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za人牙髓幹細胞,多能分化,不只用於牙齒組織再生研究

2020-12-04 澤平科技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簡稱MSC)是能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的多能性細胞,可分化為軟骨細胞、成骨細胞、肌細胞、脂肪細胞等。由於幹細胞在再生醫學中,可以改善遺傳、神經疾病患者的生活,因此其研究獲得了很好的發展。

骨髓(bone marrow,簡稱BM)是間充質幹細胞的主要來源,但是從患者身上收集骨髓是一種痛苦且侵入性的過程。 因此,研究人員需要找出從其他組織、通過非侵入性方式獲取間充質幹細胞的方法。目前為止,脂肪來源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已證明具有同間充質幹細胞相同的更新和分化特性。

牙髓是位於牙齒中心的軟組織。它包括血管、神經纖維和結締組織。Gronthos等人最早在2000年報導了從第三磨牙的牙髓組織中分離和鑑定出間充質幹細胞。牙髓幹細胞(Dental Pulp Stem Cell,簡稱DPSC)可分化為胰腺胰島的神經元、心肌細胞、軟骨細胞、成骨細胞、肝細胞、角膜上皮細胞、分泌β細胞等,顯示出在再生醫學中,用於包括牙齒相關問題在內的各種人類疾病的巨大潛力,例如I型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骨骼和軟骨疾病等。

牙髓幹細胞通常是從常規牙科手術中回收的牙齒中提取,由於來源於成人組織,使用這些細胞時沒有倫理方面的擔憂,且牙髓幹細胞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可隨時保存和使用,在長時間冷凍保存後仍保持幹細胞特性。相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牙髓幹細胞數量更多,增值率更高。

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體外分化時呈現不同的多能性。相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具有更強的成牙能力、神經分化能力、免疫調節能力。

牙髓幹細胞通常位於牙髓內時保持靜止,在受傷後迅速增殖,並立即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odontoblast)、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以分別產生牙本質、骨骼和軟骨組織用於修復過程。

牙髓幹細胞被認為是有效的免疫調節劑,非常適合組織再生。牙周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導致牙槽骨破壞和牙齒脫落,形成由於垂直牙槽骨高度的損失所導致的面部缺陷。當牙髓幹細胞與常規方法結合使用時,可通過促進骨再生來改善效果。

d』Aquino等人的研究表明,牙髓幹細胞在移植後可分化為成骨細胞和內皮細胞,並形成成熟的骨組織,他們在膠原蛋白海綿的支架上使用牙髓幹細胞,可產生有效的生物複合物,為牙髓幹細胞自體移植開發3D組織支架,以解決牙科疾病中重建骨組織工程——口頜面部(OMF)骨修復,提供了一個低風險且有效的改善策略。

牙髓幹細胞可分化為功能活躍的神經元,表達巢蛋白(nestin,神經幹細胞的標誌分子),成為神經退行性疾病、意外腦損傷的良好修復資源。

牙髓幹細胞能夠分泌促血管生長因子,代替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進行心肌梗塞的修復,可用於基於細胞的缺血性心臟病。

體外如何分離培養牙髓幹細胞則是研究牙髓幹細胞的關鍵,許多因素都會影響牙髓幹細胞的質量和數量,分離、收集、濃縮、存儲、培養基、早期與晚期傳代細胞的選擇等,都可能影響其分化潛能和增殖能力。

Lonza原代細胞,為全球研究者提供了質量可靠的細胞選擇。Lonza人牙髓幹細胞,是從健康成年人拔智齒時收集的第三臼齒中分離而來,在初次傳代後冷凍保存,每瓶含有≥100萬個細胞。每批次細胞經驗證可實現10次群體倍增,且CD105、CD166、CD29、CD90、CD73表達陽性,CD34、CD45、CD133表達陰性。

Lonza人牙髓幹細胞符合美國原代細胞生產標準,並滿足中國生物製品進口相關規定,全生產流程獲得捐贈者和捐贈機構的知情和授權。所有原代細胞無支原體、細菌、酵母菌、真菌汙染,無HIV-1、B型肝炎、C型肝炎。每批次細胞均提供質量分析報告COA,可從Lonza官網自行下載。

