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掉的肝臟可再長,掉的牙齒可否再生?華西口腔「幹細胞再生牙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2021-02-23 優牙幹細胞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記者 熊筱偉 歐陽傑 攝影

4月21日舉行的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當天11個項目獲自然科學類四川省科技進步獎。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研究下一代信息存儲方式等等,這些項目或許將「顛覆」我們的生活,通過梳理獎項,將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四川科學家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的「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田衛東是本次大會上的獲獎者之一

田衛東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該實驗室成立於2012年,是我國口腔醫學領域第一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田衛東主任在牙組織工程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主編專著3部,參編9部,他本次獲獎的研究項目是「怎麼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

「人的肝臟,切掉一部分都可以再長出來,牙齒為什麼不可以?」

由田衛東主任牽頭完成的「基於幹細胞的牙再生研究」,就是希望通過幹細胞來讓牙齒再生,團隊在幹細胞在牙齒發育中的作用和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目前人類要實現『種牙得牙』還有難度,但我們畢竟在一步步前進。」

據了解,在2018年3月,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由田衛東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成體/多能幹細胞的牙功能組織模塊構建及轉化研究」正式啟動。項目以人類發病率最高的牙髓病、牙周病及牙缺失治療為臨床轉化應用目標,進一步研究牙髓、牙周和牙根三種功能組織模塊的構建並推進其轉化應用,探索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再生修復治療的新技術,解決基於幹細胞功能組織模塊構建及轉化應用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將繼續保持我國在幹細胞與牙再生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

