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驚人新發現:癌細胞「可逆」 劫持健康細胞當「幫兇」

2020-12-06 前瞻網

2014年,當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的病理學家布拉德·伯恩斯坦(Brad Bernstein)第一次逐細胞研究癌症腫瘤時,他的發現令他沮喪:他意識到,在任何一個腫瘤中,起作用的不是一種類型的癌細胞,而是許多種。

「當我看到它時,我有點沮喪,」伯恩斯坦說,「有些最難對付的腫瘤確實是細胞的異質混合物。」

為了放大並觀察腫瘤細胞,伯恩斯坦和他的同事們使用了一種叫做單細胞RNA測序(scRNA seq)的技術。

這項技術揭示了癌症腫瘤的一個全新的維度——它們是不同細胞類型的馬賽克,更像是鬆散的結構器官,而不是像之前認為的那樣,是一群無序複製的細胞。

而且這些腫瘤細胞可以以一種流動的方式改變它們的發育路徑,為治療帶來獨特的挑戰和機會。

在伯恩斯坦和他的團隊獲得最初的近距離觀察6年後,scRNA seq被認為是細胞生物學中最強大的新方法之一。

當用於分析腫瘤時,scRNA seq揭示了癌症不僅僅是一個發育過程的崩潰,一個產生失控的、不受控制的細胞增殖的小故障。

相反,伯恩斯坦說: 「腫瘤不是大量相同的癌細胞,而是許多細胞類型的緊密結合的混合物——包括大量所謂的非惡性健康細胞。」

然而,伯恩斯坦說,這些非惡性細胞「並不是無辜的旁觀者」。

「它們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支持了腫瘤。」

雖然這種情況使治療癌症的挑戰似乎更加艱巨,但它也可能使治療最終更有效。如果研究人員知道哪種類型的惡性細胞存在,他們就可以定製一種特定的雞尾酒藥物來攻擊它們。

麻省總醫院的Mario Suva說,這些在單細胞水平上的詳細信息「無疑是我們對癌症認識的一次革命」。

Suva說,以前的研究集中在單個癌細胞的某些功能特性或整個腫瘤的基因組學上,而現在研究人員在細胞水平上看到了一切。

例如,以前的研究似乎表明,在任何特定的腦瘤中都可能存在四種不同類型的癌細胞中的一種,從而產生四種不同類型的腫瘤——每種腫瘤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然而,伯恩斯坦對一種特別惡性的腦瘤——膠質母細胞瘤——的單細胞分析顯示,所有這四種細胞類型通常存在於他和他的同事觀察的每個腫瘤中。但它們的比例不同,所以只有優勢型往往在大量研究中被發現。

伯恩斯坦說:「我們可能需要一種診斷測試,它可以檢測腫瘤,看看腫瘤中存在哪些主要的細胞群。」然後,研究人員會用所謂的聯合療法打擊它們,這種療法會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藥物。

他承認,這種混合物很難開發和測試,但從長遠來看,它們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所有危險細胞。

腫瘤中的不同細胞類型是由一種癌症「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就像正常細胞在發育中的胚胎的普通組織中分化一樣。

癌細胞的分化似乎也比健康細胞的分化更具流動性。伯恩斯坦補充說,癌細胞可能會發生一點分化,然後恢復正常。

這種可逆性和可塑性為針對一種細胞類型的治療帶來了真正的挑戰:這些狀態的互換性為癌細胞提供了一種生存策略。腫瘤可能會變為別的東西,從而逃避藥物治療。

另一個問題是,有些腫瘤可能大部分是非惡性的。

三年前,在一項關於頭頸部鱗狀表皮癌的研究中,伯恩斯坦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一組患者的腫瘤中有大量看似普通的纖維母細胞——結締組織細胞——它們來自所謂的上皮細胞。

他說:「有些腫瘤可能只有5%到10%的腫瘤細胞,其餘的是非惡性細胞,它們位於腫瘤生態系統中。」

但這些腫瘤似乎能夠利用這些細胞達到惡意的目的。在某些情況下,健康的上皮細胞轉變為早期間充質細胞,從腫瘤中掙脫出來,在體內活動。

也就是說,這些腫瘤重新啟動了一個早期的發展過程,導致了侵襲性轉移,分散了癌症,使其很難治療。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oran Amit和他的同事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闡述了癌細胞劫持健康細胞的令人不安的能力。

通過觀察頭頸部鱗狀腫瘤細胞的RNA譜,他們發現這些癌細胞可以對普通神經元進行重新編程,從而促進腫瘤的生長。

scRNA seq提供的癌症新圖像可能為全新的治療開闢了可能性。這項技術已經提供的洞見可能意味著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癌細胞具有不同尋常的可塑性,比正常細胞更容易在不同狀態之間來迴轉換,這意味著,與其簡單地試圖殺死它們,還不如通過溫和地引導它們回到非惡性狀態來「治癒」它們。