細胞貨號:PT-5025

中文名稱:正常人牙髓幹細胞

英文名稱:Lonza Dental pulp stem cells

人牙髓幹細胞

Lonza牙髓幹細胞培養基套裝,特別針對人牙髓幹細胞的維持和擴增進行了優化,其包含基礎培養基和生長因子套裝,當按照Lonza官方實驗指導操作時,可獲得優秀的培養效果。

培養基貨號:PT-3005

中文名稱:人牙髓幹細胞培養基

英文名稱:Lonza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 BulletKit

套裝組成:牙髓幹細胞基礎培養基(貨號:PT-3927)、SingleQuot添加劑及生長因子(貨號:PT-4516)

相關焦點

  • 牙源性幹細胞及牙髓再生的研究進展
    雖此類疾病可通過根管治療或根尖外科手術治療以去除症狀,但無牙髓的牙齒相比於正常牙齒具有易折裂和牙齒變色等問題。通過牙髓再生治療重建有活性的牙髓是治療此類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所謂再生,就是指使組織甚至器官丟失、受損的部分重新生長,還原成正常的形態,行使正常的功能。目前,牙髓再生的前沿研究集中在組織工程領域,近年來利用牙源性幹細胞再生牙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 我國成功利用人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記者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這項研究成果30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
  • 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原標題: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從人類牙髓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兩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受損神經再生。研究人員將這兩種蛋白質注射到脊髓受損的大鼠體內後,大鼠恢復了步行功能。   牙髓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主要包含神經、血管等組織。
  • 我科學家利用人體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再生牙樣結構來源示意圖 製圖:張芳曼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
  • 乳牙中的寶藏,牙髓幹細胞
    、器官修復和自體、異體移植等細胞治療提供細胞來源,被認為是用於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最易獲取和最有前景的多功能間充質幹細胞。牙髓再生旨在通過牙髓幹細胞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形成新生牙本質、血管及神經,促進牙髓活力恢復及牙根的繼續發育。 研究證實,在體內牙髓幹細胞不僅可存活、增殖並形成牙本質樣結構,還可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前者可形成管狀牙本質,後者可形成和宿主脈管相連的功能性血管。
  • 儲存牙髓幹細胞有什麼用處?
    近年來幹細胞研究發展迅速,牙齒裡的牙髓幹細胞能治病抗衰被大眾所接受,於是很多人開始了解牙髓幹細胞的作用,也仍有人心存疑惑,儲存牙髓幹細胞就一定有用嗎?一、為什麼要儲存牙髓幹細胞?有什麼用?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是牙體組織中唯一的軟組織。
  • 當材料科學遇到幹細胞,牙齒再生或夢想成真
    目前團隊在幹細胞在牙齒發育中的作用和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人類要實現「種牙得牙」還有難度,但我們畢竟在一步步前進。   人的肝臟,切掉一部分都可以再長出來,牙齒為什麼不可以?  、末梢神經網絡等,且再生組織的細胞排列與原生牙齒類似。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小編針之前已對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進行過梳理,這裡對除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和人脫落乳牙幹細胞之外的牙齒間充質幹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採用的方法為:分離狗大網膜和皮下脂肪處的幹細胞,將分離出的幹細胞置於由生物相容性鈦金屬材料構造的多孔小球內,並將此小球置於實驗狗缺失牙的牙床處。實驗結果顯示,幹細胞開始生長並分化形成供血組織,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實驗狗的缺失牙齒部位形成了牙組織。 利用幹細胞技術進行牙齒再生的研究由來已久。
  • 牙髓移植新進展 牙齒再生有望成真
    牙的再生之難,主要體現在牙髓再生和牙周組織再生。牙髓再生的攻克排在首位,重點要解決植入的細胞如何在近2cm長的狹窄根管中長期存活,如何與植入的頜骨組織整合,且如何讓頜骨中的血管神經長入牙髓腔。其最終目的,是要保證牙髓的長期自主存活並恢復牙齒的功能。因此,壞死牙髓組織的再生是一項世界性難題,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將其與腫瘤、心血管疾病並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    200多年來,在臨床治療中,牙髓病均採用「根管治療」術,即口腔醫生通過人工操作,分次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
  • 華西口腔專家研究給人類牙齒終生再生能力!
