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2020-11-30 東方網

原標題: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原衛生部副部長、現任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做客鳳凰衛視節目《公益中國》,談取消死囚器官移植。他在節目中表示,死囚器官移植形成了利益鏈變得骯髒,周永康落馬才打破這種利益鏈。

  以下是文字實錄:

  解說:本期《公益中國》,邀請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講述中國廢除死囚器官移植的經過。

  2015年2月24日,浙江省首例跨國人體器官捐獻在杭州完成,並連夜進行移植手術。春節期間,一位法國留學生在浙江杭州旅遊時發生意外,小夥子生前的遺願是死後捐獻器官,他的親人也十分支持。2月24號晚上,法國小夥子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小奧從法國趕來的父母和哥哥決定,將小奧的器官捐獻給中國那些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小奧捐贈的肝臟、肺葉等器官,已經拯救了國內四位病人的生命,據悉,這是中國第二例跨國器官移植成功案例。

  許戈輝:黃部長,我們知道在這一次的器官捐贈和移植手術完成不久之後,就經由您,親自把一封致謝函遞交到了法國大使館。

  黃潔夫(中國政協常委 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個小奧的爸爸媽媽是從法國專門到了杭州,他們得知了這個中國已經是1月1號取消了死刑器官的利用,這樣他們才做的決定,所以這個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許戈輝:對,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黃潔夫:他捐這個器官,這表示中國的器官,這個捐獻的體系已經是是陽光透明的了(外國人說),同時他們參加這個捐獻呢,實際上是對我們的捐獻體系的高度肯定。因為這個是生命的禮物,如果是個骯髒的,是一個說不清楚的地方,外國人是不願意做這件事情的。

  許戈輝:這樣一件看似就是普通的、洋雷鋒的這樣一個事情,在您心目中具有如此不同的分量,那這一定是和我們中國這個器官移植捐贈,走過的一條不平坦的道路有關係。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到底我們走過一條怎麼樣的路。

  解說:據統計,中國有超過三十萬人群急需進行器官移植,然後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卻僅為一萬多例,在廣州中山附一醫院,這裡有大量的腎衰患者,排隊等待移植。

  等待腎移植患者:腎源很少,然後什麼死刑的器官都沒有了,感覺就是以後越來越少了,機會越來越渺茫了。

  張玲(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住院醫師):因為感覺機會也比較渺茫,所以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有一些人可能就放棄了。

  解說:1972年,中國第一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在廣州中山醫院完成,如今,這裡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器官移植手術中心之一。

