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移植新進展 牙齒再生有望成真

2021-01-17 中國青年報

    蘇玉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海華

    壁虎的尾巴斷了,能夠重生;鯊魚的牙齒掉了,會長起來……可是,為什麼人類一生只有乳牙和恆牙,牙齒掉了卻不能再生?這一奧秘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

    經過20年不懈努力,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成功實現了牙髓再生,將口腔疾病治療推向新裡程。8月29日,記者從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舉辦的演示會上獲悉:這一學術成果以該院金巖教授為通訊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施松濤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院兒童口腔科軒昆教授和口腔病理科李蓓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於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

    《科學轉化醫學》期刊審稿人認為,這一研究「創新性強,臨床轉化意義重大」。據介紹,這是該雜誌創刊以來第一篇口腔臨床轉化研究領域文章。

    口腔疾病中,牙病的發生率始終佔人體各器官疾病之首。特別是齲病、牙髓病,是人類最為普遍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後果,是齲病引起的牙髓炎症或牙髓壞死,會導致的牙的最終「死亡」。


    牙的再生之難,主要體現在牙髓再生和牙周組織再生。牙髓再生的攻克排在首位,重點要解決植入的細胞如何在近2cm長的狹窄根管中長期存活,如何與植入的頜骨組織整合,且如何讓頜骨中的血管神經長入牙髓腔。其最終目的,是要保證牙髓的長期自主存活並恢復牙齒的功能。因此,壞死牙髓組織的再生是一項世界性難題,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將其與腫瘤、心血管疾病並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

    200多年來,在臨床治療中,牙髓病均採用「根管治療」術,即口腔醫生通過人工操作,分次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但是,由於沒有營養供給,充填後的牙齒雖然得以保留,卻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同時喪失感覺。特別是咬硬物的時候,容易折斷。這就好比一棵沒有營養供給的枯樹,時間久了變得乾裂,遇到大風容易折斷。

    從2000年開始,金巖教授團隊設立課題組,開展牙再生的研究工作。2010年,我國立項「973計劃」攻克牙再生難題,這是該領域第一個資助項目。金巖教授團隊課題組先後獲得科技部「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究項目計劃」,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項目支持。

    多年來,團隊通過模擬牙發育原理,建立基於幹細胞自組裝的細胞聚合體技術,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開展國際首個全長牙髓再生的臨床研究,並於近日獲得成功。

    具體來說,就是從患者脫落乳牙中獲取牙髓幹細胞,經過一個月左右體外培養,將形成的幹細胞聚合體植入患者所需的牙髓腔裡,使得牙齒神經血管再生,賦予「死亡」牙新的「生命」,使其完全恢復牙齒原有功能。

    據介紹,這一成果不僅可以使牙髓再生,而且可以恢復壞死牙齒牙根的繼續發育。也就是說,對於牙齒正在發育的年輕患者,能使牙齒發育到正常狀態。據介紹,目前,該技術已用於臨床近50例患者,均已完全成功。

