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報觀察記者 石小宏
無論男女老幼,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等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牙齒問題。齲齒、創傷、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會造成牙列的缺失,不僅影響美觀,更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是預期壽命。目前,臨床上多採用填充材料、種植牙等技術治療牙病,但人體對「非己」的排斥對治療效果以及長期預後產生影響。那麼,利用人體自身的幹細胞來修復已經損壞的牙齒,是否可行呢?
幹細胞再生牙齒真的有「戲」
人的一生,6個月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2歲半左右20顆細碎的乳牙萌出完畢,6到7歲,乳牙脫落,32顆恆齒逐漸萌出。然後,由於衰老和疾病,牙齒一顆顆離我們而去。
利用幹細胞修復牙齒已經獲得成功,據報導,2018年8月,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就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
目前,根管治療」術是臨床上治療牙髓病的主要方式:首先,徹底清除牙齒髓腔與根管中的牙髓細胞,並用生物材料進行填充。但是這種方式由於牙髓被破壞,牙齒沒有營養供給。充填後牙齒雖然得以保留,但會逐漸變得脆裂和變色,咬硬物的時候容易折斷。
針對牙髓再生這一世界難題,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的科研團隊,歷經20多年潛心努力,從脫落乳牙中獲取牙髓幹細胞,經過體外培養,將形成的幹細胞聚合體植入患者所需的牙髓腔裡,使得牙齒神經血管再生,完全恢復牙齒原有功能。特別是對於牙齒正在發育的年輕患者,能使牙齒發育到正常狀態。
兒童脫落乳牙裡的幹細胞有大用
據了解,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種子細胞,自1961年被發現以來,幹細胞一直是再生醫學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作為幹細胞家族裡的後起之秀,乳牙牙髓幹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為多種細胞,在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此外,乳牙牙髓幹細胞可分泌免疫調節因子、促神經再生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等數十種細胞因子或活性蛋白,還可以依靠病變或損傷組織微環境釋放的化學信號及自身分泌的趨化因子,遷移到病變和損傷位置,參與組織的修復。
正因為如此,乳牙幹細胞是一種理想的種子細胞。目前,世界範圍內乳牙幹細胞已經被用於牙髓再生、牙周再生、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眼角膜再生、心肌梗死、肝纖維化、類風溼關節炎、骨和軟骨再生、杜氏肌營養不良、系統性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和急性腎衰等疾病的治療研究。
儲存乳牙牙髓幹細胞 1顆就可以
近日,據四川省幹細胞庫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楊超博士介紹,乳牙幹細胞的採集非常簡單,孩子換牙期間,乳牙鬆動時聯繫四川省幹細胞庫工作人員,到指定的專業機構進行採集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齲齒、附有大量牙結石、進食時自然脫落、無殘留牙髓、未及時置入無菌採集瓶的乳牙均不能作為採集對象。因為孩子的乳牙有20顆,所以在孩子換牙期間有多次採集機會。
據楊超博士介紹,只需要家長為孩子成功採集1顆乳牙即可滿足儲存要求。據了解,四川省幹細胞庫專門開發的乳牙保存液和採集瓶,可以保證乳牙組織活性,同時開發了針對性器械解決乳牙組織獲取問題,並且通過精細化操作攻克無抗生素添加的情況下乳牙幹細胞汙染問題,使P1代就可達1000萬以上,擴增到P2代可達數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