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懷特海德(Whitehead)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12月15日表示,他們成功地將在基因重組過程中所需病毒的數目從4個減少到1個,從而極大地簡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生成。他們相信,通過利用病毒獲得的、類似於胚胎幹細胞的iPS最終有望用於醫治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
早期的研究中,科學家需要用4個獨立的病毒才能將基因轉移到細胞的DNA中,每個病毒對應1個重組基因,這4個基因分別是Oct4、Sox2、c—Myc和Klf4。一旦激活,這些基因將從它們的成年狀態分化成類似於胚胎的狀態。
然而,利用4個病毒獲得的iPS在應用到人體時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性。因為這些病毒可能會將DNA植入細胞基因組中任何一個地方,有可能引發致癌基因(oncogenes)的表達,所以對於有望被用於人類疾病治療的多能幹細胞,科學家必須尋找到病毒的安全替代物。用單一病毒獲得iPS的新技術在消除潛在的有害病毒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懷特海德研究所做研究工作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布萊斯•凱裡率先嘗試將4個重組基因利用含有2A縮氨酸遺傳代碼的DNA串聯起來,然後與研究所實驗室中的其他研究人員一起獲得了稱為多順反子性的病毒,它一旦被插入(植入)成年實驗鼠和人類細胞的基因組內後,就有能力表達所有4種重組基因。
研究人員表示,當細胞的蛋白生產「機器」識別了串聯基因的DNA,它便開始生產蛋白。不過,它在試圖識別存在於兩個基因之間的2A縮氨酸DNA時,出現了暫時的停頓,以便讓第一個基因的蛋白能被釋放出來。然後,「機器」才轉至第二個基因,並生產該基因對應的蛋白,在接觸2A縮氨酸DNA的另一片段時再次出現停頓,以便釋放對應第二個基因的蛋白。此過程繼續進行,直到「機器」為4種基因生產完它們各自對應的蛋白為止。
利用串聯基因,凱裡獲得了僅僅包含多順反子性矢量單一副本的多能幹細胞,取代了多種病毒的集合體。這項十分重要的進展顯示,如果能將其他技術如基因標的(genetargeting)與之結合起來,該途徑能夠更加安全。雖然凱裡開發出了集4種基因進入單一病毒的方法,但是研究人員也發現它的效率比以往基因重組法的效率大約要低100倍。他們將對出現該現象的具體原因展開調查。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