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

2020-12-01 健康界

來自Baylor醫學院Dan L. Dunca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一種與正常組織幹細胞響應創傷相似的新機制,或許可以解釋經過多個周期的化療藥物治療後膀胱癌幹細胞會積極促成化療耐 藥的原因)。靶向癌症幹細胞的這種「創傷反應」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幹預方法。他們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今天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分子細胞生物學及泌尿科學助力教授Keith Syson Chan博士說:「晚期膀胱癌的治療當前僅限於手術和化療。沒有任何靶向性的治療方法。由於化療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我們的臨床目標是推進對這一領域的研究,發現更具靶向性的治療方法。」

與 論文的共同主要作者、Baylor醫學院轉化生物學和分子醫學項目研究生Antonina Kurtova,以及泌尿科學研究助理Jing Xiao博士一起,Chan和他的研究小組試圖確定侵入肌肉的膀胱癌形成耐藥的潛在機制。他們發現癌症幹細胞的再生積極促成了藥物治療周期間的治療耐藥。

Chan說:「這是一個矛盾的耐藥機制,出乎了我們的預料。在不同的治療周期之間癌症幹細胞積極地再生並響應了化療誘導的損傷或凋亡(細胞死亡),這與正常組織幹細胞響應創傷誘導的損害很相似。」

瀕死細胞釋放稱作為前列腺素E2(PGE2)的代謝物刺激了增殖,導致癌症幹細胞重新填充因化療而縮小的腫瘤。

Kurtova 和Xiao說,在正常細胞中,這是創傷修復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時PGE2會誘導組織幹細胞再生;然而諷刺的是,在癌症中PGE2卻誘導了化療周期之間更多的癌症幹細胞再生。

Chan說,注意到化療是分多個周期給藥非常重要。「化療一個周期然後停下來,能夠讓你的骨髓和正常幹細胞從損傷中恢復過來,然後再開始下一個周期。在這一間斷期,瀕死細胞釋放的PGE2誘導癌症幹細胞也得以恢復。」

「那如果阻斷PGE2會發生什麼?」研究人員問道。

在一些小鼠研究中,該研究小組發生阻斷PGE2可以破壞誘導刺激癌症幹細胞再生的「損傷反應」。

利用從以往化療失敗的一名人類患者處取得的腫瘤,研究小組在一項小鼠實驗中觀察到了增強的治療反應。

Kurtova 說:「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利用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一種藥物。這應該會幫助我們迅速加快啟動人類臨床試驗的時間。」

這種叫做塞來昔布(Celecoxib)或西樂葆(Celebrex?)的藥物,通常被用來治療關節炎。

Chan說,儘管還需要展開進一步的臨床試驗,這項研究提供了當前沒有任何靶向性治療方案的一種癌症類型一個有前景的新發現。重要的是,這種治療有可能還適用於其他的實體瘤類型。

