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又一次將目光聚焦到了杭州。
這次備受矚目的是眼科領域的大聚會。這幾天,王寧利、謝立信、趙堪興、黎曉新、趙家良等全國各地的眼科大咖,受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委、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之邀,難得地齊聚在了西湖邊。與會的還有來自美、日、韓的專家們,有的是上周剛參加完蘇州全國眼科年會就馬不停蹄趕來杭州。
這麼多專家,都是為祝賀浙二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而來。同時,他們也帶來了國內外最前沿的資訊。飛秒雷射、精準醫療、多焦點晶體……每個消息都令人欣喜。
過去二十年,姚克教授曾推動了國內白內障手術的五次技術革新。在
會議現場,他也透露了團隊的最新研究:已成功在尿液中提取
幹細胞,今後可有助於白內障診治。
對於
幹細胞(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全世界的專家都在卯足了勁做研究。眼科也不例外,尤其在白內障領域。
姚克教授說,眼睛裡的晶狀體變渾濁,是白內障患者視力下降及致盲的首要原因。現在的治療是通過手術去掉渾濁的晶狀體,植入人工晶體。
怎樣讓治療更完美?一場革命正在發生:利用
幹細胞技術,讓原本的晶狀體「再生」。
目前,眼科專家們正不斷嘗試提取人體自身的
幹細胞,通過各種方法進行體外誘導,將其培育成新的晶狀體,直徑越大、越透明越好。
之前,美國專家的技術最厲害,已經培育出了直徑0.5mm的晶狀體小體。
不過這個記錄被中國打破了。姚克教授團隊已在尿液中成功提取
幹細胞,利用全新的體外「荷包蛋」技術,經過25天時間即誘導出了3mm的晶狀體小體,而且小體非常透明。這不僅為將來個性化移植「再生」晶狀體打下重要基礎,也為白內障新藥開發、藥物篩選和療效評估,提供了「檢驗」的新思路。
姚克教授解釋,利用患者的
幹細胞,也可以誘導出原有病變的晶狀體,先在這上面進行藥物試驗,看看療效。之後的治療,將會更精準,更有針對性。
這項研究的相關論文,已向國際頂尖學術期刊投稿。雖然論文還未正式發表,但美國專家已迫不及待找上門求合作。
2、中美十大眼科中心強強對話
最早,姚克教授是在蘇州全國眼科年會上透露了
幹細胞的研究進展。
眼科年會的現場來了一萬多名眼科醫生(總數相當於全國1/3的眼科醫生),中美兩國排名前十的眼科中心史無前例地進行了強強對話。
作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全國TOP10眼科中心之一的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同時也是浙江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的姚克教授,用英文介紹了中國的眼科發展,以及來自浙二眼科中心的研究。
除了
幹細胞,姚克教授團隊在先天性白內障的
基礎研究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國際上確定的先天性白內障相關的突變基因中,有30個突變是姚克教授團隊發現的,對其功能還進行了深入研究。
姚克教授也是亞太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副主席,國際眼科各類重要學術會議的嘉賓。他提到,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眼科的大部分技術已與國際同步,走出了一條引進、吸收、消化、創新,再到引領的發展軌跡。
我們用數據說話
目前,我國眼科界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科研文章數目上僅次於美國,特別是這幾年在《自然》、《科學》、《柳葉刀》等有影響力的雜誌和期刊上都有中國原創性的文章。
「拿全飛秒雷射來說,已佔我們中心全年近視雷射手術的60%。目前,我國已是全飛秒手術量最大、機器最多、論文最多、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全世界聚焦中國。」姚克教授說。
關於眼科發展的話題,在浙二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學術會議上引起了老中青三代眼科人的共鳴。
孫朝暉主任醫師在查房
浙二眼科中心成立之初,僅僅只有11位醫生、25張病床,是全院最小的科室。經過20年的發展,在白內障、眼底病、屈光手術、眼整形與眼眶病、青光眼、眼視光等專科上多點開花,工作人員增加到了380多位。
美國最大眼科中心的門診量一年是30萬,而浙二眼科中心的年門診量高達60萬人次、各類手術突破5.5萬例,成為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眼科中心,是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與浙江大學眼科研究所依託單位。
它們讓世界知道:眼科發展,杭州的聲音很重要,中國的聲音很重要。
周末,他幾乎都在飛機上來回
缺一次門診也要通知病人補上
一個眼科中心的發展,與醫者和團隊的堅持與努力分不開。
採訪姚克教授時,他正在為第二天的手術做準備。幾個學生偷偷說,「老師太忙了,政協的、農工民主黨的、學校的、醫學會的許多工作,他都要參與,每個周末幾乎都是在飛機上來回」。
即便這樣,姚克教授一周兩次門診、兩次手術,雷打不動。
像之前,他去領亞太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APACRS)頒發的金獎、中國醫師獎,回到醫院後第一時間讓護士通知患者,將門診和手術全部補上。
1997年,姚克教授創建了「浙江省盲人復明基金」及全國首家「汽車眼科醫院」,工作再忙,他一直堅持親自為基層貧困患者做手術。迄今為止,團隊已累計為浙江、西藏、新疆、內蒙古、貴州、甘肅等地貧困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7200多例。本周一,汽車眼科醫院又一次啟程奔赴開化。馬不停蹄地裝機、篩選病人、進行手術,雖然很累,浙二眼科中心的醫生們卻說,「我們是不知疲倦的復明永動機」。
後記
一位醫者的影響力是超乎想像的,對同事、學生如此,對患者也是這樣。
記得一個細節,術前遇到焦躁的患者,姚克教授總會習慣性地握住他的手,輕聲一句「我是姚醫師,我來給你開刀了」。說話完,患者頓時安靜下來,連血壓也跟著趨向正常。
曾有人提問,您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姚克教授的回答是,病人復明,跟我說「謝謝你」。
就像他這次在浙二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的紀念冊上寫的一樣——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八屆)幹細胞技術與臨床轉化論壇
會議時間:2016.10.14-2016.10.15 會議地點:北京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stemcell/
同期活動:10月13日iPSCs十年-技術、應用與未來願景探討高端沙龍:http://www.bioon.com/z/2016iP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