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嬰兒乳牙的幹細胞可被用於拯救「死牙」

2020-1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不要扔掉那些乳牙,它們有不可思議的潛力。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從嬰兒乳牙中提取的幹細胞可被用於修復牙齒損傷以及壞死。科學家們宣布,他們已經能夠使用這些幹細胞修補兒童口中尚未發育完全的恆牙。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近日,在中國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幹細胞的再生特性成功地為30名患者牙齒中的軟組織(或牙髓)進行了補充。接下來,這項技術也將被用於治療成人的牙齒,替換血管和神經連接。當牙齒受到嚴重受損傷時,這些連接通常會永久消失。

    研究通訊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Songtao Shi說:「這種療法讓患者的牙齒恢復了知覺,能夠感覺到冷熱刺激。可以說,他們的牙齒復活了!截止到目前,我們有兩年、兩年半和三年的跟蹤數據。這些數據證明,這是一種非常安全且有效的療法。」

    正如研究人員指出的那樣,幾乎一半患者在童年期間會遭受某種牙齒損傷,如果這些情況發生在他們恆牙的生長期間,血液供應和牙根發育就會受到影響,有時會留下一顆「死」牙。

    牙醫們已經在使用一種名為根尖誘導成型術的療法來促進牙根發育,但這並不是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案,對於恢復失去的牙髓來說並沒有幫助。

    Shi和他的團隊致力於研究乳牙中提取的幹細胞已長達十年,技術上稱為人類落葉髓幹細胞(hDPSC)。最近進行的臨床試驗涉及40名創傷性牙齒損傷後的牙髓壞死患者,其中30名被隨機分配到hDPSC組,另外10名被分配到傳統治療組。hDPSC組患者的幹細胞在實驗中培養,然後再植入受損牙齒中。

    結果表明,接受hDPSC治療的患者受損牙齒血流量增加,牙本質變厚,牙根生長發育良好。一年後,只有這些接受新療法患者的受損牙齒恢復了知覺。試驗期間,一名患者不幸使一顆受損牙齒再次受傷,因此他不得不把這顆牙拔除,但這也給了研究人員再次測試的機會。他們發現,幹細胞中具有再生的牙本質生成細胞、結締組織和血管,而這都能夠幫助形成牙髓。

    這項研究的結果非常鼓舞人心,但是仍然有大量工作要完成。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更廣泛的測試來確保這些過程能夠順利進行。該團隊也想要弄清楚非自體乳牙幹細胞在體內的反應,因為在治療成年人牙齒損傷時,他們的乳牙早就沒有了。目前,這項研究是牙齒修復領域的一項重要進步。

    去年,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Tideglusib的藥物能夠激活牙髓中心處的幹細胞,並使其中的部分組織再生。雖然目前還沒有進行人體試驗,但是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

    如果此類治療方法最終能變得足夠可靠和安全,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的兒童和成年人擁有健康的牙齒。Shi說:「對於我來說,這些結果非常令人興奮。我們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成為臨床上的常規療法,這非常令人欣慰。」

