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2020-12-01 東方網

原標題: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所有的癌細胞都可以形成另一個腫瘤,還是只有挑選出來的癌症幹細胞可以生成新癌細胞?一項新研究發現答案為兩者皆是。

來自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觀測了人類卵巢癌細胞,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癌細胞是以一種可預測、有組織的方式生成後代細胞:母癌細胞生成子癌細胞,子癌細胞生成孫癌細胞。祖母細胞是可以引發癌症復發的稀有癌症幹細胞,孫細胞是大多數的腫瘤細胞(延伸閱讀:兩篇Nature文章:關注卵巢癌)。

但在一些罕見的例外情況下,子細胞可以生成幹細胞樣的祖母細胞。研究人員將這一驚人的研究發現發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癌細胞是以一種模式化的形式還是隨機地分裂,這一直是一個激烈辯論的問題。

論文的資深作者、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內科學副教授Ronald J. Buckanovich博士說:「就像所有的先天/後天問題一樣,答案總是為兩者皆是。通常我們觀察到癌細胞並非隨機分裂。就像在正常生物學中一樣,我們看到了幹細胞生成子細胞的模式。但在這一等級結構內,我們也看到一些罕見的例外與之相反。」

「這對於你如何設計抗癌療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些幹細胞樣細胞是真正重要的治療靶點,但同樣需要處理非幹細胞。」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種叫做BMP2的功能促進了癌症幹細胞生長,而降低了孫細胞(大多數腫瘤細胞)的生長。這就像兩類細胞之間在進行對話:當孫細胞太多時,它們會觸發BMP2增加幹細胞的數量。這些非幹細胞幫助支持了癌症幹細胞的生長來維持腫瘤內的平衡。

Buckanovich說:「BMP2告訴癌症生成更多的祖母細胞,並停止生成孫細胞。由此孫細胞的數量減少,因而有了更多能夠構建出新腫瘤的侵襲性、化療耐藥細胞。」

當研究人員阻斷BMP2時,降低了這些癌細胞生成新癌症幹細胞的能力。但阻斷BMP2促進了孫細胞的生長。讓BMP2抑制劑只靶向癌症幹細胞是一個挑戰。當前患者還無法獲得這類治療。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些方法來將抑制劑只傳遞給癌症幹細胞。

新研究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檢測的是人類組織,而非小鼠模型。研究人員利用了密西根大學工程學院Euisik Yoon設計的一種微流體裝置。這一裝置使得能夠以採用傳統方法無法實現的方式分離及研究這些細胞。

