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過敏性鼻炎、溼疹的寶寶,甚至體重增長不好的寶寶,都做過一項叫血清過敏原的檢查。項目中有總IgE和各項過敏原(例如牛奶、雞蛋等食物,蟎蟲、花粉等吸入過敏原)的特異性IgE的數值。如果發現了有某項或者某些數值增高,家長會疑惑:這是不是說明我孩子一定對這種物質過敏,以後要完全迴避呢?數值正常的是不是代表肯定沒有過敏,以後也不需要擔心呢?
下面我來解答這些常見的疑問。
總IgE高代表孩子一定是過敏體質嗎?
在血清過敏原檢查結果中,總會包含一項檢查——總IgE值,有些家長一看到這項結果升高,就會覺得孩子存在過敏。
事實上,血清總IgE水平增高可不是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慢性蕁麻疹等)專屬的,某些原發性免疫缺陷、寄生蟲和病毒感染、炎症性疾病、惡性腫瘤和其他疾病(如藥物性間質性肺炎、支氣管肺麴黴病等)血清總IgE水平也可以增高。
而且過敏性疾病患者的總IgE水平可以升高,也可以正常甚至減低。
血清總IgE水平增高,不等於孩子有過敏性疾病;血清總IgE正常也不等於就可以排除孩子有過敏性疾病。
變應原特異性IgE高是否代表過敏?
血清過敏原檢查結果中,單項特定過敏原的IgE值,如雞蛋IgE值、牛奶IgE值、塵蟎IgE值等就是特異性IgE。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致敏和過敏兩個概念。
致敏:當我們身體內產生了對某種物質的特異性IgE,這就說明身體對這種物質致敏了。
過敏:當身體對某種物質致敏,並且接觸該物質時會產生過敏症狀才叫過敏。
可見,致敏了不一定會過敏,但過敏卻是發生在致敏的基礎上的。
人群中,被某種物質致敏的人,要遠遠多於對這種物質過敏的人。2005-2006年的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對8000多美國人進行了研究,他們做了19種常見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檢測,結果發現44%的人至少有一種變應原的特異性IgE抗體增高,但是只有34%的人有過敏性疾病的症狀。
食物過敏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英國的一項人群出生隊列研究發現,8歲兒童中,有12%存在花生致敏,但只有2%對花生過敏。
因此,血清特異性IgE高代表致敏,但不代表一定有過敏。有沒有過敏需要結合臨床表現來分析判斷。
例如,一個孩子檢查發現狗毛和雞蛋的血清特異性IgE值增高了,而且他平時接觸狗毛、吃了雞蛋後都會出現過敏症狀,這說明這個孩子對狗毛和雞蛋過敏。如果他平時接觸狗毛和吃了雞蛋後沒有任何過敏的表現,就只能說他被狗毛或雞蛋致敏。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我經常看到有家長看到孩子特異性IgE數值明顯增高,就擔心孩子有嚴重過敏,但並不是這樣的,血清特異性IgE值越高只能代表過敏的可能性越大,不代表過敏越嚴重。
例如,一個1歲的孩子查出來牛奶特異性IgE 5KU/L,這個孩子牛奶蛋白過敏的機率大約是60%。
變應原特異性IgE正常是否代表不過敏?
也不能。因為存在以下可能:
假陰性:受年齡、檢測方法、設備、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有時候會出現假陰性結果。
某些類型的過敏:非IgE誘導的過敏反應(如母乳餵養寶寶因為媽媽進食某些食物出現大便帶血,這被稱為食物蛋白誘導的直腸結腸炎)並不依賴於IgE;非單一IgE介導的過敏反應;只存在局部過敏反應時(在很少的一部分患者中,過敏只發生於受累組織,這可能是由局部黏膜漿細胞產生的低水平變應原特異性IgE造成的),這些情況都可能血清特異性IgE正常。
所以,特異性IgE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過敏。有沒有過敏還是需要結合臨床表現來判斷:如臨床表現提示過敏,即使特異性IgE正常,也不能排除過敏。
結 論
血清過敏原檢測不是診斷過敏的金標準,有沒有過敏需要結合臨床表現來判斷。臨床工作中不應該推薦無目的、大包圍式的過敏原檢查,或者只憑一紙結果就下過敏的診斷。
家長們也不要看到結果有問題,就斷定孩子有過敏而自行迴避,一定要帶著結果找醫生詳細分析。
參考文獻: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gE and allergic disease。Uptodate
2. Salo PM, Calatroni A, et al.Allergy-related outcomes in relation to serum Ig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05-2006.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1 May;127(5):1226-35.e7.
3. Nicolaou N, Poorafshar M,et al.Allergy or tolerance in children sensitized to peanut: prevalence and differentiation using component-resolved diagnostics.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0;12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