相關焦點

  • ...大學研究人員在人體臨床試驗中證實利用來自乳牙的幹細胞可再生...
    當這種損傷影響未成熟的恆牙(permanent tooth)時,它會阻礙血液供應和牙根發育,從而導致 「死」牙。到目前為止,標準的治療方法需要開展根尖誘導形成術(apexification)來促進進一步的牙根發育,但它並不能替換因牙齒損傷而失去的組織,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它也會導致牙根異常發育。
  • 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保存自己的乳牙?
    孩子脫落的乳牙,你是如何保存的?有些父母喜歡保留孩子的乳牙作為紀念品,雖然這在有些人看來是多此一舉,但科學家們實際上也建議這樣做——保存乳牙。不過,他們建議你保存乳牙可不是為了紀念或者支持你把乳牙放進盒子裡。
  • 幹細胞再生牙齒真的有「戲」 兒童脫落乳牙裡的幹細胞有大用
    目前,臨床上多採用填充材料、種植牙等技術治療牙病,但人體對「非己」的排斥對治療效果以及長期預後會產生影響。那麼,利用人體自身的幹細胞來修復已經損壞的牙齒,是否可行呢?科研工作者似乎已經觸摸到了答案。記者從四川省幹細胞庫獲悉,4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完成的「基於幹細胞的牙再生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 乳牙中的寶藏,牙髓幹細胞
    牙髓幹細胞主要從6~12歲兒童自然脫落的乳牙、智齒等牙齒中獲取,取材方便、易擴增保存、活性高,較人體其他間充質幹細胞更具優勢,在合適的體內或體外環境下可分化為多種人體細胞,為組織
  • 幹細胞技術治病前景可期!幹細胞技術應用逐步拓展!
    2、根據其種屬來源分為自體幹細胞、異體幹細胞。3、按其分化潛能的大小,幹細胞可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4、按照其幹細胞的來源部位:臍帶幹細胞、胎盤幹細胞、臍帶血幹細胞、牙髓幹細胞、骨髓幹細胞、脂肪幹細胞等。
  • 孩子的乳牙不能丟,將來可以拿來治病?
    孩子的乳牙不能丟,將來可以拿來治病? 之前,朋友圈曾熱傳「乳牙存儲下來可救命」的文章!這是真的嗎?今天,達媽來給大家揭秘:據文章中描述,英國一對父母拔掉7歲女兒的乳牙後,把它冷凍儲存起來,以備將來之所需。
  • 嬰兒露出兩排「鯊魚牙」,霸氣實對寶寶有害,正確護牙非常重要
    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牙齒形狀,有的孩子有兩顆小虎牙,看上去很萌很酷,但是這個「鯊魚牙」寶寶,卻讓父母擔心,到底是怎麼回事?嬰兒張開嘴巴露出兩排「鯊魚牙」,表面霸氣的樣子真會害了娃。梁女士(化名)和她丈夫的牙齒都很好,所以從來沒想到寶寶的牙齒會這樣。見梁夫人的兒子張開了嘴,露出整整齊齊的兩排「鯊魚牙」,每顆牙齒都尖利無比。
  • 寶寶乳牙關鍵時能「救命」?看完儲存條件和費用,才知並不簡單
    記得我們小時候,換牙的時候乳牙脫落了,媽媽會讓扔到房頂上,不明覺厲。還有的讓孩子把乳牙藏在枕頭下面,這樣就會有「牙仙子」來送禮物。長大後發現這些小舉動好像並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啊,可能是一種美好的祝福吧。但是這並不妨礙將扔牙的習俗一代代傳下來。
  • 孩子的乳牙關鍵時刻能救命,無知父母別再亂扔了,好好保存
    民間有一種關於小孩子換牙的說法:換下的乳牙,上面的扔床底下,下面的扔房頂上,這樣長出來的新牙更漂亮。這當然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雖然扔的方向正是新牙生長的方向,但孩子恆牙的生長顯然不會因為扔乳牙這一舉動而有所改變,否則就過於玄幻了。
  • 揭開牙髓幹細胞的「身世之謎」 隱藏在小乳牙裡的生命礦藏
    通過很多觀察和實驗,他從成年人的牙髓裡發現了幹細胞的存在。施松濤教授也為他首次發現的幹細胞取了名字,叫做「成人牙髓幹細胞」。2003年,施松濤教授的女兒到了上學的年齡,有一天,女兒突然掉了一顆乳牙,這個平時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事,卻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這顆乳牙當紀念品存起來,而是將它放在特製的保存液裡拿到了自己的實驗室。
  • 孩子脫落的乳牙不能扔,關鍵時刻能「救命」?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可不要小瞧這個幹細胞,這可是被稱為「萬能細胞」,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非常神奇,可以轉化為人體的各種細胞,在關鍵時候是能夠救命的。 因此「孩子脫落的乳牙不能扔,關鍵時刻能救命」這樣的說法就流傳了出來,搞得家長蠢蠢欲動,開始收集孩子的乳牙。
  • 牙源性幹細胞及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進展