Buckanovich說:「我們可以實時觀察癌細胞分裂,真實追蹤和觀察哪些是母細胞,哪些是子細胞。這一裝置使得我們能夠研究人類細胞而非小鼠模型。我們認為這是第一次採用來自患者的細胞來定義癌症的等級。」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癌症是如何開始、發展和獲得對治療的抵抗力的,部分取決於對癌症幹細胞生物學的更深入探索。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腦癌,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是有限的。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源自單一癌細胞類型的癌細胞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用來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 癌症驚人新發現:癌細胞「可逆」 劫持健康細胞當「幫兇」
    ,他的發現令他沮喪:他意識到,在任何一個腫瘤中,起作用的不是一種類型的癌細胞,而是許多種。他承認,這種混合物很難開發和測試,但從長遠來看,它們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所有危險細胞。腫瘤中的不同細胞類型是由一種癌症「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就像正常細胞在發育中的胚胎的普通組織中分化一樣。癌細胞的分化似乎也比健康細胞的分化更具流動性。伯恩斯坦補充說,癌細胞可能會發生一點分化,然後恢復正常。
  • 【Nature子刊】癌症幹細胞致命弱點被發現!Mll1抑制劑可治療結直...
    從而提出Mll1抑制劑(即專門阻礙癌症幹細胞的療法)可治療癌症晚期患者,增加治癒率。  結腸癌是西方國家第四大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這是因為腫瘤生長緩慢,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結腸癌晚期存活率僅為5%。  自從在德國引進結腸鏡,可以進行癌症早期檢測後,癌症晚期患者每年診斷次數有所減少,因為檢測後可立即將其清除。
  • NKT細胞免疫療法,癌症患者新希望?目前來看,還不能小瞧癌細胞
    早前一段時間,日本研究人員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移植的免疫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第一次嘗試用ips細胞治療癌症。NKT細胞免疫療法又被稱為「癌症終極殺手」,在國際上已廣泛投入臨床使用,幾乎無副作用,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給癌症患者治療帶來新希望。
  • 老藥新用,同時抑制癌細胞線粒體和血管生成,可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ATP合酶的活性受到其生理抑制劑ATPase抑制因子1(IF1)的調節,該因子是一種小的核編碼的線粒體蛋白,在某些人類癌症中高度表達。在人類癌症中,IF1主要是去磷酸化的,因此可作為ATP合酶的抑制劑,有助於將細胞代謝重編程為增強的糖酵解表型。
  • BJC: 新方法可用於開發癌症幹細胞
    2020年5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肝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其中最常見的類型是肝細胞癌(HCC)。HCC最常見於患有慢性肝病(例如B型或C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在肝癌死亡率中佔比最大。在過去的大約二十年中,關於肝癌和一般癌症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Nature:揭示癌細胞「腐化」鄰近的健康細胞,促進癌症生長
    2019年9月2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揭示緊鄰腫瘤周圍的健康細胞變得更像幹細胞,從而支持癌症生長。這一發現是利用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IlariaMalanch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技術取得的。
  • 癌症幹細胞的新靶點
    來自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鑑定出一種新的靶點能夠幫助鑑別處於非活動期的癌症幹細胞。然後科學家們能夠觸動這些細胞活動起來以便採用放療或化療的方法去除他們。該研究小組發現一種特殊的蛋白(PCL1)能夠觸發身體內著名的癌症相關蛋白(P53)激活。P53蛋白懸浮細胞處於休眠非活動狀態又被成為「沉默狀態」。
  • 神奇的植物幹細胞 --驚天問世!偉大的發現!癌症、白血病糖尿病、愛滋病心腦血管病等重疾的剋星
    ,致使人類對健康養生的防範意識越來越重視,從而加大力度搞科研,研發對人類健康有益的高科技產品,產生了各種防止重大疾病的世界級防癌抗癌產品的相繼問世。植物幹細胞(Plant stem cell)包含有關於植物發育和生長的所有程式,擁有永恒生命力的細胞(immortal cell),是植物生命力的根源(origin)。是組成這種植物最原始的細胞,她帶有這種植物的全部功能,也叫祖細胞、「萬用細胞」。
  • 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原標題: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新華社東京11月17日電 (記者藍建中)哌迷清是一種抗精神病藥,主要用於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患者。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發現哌迷清還能殺死製造癌細胞的癌症幹細胞,今後有望作為新的化療藥物使用。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容易出現復發。
  • 肝癌幹細胞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有了重大發現!
    科學家發現,針對特定類型癌症的所有癌細胞都不相同。在一組癌細胞中,有一個罕見的細胞子集被稱為癌症幹細胞(CSC),其功能與正常幹細胞相似。它們是導致癌細胞形成、更新和增殖的原因,是維持癌症的「原動力」。在癌症患者中,如果你切除一個腫瘤並清楚了所有其他癌細胞,卻讓CSC依然存活,則會導致癌症重新生長。
  • ACS Cent Sci:一種新型分子探針讓癌症幹細胞無處可逃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分子探針來找出這些難以捉摸的癌症幹細胞並照亮它們,這樣不僅能夠在體外的細胞培養物中而且也能夠在天然環境---身體---中鑑定、追蹤和研究它們。他們描述了利用這種分子探針在多種人癌細胞系的體外培養物中和活小鼠體內鑑定出癌症幹細胞的有效性。
  • 「Nature子刊」癌症幹細胞致命弱點被發現!Mll1抑制劑可治療結直腸癌,效果優於化療
    從而提出Mll1抑制劑(即專門阻礙癌症幹細胞的療法)可治療癌症晚期患者,增加治癒率。結腸癌是西方國家第四大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這是因為腫瘤生長緩慢,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結腸癌晚期存活率僅為5%。
  • 癌細胞的哪些「特異能力」造就了癌症,也「斷送」了癌症
    人們對於癌症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更新的持續過程。大約三千至四千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了關於癌症的描述。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正在逐步認清癌症的真正面目。「用細胞解決細胞的問題」——免疫細胞療法正成為科學家熱捧的癌症治療方式,聯合其他治療方式做到更好地防轉移、防復發,延長患者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質量。
  • 克隆進化模型與癌症幹細胞假說
    生物谷報導:根據一個經典的癌症模型——「克隆進化」(clonal evolution),腫瘤起源於正常細胞,這些細胞突變並產室異常的後代,而後代細胞又發生突變形成大量的遺產變異癌細胞。然而,已經有很多人接受了另外一種解釋:腫瘤被一個單一的、成體幹細胞異常型所引發和驅動。
  • 癌細胞十大「奇異」特徵,認清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
    半分鐘讀全文癌細胞的多種特徵決定了癌症本身是一種複雜疾病。90%與癌症相關的死亡都是由癌症轉移引起,對於癌症轉移過程以及其中關鍵基因的確定至關重要。癌細胞基因組的不斷突變,是癌症治療出現耐藥的重要原因,也導致了癌症的複雜性。只有清楚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才能夠為在不破壞正常細胞的情況下治療癌症奠定基礎。
  • 時隔13年,NEJM再次發布癌症幹細胞綜述!
    人體的幹細胞作為生理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存在於許多不同的體細胞組織中。幹細胞具有強大的三個特性: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以及廣泛增殖。造血幹細胞作為一種成體幹細胞,具有極強的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潛能。小鼠體內造血幹細胞(HSC)的變化過程巧的是,癌細胞中也有一類細胞,不但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還能夠分化成為多種類型的癌細胞
  • CCR:幹細胞加速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篩選
    2016年8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幹細胞開發出一個藥物篩選新系統,可能會加速對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的篩選過程。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他們如何將人類幹細胞轉變為一種侵襲性罕見兒童腦癌——成神經管細胞瘤。隨後再將這些癌細胞的遺傳信息與成百上千種已經用於藥物篩選的常見人類癌細胞進行對比。研究人員表示,在構建的人類成神經管細胞瘤的細胞模型中進行篩選,進而發現癌細胞對藥物的應答情況,這樣可能與真實情況更具可比性。
  • 新發現人體抗癌細胞亞群可用於癌症疫苗研發
    新發現人體抗癌細胞亞群可用於癌症疫苗研發 原標題:   時至今日,癌症仍然是人類最為恐懼、付出代價最大的疾病之一。雖然現代醫藥技術日新月異,癌症依然是醫藥界無法攻破的堡壘。
  • 癌症研究探秘:線粒體與癌症
    在正常情況下,VIF可以作為細胞的骨骼來幫助維持細胞的形狀,而在癌細胞中,VIF則會幫助保護癌細胞的能量供給中心—線粒體,其可以幫助癌細胞抵禦來自外界的各種攻擊,由於許多癌症療法可以靶向作用癌細胞的線粒體,因此本文研究或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有效治療癌症的新型藥物。研究者Alexande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