些數值增高,家長會疑惑:這是不是說明我孩子一定對這種物質過敏,以後要完全迴避呢?數值正常的是不是代表肯定沒有過敏,以後也不需要擔心呢? 下面我來解答這些常見的疑問。
  • 浙江人第一過敏原是塵蟎 如果過敏嚴重試試脫敏治療
    接下來一兩個月,氣候變化也比較大,過敏病人都蠻難過的,一直要到真正入冬,氣候穩定了才會好一點。  這些過敏病人中,過敏原五花八門,汪主任說,只有找到了過敏原,才能避免過敏症狀發生。對於過敏嚴重的,可以考慮脫敏治療。
  • 任何過敏原檢測 都不能直接確定過敏原
    由此,「衛生假說」出現,即孩子生活的環境越乾淨,面臨感染性疾病的機會越少,越容易發生過敏性疾病。因此,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避免生活環境過於乾淨,可能會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另外,讓孩子適當運動、合理飲食,也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從而更好地預防和對抗過敏性疾病。
  • 秋季花粉過敏怎麼辦?
    由於頭髮極易產生靜電花粉就會吸附在頭髮中,如果不洗頭髮直接睡覺,花粉則容易附著在寢具上為自己和家人帶來過敏隱患。4、多吃胡蘿蔔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過敏性皮炎等。胡蘿蔔素還能調節細胞內平衡,可有效緩解過敏症狀。
  • 過敏症狀不可忽視,要及時預防
    ,今天一起來看看過敏的那些事一起來聊聊過敏1 過敏是指機體的一種變態反應,是人對正常的物質產生的超常的或病理的反應,當人體抵抗抗原侵入功能過強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就會發生過敏反應2 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通常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損傷
  • 化妝品中抗過敏有效成分
    具抗菌性,與甘菊藍一樣具有抗過敏抗炎的功效。也常搭配使用在保養品中。 具優良的抗刺激效果,為目前低敏性製品及嬰兒用保養品最常選擇添加的成分。 因為皮膚的過敏反應,有部分因素是由於皮膚自身的防衛系統產生了漏洞。扮演皮膚防衛工作的主要細胞是蘭格罕細胞(Langerhan’scell),存在於皮膚的表皮層。平時執行驅動免疫反應的工作,以抵禦外來的刺激。蘭格罕細胞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減少並失去活力,皮膚就開始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侵害。因此,新的抗敏理念是活化蘭格罕細胞,繼而達到強化皮膚免疫系統、健全防禦功能,使皮膚恢復健康,脫離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