這一過程被稱為分化治療,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和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小兒神經腫瘤學家瑪麗拉·菲爾賓(Mariella Filbin)正在尋找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小分子藥物。

德國和義大利的一個研究小組嘗試在不進行化療的情況下治療一種特別具有挑戰性的白血病形式,即APML(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人員只使用了兩種分化劑,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他們發現病人在50個月後的存活率接近98%。

菲爾賓和她的同事還發現,分化可以使癌細胞處於衰老狀態,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lose-up-views-of-tumors-reveal-a-new-cancer-biology/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原標題:驚人發現:癌細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幹細胞 所有的癌細胞都可以形成另一個腫瘤,還是只有挑選出來的癌症幹細胞可以生成新癌細胞?一項新研究發現答案為兩者皆是。來自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觀測了人類卵巢癌細胞,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癌細胞是以一種可預測、有組織的方式生成後代細胞:母癌細胞生成子癌細胞,子癌細胞生成孫癌細胞。祖母細胞是可以引發癌症復發的稀有癌症幹細胞,孫細胞是大多數的腫瘤細胞(延伸閱讀:兩篇Nature文章:關注卵巢癌)。
  • 上海交大發現腸道微生物可化療, 具核梭桿菌是癌症幫兇還是剋星
    「癌細胞已經轉移了」或者「癌細胞擴散了」。因為在這兩種情況下,如果癌細胞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麼就表示病人的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無力回天。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呢?倘若控制了癌細胞的幫兇,那麼癌症患者能不能絕地逢生呢?
  • Nature:揭示癌細胞「腐化」鄰近的健康細胞,促進癌症生長
    2019年9月2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揭示緊鄰腫瘤周圍的健康細胞變得更像幹細胞,從而支持癌症生長。這一發現是利用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IlariaMalanch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技術取得的。
  • 研究稱侵襲性細菌可能是癌症「幫兇」
  • 幹掉癌症:納米粒子激活被劫持的巨噬細胞
    科學家意外地發現,納米粒子可以激活免疫細胞,殺死腫瘤。「我們很吃驚地發現,納米粒子激活了巨噬細胞,這些免疫細胞開始攻擊小鼠體內的癌細胞」,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放射學副教授HeikeDaldrup-Link在接受採訪時說。
  • Cell Rep:癌細胞劫持DNA修復通路而保持存活
    2016年11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出癌細胞如何劫持DNA修復通路阻止位於染色體末端的端粒變短,因而允許腫瘤擴散。在一個細胞形成的時刻,一種倒計時鐘開始嘀嘀作響,從而確定著這個細胞能夠存活多長時間。這個倒計時鐘是端粒,即位於細胞每條染色體末端的一系列重複性DNA鹼基。然而,癌細胞聰明地劫持這種端粒時鐘,對它進行重置,每當端粒縮短時使之延長。這導致細胞認為它仍然是年輕的,而且能夠分裂,從而讓腫瘤擴散。大多數癌症通過增加一種被稱作端粒酶的酶的活性來延長端粒。
  • NKT細胞免疫療法,癌症患者新希望?目前來看,還不能小瞧癌細胞
    早前一段時間,日本研究人員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移植的免疫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第一次嘗試用ips細胞治療癌症。NKT細胞免疫療法又被稱為「癌症終極殺手」,在國際上已廣泛投入臨床使用,幾乎無副作用,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給癌症患者治療帶來新希望。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科學家闡明癌細胞重編程血管促進癌症擴散的...
    ,而且血管的內皮細胞和癌細胞彼此能夠親密接觸,並且互相影響彼此,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對內皮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 Nature:一種靶向殺滅癌細胞且並不會損傷健康細胞的新方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方法,其或能通過選擇性地攻擊細胞分裂機器的核心來殺滅某些不斷繁殖的人類乳腺癌細胞,這種截止目前僅在實驗室培養和患者機體自身衍生的細胞中進行檢測的技術未來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藥物,從而殺滅一部分患者機體的乳腺癌細胞,而且還不會損傷其機體其它健康的細胞。
  • 新發現的免疫細胞包含殺死多種癌細胞的能力 有望用於發展新療法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的突破性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它具有靶向並殺死大多數癌細胞的能力。以前的研究認為該發現是不可能的,儘管仍未在人類受試者中進行測試,但它為徹底改變免疫療法作為一種可能的通用癌症治療方法提供了潛力。
