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教授團隊幫助8歲小孩,再生出新牙。
這名小患者被送到醫院時,牙齦出現膿包,最終診斷:一顆牙齒牙髓壞死。
傳統治療是採取「根管治療」。這種方式好不好?
Emm....不是特別好。
醫生也表示糾結,因為孩子太小了,難道小小年紀就要用根管嗎?
因為根管治療是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再用生物材料填充。
牙齒雖然保留了,但牙髓卻不再。牙齒還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同時也喪失感覺。
難道小小年紀就要失去牙齒?這勢必會讓日後生活諸多不便。
還有其他辦法嗎?
在過去,牙齒壞死後,只能根管治療。牙齒不像頭髮、肝臟那樣,還可以再生長。
但一項新技術打破了當前窘境。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金巖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並開展國際首個全長牙髓再生的臨床研究獲得成功。
牙齒再生的研究成功了!
團隊立即決定使用這項新技術,為孩子「再生牙齒」。
他們從這位小患者的乳牙中獲取牙髓,經過培育,再植入「死亡」的年輕恆牙中。
結果如何?
這顆曾經已經「死亡」的牙齒,重新煥發生機,不僅再次發育,而且牙根還能繼續長長。
牙齒成功再生了。
該技術具體講,就是從患者脫落乳牙中獲取牙髓幹細胞。經過一個月左右體外培養,將形成的幹細胞聚合體植入患者「死亡」的恆牙髓腔裡,使得牙齒神經血管再生,讓「死亡」牙齒實現「重生」,完全恢復牙齒原有功能。
說到這裡,相信你也發現了,這項技術中最重要的部分,使用的是「脫落乳牙中獲取的牙髓幹細胞」。
如果沒有牙髓幹細胞,牙齒不可能再生。
2000年,Gronthos 等科學家從脫落的兒童乳牙中發現了牙髓幹細胞。3 年後,Miura 等研究者從中分離出乳牙幹細胞。
乳牙幹細胞的問世,不過短短20年。
科學家立即展開研究,發現乳牙幹細胞不簡單,簡直是太有用了好嗎。
「乳牙幹細胞」是一類可以自我更新和具備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它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骨細胞、肌腱細胞、肝細胞、心肌細胞、胰島β細胞、肌肉細胞等,豈不是可以再生出組織和器官嗎?
研究還發現,乳牙幹細胞可分泌免疫調節因子等數十種細胞因子或活性蛋白,遷移到病變和損傷位置,參與組織的修復。
最終證明,乳牙幹細胞在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簡直太diao。
牙髓幹細胞已經被用於牙髓再生、牙周再生、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眼角膜再生、心肌梗死、肝纖維化、類風溼關節炎、骨和軟骨再生、杜氏肌營養不良、系統性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和急性腎衰等幾十種疾病的治療研究。
保存乳牙幹細胞,只在孩子換牙期
乳牙幹細胞採集於孩子脫落乳牙的牙髓,因此,只有在孩子換牙時,這份珍貴資源才有保存的機會。
如果錯過,哪怕再期望,也是無用的。
因此,當孩子6-7歲,進入換牙期時,你就不得不考量了:是不是要將這份資源留下來,為孩子提供一份健康保障呢?
如果家庭保障意識強,有一定經濟基礎,我們是非常建議你「留下來」!
畢竟,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祖澤就說了:「人們應該從小保存自己脫落的牙齒,因為這些牙齒裡包含珍貴的牙髓幹細胞,可用於幹細胞治療。」
四川省幹細胞庫由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通過,是西部地區一家獲準建設的集幹細胞資源保存、科研開發、產業化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幹細胞庫。
研發團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省「百人計劃」專家領銜,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輻射研究所、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幹細胞科研和醫療機構建立了精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在幹細胞關鍵技術研究和幹細胞治療重大疑難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