    據了解,該技術的成功研發,改變了傳統的牙病治療理念。同時,牙齒再生的實現,對於研究和攻克其它大的臟器(如心、肝、腎等)再生也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牙源性幹細胞及牙髓再生的研究進展
    雖此類疾病可通過根管治療或根尖外科手術治療以去除症狀,但無牙髓的牙齒相比於正常牙齒具有易折裂和牙齒變色等問題。通過牙髓再生治療重建有活性的牙髓是治療此類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所謂再生,就是指使組織甚至器官丟失、受損的部分重新生長,還原成正常的形態,行使正常的功能。目前,牙髓再生的前沿研究集中在組織工程領域,近年來利用牙源性幹細胞再生牙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 當材料科學遇到幹細胞,牙齒再生或夢想成真
    編輯: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看到一則新聞,"牙齒再生有戲?科研人員有了新發現?",那到底是怎麼一項技術呢?   原來是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牽頭完成的「基於幹細胞的牙再生研究」,希望通過幹細胞來讓牙齒再生。
  • 新研究發現多種方法可以讓牙齒再生
    不過,令人振奮的新研究表明,細胞刺激藥物治療能夠「誘使」牙齒進行自行修復。如果這些「小分子」藥物能像科學家們所想像的那麼奏效的話,那麼我們有望迎來一個牙齒組織甚至整個牙齒可以再生的新時代。而這只是牙齒再生的數種新方法中的一種。
  • 全脫出牙齒牙周膜再生研究進展
    本文將對2種作用方式在全脫出牙齒牙周膜再生中的研究與應用進展做一綜述。 1.牙齒全脫出時,損傷的牙槽窩內壁、牙根表面餘留部分幹細胞,在體內微環境及多種細胞因子的調控下,可經細胞歸巢作用聚集於牙周缺損區域參與組織再生與修復。細胞因子可以通過改變幹細胞活性及增殖分化遷移特性來控制其功能進而引導組織再生,支架材料為幹細胞提供了黏附、遷移、增殖分化的表面和空間,進而促進新組織形成。
  • 日本這些牙齒再生研究最新資訊,您知道嗎?
    在清除病菌及受汙染組織後,在牙齦下植入可吸收膜體後使牙周組織再生,屬保險範圍,1顆牙總體治療費約5千日幣(約260元)。【牙髓再生療法】從不需要的牙齒(如智齒)的牙髓中提取幹細胞,將其移植到拔掉牙髓的病牙內,經過數月後,即可再生出擁有血管及神經的牙髓,能修復原牙髓,最終使病牙成為健康牙齒。
  • 牙齒有望像指甲一樣再生?科學家們再造牙齒的細胞竟然來源於......
    實際上,牙齒能夠再生也不是最近幾年的發現。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趙銥民教授及其團隊長期致力於口腔頜面部缺損修復的研究,再生醫學也是他和其團隊研究的重要方向。他介紹,自2000年首次發現牙髓幹細胞以來,每年都有新的與口腔頜面組織相關的幹細胞被發現,有很多研究機構認為,組織工程牙齒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一個再生器官。
  • Lonza人牙髓幹細胞,多能分化,不只用於牙齒組織再生研究
    牙髓是位於牙齒中心的軟組織。它包括血管、神經纖維和結締組織。Gronthos等人最早在2000年報導了從第三磨牙的牙髓組織中分離和鑑定出間充質幹細胞。牙髓幹細胞(Dental Pulp Stem Cell,簡稱DPSC)可分化為胰腺胰島的神經元、心肌細胞、軟骨細胞、成骨細胞、肝細胞、角膜上皮細胞、分泌β細胞等,顯示出在再生醫學中,用於包括牙齒相關問題在內的各種人類疾病的巨大潛力,例如I型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骨骼和軟骨疾病等。
  • 牙科患者的福音:幹細胞或可使牙髓再生!
    羅格斯牙科學院(RSDM)口腔生物學系的教授Shimizu正在研究如何使用幹細胞再生牙髓,而不是在根管治療期間將其移除。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於她的研究,根管治療花費時間更少,並且幹細胞生成的牙髓將大大降低感染和併發症風險。壞消息是牙科患者還是需要接受手術以取出感染的組織。
  • 乳牙中的寶藏,牙髓幹細胞
    、器官修復和自體、異體移植等細胞治療提供細胞來源,被認為是用於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最易獲取和最有前景的多功能間充質幹細胞。 另外,在牙髓幹細胞膠原支架複合體中添加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移植入大鼠背部,觀察到牙髓樣細胞及血管的再生。研究發現在齲齒根管治療後,將牙髓幹細胞用於牙髓再生的效果更好。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小編針之前已對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進行過梳理,這裡對除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和人脫落乳牙幹細胞之外的牙齒間充質幹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史松濤曾經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Stan Gronthos合作,利用牙髓中的幹細胞進行研究,但他發現新選擇的幹細胞更加高明:「apical papilla提供的幹細胞更有利於牙結構再生。利用這種技術恢復的牙齒的強度雖然與天然牙齒的強度不完全相同,但這已經足夠抵擋日常的磨損了。」
  • 牙髓再生臨床研究獲突破
