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腎移植有望率先納入大病醫保

2020-11-30 中國網財經

  中國年均捐獻量位居亞洲第一,到2020年將建300家器官移植示範醫院

  「攜友登攀黃鶴樓,捐獻大業繞心頭,大道之行天地寬,恰似長江奔東流。」

  這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日前在中國器官捐獻移植論壇上回憶,幾年前攜友到黃鶴樓,憂於國內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而寫下的詩句。「事實證明,我們通過努力,迎來了器官捐獻春天,今年中國成為世界器官捐獻第二大國,毫無問題。」

  長江商報記者在該論壇上了解到,2015年作為中國器官來源「轉折年」,其捐獻數量超過2013年與2014年捐獻數量的總和。截至5月10日,全國已完成捐獻案例1230例,同比增加43%。

  參會的各方專家坦言,儘管中國器官捐獻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高昂的自付費用仍讓部分患者望而卻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疾病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葉啟發教授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全國適用的器官移植服務收費標準正在起草和制定中。黃潔夫也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將腎移植率先納入醫保,促進器官移植收費「透明化」。不僅如此,至2020年,我國器官移植示範醫院有望增至300家,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國。

  年均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三

  5月9日,一顆心臟跨越700多公裡,從杭州「打飛的」轉運到武漢,全程冷缺血運輸僅用了4個多小時。這是5月6日國家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後,全國實施的首例心臟移植手術。中國多位器官移植專家感慨,這一牽動人心的「生死接力」,標誌著我國器官移植在轉運上又向前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5月15日,在2016中國—國際器官捐獻移植論壇暨培訓會議上,黃潔夫表示,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器官捐獻數量亞洲第一,創下歷史紀錄。

  自2010年起,我國開展公民自願捐獻器官試點,當年公民自願捐獻數量僅34例,移植器官總數88例;到2015年實現了從依賴司法渠道到公民自願捐獻的順利轉型,公民自願捐獻器官人數6年間增長120倍。此外,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從2010年0.03%上升到2015年2.03%,提高了67倍。

  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截至2016年5月10日,全國器官捐獻案例共有7146例,捐獻大器官近2萬個。其中,2015年中國公民器官捐獻人數達2766人,大器官捐獻數達7758個,包括親體捐獻在內移植手術數量超過1萬例,器官移植數量創歷史紀錄,超過了2013年與2014年捐獻數量的總和。值得欣喜的是,今年以來,全國已完成捐獻1230例,同比增加43%。目前我國年均捐獻數量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湖北是全國醫療資源大省,對器官移植的貢獻功不可沒。湖北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張玉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湖北省是中國器官移植的發源地之一,自2010年3月18日完成第一例人體器官捐獻以來,截止到目前共完成捐獻案例818例,挽救中國器官衰竭病人2325人,在全國排在第二位。

  5月15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網站(www.yzjjh.org)面向公眾上線,該網站將定期更新全國器官捐獻數據,並向公眾開放查詢。同時,首部以中國器官捐獻協調員為背景的宣教片《生命的使者》在漢公映,並發布《器官捐獻協調員溝通技巧學習手冊》,宣傳器官捐獻相關原則和溝通技巧。

  腎移植有望率先納入大病醫保

  我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但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只有169家,都是大醫院。其中,做肝移植的70多家;做腎移植的90多家;做心臟移植的僅20家;做肺移植的還不到20家。

  黃潔夫透露,未來3至5年將培養大批高水平能做器官移植手術的醫生,中國OPO(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聯盟)正在借鑑西班牙的模式不斷完善,並逐步培養一批好的器官移植示範醫院,進入到器官移植資質醫院中來。反之,有資質的醫院長期不做移植手術的,就定期清理出去。通過有進有出,讓器官捐獻、移植事業在倫理學、科學的方向發展。

  按照設想,我國計劃在2020年完成「健康中國」計劃,建設300家器官移植醫院,器官捐獻和器官移植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的第一大國。

  此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黃潔夫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聯合提交議案、提案,共同呼籲國家將腎移植首先納入大病醫保。5月15日,黃潔夫也在論壇上透露,腎移植有望率先納入大病醫保。

  腎臟移植可幫助腎衰竭患者獲得新的腎臟,恢復正常生活、工作;如果無法接受移植,患者需終生接受透析治療。目前,一次腎移植手術,在我國不同地區的整體費用在30萬元左右。公民身後自願捐獻的器官成為臨床器官移植的公平、透明來源後,經過測算,一次腎移植的成本費用約為20萬元,僅相當於兩年的透析治療費用。移植後免疫抑制劑等抗排異治療,相當於每年透析費用的1/3。