參考連結: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00422/234736.shtml

相關焦點

  • 華西口腔醫院這個實驗室,研究怎麼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
    如果你在6歲前拍過牙片,大概會發現自己頜面部區域像是一個牙齒堆積出的「多牙怪」。1歲到6歲,20顆細碎的乳牙如雨後春筍,6歲以後32顆恆牙伺機而動,一個一個頂替掉乳牙的位置。然後隨著衰老和疾病,再一顆顆永遠失去。現在,人們似乎能夠觸摸到「長出」第三副牙齒的希望。
  • 華西口腔專家研究給人類牙齒終生再生能力!
    人的肝臟切掉一部分都可以再長出來,牙齒為什麼不可以 4月21日,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田衛東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基於幹細胞的牙再生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人的一生中會有兩副牙齒,一副是乳牙,掉落之後,會長出第二副牙,恆牙。
  • 掉了的牙有望再長出來!這個實驗室已經取得初步成功!
    如果你在6歲前拍過牙片,大概會發現自己頜面部區域像是一個牙齒堆積出的「多牙怪」。1歲到6歲,20顆細碎的乳牙如雨後春筍,6歲以後32顆恆牙伺機而動,一個一個頂替掉乳牙的位置。然後隨著衰老和疾病,再一顆顆永遠失去。現在,人們似乎能夠觸摸到「長出」第三副牙齒的希望。
  • 牙齒能否再生?……四川科學家這些研究...
    4月21日舉行的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為我們觀察四川基礎研究進展提供了機會。當天11個項目獲自然科學類四川省科技進步獎。而這類獎項側重的,就是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通過梳理獎項,記者勾勒出了為拓展人類認知邊界,四川科學家取得的最新進展。
  • 幹細胞再生牙齒真的有「戲」 兒童脫落乳牙裡的幹細胞有大用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1日訊(謝俊 鎖千程) 無論男女老幼,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等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牙齒問題。齲齒、創傷、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會造成牙列的缺失,不僅影響美觀,更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是預期壽命。目前,臨床上多採用填充材料、種植牙等技術治療牙病,但人體對「非己」的排斥對治療效果以及長期預後會產生影響。
  • 當材料科學遇到幹細胞,牙齒再生或夢想成真
    編輯: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看到一則新聞,"牙齒再生有戲?科研人員有了新發現?",那到底是怎麼一項技術呢?   原來是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牽頭完成的「基於幹細胞的牙再生研究」,希望通過幹細胞來讓牙齒再生。
  • 8歲小孩牙齒壞死,怎麼辦?科學家竟成功再生新牙
    在過去,牙齒壞死後,只能根管治療。牙齒不像頭髮、肝臟那樣,還可以再生長。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並開展國際首個全長牙髓再生的臨床研究獲得成功。 牙齒再生的研究成功了! 團隊立即決定使用這項新技術,為孩子「再生牙齒」。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田衛東教授當選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
    近日,在舉行的第11次世界生物材料大會開幕式上,華西口腔醫學院田衛東教授當選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授予的「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FBSE, Fellow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治牙病有了「靈丹妙藥」 乳牙幹細胞已實現牙齒再生
    過去老年人安一嘴假牙或者吃軟和的「夾沙肉」就把最糟糕的牙齒狀況解決了,而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解決牙齒問題的終極手段居然就在牙齒身上,頗似姑蘇慕容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我們六七歲時,乳牙開始脫落,而脫落乳牙的牙髓中,含有豐富的間充質幹細胞。乳牙幹細胞具有強大的成軟骨分化和促進神經突生長能力,是再生牙組織的「靈丹妙藥」。
  • 2019年華西口腔醫院十件大事
    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華西口腔位列中國第一;在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上連續六年位列口腔醫學第一名;2018年自然指數(natureindex)位列Healthcare機構分類全國綜合第九位,口腔類機構第一位;復旦醫院管理排行榜中國醫院總排行榜中,華西口腔醫院位列全國口腔類醫院第一。4.科研基金、人才項目再創佳績。
  • 幹細胞技術實現牙齒再生
    中國有句俗語:「牙不好,疾病滿身跑。」國外多項研究證實,牙不好,不僅影響容貌,更會影響全身健康。 更易患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牙齦疾病是頭部腫瘤增加的重要原因。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研究也發現,牙齒脫落比率高的人,食道癌發病率增加136%,頭頸癌增加68%,肺癌增加54%。此外,牙不好,口腔癌、舌癌等風險也會增加。
  • 華西口腔專家:孩子1歲之前就要看兒童牙醫 脫落的乳牙別忙扔
    「孩子1歲之前,長出第一顆牙的時候就要去看兒童牙醫,」4月18日下午,四川省幹細胞庫舉辦的「父母學堂」系列在線科教講座上,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兒童口腔科張瓊副教授為家長們帶來了 《兒童口腔健康管理》 知識,同時科普了乳牙牙髓幹細胞未來的應用價值。
  • 牙髓移植新進展 牙齒再生有望成真
    蘇玉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海華    壁虎的尾巴斷了,能夠重生;鯊魚的牙齒掉了,會長起來……可是,為什麼人類一生只有乳牙和恆牙,牙齒掉了卻不能再生?這一奧秘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    經過20年不懈努力,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成功實現了牙髓再生,將口腔疾病治療推向新裡程。
  • 良醫|牙齒「地基」再生找到新途徑,上海醫生接任國際口腔修復大會...
    十年一劍牙齒「地基」再生從設想到現實蔣欣泉教授從事的研究——「口腔頜面再生修復」,聽起來陌生而艱澀,但如果提到種植牙所需要的「地基」,可能公眾理解起來會相對容易。種植牙技術出現後,缺牙的患者有了新的修複方式,既然是「種植」就需要「土壤」,就好比高樓大廈首先要有堅固的地基。頜面部骨組織就是牙齒的「地基」,如果「地基」壞了,有沒有可能修復呢?「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的發展為頜面部骨組織形態及功能的恢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 牙齒也能再生啦!幹細胞技術再創奇蹟!
    牙髓病在臨床治療中均採用「根管治療」術,就是通過人工操作,分次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根管治療由於沒有營養供給,充填後牙齒雖然得以保留,但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同時也喪失了感覺,特別是孩子以後在咬硬物的時候容易折斷。根管治療示意圖為了讓靜靜擁有健康的牙齒,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為孩子實施了牙髓再生術。
  • 牙科患者的福音:幹細胞或可使牙髓再生!
    羅格斯牙科學院(RSDM)口腔生物學系的教授Shimizu正在研究如何使用幹細胞再生牙髓,而不是在根管治療期間將其移除。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於她的研究,根管治療花費時間更少,並且幹細胞生成的牙髓將大大降低感染和併發症風險。壞消息是牙科患者還是需要接受手術以取出感染的組織。
  • 牙齒可以「再生」 補牙的時代將終結
    口腔醫學是什麼?小時候印象中的口腔醫學就是「補牙齒」。如今,隨著口腔醫學技術的發展,從幼時的牙齒矯正到成年的牙齒美容,口腔醫學已經悄悄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今天,口腔醫學專家再次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牙齒可以「再生」啦!    10月25日,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暨「西湖國際」口腔醫學高峰論壇在杭州召開。2012年,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年會首次召開,本次會議是第二次。
  • 牙齒有望像指甲一樣再生?科學家們再造牙齒的細胞竟然來源於......
    但即使你忍受了補牙的痛苦,時間長了,牙齒的填充材料也可能會失效脫落,很多人不得不再去看牙醫。難道就沒有能夠讓牙齒像指甲一樣再生的技術?人家真的不想再去鑽牙了呢……實際上,牙齒能夠再生也不是最近幾年的發現。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趙銥民教授及其團隊長期致力於口腔頜面部缺損修復的研究,再生醫學也是他和其團隊研究的重要方向。他介紹,自2000年首次發現牙髓幹細胞以來,每年都有新的與口腔頜面組織相關的幹細胞被發現,有很多研究機構認為,組織工程牙齒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一個再生器官。
  • 牙齒再生?科研人員似乎已經觸摸到了答案
    目前,臨床上多採用填充材料、種植牙等技術治療牙病,但人體對「非己」的排斥對治療效果以及長期預後產生影響。那麼,利用人體自身的幹細胞來修復已經損壞的牙齒,是否可行呢?利用幹細胞修復牙齒已經獲得成功,據報導,2018年8月,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就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目前,根管治療」術是臨床上治療牙髓病的主要方式:首先,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
  • 人類具有類似鯊魚牙齒的瘋狂再生基因,如何激活是關鍵
    選擇貓鯊一是因為貓鯊卵易於獲取,二是其胚胎可以被人工養殖,以精確揭示鯊魚牙齒形成和再生所經歷的各個發育階段。當幼年鯊魚從母鯊卵鞘或者子宮呱呱落地(註:鯊魚可卵生可胎生),它便擁有充分發育的潛在齒列(註:稱為「牙齒生成」),類似傳送帶的一排排鋒利的牙齒為覓食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