(原標題: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

相關焦點

  • Nature:癌症幹細胞抗輻射研究
    專題:Nature報導史丹福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所,放射腫瘤治療研究中心,兒科幹細胞移植分部,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生物工程系等處的研究人員找出了癌症幹細胞中活性氧簇水平與抗輻射性的內在關聯,相關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的Nature上。
  • Nature:重磅!一些人胚胎幹細胞系發生癌症相關突變
    2017年5月1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在用於基礎研究或臨床開發的140種人胚胎幹細胞系當中,5種人胚胎幹細胞系在腫瘤抑制基因TP53上獲得突變。其中的兩種人胚胎幹細胞系H1和H9已用於人體中,不過還沒有證據證實它們在受者體內導致癌症產生。
  • 【Nature子刊】癌症幹細胞致命弱點被發現!Mll1抑制劑可治療結直...
    從而提出Mll1抑制劑(即專門阻礙癌症幹細胞的療法)可治療癌症晚期患者,增加治癒率。  結腸癌是西方國家第四大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這是因為腫瘤生長緩慢,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結腸癌晚期存活率僅為5%。  自從在德國引進結腸鏡,可以進行癌症早期檢測後,癌症晚期患者每年診斷次數有所減少,因為檢測後可立即將其清除。
  • 「Nature子刊」癌症幹細胞致命弱點被發現!Mll1抑制劑可治療結直腸癌,效果優於化療
    而復發性癌症要比原始腫瘤更具侵略性。復發性癌症被認為是由癌症幹細胞引起的。因此,我們認真研究了癌症幹細胞。」Grinat解釋說:「Mll1控制某些基因的表達主要是在癌細胞幹細胞中完成的,其中Wnt信號通路被強烈激活。這意味著,通過使其失活,我們可以特異性地治療癌症幹細胞。」Wnt信號通路調節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裂。如果發生突變,觸發更活躍的Wnt信號級聯反應,則受影響的幹細胞將比健康幹細胞更具抵抗力。然後它們不受控制地繁殖並形成腫瘤。
  • 諾貝爾生理學獎解讀:揭開細胞「物流」之謎
    細胞也一樣,基因的表達產物需要定位到不同的地點行使功能:膜蛋白需要奔向自己的靶位點、胰島素需要分泌出細胞外、神經遞質需要擴散到下一個神經細胞……要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細胞貨物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細胞的物質轉運機制之精妙,比無數物流師嘔心瀝血的傑作都更勝一籌。囊泡運輸(vesicle trafficking),正是這一機制的重要組分。
  • 癌症幹細胞的新靶點
    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
  • 哈工大教授破解「T細胞」世界之謎
    圖片由哈工大提供 本報訊(記者趙一諾衣春翔)T細胞是脊椎動物適應性免疫系統的關鍵細胞,在病毒感染、癌症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是世界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28日,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哈工大生命學院黃志偉科研團隊題為《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複合物組裝的結構基礎》的研究文章。
  • Nature:組蛋白修飾錯誤導致癌症發生
    專題:Nature報導洛克菲勒大學表觀遺傳學實驗室,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結構生物學實驗室,Scripps研究所癌症生物研究實驗室的研究者在最近的一期Nature上發表了Ha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 Nature:通過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或有望根治急性髓性白血病
    2019年1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彼得-麥卡倫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從根源上靶向作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發現或能幫助開發治療惡性難治性血液癌症的新型療法。
  • Nature:有性別的器官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這個研究還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癌症多見於女性,而其他則多見於男性。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上,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臨床醫學中心(CSC)的科學家在果蠅中進行研究。CSC團隊檢查了果蠅腸道幹細胞。他們使用的遺傳學工具,使他們能夠打開或者關閉這些細胞中的某些基因。這允許他們改造這些幹細胞變得更「雌性化」或者更「雄性化」。然後他們試圖擴增這些細胞。他們發現,「雌性化」的細胞能更好地增殖。
  • 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原標題: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所有的癌細胞都可以形成另一個腫瘤,還是只有挑選出來的癌症幹細胞可以生成新癌細胞?一項新研究發現答案為兩者皆是。來自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觀測了人類卵巢癌細胞,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癌細胞是以一種可預測、有組織的方式生成後代細胞:母癌細胞生成子癌細胞,子癌細胞生成孫癌細胞。祖母細胞是可以引發癌症復發的稀有癌症幹細胞,孫細胞是大多數的腫瘤細胞(延伸閱讀:兩篇Nature文章:關注卵巢癌)。
  • Nature:幹細胞關鍵蛋白Nanog作用新解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生命科學學院,幹細胞研究院,劍橋大學威爾卡姆幹細胞研究信託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Stem Cell Research)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維持胚胎幹細胞多潛能(pluripotency)和促進分化的必要因子:Nanog蛋白實際上也許並沒有這麼重要,這一幹細胞調控因子的作用轉變給幹細胞研究領域提出了新的觀點
  • Nature:重大突破!首次製造出人單倍體胚胎幹細胞!
    他們然後利用一種螢光染料標記DNA,分離出這些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其中它們散落在更多的二倍體細胞中間。研究人員證實這些單倍體胚胎幹細胞是多能性的,這意味著它們能夠分化為很多其他類型的細胞,包括神經細胞、心臟細胞和胰腺細胞,同時保持著單套染色體。
  • 腫瘤學 | 癌症幹細胞論文合集
    TaichmanVolume 18, Issue 9, 2016, Pages 553-566DNA甲基轉移酶1 (DNMT1)對上皮-間質轉化和癌症幹細胞的調控會促進前列腺癌轉移癌症轉移是與誘導上皮-間質轉化(EMT)和癌症幹細胞(CSC)相關的多步驟過程。
  • 細胞分裂之謎揭開
    當細胞迅速生長並一分為二時,是什麼觸發了這種分裂?和細胞最終達到的大小有關?還是與細胞生長的時間有關?美國科研人員揭示了謎題的答案,而且這一答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細胞分裂與二者都沒有關係,它們遵循著特殊的量化原則保證不同大小細胞穩定分布。相關結果發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細胞如何控制自己的大小並保持不同大小的穩定分布是生物學懸而未決的基本問題之一。
  • 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原標題: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新華社東京11月17日電 (記者藍建中)哌迷清是一種抗精神病藥,主要用於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患者。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發現哌迷清還能殺死製造癌細胞的癌症幹細胞,今後有望作為新的化療藥物使用。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容易出現復發。
  • 克隆進化模型與癌症幹細胞假說
    生物谷報導:根據一個經典的癌症模型——「克隆進化」(clonal evolution),腫瘤起源於正常細胞,這些細胞突變並產室異常的後代,而後代細胞又發生突變形成大量的遺產變異癌細胞。然而,已經有很多人接受了另外一種解釋:腫瘤被一個單一的、成體幹細胞異常型所引發和驅動。
  • 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
    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到生命的終點,不論貧窮還是富有。人的生命長短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公平的。哪怕患上了癌症的富豪,因為財富非常的多,每日願意斥重金來獲得一些昂貴的藥物,讓自己活的更長久一點。但是這其實也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所以人類非常的畏懼死亡,不論是年輕的人還是年老的人都皆是如此。
  • 日本中外製藥首次成功建立癌症幹細胞穩定細胞系
    2012年10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中外製藥株式會社(Chugai)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建立了具有結腸癌幹細胞性質的穩定細胞系。癌症幹細胞被認為參與癌症的復發/轉移。中外製藥發現,當給予一種抗癌藥後,癌症幹細胞會轉變成非增殖性耐藥性細胞,而停止給藥後,這些細胞又恢復了增殖特性。
  • 某抗精神病藥物可使癌症幹細胞「改邪歸正」
    新華網溫哥華5月26日電(記者馬曉澄)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在學術期刊《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