  • EMBO Mol Med:揭示胰腺星形細胞促進胰腺癌細胞侵襲的分子機制
    2014年2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正常情況下,胰臟星狀細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可以幫助進行組織修復,但是近日一項來自倫敦王后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胰臟星狀細胞有時候也可以幫助胰腺癌細胞的生長
  • 《自然》:癌細胞尋找肝臟的技能真是絕了!中山大學宋爾衛團隊發現,中性粒細胞死後留下的DNA骨架,竟然為癌細胞指明了肝臟的方向
    每次看到好好的免疫細胞被癌細胞拐成幫兇,奇點糕都會恨鐵不成鋼地代入上面的經典對白……然而科研進展看多了,總有種免疫細胞一大半都是內鬼的錯覺。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甚至是血小板,統統都被奇點糕的小本子記到過「幫兇」那一欄。就連《工作細胞》裡無比可靠的寵妻狂魔「白哥」中性粒細胞,現實中也可能會被策反,攻擊奮戰的T細胞,簡直是背刺無處不在啊。
  • 驚人發現!一種糖竟然可以殺死癌細胞!
    然而,南加州大學維特比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常見癌細胞的弱點:糖缺乏靈活性。也就是說,當癌細胞接觸到一種不同類型的糖-半乳糖時,細胞無法適應,將會死亡。該發現由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助理教授Nicholas Graham實驗室的博士生Dongqing Zheng領導,可能對癌症的新代謝療法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olivia chan • 2020-01-21 14:32:54
  • 最新研究發現,壓力太大會「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為了解答這個難題,Michela Perego 和其他合作者利用肺癌和卵巢癌細胞的休眠模型,發現了一種由壓力和中性粒細胞介導的休眠癌細胞再激活機制。研究人員認為,癌症的復發是 「躲過」 治療、處於 「休眠」 狀態的癌細胞重新激活造成的。癌細胞的擴散發生在癌症發展的初期,擴散的癌細胞能夠在形成新的腫瘤前保持長期的休眠狀態。癌細胞的休眠狀態主要包含兩個條件:一是癌細胞數量穩定,即癌細胞的增殖和死亡速度相同;二是癌細胞處於可逆的細胞周期阻滯狀態,細胞分裂暫時減慢或停止。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致命弱點 中心粒的異常擴增誘發癌症
    近日,來自葡萄牙古爾本涅西亞研究所(Instituto Gulbenkian de Ciencia ,IGC)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癌細胞的重要特徵:細胞內的微小結構--中心粒的數量和大小在最具侵襲性的亞型癌症中出現增加,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好的對抗癌症。研究結果3月28日在線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 科學家治療癌症新方法:納米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正常的細胞生長需要遺傳信號的完美平衡,使其完成增殖並在後期凋亡。然而,癌細胞似乎對這些細胞信號視而不見,反而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增殖。這些細胞開始抵抗控制分化和快速分裂的細胞信號,併入侵其他健康組織。它們還會暫時建立新生血管來為自己提供給養,並促進增殖。癌症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良性腫瘤細胞是「順從型」細胞,它們通常停留在正常組織的邊界內。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的致命弱點,中心粒的異常擴增誘發癌症
    :細胞內的微小結構--中心粒的數量和大小在最具侵襲性的亞型癌症中出現增加,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好的對抗癌症。自從一個多世紀前中心粒被發現,便有科學家提出這些結構的數量的異常增加可能會誘發癌症的產生,不過在蛋白質組學及RNAi篩選技術出現以前,人們對這種異常擴增的發生率、後果以及起源的相關研究較少。然而,在不同的腫瘤中,對中心體的擴增起源和頻率的鑑定對臨床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 每個人都有癌細胞?酸性體質易患癌?關於癌症的謠言,別再傳了
    在人體數萬億的細胞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異常或不典型的細胞,雖然這些細胞擁有癌細胞的一些特徵,但並不是癌細胞,甚至不會導致癌症。一些癌細胞不僅會將自己「偽裝」成一個正常、健康的細胞,使免疫系統「識別」不出、不去攻擊它們,逃過免疫系統的追殺;甚至有可能「欺騙」某些免疫細胞,幫助它們生長、轉移。
  • 重磅級文章解讀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181534511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萊斯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發現一種較小的蛋白--- JAG1---似乎在癌症幹細胞如何發生分化和轉移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癌症劫持了這一過程,並通過讓它停止在中間階段而形成轉移性的雜合細胞而變得最具侵襲性。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之前已針對癌症幹細胞如何通過控制參與胞外信號轉導、傷口癒合和胚胎發育的Notch信號通路而在彼此之間和與外部世界之間進行通信提出了多種理論,比如EMT理論、乾性理論、癌症代謝理論和Notch-Delta理論。