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利用人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2020-12-06 生物谷

 

記者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這項研究成果30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

據介紹,此前科學家已經可以從尿液中獲得穩定的誘導多能幹細胞,並將其進一步分化成神經元、心肌細胞等不同的細胞類型,但尚不能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器官。

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通過人鼠組織嵌合的培養體系證實了人尿液多能幹細胞可被用於構建再生牙齒。該體系模擬了正常的牙齒發生發育過程中的上皮-間充質兩種組織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即首先通過將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為上皮樣的膜狀結構,再與小鼠牙胚間充質重組,所獲得的重組樣品在移植到免疫缺陷鼠體內3周后形成了牙樣結構。

這些牙樣結構具有人牙齒的正常結構,包括由上皮部分衍生獲得的成釉細胞和牙釉質,以及由間充質部分發育而來的成牙本質細胞、牙本質、牙髓、牙骨質等結構。此外,這些牙樣結構與正常人牙有相似的理化性質,包括硬度、彈性模量和化學組成成分。」

「雖然該牙齒再生方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小鼠細胞的參與、30%的成牙率以及釉質硬度較低等,但未來可以通過人源間充質細胞的取代和培養體系的優化解決這些問題。」裴端卿說,「這為今後實現再生牙齒臨床個性化治療奠定了重要基礎。」(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我科學家利用人體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再生牙樣結構來源示意圖 製圖:張芳曼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利用人尿液
    記者從中科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成功地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這項研究成果30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
  • 中國科學家首次從尿液提取幹細胞培養牙樣結構
    來源:瀟湘晨報    一口好牙不但能給出一個美麗的笑容,還是健康的標誌。但由於疾病或意外事故,我們可能失去牙齒。鑲顆金牙吧,有損整體美觀。現在好了,科學家成功利用人的尿液衍生的細胞誘導形成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雛形。
  • 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喀山聯邦大學「基因和幹細胞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方法,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在實驗室內再生了狗的缺失牙齒。採用的方法為:分離狗大網膜和皮下脂肪處的幹細胞,將分離出的幹細胞置於由生物相容性鈦金屬材料構造的多孔小球內,並將此小球置於實驗狗缺失牙的牙床處。實驗結果顯示,幹細胞開始生長並分化形成供血組織,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實驗狗的缺失牙齒部位形成了牙組織。 利用幹細胞技術進行牙齒再生的研究由來已久。
  • 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原標題: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據俄《S&TRF》科學網站消息,喀山聯邦大學「基因和幹細胞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方法,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在實驗室內再生了狗的缺失牙齒。
  • 【口腔新聞】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據俄《S&TRF》科學網站消息,喀山聯邦大學「基因和幹細胞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方法,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在實驗室內再生了狗的缺失牙齒。採用的方法為:分離狗大網膜和皮下脂肪處的幹細胞,將分離出的幹細胞置於由生物相容性鈦金屬材料構造的多孔小球內,並將此小球置於實驗狗缺失牙的牙床處。實驗結果顯示,幹細胞開始生長並分化形成供血組織,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實驗狗的缺失牙齒部位形成了牙組織。利用幹細胞技術進行牙齒再生的研究由來已久。
  • 牙齒有望像指甲一樣再生?科學家們再造牙齒的細胞竟然來源於......
    因為該項技術必須要創造一種叫做牙原基(在生長最早階段的牙齒)的東西,並將其植入到缺牙處,而要創造牙原基,就必須從人類胚胎中獲取幹細胞,但是這當前在倫理道德和法律方面都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尿液中提取幹細胞培育出牙齒組織
  • 厲害了中國科技:誘導多能幹細胞助推再生醫學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供圖如何又快又好地誘導多能幹細胞,最近有了新方法。科研人員們開發了一套「魔法藥水」,用它依次為細胞「洗澡」,便可又快又好地實現多種體細胞類型的「返老還童」。通過採用導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使體細胞去分化為多能幹細胞,對於這類幹細胞我們稱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2007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所在的團隊發明了誘導表皮細胞使之變身為多能幹細胞的方法。此方法誘導出的幹細胞可轉變為心肌和神經細胞,為研究治療多種心血管絕症提供了巨大助力。
  • 國內科研團隊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實現T細胞免疫再生
    T細胞是一類執行獲得性免疫功能的免疫細胞,在機體抗腫瘤、抗病毒感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根據T細胞的細胞毒性原理的臨床免疫療法(如CAR-T,TCR-T)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手段,部分腫瘤患者經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甚至治癒,病人生存、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 科學家尿液中提取幹細胞再生牙齒
