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成功簡化誘導多能幹細胞生成過程

2021-01-08 科學網

 

美國懷特海德(Whitehead)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12月15日表示,他們成功地將在基因重組過程中所需病毒的數目從4個減少到1個,從而極大地簡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生成。他們相信,通過利用病毒獲得的、類似於胚胎幹細胞的iPS最終有望用於醫治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早期的研究中,科學家需要用4個獨立的病毒才能將基因轉移到細胞的DNA中,每個病毒對應1個重組基因,這4個基因分別是Oct4、Sox2、c—Myc和Klf4。一旦激活,這些基因將從它們的成年狀態分化成類似於胚胎的狀態。

 

然而,利用4個病毒獲得的iPS在應用到人體時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性。因為這些病毒可能會將DNA植入細胞基因組中任何一個地方,有可能引發致癌基因(oncogenes)的表達,所以對於有望被用於人類疾病治療的多能幹細胞,科學家必須尋找到病毒的安全替代物。用單一病毒獲得iPS的新技術在消除潛在的有害病毒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懷特海德研究所做研究工作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布萊斯•凱裡率先嘗試將4個重組基因利用含有2A縮氨酸遺傳代碼的DNA串聯起來,然後與研究所實驗室中的其他研究人員一起獲得了稱為多順反子性的病毒,它一旦被插入(植入)成年實驗鼠和人類細胞的基因組內後,就有能力表達所有4種重組基因。

 

研究人員表示,當細胞的蛋白生產「機器」識別了串聯基因的DNA,它便開始生產蛋白。不過,它在試圖識別存在於兩個基因之間的2A縮氨酸DNA時,出現了暫時的停頓,以便讓第一個基因的蛋白能被釋放出來。然後,「機器」才轉至第二個基因,並生產該基因對應的蛋白,在接觸2A縮氨酸DNA的另一片段時再次出現停頓,以便釋放對應第二個基因的蛋白。此過程繼續進行,直到「機器」為4種基因生產完它們各自對應的蛋白為止。

 

