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再生臨床研究獲突破

2020-11-27 中國網

  本報西安8月30日電 (記者龔仕建)壁虎尾巴斷了能重生,鯊魚牙齒掉了會長起來,為什麼人類一生只有乳牙和恆牙,牙齒掉了不能再生?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科研人員。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經過20年努力,成功實現了牙髓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

  實現牙髓再生一直是一項世界難題。金巖率領的科研團隊通過模擬牙發育原理,建立基於幹細胞自組裝的細胞聚合體技術,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開展國際首個全長牙髓再生的臨床研究並獲得成功。

  多年來,牙髓病在臨床治療中均採用「根管治療」術,就是分次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充填後牙齒雖然得以保留,但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同時也喪失了感覺。而牙髓再生技術是從患者脫落乳牙中獲取牙髓幹細胞,經過一個月左右體外培養,將形成的幹細胞聚合體植入患者所需的牙髓腔裡,使得牙齒神經血管再生,完全恢復牙齒原有功能。特別是對於牙齒正在發育的年輕患者,能使牙齒發育到正常狀態。

  據悉,該技術目前已用於臨床近50例患者,均已完全成功。其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引起國際廣泛關注。該技術的成功研發,改變了傳統的牙病治療理念,對牙齒再生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31日 12 版)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開展牙髓再生臨床研究獲得成功
    8月23日空軍軍醫大學金巖教授團隊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最新進展,首次實現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臨床並獲得成功。  牙髓和牙周組織再生有很大難度,如何使植入的細胞與頜骨組織在根管中長期存活進而發生融合,並在牙髓腔內發育形成血管神經,從而恢復牙齒功能實現再生,是目前的技術難點。長期以來,「根管治療」術一直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由於其所使用填充材料的特性,牙齒會發生變色、脆裂、甚至折斷的現象。
  • 牙源性幹細胞及牙髓再生的研究進展
    雖此類疾病可通過根管治療或根尖外科手術治療以去除症狀,但無牙髓的牙齒相比於正常牙齒具有易折裂和牙齒變色等問題。通過牙髓再生治療重建有活性的牙髓是治療此類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所謂再生,就是指使組織甚至器官丟失、受損的部分重新生長,還原成正常的形態,行使正常的功能。目前,牙髓再生的前沿研究集中在組織工程領域,近年來利用牙源性幹細胞再生牙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 牙髓移植新進展 牙齒再生有望成真
    《科學轉化醫學》期刊審稿人認為,這一研究「創新性強,臨床轉化意義重大」。據介紹,這是該雜誌創刊以來第一篇口腔臨床轉化研究領域文章。    口腔疾病中,牙病的發生率始終佔人體各器官疾病之首。特別是齲病、牙髓病,是人類最為普遍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後果,是齲病引起的牙髓炎症或牙髓壞死,會導致的牙的最終「死亡」。
  •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首創牙髓再生技術 牙髓也可「死而復生」
    我叫牙髓,生存在每個人的牙齒中,能幫助你感知食物冷暖,一旦因病壞死,牙齒就好比一棵枯樹,變色、變脆容易折斷。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經過20年不懈努力,成功實現了牙髓的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昨天,這家醫院向媒體公布了這個好消息。先說一個我死而復生的真實病例。昨天,家住潼關13歲的女孩花花來醫院兒童口腔科進行複診。
  • 牙科患者的福音:幹細胞或可使牙髓再生!
    羅格斯大學正在進行的一項研究或許能夠使牙科患者不再恐懼根管治療術。羅格斯牙科學院(RSDM)口腔生物學系的教授Shimizu正在研究如何使用幹細胞再生牙髓,而不是在根管治療期間將其移除。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於她的研究,根管治療花費時間更少,並且幹細胞生成的牙髓將大大降低感染和併發症風險。
  •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攻克醫學難題 首創牙髓再生術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29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舉辦國際首創牙髓再生技術新聞發布會張一辰 攝   中新網西安8月29日電 (記者 張一辰)記者29日從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獲悉,該院突破世界醫學難題,首創牙髓再生術,使患者完全恢復牙齒原有功能。目前,該技術已用於臨床近50例患者,均獲成功。
  • 「牙髓再生術」讓壞牙死而復生
    而且,一直以來,主要由牙髓壞死導致的牙「死亡」也是牙髓組織再生的世界性難題。不過,隨著中國科學家近日一項幹細胞技術成果的宣布,這個問題或許將變為肯定答案。  8月29日,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率領的科研團隊舉行新聞發布會,報導了該團隊通過模擬牙齒發育原理,建立基於幹細胞自組裝的細胞聚合體技術,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的研究成果。
  • 「牙髓再生術」讓壞牙死而復生—新聞—科學網
    而且,一直以來,主要由牙髓壞死導致的牙「死亡」也是牙髓組織再生的世界性難題。不過,隨著中國科學家近日一項幹細胞技術成果的宣布,這個問題或許將變為肯定答案。 8月29日,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率領的科研團隊舉行新聞發布會,報導了該團隊通過模擬牙齒發育原理,建立基於幹細胞自組裝的細胞聚合體技術,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的研究成果。