  黃潔夫說,將腎移植納入大病醫保符合衛生經濟學原則,可明顯降低尿毒症患者群體的醫療成本和社會負擔,相關部門正在努力推進。

  器官移植收費標準正在制定

  黃潔夫坦言,雖然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迅猛發展,但捐獻器官數量同需要器官移植治療的患者數量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

  移植費用也是患者望而卻步的問題之一。從全球器官移植服務的價格來看,中國的器官移植收費並不算高。比如一例肝臟移植,在美國收費標準約為60萬美元;在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約為60萬元人民幣,在西南經濟欠發達地區,收費在30萬—40萬元人民幣。但由於沒有統一的價格標準,中國器官移植也未納入「醫保」,所有費用靠患者自付。不少患者因經濟原因,「徘徊」在器官分配等待名單外。

  以肝移植為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疾病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葉啟發教授介紹,中國每年約有30萬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終末期肝病患者可通過肝移植手術治療,但每年進入肝移植等待名單的患者,僅有約3萬名。

  據悉,葉啟發正在參與起草制定國內器官獲取費用及管理章程。他表示,只有將一切費用納入統一管理,禁止人體器官獲取組織、移植醫療機構、器官捐獻潛在醫療機構的不合理收費,才能取信於老百姓,讓捐者捐得情願,讓受者花明白錢,推動器官捐獻事業良性發展。

  同時,郭燕紅也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由於中國的醫療服務價格由價格部門審批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將負責提出器官移植服務的內容、項目標準、成本評估及可行性價格標準、收費模式的論證。

  對話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

  頭移植技術是一個騙局

  「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我一定實事求是,我想把正的能量傳遞出去。」這是黃潔夫面對長江商報等武漢媒體記者時,關於器官移植、捐獻等「敏感話題」說的第一句話。

  致力於推動中國器官移植事業的黃潔夫表示,建立一個符合社會倫理的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體系,推動器官移植合法透明,是深藏他內心的中國夢。

  長江商報:目前,我們有哪些器官可以移植?

  黃潔夫:從技術上來說,世界上所有能做的器官移植我們都能做,如腎、肝、心、胰腺、卵巢、角膜等。要說的是,除了頭移植,這是一個騙局,世界上不存在頭移植的技術。

  長江商報:器官捐獻無償,為什麼移植很貴?

  黃潔夫:目前有器官移植資質的有169家醫院,很多患者難以支付移植費用,未進到醫院裡。開展公民捐獻以後,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就變成一個陽光的事業。未來,器官移植可以納入醫保中,是公開透明的,所有需移植救治的病人都能真正地獲得救治。

  長江商報:未來您有什麼希望?

  黃潔夫: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醫護人員加入到捐獻和移植事業中來。我們一方面面臨交通運輸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能做移植的只有幾家醫院,我們必須讓獻身這個事業的年輕人迅速成長起來,不管是器官捐獻,還是醫療能力的增加,是這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希望更多年輕人有志於這個事業。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在中國器官捐獻移植論壇上發言。

(責任編輯:王斌)