  何曉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東院院長):早在1972年,我們就做了腎臟移植,這例移植也是整個亞洲第一例親屬活體移植,1978年做的中國第一例甲狀腺移植,1993年做的第一個肝臟移植,一路發展到現在,應該說是歷史是蠻久的。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今後器官移植可納入醫保
    每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都是媒體「聚焦」的對象,他一直致力於推動建立陽光、透明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今後器官移植可納入醫保《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謝瑋丨兩會現場報導每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都是媒體「聚焦」的對象,他一直致力於推動建立陽光、透明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器官移植法治化刻不容緩
    曾在衛生部任職副部長的全國政協委員黃潔夫,每年兩會上所談最多的都是器官移植這個話題。中國的器官移植一直都在爭議中前行,死囚器官曾經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死結。由於這種難以公開透明的器官來源也導致器官移植市場混亂,非法器官買賣屢禁不止。
  • 衛生部副部長:死囚是我國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死囚是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供應量不足需求的百分之一 衛生部副部長表示——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本報訊(記者王永生)《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昨日,在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在衛生部和紅十字會組織下,我國即將建立器官移植應對系統,增加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執法力度。黃潔夫說,器官緊缺是我國器官移植髮展的瓶頸。由於缺乏公民自願捐獻,死囚器官成了器官移植的主要來源。
  •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澎湃新聞記者 閆鵬飛 2015-08-23 18:11 來源
  •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 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據澎湃新聞消息,8月22日,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透露,關於器官移植,中國現在沒有統一的費用標準標準,但國家衛計委在跟一些試點單位進行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完善工作,準備將器官移植做成單病種收費,未來中國器官移植的費用,跟世界相比是最便宜、最可及的,而且是高質量的。
  • 器官移植「推手」黃潔夫的二十年
    半個月後,這位69歲的衛生部原副部長對《鳳凰衛視》記者講起這個故事,聲音平靜又輕柔。這個年輕人的父母「得知了中國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取消了死刑器官的利用,才做的決定」。黃潔夫說,「他們捐這個器官,就表示中國的器官捐獻體系已經和國外一樣,是陽光透明的了。他們參加這個捐獻,實際上是對我們捐獻體系高度的肯定,因為這是個生命的禮物。」
  • 告別「死囚器官」,重建倫理底線
    社論1月11日,央視《面對面》節目專訪衛生部原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黃潔夫,這已經不是黃潔夫第一次在大眾媒體上談器官移植、尤其是死刑犯的器官移植問題。所不同的一個背景在於:2014年底,黃潔夫在國內某研討會上透露,從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將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自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也正是這個對中國器官移植有標誌意義的時間節點,讓黃潔夫近來成為多家媒體專訪的對象。在鏡頭面前,黃潔夫談論和披露的中國器官移植現狀與發展,相比此前要更詳細、料也更多。
  • 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器官移植將納入醫保是必然趨勢
    原標題:器官移植將納入醫保 值得我們期待   全國政協常委、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階段,制約器官移植例數的不是器官供體的短缺,而是經濟原因。很多人都交不起這個錢,很多窮人難以支付移植費用,未能進到醫院裡。今後,我們的器官移植就可以納入醫保中去,納入基本醫療中去(3月6日《南方都市報》)。
  • 衛生部原副部長:器官移植有望納入大病醫保
    8月6日至8日,2015年中國器官移植大會在武漢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器官移植迎來新的拐點,移植數量已經超過歷史紀錄,越來越多的公民將加入自願捐獻的隊伍,我國也準備著手將器官移植納入醫保大病救助的範疇。
  • 黃潔夫專訪:器官移植事業神聖 需破舊立新
    2月7日至8日,梵蒂岡教皇科學院舉辦了「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中國應邀參加。長期以來,器官移植在世界多國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一些反華勢力甚至以此製造中國「活摘器官」的謠言,抹黑中國。在這次峰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作為中方代表,用數據和事實說話,介紹中國器官移植情況,直面質疑,回擊謠言。
  • 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腎移植有望率先納入大病醫保
    中國年均捐獻量位居亞洲第一,到2020年將建300家器官移植示範醫院  「攜友登攀黃鶴樓,捐獻大業繞心頭,大道之行天地寬,恰似長江奔東流。」  這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日前在中國器官捐獻移植論壇上回憶,幾年前攜友到黃鶴樓,憂於國內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而寫下的詩句。
  • 衛生部副部長談器官移植 提出兩種死亡判斷標準
    衛生部副部長談器官移植 提出兩種死亡判斷標準  三湘都市報9月18日訊(記者 胡忠民通訊員曾慧華)對於我國每年上百萬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來說,一個好消息即將來臨。
  • 衛生部副部長:目前用腦死亡者器官進行移植非法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信息時報報導,11月3日,在醫生告知陳桂馨腦死亡時,番禺王傑豪三姐弟開始了捐贈媽媽的器官之旅。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指出,目前使用腦死亡者的器官進行移植屬非法行為。  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前日在廣州出席《全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峰會》表示,腦死亡是科學的進步,已有89個國家和地區對腦死亡做了立法。衛生部起草完成了腦死亡標準,但立法工作還有待於全國人大決議。昨日黃潔夫進一步指出,中國尚未對腦死亡進行立法,目前使用腦死亡者的器官進行移植屬非法行為。  至今為止,全國已有24位腦死亡患者捐贈了106個器官,救助了100例患者。
  • 死囚器官為移植供體源被叫停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聯盟主席黃潔夫宣布:從2015年1月1號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 我國明年起將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獻(圖)
    南都訊:記者程姝雯 南都記者3日從權威渠道獲悉,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聯盟(中國醫院協會O PO聯盟)主席黃潔夫在當日召開的中國醫院協會O PO聯盟昆明研討會上正式宣布:從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 衛生部副部長:對器官捐獻者採取經濟補償政策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將考慮採取對器官捐獻者進行經濟補償的政策。11月13日,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18歲青年袁振的母親陳愛雲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上簽字按手印。這是媒體報導的菏澤市首例器官捐贈案例。幾日後,11月22日,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廣州表示,我國正在創建符合國情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並擺脫對死刑犯器官捐獻的依賴,中國的器官捐獻體系將考慮納入一定的刺激機制,給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經濟補償。
  • 黃潔夫:我國將成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但有大量器官浪費|器官移植...
    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稱,希望到2023年,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按照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器官移植要逐步發展到一年5萬例的規模。
  • 中國器官移植現狀:有錢的等器官 沒錢的放棄
    中國的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缺器官,缺醫生,也缺醫院。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者實際人數為兩萬多人,而全國只有幾百位器官移植醫生,能夠開展的手術在1萬例左右。具有器官移植手術資質的醫院只有169家,其中肝移植70多家,腎移植90多家,心臟移植的20家,肺移植的還不到20家。
  • 衛生部:考慮給器官捐獻者人道救助經濟補償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的器官捐獻體系將考慮納入一定的刺激機制試點實現捐獻659例2012年11月,17歲的廣東女孩吳華靜遭遇車禍死亡,父親代女兒完成了她生前曾許下的捐獻器官的心願。當時正在廣東開會的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被她的大愛所感動,趕赴醫院,親自主刀幫她完成了器官捐獻的心願。最終,她的肝臟、腎臟讓三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她的角膜讓兩位患者重見光明。
  • 黃潔夫:我國將成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但有大量器官浪費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稱,希望到2023年,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按照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器官移植要逐步發展到一年5萬例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