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想學習完一項技能就馬上達到巔峰水平?
除非你是天才,不然這是不可能的。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可以通過笨辦法(死記硬背)來達到學習的目的,但效率低下。當然,也可以通過優秀的學習法來進行學習,比如今天講的「費曼學習法」,可以將你的學習效率極大的提高。
費曼學習法是由加拿大物理學家費曼所發明的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費曼本身是一個天才,13歲自學微積分,24歲加入曼哈頓計劃(核武器計劃)。而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都在使用的學習方法,比爾蓋茨、賈伯斯、拉裡佩奇都是費曼學習法的擁戴者。
理察·費曼——美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創始人之一,納米技術之父。
他是很牛的物理學家,他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13歲學完微積分,24歲加入「曼哈頓計劃」(美國造原子彈計劃),同年拿到普林斯頓物理學教授,1965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整化的計算方法,為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提供了重要工具。
同時費曼也是很多矽谷傳奇眼中共同的偶像:微軟的比爾蓋茨,說費曼的講解使科學充滿了趣味,而且絕無其他人能夠比他做的好。
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從青年時代起就一直喜歡費曼,認為費曼對自己的人生軌跡影響很大,對他讚不絕口。
發射火箭的馬斯克,他所說的第一性原則思維和費曼的學習認知非常相似。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美國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整化的計算方法。
很早之前看過一篇報導,一個農民讓自己的孩子每天去學校上課,回來再教學過的內容,這樣可以一份學費學兩次,就這麼一個單純的想法,他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最終考上了清華。
這就是傳說中的費曼學習法,世界公認最好的學習方法,沒有之一。
在我們身邊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同學,學習極為努力,但成績平平,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高效導致的,成為學霸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極高效的學習方法,名字叫費曼學習法,這種方法到底有多神奇?
費曼學習法是什麼?
費曼學習法不只是一種學習方法,還是一種思維方式。
對於每一個概念,不要用似是而非的另一個複雜概念去間接解釋,而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直接解釋。
寬泛的語言往往用來掩飾對事情理解的模糊與匱乏。
關於他的一個故事:他要求實驗室裡的人給他用最簡單的語言介紹任何概念,不管這個概念是多麼複雜,只要這樣下去他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一個他完全陌生的領域。而這是費曼學習法(費曼技巧)的一種額外應用技巧。
本質上來說:以生活化的語言來解釋一些領域專業內的問題,用別人能夠聽懂的知識來解釋別人所不知悉的的問題,是講述人用「複述」的方式來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學習與「復建」的過程。
簡單的說:通過向別人清楚地解說某件事(包括但不限於概念,技能,經驗,etc),來確認自己的確是弄懂了某件事。
採用講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傳授知識,會讓人更樂意接受。
函數就像卷筆刀,鈍鉛筆進去,銳利的鉛筆出來,這個過程就是函數的功能。
複雜的學問,精密的儀器,現實的問題,也不過就是把多個函數嵌套在一起而已。
在傳授的過程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從深度到廣度)
理解一項知識的體驗是什麼樣的?
如果我們理解了一個東西,我們腦袋瓜中應該形成的是一個形象,非常具體的形象。或者說我們真正理解了一個東西,就是對其一種爛熟於心的狀態,別人怎樣的提問我們都能對其做出合格的應答。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一個東西,我們會發現自己的邏輯非常清晰,條理非常清楚,內心非常有數。
費曼學習法總共分四部(以下為眾多版本之一):
選擇一個概念(可以是你之前就懂的,也可以是剛剛學會的)
把這個概念教給一個外行(或者八歲小孩)
評價你自己的教學並找到和原概念的差距
重新組織信息,簡化。
這四個步驟可以簡化為四個英文單詞:
Concept
Teach
Review
Simplify
費曼學習法縮寫為CTRS,可以想像成鍵盤上的Control鍵最後的L改成S。
CTRL====> CTRS
這樣,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記住了。
費曼學習法主要步驟有五步:
第一步:確定目標
選擇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運用SMART 原則來確定目標。目標越明確越好,因為越明確則最有可能拿到結果。
第二步:模擬教學
能做到不依賴其他工具,獨立複述出來相關概念和知識要點,並能夠講解給其他人,讓其他人能聽懂。
第三步:回顧反思
針對第二步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或者遺漏的地方進行總結反思,通過進一步學習和理解知識點,再一次進行教學。
第四步:簡化類比
舉例子,打比方,簡化類比,讓沒有基礎的人也能儘量多的理解你講述的內容。
第五步 :強化訓練
其實也是舉一反三,比如某個考試的知識點,找類似的題目再做幾遍,或者閱讀其他公司的財報 ,都能獨立解決問題 則表示自己完全掌握了相關知識和技術。
小結
拿大人斯科特.H.楊(Scott H Young)使用這種方法,只用一年時間自學完成了 MIT 公開課上的 33 門計算機科學課程,正常情況下需要四年才能修完,並最終通過了所有考試。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他的編寫的書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