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開發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方法

2021-01-08 求是網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銜的研究團隊,揭示了化學方法製備幹細胞的科學原理,開發了簡單、高效、標準化製備幹細胞的方法。相關成果於日前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Stem Cell)上。

  多能幹細胞可以用於再生新的組織和器官,為疾病治療和再生醫學提供「種子」細胞來源,因此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如何對體細胞等進行誘導,使其「返老還童」成為多能幹細胞,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焦點。曾有科學家利用化學小分子誘導出了多能幹細胞,但存在步驟多、時間長、效率低、機理不清楚等缺點。

  裴端卿領銜的科研團隊經過5年努力,開發出一套高效、簡單的化學小分子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化合物誘導幹細胞多能性(CIP)。裴端卿介紹,該方案只需要給細胞用兩種不同的「藥水」依次「洗澡」,便可以將體細胞「返老還童」到幹細胞的狀態。這一方法比之前的方案簡單、高效,所需的初始細胞量少。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多種體細胞類型「返老還童」,包括在體外極難培養的肝細胞。

  這些神奇的「魔法藥水」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裴端卿解釋說,生命個體中的所有細胞都擁有同樣的染色質,卻形成了不同的器官和組織。這是因為細胞在發生可識別的形態變化之前,就因受到約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團隊研究發現,細胞的「命運」受到細胞核內部的「信息中樞」染色質的狀態控制。細胞染色質的開放(1)與關閉(0)狀態總和,構成了決定細胞命運狀態,這種情況就猶如計算機二進位的「密碼串」,進而將細胞「鎖」在特定狀態。正是在清楚了這一機理之後,裴端卿帶領研究團隊開發了簡單、高效的用化學方法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新技術。裴端卿表示,由於沒有引入外源基因,該方法操作簡便,誘導過程條件均勻,所有成分明確、標準化,將為幹細胞應用提供安全、高效的製備方法,具有廣闊市場應用前景。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新藥篩選中心副主任謝欣表示,該研究方法與常規的誘導方法有顯著區別,是一個全新的機制,極大提高了誘導效率,有望成為誘導幹細胞的常規方法。同時,這一方法為以後設計其他化合物小分子誘導幹細胞提供了技術範本。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科學家在化合物誘導幹細胞的領域上互為補位,我國在化合物誘導幹細胞領域上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相關焦點

