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Baylor醫學院Dan L. Dunca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一種與正常組織幹細胞響應創傷相似的新機制,或許可以解釋經過多個周期的化療藥物治療後膀胱癌幹細胞會積極促成化療耐 藥的原因)。靶向癌症幹細胞的這種「創傷反應」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幹預方法。他們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今天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分子細胞生物學及泌尿科學助力教授Keith Syson Chan博士說:「晚期膀胱癌的治療當前僅限於手術和化療。沒有任何靶向性的治療方法。由於化療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我們的臨床目標是推進對這一領域的研究,發現更具靶向性的治療方法。」
與 論文的共同主要作者、Baylor醫學院轉化生物學和分子醫學項目研究生Antonina Kurtova,以及泌尿科學研究助理Jing Xiao博士一起,Chan和他的研究小組試圖確定侵入肌肉的膀胱癌形成耐藥的潛在機制。他們發現癌症幹細胞的再生積極促成了藥物治療周期間的治療耐藥。
Chan說:「這是一個矛盾的耐藥機制,出乎了我們的預料。在不同的治療周期之間癌症幹細胞積極地再生並響應了化療誘導的損傷或凋亡(細胞死亡),這與正常組織幹細胞響應創傷誘導的損害很相似。」
瀕死細胞釋放稱作為前列腺素E2(PGE2)的代謝物刺激了增殖,導致癌症幹細胞重新填充因化療而縮小的腫瘤。
Kurtova 和Xiao說,在正常細胞中,這是創傷修復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時PGE2會誘導組織幹細胞再生;然而諷刺的是,在癌症中PGE2卻誘導了化療周期之間更多的癌症幹細胞再生。
Chan說,注意到化療是分多個周期給藥非常重要。「化療一個周期然後停下來,能夠讓你的骨髓和正常幹細胞從損傷中恢復過來,然後再開始下一個周期。在這一間斷期,瀕死細胞釋放的PGE2誘導癌症幹細胞也得以恢復。」
「那如果阻斷PGE2會發生什麼?」研究人員問道。
在一些小鼠研究中,該研究小組發生阻斷PGE2可以破壞誘導刺激癌症幹細胞再生的「損傷反應」。
利用從以往化療失敗的一名人類患者處取得的腫瘤,研究小組在一項小鼠實驗中觀察到了增強的治療反應。
Kurtova 說:「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利用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一種藥物。這應該會幫助我們迅速加快啟動人類臨床試驗的時間。」
這種叫做塞來昔布(Celecoxib)或西樂葆(Celebrex?)的藥物,通常被用來治療關節炎。
Chan說,儘管還需要展開進一步的臨床試驗,這項研究提供了當前沒有任何靶向性治療方案的一種癌症類型一個有前景的新發現。重要的是,這種治療有可能還適用於其他的實體瘤類型。
(原標題: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