    ,認為有朝一日通過生物工程製造的牙蕾可植入失去牙齒的人的顎骨中。這些幹細胞由尿產生。以前的研究顯示,可將人體廢物細胞轉變成多能幹細胞。 北京時間8月1日消息,中國科學家預測,從尿液中提出的幹細胞可使人重新長出失去的牙齒。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已經用老鼠尿液製造出牙齒一樣的結構,因此認為有朝一日通過生物工程製造的「牙蕾」可植入失去牙齒的人的顎骨中。
  • 首次從尿中提取誘導多能幹細胞 可延長壽命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青海、李潔蔚、朱丹萍)一滴尿液,本來是何其微不足道,可是,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專家近日從中成功提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該院科研專家正利用該技術,製作腎病患者的體外試藥模型。
  • 當材料科學遇到幹細胞,牙齒再生或夢想成真
    目前團隊在幹細胞在牙齒發育中的作用和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人類要實現「種牙得牙」還有難度,但我們畢竟在一步步前進。   人的肝臟,切掉一部分都可以再長出來,牙齒為什麼不可以?  該研究利用間充質細胞支持的3D培養體系,從小鼠牙乳頭中發現了一群在三維培養環境中能形成幹細胞小球的細胞亞群。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6.日本研究人員從牙胚中分離出幹細胞 本研究人員最近從牙胚中分離出分化能力極強的間充質幹細胞,並成功利用這種幹細胞使大鼠骨組織和肝臟損傷得以再生和修復。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2006年3月7日發表的新聞公報說,該所和大阪大學研究人員用特殊的蛋白質分解酶對牙齒矯正治療中拔除的智齒牙胚進行了處理,結果分離出具有極強增殖和分化能力的間充質幹細胞。他們隨後使牙胚間充質幹細胞增殖為細胞無性系,並在試管中成功誘導細胞無性系分化為骨細胞、肝細胞和神經細胞。
  • 廣州生物院等通過特定因子誘導多能幹細胞實現再生T細胞技術突破
    該研究首次鑑定出誘導多能幹細胞高效產生T細胞種子細胞(T cell Precursors)的關鍵轉錄因子組合Runx1和Hoxa9,為再生T細胞臨床轉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借鑑。T細胞是一類抗腫瘤、抗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細胞。近年來,T細胞免疫療法(如CAR-T,TCR-T)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技術。部分腫瘤患者經此法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生存期延長。
  • 同濟大學聯合解放軍總醫院開發幹細胞新技術 從尿液中分離細胞再生...
    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基於成體幹細胞(前體細胞)移植的腎臟再生醫學新技術,希望利用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帶來新的突破。該項工作首次系統地繪製了尿液單細胞圖譜,並從中鑑定得到SOX9+腎前體細胞。這群來源於腎小管上皮層的前體細胞能夠從健康人和慢性腎病患者的尿液中分離並在短時間內上億倍擴增。團隊把擴增的人類細胞移植到小鼠腎內,成功構建出「人-鼠嵌合腎」,成功重建了腎小管結構,改善了腎臟功能。
  • 3D細胞培養技術顯著提高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效率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在體內分化為任何類型細胞的功能,這為藥物研究和再生醫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不過目前要在實驗室大規模地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特定細胞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新加坡A*STAR的一個幹細胞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方法。利用這種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在3D生物反應器中增殖並有效行程神經祖細胞。
  • JASN:尿液中腎管狀細胞是ips細胞理想來源
    記者6月12日從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了解到,該院科研專家研究發現,人體尿液中的腎管狀細胞是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理想來源之一,因為它的提取方法比其他辦法更簡單,且質量高。此研究成果是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外籍科學家Miguel Esteban博士領導的21名研究人員,花了8個多月時間研究完成。
  • 獲諾貝爾獎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現在能用來治病嗎?
    山中伸彌的團體利用逆轉錄病毒載體向小鼠的成體細胞(胚胎成纖維細胞和成體尾巴成纖維細胞)轉入四個基因,讓這些細胞重新編程,產生了類似小鼠胚胎幹細胞的特徵,這就是誘導多能幹細胞。從理論上講,誘導多能幹細胞不僅可以定向生成某種組織和器官,如肝臟,也可能發育為胚胎,重新孕育生命,讓小鼠或人重活一次。
  • 我科學家開發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方法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銜的研究團隊,揭示了化學方法製備幹細胞的科學原理,開發了簡單、高效、標準化製備幹細胞的方法。相關成果於日前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Stem Cell)上。
  • Lonza人牙髓幹細胞,多能分化,不只用於牙齒組織再生研究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簡稱MSC)是能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的多能性細胞,可分化為軟骨細胞、成骨細胞、肌細胞、脂肪細胞等。由於幹細胞在再生醫學中,可以改善遺傳、神經疾病患者的生活,因此其研究獲得了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