  • 厲害了中國科技:誘導多能幹細胞助推再生醫學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研發出高效的化合物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方法藥水有魔法 細胞逆生長(厲害了,中國科技)科研人員向細胞中加入「魔法藥水」。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供圖如何又快又好地誘導多能幹細胞,最近有了新方法。科研人員們開發了一套「魔法藥水」,用它依次為細胞「洗澡」,便可又快又好地實現多種體細胞類型的「返老還童」。
  • 3D細胞培養技術顯著提高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效率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在體內分化為任何類型細胞的功能,這為藥物研究和再生醫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不過目前要在實驗室大規模地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特定細胞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新加坡A*STAR的一個幹細胞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方法。利用這種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在3D生物反應器中增殖並有效行程神經祖細胞。
  • 新研究用誘導多能幹細胞製成免疫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2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一個研究團隊最新宣布,他們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成功培養出了一種輔助性免疫細胞。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有望應用於治療癌症。  免疫細胞中有負責攻擊癌細胞等的「殺手T細胞」,還有負責發出攻擊命令的「輔助性T細胞」。
  • 我科學家利用人體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再生牙樣結構來源示意圖 製圖:張芳曼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
  • 這十年,誘導多能幹細胞如何改變整個世界?
    2016年6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誘導多能幹細胞被期望可以帶來一場醫學革命,但在其發現十年後,誘導多能幹細胞慢慢開始轉變為生物學研究山中伸彌回憶道,那時候我認為這肯定是個錯誤,於是我就讓學生Takahashi重複了一下實驗,結果每一次我們都能成功。
  • BBRC: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的心肌細胞開發出新型心肌梗死模型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上題為「Development of a model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using cardiomyocytes differentiated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岡山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所分化的心肌細胞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心肌梗死模型
  • 廣州生物院等通過特定因子誘導多能幹細胞實現再生T細胞技術突破
    該研究首次鑑定出誘導多能幹細胞高效產生T細胞種子細胞(T cell Precursors)的關鍵轉錄因子組合Runx1和Hoxa9,為再生T細胞臨床轉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借鑑。T細胞是一類抗腫瘤、抗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細胞。近年來,T細胞免疫療法(如CAR-T,TCR-T)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技術。部分腫瘤患者經此法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生存期延長。
  • ...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向髓核樣細胞分化的新方法 | Stem Cell...
  • Cellectis推出源於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肝細胞產品
    5月21日,法國生物公司Cellectis集團下的Cellectis幹細胞部宣布推出來源於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肝細胞產品,即hiPS-HEP。hiPS-HEP具同質性、再生性及生命周期長且CYP活性穩定的特點,能夠為藥物發現、毒性試驗與疫苗研發等一系列體外研究提供理想的平臺。
  • 首次從尿中提取誘導多能幹細胞 可延長壽命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青海、李潔蔚、朱丹萍)一滴尿液,本來是何其微不足道,可是,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專家近日從中成功提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該院科研專家正利用該技術,製作腎病患者的體外試藥模型。
  • 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原標題: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據俄《S&TRF》科學網站消息,喀山聯邦大學「基因和幹細胞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方法,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在實驗室內再生了狗的缺失牙齒。
  • 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新方法
    喀山聯邦大學「基因和幹細胞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方法,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在實驗室內再生了狗的缺失牙齒。實驗結果顯示,幹細胞開始生長並分化形成供血組織,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實驗狗的缺失牙齒部位形成了牙組織。 利用幹細胞技術進行牙齒再生的研究由來已久。
  • 美科學家成功簡化誘導多能幹細胞生成過程
    美國懷特海德(Whitehead)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12月15日表示,他們成功地將在基因重組過程中所需病毒的數目從4個減少到1個,從而極大地簡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生成。
  • 如何利用CRISPR技術編輯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
    2016年9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過去10年裡誕生了兩種非常有用的生物學工具,第一個就是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這是一項榮獲諾貝爾獎的先進科技產物,2006年時研究者開始對小鼠進行實驗,隨後在人類機體中進行實驗,研究者表示他們有可能將成體的皮膚細胞轉化成為多能幹細胞,隨後這些多能幹細胞就能夠被誘導轉化成為任何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是個體基因組在細胞尺度的化身,而且其可以幫助科學家開發出那些不能取自活體的細胞類型,ipsCs通常能夠提供方法來模仿單成因及複雜的人類疾病,同時還可以指導進行基於細胞的療法。
  • 實現類器官「組團」培養 誘導多能幹細胞太「能」了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早期胚胎幹細胞的發育能力,理論上可分化成任何成體細胞與器官類型。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近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同行合作,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古往今來,長生不老是無數人的夢想。
  • 國內科研團隊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實現T細胞免疫再生
    T細胞是一類執行獲得性免疫功能的免疫細胞,在機體抗腫瘤、抗病毒感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根據T細胞的細胞毒性原理的臨床免疫療法(如CAR-T,TCR-T)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手段,部分腫瘤患者經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甚至治癒,病人生存、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 一種將皮膚細胞轉化為多能幹細胞的新方法
    博科園-科學科普-生物學類我們的身體由許多不同種類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有各自的作用。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獎(Nobel Prize)之前就發現,成年皮膚中的細胞可以轉化為早期胚胎的典型細胞,即所謂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stem cells, iPSC),這個過程叫做重新編程。到目前為止,重新編程只有通過引入關鍵的基因來實現,這些基因被稱為山中因子,被人為地植入皮膚細胞中,在那裡它們根本就不活躍。
  • 我國成功利用人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記者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這項研究成果30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
  • 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生十年 它怎樣改變了世界?
    許多人曾以為誘導多能幹細胞會引導一場醫學革命。但是發現10年後,它們卻在改變生物研究。兩周前,高橋從成年小鼠的皮膚上採集了細胞,並用一種病毒將其感染。這些病毒經過設計,引入24個精心挑選的基因。現在,細胞的改造完成,它們的外貌和行為都和胚胎幹細胞(embryonicstem,ES)相似。它們是多能細胞,能夠發育成皮膚、神經、肌肉或者其他任意細胞類型。山中凝視著眼前用細胞完成的「點石成金」的魔法。「那時候我想著,『一定是搞錯了,』」他回憶道。
  • 日本科學家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 同時培育出三種迷你器官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研究者合作,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三種迷你器官,在全球尚屬首次。據報導,研究人員首先利用人iPS細胞分別誘導分化出前腸、中腸,再將其聯結起來,隨後在前腸、中腸的邊界區域分化出肝臟、膽管和胰臟前體細胞,最終培養出分別約0.5毫米大的3種迷你版器官。據介紹,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器官在人體內是相連的,這套器官的尺寸總共只有1釐米左右,相當於受精後1個多月的人類胚胎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