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幹細胞技術使牙齦再生

2020-11-27 科學網

 

日本廣島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利用從牙周病患者骨髓液中提取的幹細胞使患者牙齦再生的技術。

 

這一技術由廣島大學牙周病學教授慄原英見率領的研究小組開發。研究人員提取了11名30歲至65歲的牙周病患者的骨髓液,對所含的間充質幹細胞進行培養,使之增殖,之後與醫療用膠原蛋白混合,注入牙周病患者的患病部位。

 

結果,有6人的牙齦恢復了4毫米至8毫米,因牙周病而出現的牙齒和牙齦之間的縫隙也變小了。研究人員認為,移植後的幹細胞發育成了牙周組織,並且分泌出促使原有細胞增殖的物質,促進了組織的自我再生。

 

此次臨床研究以症狀較輕的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人員準備今後以中度和重度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他們計劃通過提高細胞培養技術增強再生效果,在3年內應用於臨床。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技術實現牙齒再生
    國外多項研究證實,牙不好,不僅影響容貌,更會影響全身健康。 更易患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牙齦疾病是頭部腫瘤增加的重要原因。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研究也發現,牙齒脫落比率高的人,食道癌發病率增加136%,頭頸癌增加68%,肺癌增加54%。此外,牙不好,口腔癌、舌癌等風險也會增加。
  • 日本理研臨床研究幹細胞在毛髮再生技術中的應用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辻孝小組組長們在11日前在英國科學雜誌《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說,確定了對毛髮長期周期性更換至關重要的幹細胞
  • 日本這些牙齒再生研究最新資訊,您知道嗎?
    無法一一回復,將幾貼與牙齒最為相關的最新研究一併列出(鑑於3月份日本成功再生狗狗牙齒的案例,特選取日本的最新研究動態列舉如下,以後會不定期推出中國、美國及歐洲國家的研究動態),僅供夥伴們參考,歡迎補充。
  • 幹細胞再生卵子技術,讓人類重新定義生命
    隨著幹細胞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再生醫學」這門新型學科開始引領一場影響深遠的醫學革命。9月20日,《Science》雜誌報導了該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科學家們在人造卵子上取得新進展,意味著人類或將從根源上「改頭換面」。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心臟細胞
    在再生醫學中,在實驗室中控制幹細胞的分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幹細胞可以分化為體外器官的生長,並替代受損的成年細胞,特別是那些複製能力非常有限的細胞,如大腦或心臟。科學家在分化幹細胞時採用的一種常見方法是使用化學刺激物。雖然這種方法在製造單一類型的細胞方面非常有效,但它缺乏複製生物體複雜性的能力,在生物體中,多種細胞共存並協作形成一個器官。
  • 日本制定幹細胞技術時間表:十年內再生肺和腎臟組織
    日本制定幹細胞技術時間表:十年內再生肺和腎臟組織  人民網11月2日訊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近期公布了為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相關研究制定的時間表:要在十年內用IPS細胞再生出肺臟和腎臟組織。
  • 「研究」骨關節炎患者福音,科學家利用骨骼幹細胞成功再生關節軟骨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近日發表於《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技術開發了一種巧妙的方法可再生關節軟骨,目前該方法已在小鼠模型和人類組織中得到驗證。
  • 如果人的器官可以再生,患哪些病的人就有福了?實現再生指日可待
    肺多能幹細胞近年來已經被科學界提出,只是其是否存在一直備受爭議,而我國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型雙同源重組標記技術,在實驗小鼠體內實現了特異性標記和示蹤肺多能幹細胞,最終證明其在體內確實存在。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正常條件下,該幹細胞可以實現緩慢地自我更新,維持肺臟功能運轉。這項研究對於推動肺修復再生,提供了新的幹細胞來源。
  • 補牙時代結束了,幹細胞技術實現牙齒再生
    科學家們宣布,他們即將開發出一種用幹細胞來修復牙齒牙洞治療蛀牙的有效治療方式。他們說,他們的新的治療程序可以替代牙根管術、補牙術甚至烤瓷牙技術。目前治療齲齒的方式就是移除牙髓周圍的發炎部位後,使用根管術或烤瓷牙技術。但這種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有限,而且頻繁使用這種治療方式的話,最終結果就得徹底拔牙。
  • ...揭秘科學家們如何利用組織幹細胞來開發新型靶向性再生醫學療法!
    Nich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利用機體中受壓力最大的組織中的皮膚上皮組織和骨骼肌組織進行研究強調了幹細胞神經成分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同時還闡明了幹細胞如何介導天然的組織再生並執行損傷所引起的機體的再生行為,此外,研究人員還討論了在機體老化期間這些通訊網絡是如何中斷的,以及理解組織中幹細胞的特性如何幫助改善再生醫學療法的研究和開發。