利用串聯基因,凱裡獲得了僅僅包含多順反子性矢量單一副本的多能幹細胞,取代了多種病毒的集合體。這項十分重要的進展顯示,如果能將其他技術如基因標的(genetargeting)與之結合起來,該途徑能夠更加安全。雖然凱裡開發出了集4種基因進入單一病毒的方法,但是研究人員也發現它的效率比以往基因重組法的效率大約要低100倍。他們將對出現該現象的具體原因展開調查。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利用人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記者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這項研究成果30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
  • 我科學家利用人體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再生牙樣結構來源示意圖 製圖:張芳曼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
  • 我科學家開發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方法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銜的研究團隊,揭示了化學方法製備幹細胞的科學原理,開發了簡單、高效、標準化製備幹細胞的方法。相關成果於日前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Stem Cell)上。
  • 實現類器官「組團」培養 誘導多能幹細胞太「能」了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早期胚胎幹細胞的發育能力,理論上可分化成任何成體細胞與器官類型。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近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與美國同行合作,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古往今來,長生不老是無數人的夢想。
  • 3D細胞培養技術顯著提高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效率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在體內分化為任何類型細胞的功能,這為藥物研究和再生醫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不過目前要在實驗室大規模地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特定細胞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新加坡A*STAR的一個幹細胞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方法。利用這種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在3D生物反應器中增殖並有效行程神經祖細胞。
  • 獲諾貝爾獎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現在能用來治病嗎?
    Gurdon)和日本的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獲獎,理由是,「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變為多能性」。     戈登和山中伸彌獲獎的成果可以概括為,他們創造了誘導多能幹細胞,為人類生命現象提供了極富想像力的憧憬——人類既可以用誘導多能幹細胞治療疾病,還可能讓穿越在生命中得到體現。
  • Cellectis推出源於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肝細胞產品
    5月21日,法國生物公司Cellectis集團下的Cellectis幹細胞部宣布推出來源於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肝細胞產品,即hiPS-HEP。hiPS-HEP具同質性、再生性及生命周期長且CYP活性穩定的特點,能夠為藥物發現、毒性試驗與疫苗研發等一系列體外研究提供理想的平臺。
  • 厲害了中國科技:誘導多能幹細胞助推再生醫學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供圖如何又快又好地誘導多能幹細胞,最近有了新方法。科研人員們開發了一套「魔法藥水」,用它依次為細胞「洗澡」,便可又快又好地實現多種體細胞類型的「返老還童」。通過採用導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使體細胞去分化為多能幹細胞,對於這類幹細胞我們稱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2007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所在的團隊發明了誘導表皮細胞使之變身為多能幹細胞的方法。此方法誘導出的幹細胞可轉變為心肌和神經細胞,為研究治療多種心血管絕症提供了巨大助力。
  • 科學家發現誘導多能幹細胞重編程障礙關鍵因子—新聞—科學網
    誘導多能幹細胞的重要表觀調控機制又有新發現。
  • 首次從尿中提取誘導多能幹細胞 可延長壽命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青海、李潔蔚、朱丹萍)一滴尿液,本來是何其微不足道,可是,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專家近日從中成功提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該院科研專家正利用該技術,製作腎病患者的體外試藥模型。
  • Cell Research:應激引起的p38活化有利於多能幹細胞(iPS)的誘導
    幹細胞具有在體外大量增殖和分化為多種細胞的潛能,可為再生醫學的替代療法提供充足的細胞來源。2006年以來,日美科學家利用病毒載體轉染不同轉錄因子(Oct4, Sox2, Klf4, c-Myc等),成功將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
  • 這十年,誘導多能幹細胞如何改變整個世界?
    2016年6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誘導多能幹細胞被期望可以帶來一場醫學革命,但在其發現十年後,誘導多能幹細胞慢慢開始轉變為生物學研究山中伸彌回憶道,那時候我認為這肯定是個錯誤,於是我就讓學生Takahashi重複了一下實驗,結果每一次我們都能成功。
  • 新研究用誘導多能幹細胞製成免疫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2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一個研究團隊最新宣布,他們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成功培養出了一種輔助性免疫細胞。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有望應用於治療癌症。  免疫細胞中有負責攻擊癌細胞等的「殺手T細胞」,還有負責發出攻擊命令的「輔助性T細胞」。
  • Nat Commun:科學家成功將皮膚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幹細胞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我們的體內含有多種類型的細胞,每一種細胞都扮演著不同的類型的角色,2012年諾貝爾獲獎者—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通過研究將成體皮膚細胞成功轉化成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這一過程稱之為重編程作用。
  • 一種將皮膚細胞轉化為多能幹細胞的新方法
    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獎(Nobel Prize)之前就發現,成年皮膚中的細胞可以轉化為早期胚胎的典型細胞,即所謂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stem cells, iPSC),這個過程叫做重新編程。到目前為止,重新編程只有通過引入關鍵的基因來實現,這些基因被稱為山中因子,被人為地植入皮膚細胞中,在那裡它們根本就不活躍。
  • iPS細胞研究中心公布誘導多能幹細胞照片
    iPS細胞研究中心公布誘導多能幹細胞照片/3)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10月9日,日本東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和應用中心公布了來源於成年人類皮膚成纖維細胞的誘導多能幹細胞
  • 我科學家發現阻礙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形成的"路障"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李斌)由於能使成體細胞「返老還童」為幹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是近年來幹細胞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員、陳捷凱副研究員等人經過多年努力,近日破解了iPS細胞誘導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障礙,論文2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廣州生物院等通過特定因子誘導多能幹細胞實現再生T細胞技術突破
    該研究首次鑑定出誘導多能幹細胞高效產生T細胞種子細胞(T cell Precursors)的關鍵轉錄因子組合Runx1和Hoxa9,為再生T細胞臨床轉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借鑑。T細胞是一類抗腫瘤、抗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細胞。近年來,T細胞免疫療法(如CAR-T,TCR-T)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技術。部分腫瘤患者經此法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生存期延長。
  • PNAS:科學家研發出首個成體誘導性專能幹細胞
    該技術能夠成功將脂肪和骨骼細胞重新誘導成專能幹細胞,並有望應用於包括脊柱損傷、骨折在內的人體損傷治療中。這一技術類似於蠑螈肢體再生,其最突出的成就在於,將成體細胞轉變成誘導性專能幹細胞(iMS cells),而且iMS細胞具備自我更新、分化成多種類型的細胞的功能。這種iMS細胞能夠治療因為疾病、衰老或者外傷引發的人體損傷,將革新再生醫學治療機體損傷的現狀。
  • 日本科學家利用智齒高效培育多能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