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幹細胞的由來
2000年,在美國最頂級的醫學研究機構——國立衛生研究院裡,施松濤教授正在做一些和牙齒有關的研究。通過很多觀察和實驗,他從成年人的牙髓裡發現了幹細胞的存在。施松濤教授也為他首次發現的幹細胞取了名字,叫做「成人牙髓幹細胞」。
2003年,施松濤教授的女兒到了上學的年齡,有一天,女兒突然掉了一顆乳牙,這個平時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事,卻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這顆乳牙當紀念品存起來,而是將它放在特製的保存液裡拿到了自己的實驗室。令人欣喜振奮的事出現了:從這顆小乳牙的牙髓裡也找到了大量的幹細胞,而且比成年人牙髄裡的幹細胞活性更強大。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從乳牙裡發現幹細胞,施教授為它取名為「脫落乳牙牙髓幹細胞」。
什麼是牙髓幹細胞
牙髓組織中分離出的成纖維狀細胞,我們稱之為牙髓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它除了能形成礦化結節能力的細胞外,經過不同細胞因子的誘導,還能夠分化為脂肪、骨、軟骨、肌肉、血管內皮、肝、神經等細胞系類型。
牙髓幹細胞具有哪些優點
來源豐富:6-12歲的小孩自然脫落的乳牙中、成人需要拔掉的智齒中都含有豐富的牙髓幹細胞。
副作用小:牙髓幹細胞是一種間充質幹細胞,具有間充質幹細胞的通性,不僅免疫原性低,無須經過嚴格配對即可使用,不會引起強烈的排異反應,而且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異體不會引起排斥反應。
無倫理爭議:因牙髓幹細胞取自小孩自然脫落的牙齒及成人的智齒,屬於廢棄物品,且不損及生命,不存在倫理上的爭議。
幹細胞研究新突破——牙髓幹細胞
牙髓幹細胞是具有多能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間充質幹細胞,在合適的體內或體外環境下可以分化為成骨細胞、脂肪細胞以及肝細胞等多種人體細胞,為組織、器官修復和移植提供了新的細胞來源。
牙髓幹細胞被廣泛地應用於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經系統等疾病的臨床治療,還可以用於修復損傷器官,具有非常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最近,日本大阪牙科大學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探討「牙髓幹細胞治療各種系統性疾病的臨床潛力及進展」的報告。
報告稱,此前的體內研究表明,牙髓幹細胞可重建功能性的牙本質/牙髓複合體以及其他組織,如骨頭、牙骨質、血管和神經組織。但經過廣泛的研究,除了牙科疾病,牙髓幹細胞對各種系統性疾病擁有同樣的醫用價值。
孩子在6-12歲的年齡段,是牙髓幹細胞最多最好的年紀,同時也是最健康的年齡段。因此,家長們將孩子的牙髓幹細胞提前儲存,在有需要的時候,給孩子以及其直系親屬使用,讓生命更多一份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