  • 不同幹細胞來源外泌體在牙周再生領域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幹細胞、組織工程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為牙周組織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徑。然而已有研究發現,在採用幹細胞移植治療組織缺損的過程中:1)僅有<1%的幹細胞能夠歸巢並定植於組織缺損區,持續促進組織再生;2)幹細胞的旁分泌機制發揮著比「分化、替代受損細胞」更為重要的作用。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研究人員採集牙根尖apical papilla(乳頭狀凸起,生物通編者譯)中負責牙根和牙周韌帶發育的幹細胞。史松濤曾經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Stan Gronthos合作,利用牙髓中的幹細胞進行研究,但他發現新選擇的幹細胞更加高明:「apical papilla提供的幹細胞更有利於牙結構再生。
  • 日本研究:渦蟲被切斷後有趣的再生
    新華網東京7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一種名叫「渦蟲」的扁形蟲即使被切成百段,一兩周後每段都會再生出完整的渦蟲。渦蟲這種超強再生能力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目光。此前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對渦蟲的再生能力有關鍵調節作用的蛋白質,而日本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德國研究人員曾發現,渦蟲再生的奧秘在於其體內有一種散布全身的全能幹細胞。
  • 科學家利用再生藥物「召喚」幹細胞至所需位置,以提高療效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藥物,可以模仿炎症信號,將幹細胞引誘到受損組織,而不會引起任何進一步的炎症。該技術可能是再生醫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福音。炎症是身體對損傷和損害的自然反應,腫脹起來以允許更好的血液流向該區域。它也像一個 「火警」,吸引免疫系統的注意,以幫助癒合過程,而幹細胞是一些最重要的反應者。
  • 科學家利用再生藥物「召喚」幹細胞至所需位置 以提高療效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藥物,可以模仿炎症信號,將幹細胞引誘到受損組織,而不會引起任何進一步的炎症。該技術可能是再生醫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福音。炎症是身體對損傷和損害的自然反應,腫脹起來以允許更好的血液流向該區域。
  • 科研人員發現直至老年仍可使肌肉再生的幹細胞
    西媒稱,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自然·細胞生物學》期刊上發表研究稱,他們發現了一種可以維持肌肉乾細胞再生能力直至老年的生理機制。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26日報導,這項由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國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加泰隆尼亞高等研究院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參與的研究,匯集了與歐洲和美國實驗室合作七年多以來的研究成果。骨骼肌的再生依賴一群處於休眠(或靜止)狀態的肌肉乾細胞(或衛星細胞)。處於這種狀態的幹細胞可被損傷或壓力喚醒,從而形成新的肌肉纖維,並擴增出新的幹細胞。
  • 日本從7月提供人類再生醫療的胚胎幹細胞
    日本從7月提供人類再生醫療的胚胎幹細胞 時間: 2018-05-23 16:08  來源: 環球網   編輯: 本月起將接受利用申請並啟動提供業務。 摘要:   昨日專家透露稱關於日本京都大學儲存用於人類再生醫療的胚胎幹細胞(ES細胞)並向研究機構和製藥公司提供的業務計劃,實際可能在7月前後將提供。本月起將接受利用申請並啟動提供業務。
  •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治療白血病時或可利用該技術製造大量造血幹細胞,代替骨髓移植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了利用實驗鼠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 幹細胞再生牙結構成功
    最近由南加州大學牙研究員史松濤(Songtao  Shi,音譯)率領的多國研究小組,在恢復swine(一種動物)牙功能過程中,成功使牙根(tooth  root)、牙周韌帶(periodontal  ligaments)再生,為千千萬萬牙病患者帶來了福音。研究結果刊登於10月20日《PLoS  ONE》。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防止iPS細胞癌變的方法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日前發布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防止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再生醫療應用中發生癌變的方法,且已在脊髓損傷的實驗鼠身上確認效果。這一研究有助於提高iPS細胞在再生醫療領域應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