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的藍字即可訂閱我們
今年8歲的靜靜(化名)不久前因外傷導致右側門牙斷掉,牙齒內的神經、血管均已死亡。牙髓病在臨床治療中均採用「根管治療」術,就是通過人工操作,分次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根管治療由於沒有營養供給,充填後牙齒雖然得以保留,但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同時也喪失了感覺,特別是孩子以後在咬硬物的時候容易折斷。
根管治療示意圖
為了讓靜靜擁有健康的牙齒,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為孩子實施了牙髓再生術。這一技術是通過模擬牙發育原理,建立基於幹細胞自組裝的細胞聚合體技術,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目前這一學術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上。
科研團隊從靜靜脫落乳牙中獲取了牙髓幹細胞,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體外培養,將形成的幹細胞聚合體植入靜靜的牙髓腔裡。經過移植,靜靜的牙齒神經血管成功再生,完全恢復了牙齒原有功能。「特別是對於牙齒正在發育的年輕患者,牙髓再生術能使牙齒發育到正常狀態。」金巖教授表示。
牙齒再生有很大的難度,難點體現在牙髓再生和牙周組織再生。牙髓再生的攻克排在首位,重點要解決植入的細胞如何在近2釐米長的狹窄根管中長期存活,如何與植入的頜骨組織整合,讓頜骨中的血管神經長入牙髓腔,保證牙髓的長期自主存活並恢復牙齒的功能。
青少年期的牙髓壞死,不僅導致牙齒壞死,而且會使牙根的發育停止,這一影響會危害終身。這項臨床研究的對象是學齡期少年因為外傷導致的恆牙外傷性牙髓壞死。目前,該技術已用於臨床近50例患者,均已完全成功。「該研究成果不僅可以使牙髓再生,而且可以恢復壞死牙齒牙根的繼續發育,就是牙根能夠繼續長長,非常神奇。」金巖教授介紹說。
牙髓再生術的成功研發,顛覆了人類200多年來傳統牙病「根管治療」的標準化療法,具有重要的裡程碑式意義,為進一步治療牙周病和牙齒缺失奠定了堅實基礎。
還沒有關注我們嗎?長按下方的二維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