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術
導讀:根管治療術又稱牙髓治療,是牙醫學中治療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種手術。根管治療術十分繁瑣,一般要2-4次就診才能完成,病人要承受的痛苦也較大。如果消毒不徹底,牙髓腔再次感染,還是要拔牙。羅格斯大學正在進行的一項研究或許能夠使牙科患者不再恐懼根管治療術。
羅格斯牙科學院(RSDM)口腔生物學系的教授Shimizu正在研究如何使用幹細胞再生牙髓,而不是在根管治療期間將其移除。
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於她的研究,根管治療花費時間更少,並且幹細胞生成的牙髓將大大降低感染和併發症風險。壞消息是牙科患者還是需要接受手術以取出感染的組織。
大家或許對牙髓、根管、根管治療術這些名詞不太熟悉,小轉先來解釋下這些詞。
何謂牙髓?何謂根管?
牙齒中間空洞的部分包含稱為牙髓的軟組織。空洞上部寬闊,稱為牙髓腔,下部有管狀的根管,由之導出牙神經和營養神經的血管。一般每顆牙齒有1-4個根管。
牙髓組織主要包含神經、血管、淋巴和結締組織,還有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質細胞,其作用是造牙本質。當牙冠某一部位有齲洞或其它病損時,可在相應的髓腔內壁形成一層牙本質,以修復牙本質,補償該部的牙冠厚度。
何謂根管治療術?
當受損牙齒的感染或損傷從牙齒表面穿過牙齒根部進入周圍神經組織時,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經過一系列的手術準備之後,牙科醫生將牙齒鑽開,取出感染壞死的牙髓,再用合成材料填充空洞,最後用牙冠蓋住牙齒。
雖然根管治療術後,牙齒仍然存在,但基本上已經死亡。因為牙髓維持牙齒的健康,沒有牙髓就意味著沒有神經來識別疼痛和牙齒營養缺乏,牙齒就容易受到傷害、容易長蛀牙。
希望:幹細胞或可使牙髓再生
Shimizu致力於使幹細胞再生為牙髓。她從患者皮膚或頭髮分離幹細胞,並把它們培養為由牙本質的神經系統、牙釉質下面的硬骨組織組成的血管網絡。
日本研究人員在牙髓壞死的再生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是由於他們的研究只是使牙髓組織復活,而不是被新的牙髓取代,所以只能使年輕患者的牙髓組織更健壯。而且,用於再生牙髓的幹細胞只能從嬰兒牙齒或智齒中取得,這意味著這些細胞必須以高成本儲存多年。
上個月,Shimizu獲得批准,開始對老鼠進行測試,最終也會進行臨床試驗。
那麼,不久的將來,需要做根管治療術的牙科患者們可能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參考資料:Researcher uses stem cells to attack bacteria and regenerate dental pu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