相關焦點

  • 衛生部原副部長:器官移植有望納入大病醫保
    8月6日至8日,2015年中國器官移植大會在武漢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器官移植迎來新的拐點,移植數量已經超過歷史紀錄,越來越多的公民將加入自願捐獻的隊伍,我國也準備著手將器官移植納入醫保大病救助的範疇。
  • 腎移植應納入大病醫保體系
    2016-03-04 15:59:1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邱晨輝 玄增星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接受採訪時透露
  • 腎移植或將納入全面醫保
    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2016 年「兩會」上,他將與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分別向全國政協會議和全國人大會議遞交提案,建議將腎移植納入大病醫保。黃潔夫稱,該計劃已得到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最高領導同意,一些地市領導也表示願意讓醫保覆蓋腎移植。黃潔夫表示,腎病透析非常痛苦,會嚴重影響透析病人的正常工作,而腎移植的費用僅僅是透析的三分之一。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今後器官移植可納入醫保
    每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都是媒體「聚焦」的對象,他一直致力於推動建立陽光、透明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 【兩會聚焦】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
  • 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器官移植將納入醫保是必然趨勢
    原標題:器官移植將納入醫保 值得我們期待   全國政協常委、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階段,制約器官移植例數的不是器官供體的短缺,而是經濟原因。很多人都交不起這個錢,很多窮人難以支付移植費用,未能進到醫院裡。今後,我們的器官移植就可以納入醫保中去,納入基本醫療中去(3月6日《南方都市報》)。
  • 陽光下的器官移植費用應納入大病醫保
    點擊查看 日前,梵蒂岡教皇科學院舉辦了「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中國應邀參加,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作為中方代表,用數據和事實說話,介紹了中國器官移植情況。器官捐獻能讓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獲得新生,讓逝者的生命得以存續。
  •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澎湃新聞記者 閆鵬飛 2015-08-23 18:11 來源
  •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 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據澎湃新聞消息,8月22日,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透露,關於器官移植,中國現在沒有統一的費用標準標準,但國家衛計委在跟一些試點單位進行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完善工作,準備將器官移植做成單病種收費,未來中國器官移植的費用,跟世界相比是最便宜、最可及的,而且是高質量的。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原標題: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原衛生部副部長、現任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做客鳳凰衛視節目《公益中國》,談取消死囚器官移植。  以下是文字實錄:  解說:本期《公益中國》,邀請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講述中國廢除死囚器官移植的經過。  2015年2月24日,浙江省首例跨國人體器官捐獻在杭州完成,並連夜進行移植手術。春節期間,一位法國留學生在浙江杭州旅遊時發生意外,小夥子生前的遺願是死後捐獻器官,他的親人也十分支持。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器官移植法治化刻不容緩
    曾在衛生部任職副部長的全國政協委員黃潔夫,每年兩會上所談最多的都是器官移植這個話題。中國的器官移植一直都在爭議中前行,死囚器官曾經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死結。由於這種難以公開透明的器官來源也導致器官移植市場混亂,非法器官買賣屢禁不止。
  • 器官移植,有望全部納入醫保!當死亡無可避免,唯有愛可以延續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介紹,目前我國腎臟移植供需比例約為1:3,即每3個需要腎移植的尿毒症患者,只有一個能獲得移植機會;與此相對應,肝臟、心臟移植的比例接近1:1。談到捐贈補償,黃潔夫無法接受,「如果捐贈器官都要補償,這與買賣器官有何區別?」他提倡用社會主義人道的救助體系來代替經濟補償。
  • 衛生部副部長:死囚是我國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死囚是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供應量不足需求的百分之一 衛生部副部長表示——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本報訊(記者王永生)《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昨日,在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在衛生部和紅十字會組織下,我國即將建立器官移植應對系統,增加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執法力度。黃潔夫說,器官緊缺是我國器官移植髮展的瓶頸。由於缺乏公民自願捐獻,死囚器官成了器官移植的主要來源。
  • 衛生部副部長:對器官捐獻者採取經濟補償政策
    我國擬以經濟補償刺激器官捐獻「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幾日後,11月22日,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廣州表示,我國正在創建符合國情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並擺脫對死刑犯器官捐獻的依賴,中國的器官捐獻體系將考慮納入一定的刺激機制,給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經濟補償。比如減免器官捐獻者及其家人的住院醫療費用、減免器官捐獻者的殮葬費用等。
  • 器官移植「推手」黃潔夫的二十年
    雖然與這些人毫無關係,但對黃潔夫來說,這是一件「有特別重要意義」的事情。他為此特意寫了一封致謝函,遞交到法國大使館。半個月後,這位69歲的衛生部原副部長對《鳳凰衛視》記者講起這個故事,聲音平靜又輕柔。這個年輕人的父母「得知了中國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取消了死刑器官的利用,才做的決定」。
  • 「大病醫保」英語怎麼說
    8月30 日,國家發改委、衛生部、財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公布《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大病保險對在基本醫保已經報銷的基礎上再次給予報銷,要求實際報銷比例不低於50%。
  • 衛生部副部長:目前用腦死亡者器官進行移植非法
    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指出,目前使用腦死亡者的器官進行移植屬非法行為。  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前日在廣州出席《全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峰會》表示,腦死亡是科學的進步,已有89個國家和地區對腦死亡做了立法。衛生部起草完成了腦死亡標準,但立法工作還有待於全國人大決議。昨日黃潔夫進一步指出,中國尚未對腦死亡進行立法,目前使用腦死亡者的器官進行移植屬非法行為。
  • 衛生部副部長談器官移植 提出兩種死亡判斷標準
    衛生部副部長談器官移植 提出兩種死亡判斷標準《人體器官移植管理條例》(討論稿)已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徵詢意見,衛生部黃潔夫副部長今天在長沙湘雅三醫院詳細介紹了即將面世的《條例》。《條例》如果通過,我國將實行心跳停止、腦死亡兩種標準並存,兩種自主選擇的方針。我國器官移植髮展有望走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