    本報西安8月30日電 (記者龔仕建)壁虎尾巴斷了能重生,鯊魚牙齒掉了會長起來,為什麼人類一生只有乳牙和恆牙,牙齒掉了不能再生?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科研人員。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經過20年努力,成功實現了牙髓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
  • 牙齒也能再生啦!幹細胞技術再創奇蹟!
    牙髓病在臨床治療中均採用「根管治療」術,就是通過人工操作,分次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根管治療由於沒有營養供給,充填後牙齒雖然得以保留,但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同時也喪失了感覺,特別是孩子以後在咬硬物的時候容易折斷。根管治療示意圖為了讓靜靜擁有健康的牙齒,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為孩子實施了牙髓再生術。
  • 我國科學家開展牙髓再生臨床研究獲得成功
    8月23日空軍軍醫大學金巖教授團隊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最新進展,首次實現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臨床並獲得成功。  牙髓和牙周組織再生有很大難度,如何使植入的細胞與頜骨組織在根管中長期存活進而發生融合,並在牙髓腔內發育形成血管神經,從而恢復牙齒功能實現再生,是目前的技術難點。長期以來,「根管治療」術一直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由於其所使用填充材料的特性,牙齒會發生變色、脆裂、甚至折斷的現象。
  • 補牙時代結束了,幹細胞技術實現牙齒再生
    牙齒出現蛀牙就很難自然修復,如果細菌感染侵蝕了牙齒外層的硬釉質層,細菌會滲透到牙齒內部,最終感染部位會破壞牙髓內部的軟組織,促使需要採取牙根管治療術或拔牙術的治療方式。牙髓需要接受感覺檢測,包括熱、冷和壓力測試以及幹細胞測試,幹細胞技術就是把未分化細胞變成具體的細胞,牙齒組織會重新再生。
  • 牙源性幹細胞及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進展
    幹細胞療法在組織再生和疾病管理方面有很好的前景,其允許通過自體細胞移植,修復有缺陷的組織或功能。由於幹細胞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需要跨學科合作以成功實現臨床應用。預計未來幾年,幹細胞將在組織工程領域取得巨大進展。現就DSCs的類型及其在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治療潛力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
  • 【科技新知】再生牙齒,牙科新革命?
    研究表明,藥物能夠誘使牙髓(牙齒深處充滿神經和血管的軟物質)內的幹細胞再生成充足的骨組織(牙本質),進而填充齲洞。                 成年人的大臼齒橫截面研究人員對於Tideglusib這種有良好安全記錄的低成本實驗性藥物尤其感到興奮。
  • 幹細胞技術實現牙齒再生
    這句經典的廣告道出了牙齒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現今,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食品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當中,隨之而來的也引起了牙齒的疾病;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牙疼常常能把人折騰得寢食難安,坐臥不寧。牙齒一旦發生蛀牙,很難自然修復。
  •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首創牙髓再生技術 牙髓也可「死而復生」
    我叫牙髓,生存在每個人的牙齒中,能幫助你感知食物冷暖,一旦因病壞死,牙齒就好比一棵枯樹,變色、變脆容易折斷。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經過20年不懈努力,成功實現了牙髓的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昨天,這家醫院向媒體公布了這個好消息。先說一個我死而復生的真實病例。昨天,家住潼關13歲的女孩花花來醫院兒童口腔科進行複診。
  • 「牙髓再生術」讓壞牙死而復生
    8月29日,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率領的科研團隊舉行新聞發布會,報導了該團隊通過模擬牙齒發育原理,建立基於幹細胞自組裝的細胞聚合體技術,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的研究成果。  人類的恆牙壞死後還能重生嗎?
  • 8歲小孩牙齒壞死,怎麼辦?科學家竟成功再生新牙
    因為根管治療是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再用生物材料填充。 牙齒雖然保留了,但牙髓卻不再。牙齒還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同時也喪失感覺。 難道小小年紀就要失去牙齒?這勢必會讓日後生活諸多不便。 還有其他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