    牙本質獨有的牙本質小管是由成牙本質細胞產生,成熟的牙本質表現出有限的再生能力,外傷或疾病時可產生修復性牙本質。牙髓由牙間充質細胞、神經以及穿過根管的血管組成。在胚胎發生早期,腦神經嵴源性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與口腔源性上皮幹細胞之間相互作用。
  • 為什麼越來越多家長給孩子儲存乳牙?醫生:關鍵時候大有用處
    每一位孩子都要經歷一次換牙,乳牙脫落,新長出來的牙齒會更堅固。對於乳牙的處理,似乎全中國都用的同一種方法:上牙扔到屋頂,下牙扔到下水道。但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花錢把孩子的乳牙給存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 寶寶張嘴亮出「鯊魚牙」,別只顧著「賣萌」,爸媽需學會正確護牙
    有的孩子有兩顆小虎牙,看上去非常萌,家長也覺得活潑可愛,可是這位「鯊魚牙」的小朋友,卻著實讓父母感到憂心,如何正確護牙呢?寶媽亮出孩子的「鯊魚牙」求助一位寶媽在社交平臺式上上傳了自己寶寶的牙齒照片,孩子的牙有什麼可曬的?這個寶寶還真是有點與眾不同。
  • 牽手美加醫學 華大基因進軍牙髓幹細胞應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二者在合作上分工明晰,美加醫學依靠在全國的廣泛的渠道和門診負責前期的樣品採集以及質量把關,華大基因則負責後期幹細胞的製備和儲存。  據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尹燁透露,隨著各個國家都在加快幹細胞領域政策的開放,中國正式允許幹細胞進入臨床研究的相關政策或將在一個月內出臺。
  • 娃的小乳牙能派上「大用場」?確實能救命,但普通家庭建議直接扔
    據說這樣處理,孩子們可以長出一口健康又整齊的牙齒;在國外,也有關於牙仙子的有趣故事——神秘美麗的牙仙女,會悄悄地取走孩子們掉落的乳牙,只要你把脫落的牙齒放在枕頭下,牙仙子會在你睡著的時候取走牙齒,並送你一份禮物和好運。
  • 掉了的牙有望再長出來!這個實驗室已經取得初步成功!
    1歲到6歲,20顆細碎的乳牙如雨後春筍,6歲以後32顆恆牙伺機而動,一個一個頂替掉乳牙的位置。然後隨著衰老和疾病,再一顆顆永遠失去。現在,人們似乎能夠觸摸到「長出」第三副牙齒的希望。自1961年被發現以來,幹細胞一直是再生醫學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這是一類具有無限制自我更新與增殖分化能力的細胞,只是人們可能對來自於臍帶血、胎盤的幹細胞和骨髓移植甚至是美容修復的幹細胞這類詞彙,更為熟悉。牙源性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中的後起之秀。
  • 華西口腔醫院這個實驗室,研究怎麼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
    1歲到6歲,20顆細碎的乳牙如雨後春筍,6歲以後32顆恆牙伺機而動,一個一個頂替掉乳牙的位置。然後隨著衰老和疾病,再一顆顆永遠失去。現在,人們似乎能夠觸摸到「長出」第三副牙齒的希望。自1961年被發現以來,幹細胞一直是再生醫學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這是一類具有無限制自我更新與增殖分化能力的細胞,只是人們可能對來自於臍帶血、胎盤的幹細胞和骨髓移植甚至是美容修復的幹細胞這類詞彙,更為熟悉。牙源性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中的後起之秀。
  • 孩子的乳牙真的能救命嗎?醫生:1顆不夠,這種方式保存也沒用
    當松松垮垮的乳牙掉落,可千萬記得別丟了。正如老一輩的人說,乳牙是寶貝,也是再生銀行。2003年,有位著名教授一時興起從女兒乳牙中提取了大量的牙髓幹細胞。這一研究可不得了,竟讓他發現了牙髓幹細胞的活性。它的活性十分強大,最重要的是具備兩個屬性,分別為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
  • 一張圖告訴你寶寶出牙規律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是根本乳牙牙齒的發育是骨骼成熟的一個粗略指標。從嬰兒乳牙萌出速度和時間來看,也能反映出嬰兒生長發育及營養好壞的狀況。有人說牙齒是小兒健康的標誌,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與嬰兒的體質、營養、性別、地區及其它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往往表現為個體差異比較大,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晚的可到10個月,一般大多數嬰兒多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