  • 牙髓幹細胞對治療多種疾病具有臨床潛力
    報告稱,此前有研究表明,牙髓幹細胞可重建功能性的牙本質/牙髓複合體以及其他組織,如骨頭、牙骨質、血管和神經組織。但經過廣泛研究,科學家發現,除了牙科疾病,牙髓幹細胞對各種系統性疾病擁有同樣的醫用價值。牙髓幹細胞是具有多能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間充質幹細胞,最早從恆牙牙髓中分離出來,但來自孩子脫落的乳牙隨後也分離出牙髓幹細胞。
  • 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原標題: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從人類牙髓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兩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受損神經再生。研究人員將這兩種蛋白質注射到脊髓受損的大鼠體內後,大鼠恢復了步行功能。   牙髓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主要包含神經、血管等組織。
  • 乳牙中的寶藏,牙髓幹細胞
    牙髓再生旨在通過牙髓幹細胞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形成新生牙本質、血管及神經,促進牙髓活力恢復及牙根的繼續發育。 研究證實,在體內牙髓幹細胞不僅可存活、增殖並形成牙本質樣結構,還可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前者可形成管狀牙本質,後者可形成和宿主脈管相連的功能性血管。
  • Lonza人牙髓幹細胞,多能分化,不只用於牙齒組織再生研究
    由於幹細胞在再生醫學中,可以改善遺傳、神經疾病患者的生活,因此其研究獲得了很好的發展。骨髓(bone marrow,簡稱BM)是間充質幹細胞的主要來源,但是從患者身上收集骨髓是一種痛苦且侵入性的過程。 因此,研究人員需要找出從其他組織、通過非侵入性方式獲取間充質幹細胞的方法。目前為止,脂肪來源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已證明具有同間充質幹細胞相同的更新和分化特性。
  • 切掉的肝臟可再長,掉的牙齒可否再生?華西口腔「幹細胞再生牙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記者 熊筱偉 歐陽傑 攝影4月21日舉行的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當天11個項目獲自然科學類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 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儀式上,同濟大學副校長葛均波院士致歡迎辭,強調了口腔醫學的重要性,並高度肯定了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新模式。他希望通過工程中心的建立,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將研究成果更好地進行臨床轉化應用,走出一條產學研結合的新路,以有效地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 miRNA對牙再生調控機制的研究現狀
    隨著組織工程技術和幹細胞技術的發展,口腔研究學者們提出牙齒再生的概念,即利用幹細胞在體內或體外模擬牙齒自然發育的過程,形成與天然牙相似或相同的組織。目前的牙再生研究主要分為全牙再生和部分牙再生。牙的發育和發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由牙源性上皮和間充質幹細胞相互作用。
  • 儲存牙髓幹細胞有什麼用處?
    近年來幹細胞研究發展迅速,牙齒裡的牙髓幹細胞能治病抗衰被大眾所接受,於是很多人開始了解牙髓幹細胞的作用,也仍有人心存疑惑,儲存牙髓幹細胞就一定有用嗎?一、為什麼要儲存牙髓幹細胞?有什麼用?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是牙體組織中唯一的軟組織。
  • 日本這些牙齒再生研究最新資訊,您知道嗎?
    在清除病菌及受汙染組織後,在牙齦下植入可吸收膜體後使牙周組織再生,屬保險範圍,1顆牙總體治療費約5千日幣(約260元)。【牙髓再生療法】從不需要的牙齒(如智齒)的牙髓中提取幹細胞,將其移植到拔掉牙髓的病牙內,經過數月後,即可再生出擁有血管及神經的牙髓,能修復原牙髓,最終使病牙成為健康牙齒。
  • ...大學研究人員在人體臨床試驗中證實利用來自乳牙的幹細胞可再生...
    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來自中國第四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遭受這類損傷的兒童存在著一種更加有前途的治療方法:使用從他們的乳牙(baby tooth)中提取出的幹細胞。到現在為止,這些研究人員已有兩年、兩年半甚至三年的隨訪數據,並且證實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多年前,Shi在他的女兒的乳牙中發現牙齒幹細胞。
  • 當材料科學遇到幹細胞,牙齒再生或夢想成真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該細胞群以CD24a為其特徵性標誌物,且該標誌物的富集與細胞的多能性呈現正相關性;研究人員還發現,該細胞的自更新能力,高度依賴於轉錄因子Sp7 的表達。   他們把這類細胞稱之為:多能牙髓再生幹細胞(MultipotentDental Pulp regenerative Stem Cells,MDPSCs)。
  • 中國再生醫學重大突破:可注射材料治療心臟病臨床安全可行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獲悉,該所戴建武再生醫學研究團隊與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上第一個開展可注射支架(膠原生物)材料結合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獲重大突破,首次證明可注射材料聯合幹細胞用於心臟病治療的臨床安全性及可行性,並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