    首先,這項研究得益於幹細胞的研究。幹細胞是一種具有無限制自我更新與增殖分化能力的細胞,自1961年被發現以來,就一直是再生醫學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牙釉質、牙髓、牙周膜,都有它們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比如,牙髓中富含血管、神經,它可以為組織提供營養,這與沒有「生命意識」的填充材料不同,是「活」的。 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多種牙源性幹細胞中,牙髓幹細胞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牙源性幹細胞,通過拔除乳牙、智齒和正畸牙都可以獲取,而乳牙的牙髓組織主要存在於牙根和牙冠中。
  • 牙髓再生臨床研究獲突破
    本報西安8月30日電 (記者龔仕建)壁虎尾巴斷了能重生,鯊魚牙齒掉了會長起來,為什麼人類一生只有乳牙和恆牙,牙齒掉了不能再生?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科研人員。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經過20年努力,成功實現了牙髓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
  • 牙源性幹細胞及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進展
    在口腔組織來源的幹細胞中,人牙髓幹細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因臨床潛力大且易獲取而被廣泛研究。 牙髓來源的幹細胞如成人牙髓幹細胞和SHEDs,均存在於牙髓血管周圍,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MSCs,起源於神經嵴,具有MSCs和神經幹細胞的特性。DPSCs和SHEDs具有再生為其他組織的能力。
  • 牙齒有望像指甲一樣再生?科學家們再造牙齒的細胞竟然來源於......
    實際上,牙齒能夠再生也不是最近幾年的發現。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趙銥民教授及其團隊長期致力於口腔頜面部缺損修復的研究,再生醫學也是他和其團隊研究的重要方向。他介紹,自2000年首次發現牙髓幹細胞以來,每年都有新的與口腔頜面組織相關的幹細胞被發現,有很多研究機構認為,組織工程牙齒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一個再生器官。
  • 全脫出牙齒牙周膜再生研究進展
    再生或重建牙周膜是實現全脫出牙齒牙周膜癒合的必要條件。 隨著組織工程技術的發展,以幹細胞為基礎的組織工程技術為全脫出牙齒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組織工程技術包括3個要素,即種子細胞、生長因子和支架材料,其作用方式主要分為無細胞性組織再生和細胞性組織再生。
  • 牙齒內暗藏幹細胞工廠
    幹細胞分化產生特定類型的成熟細胞,例如構成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和膠質細胞,但反之則不會發生。研究人員日前發現,神經系統細胞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牙齒中轉化為幹細胞。這個令人意外的幹細胞來源可能為科學家提供一個新的起點:不使用胚胎就能生成用於治療或研究的人體組織。
  • 牙齒再生?科研人員似乎已經觸摸到了答案
    利用幹細胞修復牙齒已經獲得成功,據報導,2018年8月,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就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目前,根管治療」術是臨床上治療牙髓病的主要方式:首先,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
  • 牙齒再生有「戲」了?科研人員似乎已經觸摸到了答案
    利用幹細胞修復牙齒已經獲得成功,據報導,2018年8月,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就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目前,根管治療」術是臨床上治療牙髓病的主要方式:首先,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
  • 揭開牙髓幹細胞的「身世之謎」 隱藏在小乳牙裡的生命礦藏
    牙髓幹細胞的由來2000年,在美國最頂級的醫學研究機構——國立衛生研究院裡,施松濤教授正在做一些和牙齒有關的研究。通過很多觀察和實驗,他從成年人的牙髓裡發現了幹細胞的存在。施松濤教授也為他首次發現的幹細胞取了名字,叫做「成人牙髓幹細胞」。
  • miRNA對牙再生調控機制的研究現狀
    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齲病牙周病等疾病發病率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受到牙齒缺失的困擾。牙齒缺失不僅會影響咀嚼功能,還會對美觀、發音、顳下頜關節、全身健康甚至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目前修復缺失牙齒的方法有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及種植義齒。由於材料和方法的局限性,常常會對基牙、牙周組織、口腔黏膜等造成損傷,達不到預期效果。
  • 8歲小孩牙齒壞死,怎麼辦?科學家竟成功再生新牙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並開展國際首個全長牙髓再生的臨床研究獲得成功。 牙齒再生的研究成功了! 團隊立即決定使用這項新技術,為孩子「再生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